数据结构 李春葆版 第一章 数据结构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64.00 KB
- 文档页数:32
第1章绪论教材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简述数据与数据元素的关系与区别。
答:凡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统称为数据,数据是一个集合。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的个体。
数据元素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 采用二元组表示的数据逻辑结构S=<D,R>,其中D={a,b,…,i},R={r},r={<a,b>,<a,c>,<c,d>,<c,f>,<f,h>,<d,e>,<f,g>,<h,i>},问关系r是什么类型的逻辑结构?哪些结点是开始结点,哪些结点是终端结点?答:该逻辑结构为树形结构,其中a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它是开始结点,b、e、i和g、结点没有后继结点,它们都是终端结点。
3. 简述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关系。
答:在数据结构中,逻辑结构与计算机无关,存储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存储结构不仅将逻辑结构中所有数据元素存储到计算机内存中,而且还要在内存中存储各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通常情况下,一种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例如,线性结构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表示。
4. 简述数据结构中运算描述和运算实现的异同。
答:运算描述是指逻辑结构施加的操作,而运算实现是指一个完成该运算功能的算法。
它们的相同点是,运算描述和运算实现都能完成对数据的“处理”或某种特定的操作。
不同点是,运算描述只是描述处理功能,不包括处理步骤和方法,而运算实现的核心则是设计处理步骤。
5. 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有什么区别?答: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而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运算的总称,如C语言中的short int数据类型是由-32768~32767(16位机)的整数和+、-、*、/、%等运算符构成。
第1章绪论知识点归纳一、数据结构概述1.数据结构的定义(1)基本概念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和字符的集合,是计算机能操作的对象的总称,也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某种特定的符号表示形式。
(2)相关术语①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又称元素、节点、顶点、记录等。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有时候,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② 数据项数据项又称字段或域,它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数据单位。
③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是数据的子集。
(3)数据结构的内容① 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数据结构在用户面前呈现的形式。
② 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即数据的存储结构,又称数据的物理结构。
③ 施加在数据上的操作,即数据的运算。
(4)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主要是指数据元素的相邻关系)上描述数据的,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5)存储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或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又称映像),也就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它是依赖于计算机语言的。
一般只在高级语言(例如C/C++语言)的层次上讨论存储结构。
数据的运算最终需在对应的存储结构上用算法实现。
总之,数据结构是一门讨论“描述现实世界实体的数学模型(通常为非数值计算)及其之上的运算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和实现”的学科。
(6)数据结构的表示对于一种数据结构,其逻辑结构总是惟一的,但它可能对应多种存储结构,并且在不同的存储结构中,同一运算的实现过程可能不同。
描述数据结构通常采用二元组表示:B=(D,R)其中,B是一种数据结构,它由数据元素的集合D和D上二元关系的集合R组成,即:D={d i | 1≤i≤n,n≥0}R={r j | 1≤j≤m,m≥0}其中d i表示集合D中的第i个数据元素(或节点),n为D中数据元素的个数,特别地,若n=0,则D 是一个空集。
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程序摘要:1.数据结构教程概述2.Java语言描述数据结构的优点3.李春葆程序的特点与结构4.教程内容的详细介绍4.1 线性表4.2 栈与队列4.3 树与二叉树4.4 图4.5 排序算法4.6 查找算法5.教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6.对李春葆程序的评价与展望正文:数据结构教程是一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近年来,Java语言因其跨平台特性、丰富的类库和简洁的语法,成为了许多开发者编写数据结构教程的首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春葆程序以Java语言为基础,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一部全面、易懂的数据结构教程。
Java语言描述数据结构的优点在于,它允许开发者直接使用面向对象的特性来表示各种数据结构,使得代码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此外,Java语言丰富的类库提供了许多现成的方法,方便开发者实现各种操作,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
李春葆程序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将教程划分为线性表、栈与队列、树与二叉树、图、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六个部分,每个部分自成体系,方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教程在讲解每个数据结构时,都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实例和图解,让学习者逐步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此外,教程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结构教程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原理,从而提高编程效率。
例如,掌握排序算法可以让我们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更加得心应手;了解树结构可以方便我们实现文件系统、数据库等复杂系统。
总之,数据结构教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
总的来说,李春葆程序的数据结构教程是一部内容全面、讲解清晰、实例丰富的教材。
当然,教程还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提供更丰富的编程实践等。
《数据结构》教案信息技术学院软件教研室课程说明【目的】1.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组织、存储和运算的一般方法的学科。
——理解并掌握数据的各种数据结构的原理与算法。
2. 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性质,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
3.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能够以数据结构为基础,进行复杂程序编程,且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
4.数据结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内容】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第1章)2、线性表(第2、3、4、5章)3、树(第6章)4、图(第7章)5、查找和排序(第9、10、11章)【参考书】1.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 数据结构(c语言篇)——习题与解析(修订版)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安排】第1章绪论【教学目的】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和数据结构等名词和术语。
2.描述算法的类C语言3.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算法的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概念,了解抽象数据类型,掌握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熟悉类C语言的书写规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描述算法的类C语言;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算法复杂性的分析方法【教学追记】1、熟悉各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基本概念,特别是数据结构的三个方面(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运算)。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
分清哪些是逻辑结构的性质,哪些是存储结构的性质。
2、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表示和实现方法。
3、理解算法五个要素的确切含义:①动态有穷性(能执行结束);②确定性(对于相同的输入执行相同的路径);③有输入;④有输出;⑤可行性(用以描述算法的操作都是足够基本的)。
4、掌握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5、熟悉类C语言的书写规范,对学过C++的学生,比较输入/输出语句cin /cout;动态分配内存语句new与C语言的区别。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1.简述数据与数据元素的关系与区别。
答:凡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统称为数据,数据是一个集合。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的个体。
数据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有什么区别?答:数据结构是互相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而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集合上的一组运算的总称,如C语言中的int数据类型是由-32768~32767(16位机)的整数和+、-、*、/、%等运算符组成。
3.设3个表示算法频度的函数f、g和h分别为:f(n)=100n3+n2+1000g(n)=25n3+5000n2h(n)=n1.5+5000nlog2n求它们对应的时间复杂度。
答:f(n)=100n3+n2+1000=O(n3),g(n)=25n3+5000n2=O(n3),当n→∞时,√n>log2n,所以h(n)=n1.5+5000nlog2n=O(n1.5)。
4.用C/C++语言描述下列算法,并给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求一个n阶方阵的所有元素之和。
(2)对于输入的任意三个整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3)对于输入的任意n个整数,输出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元素。
答:(1)算法如下: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2)算法如下: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
(3)算法如下: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5.设n为正整数,给出下列各种算法关于n的时间复杂度。
(1)(2)(3)答:(1)设while循环语句执行次数为T(n),则:(2)算法中的基本运算语句是if(b[k]>b[j])k=j,其执行次数T(n)为:(3)设while循环语句执行次数为T(n),则:则6.有以下递归算法用于对数组a[i..j]的元素进行归并排序:求mergesort(a,0,n-1)的时间复杂度。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1.简述数据与数据元素的关系与区别。
答:凡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统称为数据,数据是一个集合。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的个体。
数据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有什么区别?答:数据结构是互相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而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集合上的一组运算的总称,如C语言中的int数据类型是由-32768~32767(16位机)的整数和+、-、*、/、%等运算符组成。
3.设3个表示算法频度的函数f、g和h分别为:f(n)=100n3+n2+1000g(n)=25n3+5000n2h(n)=n1.5+5000nlog2n求它们对应的时间复杂度。
答:f(n)=100n3+n2+1000=O(n3),g(n)=25n3+5000n2=O(n3),当n→∞时,√n>log2n,所以h(n)=n1.5+5000nlog2n= O(n1.5)。
4.用C/C++语言描述下列算法,并给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求一个n阶方阵的所有元素之和。
(2)对于输入的任意三个整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3)对于输入的任意n个整数,输出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元素。
答:(1)算法如下: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2)算法如下: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
(3)算法如下: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5.设n为正整数,给出下列各种算法关于n的时间复杂度。
(1)(2)(3)答:(1)设while循环语句执行次数为T(n),则:(2)算法中的基本运算语句是if(b[k]>b[j])k=j,其执行次数T(n)为:(3)设while循环语句执行次数为T(n),则:则6.有以下递归算法用于对数组a[i..j]的元素进行归并排序:求mergesort(a,0,n-1)的时间复杂度。
《深入浅出:Java语言下的数据结构教程》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有效方式。
而在Java语言中,李春葆编写的数据结构教程已经成为了许多程序员学习的首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教程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数据结构在Java语言中的应用。
二、数据结构概述数据结构是指在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它影响着数据的访问、操作和存储效率。
在Java语言中,我们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李春葆的教程就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数据结构的原理、实现和应用。
三、数据结构在Java中的应用1. 数组:数组是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数组来实现向量、矩阵等数据结构。
2. 链表:链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链表来实现队列、栈等数据结构。
3. 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们分别采用了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策略。
在Java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数组或链表来实现栈和队列。
4. 树和图:树和图是两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们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递归或迭代来实现树和图的操作。
四、数据结构的操作和方法1. 增加、删除、查找和遍历: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查找和遍历。
在Java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和方法来实现这些基本操作,比如递归、迭代、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等。
2. 排序和搜索:排序和搜索是数据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它们涉及到了算法和时间复杂度。
在Java语言中,我们通常采用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二分搜索树等方法来实现排序和搜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数据结构在Java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灵活和可靠的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
通过学习李春葆的数据结构教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实现,从而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技术水平。
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程序摘要:1.数据结构教程概述2.Java 语言描述数据结构的优势3.李春葆程序的特点与结构4.程序实例与应用领域5.学习建议与总结正文:数据结构教程是一门计算机科学课程,主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操作,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Java 语言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以其面向对象的特点,非常适合描述数据结构。
李春葆程序作为数据结构教程的实例,以Java 语言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各种数据结构的应用。
Java 语言描述数据结构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可移植性和安全性。
Java 语言支持多线程编程,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并发问题。
此外,Java 拥有丰富的类库,为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李春葆程序以实例和应用为导向,涵盖了线性表、栈与队列、树与二叉树、图等数据结构。
每个数据结构都配有详细的说明、实例和操作方法。
程序中使用了许多经典的算法,如排序、查找等,使得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
程序实例是李春葆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实例,学习者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提高编程技巧。
此外,李春葆程序还涉及了一些实际应用领域,如数据库、网络编程等,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学习数据结构教程时,建议先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通过编写程序实例来加深理解。
多进行实际操作,多思考数据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数据结构的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总之,数据结构教程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李春葆程序以Java 语言为基础,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实例。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数据结构1.概述(1)计算机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在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大致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分析问题,确定数据模型。
②设计相应的算法。
③编写程序,运行并调试程序,直至得到正确的结果。
(2)数据的含义①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从计算机的角度看,数据是所有能被输入到计算机中,且能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它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的总称,也是计算机所处理信息的某种特定的符号表示形式。
②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有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记录等。
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数据的最小单位,也称为域。
③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有限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它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默认情况下,数据结构中的数据指的都是数据对象。
(3)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结构是指所有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相互之间存在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因此,可时把数据结构看成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数据结构在用户面前呈现的形式。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主要指数据元素的相邻关系)上描述数据的,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②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即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或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也称为映像),也是指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它是依赖于计算机语言的。
一般情况下,只在高级语言(如C、C++、Java语言)的层次上讨论存储结构。
③施加在该数据上的操作,即数据的运算。
数据的运算是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之上的,每种逻辑结构都有一组相应的运算。
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程序摘要:1.数据结构教程概述2.Java 语言简介3.李春葆及其编程贡献4.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关系正文:1.数据结构教程概述数据结构教程是一本关于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的教材,主要涵盖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这本教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学会使用Java 语言实现数据结构,并掌握数据结构的算法。
2.Java 语言简介Java 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Web 应用、移动应用等领域。
Java 语言具有跨平台性、安全性、简单性、面向对象等特点,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
Java 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和数据结构,使得程序员可以更加高效地编写代码。
3.李春葆及其编程贡献李春葆是一位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程序员,他致力于计算机教育事业,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资源。
其中,他编写的《数据结构教程》成为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教材。
此外,他还开发了许多开源项目,为Java 社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关系程序设计是指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它是一种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能够帮助程序员有效地管理和操作数据。
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密切相关,程序员需要使用数据结构来实现程序的特定功能,而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也需要程序员的技术支持。
数据结构教程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结构,Java 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和数据结构,使得程序员可以更加高效地编写代码。
李春葆是一位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程序员,他编写的《数据结构教程》成为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教材,他为Java 社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数据结构李春葆知识点总结标题:数据结构李春葆知识点总结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李春葆教授的《数据结构》是该课程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其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本文将总结李春葆教授《数据结构》中的主要知识点,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结构。
线性结构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
李春葆教授在《数据结构》中详细介绍了线性结构的定义、性质、基本操作和实现方法。
其中,线性表是最常见的一种线性结构,包括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实现方式。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线性结构,主要用于存储数据的操作过程;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结构,主要用于存储需要按特定顺序处理的数据。
二、树形结构树形结构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一个根节点和若干个子节点组成。
李春葆教授在《数据结构》中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性质、遍历方法以及二叉树的应用。
二叉树是树形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度对称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中。
三、图状结构图状结构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若干个节点和边组成。
李春葆教授在《数据结构》中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性质、遍历方法以及图的应用。
图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数据结构,可以表示任意复杂的关系,如社交网络、交通网络等。
四、查找算法查找算法是数据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用于在数据集合中查找特定的数据元素。
李春葆教授在《数据结构》中介绍了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常见查找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这些算法在数据处理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五、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中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用于将数据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李春葆教授在《数据结构》中介绍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等常见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这些算法在数据处理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数据。
学期授课计划
至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课程类别必修总时数48 已开时数0
现开时数48 其中:课堂教学40 现场教学
课堂实验8 习题大作业
复习测验其它
学期授课计划审查意见
说明:审批意见主要应包括:①是否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②教学进度是否适当合理;③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
④授课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规范;⑤执行中的注意事项;⑥整改意见。
1、按照教学大纲做好授课计划,并附有授课计划说明。
按教学的顺序周,以两个课时为一个单元编写授课计划,每次课的目的
要求、作业布置情况应在计划中体现,重点、难点有所标注。
2、授课计划一式三份,任课教师、所在系部及教学科各保留一份。
3、授课计划须在学期开始前由各系部相关负责人审查通过,并签字后方能实施。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一般具备某种内在联系,这是指______。
A.数据和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关系B.元素和元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C.元素内部具有某种结构D.数据项和数据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答案】B【解析】数据是计算机操作对象的总称,数据元素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因此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指的应该是数据元素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2)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______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答案】A【解析】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的,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而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与计算机有关。
(3)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称为数据的______。
A.存储结构B.抽象数据类型C.顺序结构D.逻辑结构【答案】A【解析】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或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4)在计算机中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还要存储______。
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答案】C【解析】存储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数据的机内表示,其包括两个部分,即数据元素的存储和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存储。
(5)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表示数据时,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对应的物理地址也是相邻的,这种存储结构称为______。
A.逻辑结构B.顺序存储结构C.链式存储结构D.以上都正确【答案】B【解析】顺序存储结构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
所以答案B项正确;逻辑结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与存储结构相平行的概念,并不是存储结构的一种,A项错误;中链式存储结构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结点同的逻辑关系用附加的指针域来表示,C项错误。
武汉大学教案2017 — 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数据结构授课教师李春葆教师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授课对象 2016级卓越工程师班总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武汉大学第1章-绪论教案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映射关系。
3、掌握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4、掌握利用抽象数据类型表述求解问题的方法。
5、掌握算法的特性和采用C/C++语言描述算法的方法。
6、掌握算法设计目标和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7、掌握从数据结构的角度设计好算法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1、数据结构的概念。
2、数据逻辑结构类型和存储结构类型。
3、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的关系。
4、抽象数据类型的作用和描述方法。
5、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描述方法。
6、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7、算法设计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1、用抽象数据类型描述求解问题。
2、算法特性,理解算法和程序的异同。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特别是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特别是递归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5、设计“好”算法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讲授、讨论、提问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本章共4学时,安排如下:1、教学内容1~4:2学时。
2、教学内容5~7: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教学PPT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1、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有什么体会?2、如何进行从数据设计到应用程序的设计。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对应第1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2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1]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1] 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