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理工类实验班培养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799.68 KB
- 文档页数:13
杭电控制工程培养方案1. 引言控制工程是一门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设计、分析和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简称杭电)的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和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优秀人才。
本文档将介绍杭电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主要课程设置。
2. 培养目标杭电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如下:1.掌握理论基础:掌握数学、电子信息科学及技术等相关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电子和计算机基础。
2.掌握核心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系统建模、控制算法设计和工程实现。
3.具备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工程设计和工程实施能力。
4.具备研究能力:具备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
5.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3. 培养方案3.1 课程设置杭电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备注高等数学 6 96线性代数 3 48概率与数理统计 3 48大学物理 4 64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 3 48C++程序设计 3 48控制工程基础 3 48信号与系统 3 48 前期工程基础现代控制理论 4 64 前期工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 3 48 前期工程基础控制工程设计与实践 2 32 前期工程基础工程实习 2 32 前期工程基础毕业设计 6 96 前期工程实习与设计3.2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杭电控制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的培养。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实验课程: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
2.工程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和工程实施,锻炼其项目管理和实践操作能力。
3.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和工程实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浙江大学理科试验班类培养方案理科试验班类培养理科基础宽厚、综合创新与竞争力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学术与技术精英人才。
学生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理科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通识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系统学习理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若干个理科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系统接受若干个理科专业的基本科技训练,使自己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持久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灵活的专业方向转换能力等优良素质。
理科试验班类一个大类进、21条通道出,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这21条通道(即,12个本科专业的21个专业(方向))为:(i)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ii)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iii)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运筹学方向)(iv)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v) * 统计学专业(vi) 统计学专业(生物统计方向)(vii) 统计学专业(保险精算方向)(viii) 统计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ix) * 物理学专业(x) 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方向)(xi) 化学专业(基地班)(xii) * 化学专业(xiii) * 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生物学方向)(xiv)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xv) *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xvi) * 大气科学专业(xvii)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xviii) 心理学专业(基地班)(xix) * 心理学专业(xx) * 应用心理学专业(xxi)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备注:以上带*号的专业可授辅修专业文凭。
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 学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8+5学分(1)思政类 5门 11.5+2学分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秋冬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春夏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秋冬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秋冬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2)军体类 5.5+3学分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秋031E0020 体育Ⅰ 1.0 秋冬031E0030 体育Ⅱ 1.0 春夏031E0040 体育Ⅲ 1.0 秋冬031E0050 体育Ⅳ 1.0 春夏03110021 军训+2.003110080 体质测试 I +0.5 第三学年03110090 体质测试 II +0.5 第四学年(3)外语类 9学分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试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科、工科专业代码:070201、072101、080603、080602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试验班的教学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宽厚、扎实、综合素质优秀、适合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及其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应用开发以及相关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等多种领域工作的杰出人才。
设置统一的通识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使学生获得较高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设置具有一定选择范围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学有所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试验班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学生前两年集中学习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和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我系的专业进行专业选修课程的系统学习。
二、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试验班学生主要学习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受到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具备继续学习相关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基本知识。
(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3)了解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掌握电工和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具有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英语读、说、听、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的英文期刊。
3、具有基本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
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类通修课程设计”方案一、“大学语文”分层分类课程设计方案二、“大学数学”分层分类课程设计方案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颁发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深入总结近年来我校教学改革经验,并结合我校人才培养需求,特制定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数学分层分类课程设计方案。
一、选课对象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对大学数学课程的要求,建议将专业分为以下四类:Ⅰ类。
主要包括: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等学院开设的各个专业。
Ⅱ类。
主要包括: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学院开设的各个专业。
Ⅲ类。
主要包括:经济学院、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等学院开设的各个专业,以及哲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
Ⅳ类。
主要包括:文学院、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社会与政治学院、艺术学院等院(系)的各个专业,以及哲学系的哲学专业。
二、课程设置三、课程内容简介四、教学手段由课堂教学和辅助习题课教学共同组成。
五、考核方法实行闭卷考试,教考分离。
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课堂提问、中期测验等。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三、“大学外语”分层分类课程设计方案(不适合互联网学院)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外语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方案。
一、选课对象除外语学院各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以外的学生。
设置说明:1、大学外语必修课程总学分为12学分,学生应在三个学期中修完,每学期4学分。
2、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
学生入学后,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需参加英语分级测试,按分级测试成绩进入不同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
3、大学韩语I-III级等同于大学英语I-III级,英韩两种语言的大学外语课程可以任选其中之一。
三、考核方法大学英语和大学韩语考核方式为考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Software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专业代码:080902 招生专业大类:计算机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浙江省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视野,能运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软件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本专业预期毕业生5年之内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2)能熟练运用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实施、维护,并能迎接挑战,不断创新,追求卓越;(3)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多学科、跨文化背景的团队中担任负责人,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和协调作用;(4)能够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重大需求,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和工具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1)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软件系统体系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能够密切关注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软件行业工程技术标准,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并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在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通过文献查阅与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设计解决方案,能够根据软件过程管理规范,设计与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模块或算法,并能够进行实施和维护;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敢于不断尝试,进行优化和创新,并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了解清楚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总结的来说,一般来说,要想清楚,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培根曾经说过,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经过上述讨论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王阳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就我个人来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要想清楚,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就我个人来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那么,现在,解决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一般来说,生活中,若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总结的来说,博曾经说过,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
维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培根曾经说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总结的来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既然如何,现在,解决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米歇潘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专业代码:082502 招生专业大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并在环境监测与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能融合相关交叉学科知识解决环境综合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环境保护事业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环境行政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污染控制技术咨询以及环境科学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上述培养目标按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为:目标要求1: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和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与法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具性知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等。
目标要求2:能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及时掌握环境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行业动态,具备利用多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研究和解决综合性环境问题的能力。
目标要求3: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毕业五年后具有准工程师的潜力。
目标要求4: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法律意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规范,热爱环境保护事业。
三、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环境相关交叉学科基础知识。
指标点1.1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问题。
指标点1.2掌握化学、生物及物理基础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环境问题。
指标点1.3 掌握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于解决综合、复杂环境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综合性环境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017级工科创新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1
2017级工科创新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二、培养目标及特色
工科创新实验班是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摇篮,特色是创新教育。
工科创新实验班招生计划单列,招收理工类学生。
工科创新实验班采用本科优材生改革方案培养,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基于“加强基础、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的原则,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培养基础、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
工科创新实验班学生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习,期间强化基础理论学科知识的培养,突出数理基础课程教学。
一年级第一学期后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成绩分配专业,成绩排名前50%的学生可以申请升入本科一批次专业就读,其余学生可以在本科二批次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就读。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主干课程
1.主干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多学时)、画法几何A
2.主干专业课程
根据分流之后所属专业而定。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分流之后所属专业而定。
六、毕业学分要求
参照北京建筑大学本科学生学业修读管理规定及学士学位授予细则,根据分流之后所属专业而定。
七、各类课程结构比例
根据分流之后所属专业而定。
九、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实现矩阵
根据分流之后所属专业而定。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十一、主要课程逻辑关系结构图根据分流之后所属专业而定。
表1 工科创新实验班指导性教学计划
表1 工科创新实验班指导性教学计划
表2 工科创新实验班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环节)。
工科试验班(电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同时能够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扎实基础的人才。
二、培养要求完成通识类和大类平台课程的选课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养,较强的自我学习和适应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为将来从事深入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选择方案专业选择时间:一年级小学期专业选择方案:在充分尊重、尽量满足学生专业意愿的同时,考虑有利于学科和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务处根据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和智育成绩评定学生综合成绩,按照“综合成绩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依据学生专业志愿顺序和专业接收计划进行专业选择确认,确定各专业接收名单。
四、选课说明与要求1、选修课要求(1)公共英语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自主学习三部分,学生需全部选择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英语分级为A、B、C级的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分别必修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III1、大学英语II1,英语分级为A、B、C级的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分别必修通用学术英语、大学英语III2、大学英语II2。
(2)基础通识类课程分为核心课和选修课,各要求选修6学分,共计12学分,原则上在前两学年完成。
2、学生处统一提出课外8学分要求与实施办法。
思想政治理论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6-8学分12-14学分1学分军事理论公共课程4学分大学英语1学分体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类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程24-26学分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数学和基础科学类课程 54.5-57.5学分26.5-27.5学分大类平台课程工科试验班(电类)物理专业专业大类基础课程4学分30.5-31.5学分军训集中实践集中实践1学分3学分思政教育实践55.5+8-58.5+8学分课外实践课外实践5学分8学分其他课外综合实践课程类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内授课课内课内机时课外实验课外机时必修/选修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公共课程MLMD100114思想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48每学期限选1门,必修3-4学分 1-1,2-1MLMD1030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64641-1,2-1马克思主义学院MLMD10021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32每学期限选1门,必修2-3学分1-2,2-2MLMD1004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48481-2,2-2马克思主义学院MLMD100514形势与政策13232必修1学分1-1至4-1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防国防教育 13232必修1学分 1-1军事教研室 PHED101650体育10.53232必修1学分 1-1体育中心体育20.532321-2体育中心ENGL100112综合英语类大学英语Ⅳ23232限选1门,必修2学分 1-1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Ⅲ1 232321-1外国语学院 ENGL107312大学英语II1 232321-1外国语学院 ENGL100212通用学术英语 23232限选1门,必修2学分 1-2外国语学院ENGL100412大学英语Ⅲ2232321-2外国语学院ENGL107412大学英语II2232321-2外国语学院基础通识类课程基础通识类选修课任选6学分,基础通识类核心课限选6学分,,共计12学分通识教育类小计必修12-14学分,选修12学分,共计24-26学分数学和基础科学类课程MATH200107高等数学I16.51109812必修12学分1-1数学学院MATH200207高等数学I26.598121-2数学学院MATH202007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I46464限选1门,必修3.5学分 1-1数学学院MATH202007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II 3.556561-1数学学院COMP300205程序设计基础 356401616必修3学分 1-2电信学院PHYS260109大学物理I1 580限选1门,必修4学分 1-2理学院PHYS260609大学物理II1464641-2理学院PHYS280109大学物理实验I1164641-2理学院CHEM200109大学化学I4804832限选1门,选修3-4学分 1-1理学院BIME202013生命科学基础I.3524481-1数学和基础科学类课程小计必修23.5学分,选修3-4学分,共计26.5-27.5学分专业大类基础课程MACH300301工程制图III34848必修3学分1-2机械学院AUTO040105自动化专业概论116161-2电信学院BIME000213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116161-2生命学院COMP000105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 116161-2电信学院EELC000105电子信息科学导论116161-2电信学院ELEC42720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116161-2电气学院SOFT410011软件工程导论1161-2软件学院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小计必修4学分,共计4学分集中实践MILI100254军训11616必修1学分1-1军事教研室集中实践小计必修1学分,共计1学分55.5-58.5学分(必修40.5-42.5学分,选修15-16学分)六、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PHED101650体育10.5PHED101750体育20.5ENGL100112ENGL100312ENGL107312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III1大学英语II12ENGL100212ENGL100412ENGL107412通用学术英语大学英语III2大学英语II22MILI100254军训1MLMD100214MLMD10041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MLMD100114MLMD1030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4MATH200207高等数学I26.5MATH200107高等数学I16.5PHYS260109PHYS260609大学物理I1大学物理II154MATH202007MATH202007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I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II 43.5PHYS280109大学物理实验I11MILI100154国防教育1COMP300205程序设计基础3MACH300301工程制图III2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修读3-4学分在以下专业导论课程中修读1学分 CHEM200109大学化学I4AUTO040105自动化专业概论1BIME202013生命科学基础I3BIME000213生物医学工程导论1COMP000105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1EELC000105电子信息科学导论1ELEC42720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1SOFT410011软件工程导论1合计必修17.5-18.5学分,选修3-4学分合计必修22-23学分*本学期的综合英语类课程中,英语分级A、B、C级学生分别必修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III1、大学英语Ⅱ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必修课,在1-1、2-1学期均开出,每学期限选1门*本学期学生在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课程中限选1门*本学期总学分20.5-22.5学分*形势与政策在1-1至4-1学期进行*本学期的综合英语类课程中,英语分级A、B、C级学生分别必修通用学术英语、大学英语III2、大学英语Ⅱ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必修课,在1-2、2-2学期均开出,每学期限选1门*本学期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中限选1门*本学期总学分22-23学分备注:学期1-1、1-2、2-1、2-2分别表示一年级第1学期、第2学期,二年级第1学期、第2学期。
附件1: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说明一、基本内容培养方案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培养标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创新素质学分、毕业合格标准及学位要求、学制、学位授予、课程结构与修读要求、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构成表、课程设置及进度计划(通识教育课程、国设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对教学计划的必要说明、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图。
以上基本内容要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
二、学时、学分及学制1.学时与学分:每一门课程具有的学分数,以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授课时数为依据,每15-18学时计1学分,原则上文科类总学分为165学分,理工类总学分为175学分。
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课程数量和学分总数要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选课的需要,开设课程数量和学分总数应满足学生每学期的最低学分修读要求。
同时,培养方案中同一学期全部课程设置的周学时总和不要超出课程安排的合理范围。
2.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学分制管理弹性学制,允许3-6年毕业,以修满规定学分为主要基准;雕塑专业学制为5年,实行学分制管理弹性学制,允许4-7年毕业,以修满规定学分为主要基准。
三、关于外语和计算机成绩的相关要求1.外语(1)普通专业: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大学外语四级水平。
(2)专升本专业:掌握一门外语,达到高等学校外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
(3)中职本、艺术、体育类专业:掌握一门外语,达到高等学校外语应用能力(B级)水平。
具体参照附件3执行。
2.计算机普通专业: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具体参照附件3执行。
四、课程结构1.通识必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主要由思政类、体育类、外语类和计算机类等课程组成,具体参照《沈阳师范大学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开课计划》(附件4)执行。
2.通识选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分为基础通识课、国设通识课、学科通识课三个平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理工类实验班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理工类实验班(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cellence class)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大类:理工类实验班二、培养目标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卓越创新精神、良好国际视野、较高人文素养的理工类拔尖人才,能够在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理工类实验班期待毕业生五年以后达到以下目标:1、对于直接就业型:1)具有优良品德、家国情怀和职业操守,尊重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2)能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能运用专业能力解决相应领域的复杂问题; 3)在各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运营、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并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或领导者;4)具有良好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5)在团队工作中,能分工合作,具有良好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
2、对于读研深造型:1)技术能力和视野上达到并超越直接就业型的各方面能力要求。
2)部分同学能够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走向科学研究的岗位。
三、毕业要求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全面掌握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借助文献辅助对信息科技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和分析论证,以获得有效结论。
3)针对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模块或系统,并能够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能够评价上述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理解其局限性;能够依此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引言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中国领先的高等学府之一,致力于培养出色的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文字稿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701 招生专业大类:电子信息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期待毕业生五年以后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良好修养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能够胜任复杂电子系统设计、开发及生产的相关工作,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电子信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技术方案设计并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测试、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4)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5)在团队工作中,能分工合作,具有跨职能团队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毕业要求1)知识:能够熟练的使用数学、自然科学、电子类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电子信息工程问题。
2)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电子信息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电子器件、电路和系统,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考虑成本、质量、可靠性等技术指标选择出最佳解决方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PCB加工工艺或芯片流片工艺,开发与使用各种电子测试相关仪器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电源、频谱分析仪等,选择与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如pspice、multisim等,包括对电子信息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国际化实验班(经管类)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国际化实验班(经管类)(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Class)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大类:国际化实验班(经管类)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信息技术背景、卓越创新精神、宽广国际视野的经管类拔尖人才,能够在经管学科大类专业内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解决复杂经济管理问题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经管类实验班期待毕业生五年以后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优良品德、家国情怀,尊重社会价值和经济伦理道德;2)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能运用专业能力解决经济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 3)在专业领域从事中高层次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4)具有良好的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5)在团队工作中,能分工合作,具有良好的领导、组织能力。
6)具备在国外长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毕业要求1)全面掌握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管理问题。
2)应用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借助文献辅助,对专业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和分析论证,以获得有效结论。
3)针对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复杂问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能够评价上述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经济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方法和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理解其局限性;能够依此进行模型构建、系统分析和对策设计。
5)具有优良品德、家国情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工作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6)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担任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等不同角色并进行团队合作;理解并掌握经济管理的科学原理和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运行中灵活应用。
关于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修订信息在职研究生关注相关热点新闻,电子科技大学推进本科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近日,学校制定《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下一个甲子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提出总体指导意见。
10月27日,学校在清水河校区召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培训会,推进落实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副校长曾勇,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专业首席教授和骨干教师、各学院本科教指委分委会和教学质量小组专家、各专业教师代表,教务处领导及学院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黄廷祝主持。
曾勇表示,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本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理科建设与学术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行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三大战略举措。
其中本科精英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使命,是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最为集中的体现,是实现科学研究“顶天”、社会服务“立地”两大职能的前提。
曾勇说,“指导意见”中提出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就是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为核心,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途径,构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学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体系。
”此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就是要致力于精英人才培养,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新四会”能力;通过加强创新实践与课程挑战性,加强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适应性培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跨界融合、技术集成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与举措,真正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实现以教师和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曾勇强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学院、各部门多方参与,形成共识,通力合作,这样才能把理念变成实践并持续改进。
“指导意见”是适应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结合我校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借鉴国内外名校经验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制定。
理科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2017级)一、培养目标秉承“优势转化、因材施教、学生领跑”的培养理念,实施精英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强化数理基础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基础宽厚、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通过学习,理科实验班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
2.具有宽厚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大类学科基础,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了解学科研究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培养方案构成理科实验班培养方案由专业培养计划和创新训练计划两部分组成。
专业培养计划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两部分。
基础阶段按照学科大类进行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为所有学生必修,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大类进行设置;专业阶段实施导师指导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在修读各主修专业制定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与导师共同制定专业阶段的个人修读计划。
具体构成见下表:说明:创新训练计划是理科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并作为本科阶段毕业资格审核的必要要求,所有学生须达到本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各主修专业的自主发展计划不再做学分要求。
四、基础阶段培养方案(一)理科实验班(机械类)课程设置及进程机械材料类专业修读说明:1.机械材料类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车辆工程、环保设备工程等专业。
2.本方案未列出的重要基础课程须在确定主修专业后按照专业要求补修。
(二)理科实验班(电信类)课程设置及进程1.电气信息类包括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勘查技术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理工类实验班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理工类实验班(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cellence class)
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大类:理工类实验班
二、培养目标
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卓越创新精神、良好国际视野、较高人文素养的理工类拔尖人才,能够在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理工类实验班期待毕业生五年以后达到以下目标:
1、对于直接就业型:
1)具有优良品德、家国情怀和职业操守,尊重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
2)能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能运用专业能力解决相应领域的复杂问题;
3)在各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运营、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并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或领导者;
4)具有良好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5)在团队工作中,能分工合作,具有良好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
2、对于读研深造型:
1)技术能力和视野上达到并超越直接就业型的各方面能力要求。
2)部分同学能够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走向科学研究的岗位。
三、毕业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全面掌握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借助文献辅助对信息科技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和分析论证,以获得有效结论。
3)针对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模块或系统,并能够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能够评价上述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理解其局限性;能够依此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具有健康体魄、优良品德、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6)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担任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等不同角色并进行团队合作;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中灵活应用。
7)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国内外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五、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全校理工类各学科。
六、核心课程(大类基础课程)
数据结构(甲)、电路分析、数字逻辑电路、工程图学、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各专业核心课程
七、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九、学分分配和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注:X代表具体各专业相关的学科必修课学分,Y代表个专业相关的专业必修课学分,Z代表各专业相关的实践课学分。
十、专业特色
理工类实验班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是全校专业建设、专业改革的排头兵,专业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基础、能适应各类理工科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和深造要求的本科生。
本专业学生可以在全校所有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学位相关普通本科专业内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兴趣自由选择毕业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多专业的基础知识,理工科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人文社科与经管类知识广泛了解,身心健康的全方位成才发展。
十一、有关说明
1、通识教育课为理工大类所有专业必须修读和达到学分要求。
专业基础课为本大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后续专业的前置课程或者是实验班所特别要求的课程。
专业课包含专业必修课与个性化发展课程,学生在选择专业后,按照该专业课程要求选择自己的修读课程,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导师建议,详细制定个性化发展课程计划。
实践教学环节包含理工类必修环节和各专业的选择性必修实践课程(选择某专业后参照该专业的实践课程额外要求进行修读)。
每一个模块参照教学进程计划表中的学分要求进行修读。
2、学生达到雅思7.0分或托福达到100分的,可申请替代不超过8学分的英语必修课程,成绩记载为优秀;若达到雅思6.5分或托福达到90分的,可申请替代不超过8学分的英语必修课程,成绩记载为良好;若达到雅思6.0分或托福75分的,可申请替代不超过8学分英语必修课程,成绩记载为及格(65分)。
3、培养计划中只列出了理工类实验班的大类课程计划和6个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计划。
若选择其他专业,除了修读理工类实验班大类课程学分,还需修读相应专业培养计划中的80%以上的学科必修学分,修读80%以上的专业必修学分,修读50%以上的专业选修学分和50%以上的实践必修学分,总的课内修读学分不低于160分。
4、用双语教学的课程:工程制图(全英文教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电子电路、EDA、信号与系统等。
5、所有课程均指定适量的自学内容。
6、课程名称相近,课程内容与要求相当,且替代课程的学分、学时、课程性质均高于或等同于被替代课程,可以申请课程替代。
7、毕业设计(论文)参照各专业要求,并在相应的专业完成毕业设计过程和答辩。
8、建议修读的选修课程:数学建模(A)、电子设计(A)、智能车、ACM等竞赛类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
十二、教学进程计划表附后
十三、专业课程修读关系图附后
十四、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