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与多次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09.67 KB
- 文档页数:2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的数据及结果,评估其健康状况和风险因素。
在血液检测方法方面,我们使用了多种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我们还对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分析影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最终,我们认为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良好,并强调其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献血者血液检测数据的意义,以更好地评估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和提高献血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方法、指标、数据结果、风险评估、影响因素、健康状况评估、社会意义、未来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献血是一种可贵的公益行为,通过献血,人们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能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献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献血者进行血液检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血液检测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献血者提供及时的防治措施。
通过对检测指标的分析和数据结果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献血者的健康,也有助于提高献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通过检测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献血者的身体状况,预防和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献血者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为今后的献血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更加关注献血者的健康状况,促进献血者的健康管理和保护。
通过对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公众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信息,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事业发展。
不同人群HIV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目的:寻找献血者中的HIV高危人群,控制AIDS的经输血途径传播与蔓延,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方法:对我站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66 506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的HIV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不同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HIV抗体初检阳性46例,阳性率为0.069 17%;HIV 抗体复检确认30例,阳性率为0.045 11%。
HIV抗体男性阳性率为0.051 55%;女性阳性率为0.030 07%;均为首次献血者。
首次与非首次献血者、不同性别的HI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不同人群HIV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应着重关注献血高危人群,并鼓励非首次献血人群献血,保障血站供血安全。
标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同人群;AIDS;无偿献血;检测通过对特异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的检测是当前临床诊断HIV携带者的最直接的依据,也是血站排除HIV感染者血液的方法[1]。
随着近年来我国HIV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社会中不同人群的AIDS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血站对无偿献血者血液的检测工作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
有效的AIDS监测工作,可了解HIV感染状况、人群分布与流行趋势,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应对措施。
本文对我站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的HIV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不同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找献血者中的HIV 高危人群,杜绝AIDS经输血途径传播的发生,控制AIDS的传播与蔓延,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市2009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无偿献血者66 506名,包括血站与流动献血车接受的献血者,男46 554名,女19 952名,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26.8±10.1)岁。
:堑:型!坐!生坚垫型翌墅!!竺!型鱼坚!!!垫!Q:!坐!:坠:!墨兰竺望皇堕匿垫!Q釜蔓!!堂蔓兰塑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姚海云韩雪莹(山东省血液中心济南血站)【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年时间以来,济南市无偿献血工作逐年快速发展,自2000年起已经实现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有效杜绝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的根本和首要措施。
为详细了解袁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构成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我们对近5年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舍格率Fr ee bl o od don or bl ood det ec t i on r e sul t s ana l ys i s Y ao t t ai yun,H a r t X ueyi ng(Ji na n bl ood ba nk of S h and on g pm vi ncal bl ood ee r、t ral.,Ji na n250001)【A bst r act]si nce t he peop l e’s r ep ubli c of c hi i l a pr om ul gat ed a nd i m pl e m en t ed G i ve s bl oo d t he l aw of t en year s,j i nan f ree t o w o r k ever y yea r,has r eal i zed s i nce2000,t11e cl i ni c a l w i t h bl oo d100%f r e e.ac cor di ng t o do r f at e t h ei r bl ood f r om t he s ta t ion5m an agem ent,qua l i t y C O I l—t ro l s ta ti on s of t he s t at i ons,t he qual i t y nl l t l蛆gell l e:r l t s t andar ds a nd r equi r em ent s of healt h i ns pect i on B l ood do,or Fr ee bl ood do nor bl oo d O i l a st ri ct e r i nspect ion a nd ens i l l'e t he qu a l it y a nd e ff ec t ivel y pr ev ent t he s pr ead of di s eas es i n t he bl ood.A bs t r act:s i nce t he peop l e’s r epu bl i c of chi na pr om ul gat ed and i m pl e m en t ed C i ve s bl oo d t he l aw of t en year s,j i nan f r ec t o w or k e ve r y yea r,has r eal i zed s i nce2000,t he c l i ni cal w it h bl ood100%f ree.8.ec.or dl n g t o donat e t he i r bl ood f r om t he8t at l ons m an agem e nt,qual i f y con t r ol s ta t ion s of t he s t at i ons,t he qual i t y l l l an age—m er i t s t andar ds and r equi r e m ent s of heal t h i nspect ion B l ood donor Fr ee bl oo d do nor bl ood O i l a s t ri c t er i nspect ion a nd en si l l-e t he qual i t y and e l-f ee ti vel y pr event t he s pr ead of di sea se$i n t he blood.【K ey w ords]F r e e bl ood donor;T he bl ood t es t;Fr aed on def ect i ve1材料与方法1.1样本2004年一2008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14968份,献血者均为来自社会各界、年龄18—55岁间的健康公民。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减少血液不合格率,保障血液安全。
方法对我站2011年1月—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76598份血液标本中,总不合格率为2.14%,各项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率按照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不同年份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中,整体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但为进一步排除血液安全隐患、避免血液资源浪费,仍需要加大无偿献血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做好血液筛查,同时加强对献血者健康问询等工作。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199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得到稳步发展,为临床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
为进一步了解本市无偿献血情况,以期降低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在保证血液安全、有效的同时,避免血液采集成本的浪费,并保留献血者,减少志愿无偿献血人员流失。
笔者选取了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本市2011年1月—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476598份血液标本,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1.2 试剂与仪器试剂:ALT试剂购自上海荣盛、上海科华及武汉生之源公司;HBsAg、抗-TP试剂购自厦门新创及上海科华公司;抗-HCV试剂购自北京万泰及上海科华公司;抗-HIV试剂购自北京万泰与厦门新创公司,所有试剂均在效期内使用。
仪器:ALT仪器为日本东芝全自动生化仪TB120FR、TB40FR,血清学检测仪器为瑞士Hamilton公司的STAR全自动加样仪FAME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
1.3检测方法所有检测项目均由不同的人员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两次。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摘要】目的:对重复献血、初次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情况进行比较,进而建立起无偿献血队伍。
方法:对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重复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在不断的提高,而初次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9.52%,2、3次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是5.38%、3.85%;献血者的抗-HCV、抗-TP、抗-HIV、HBsAg这几项的检测情况并没有多大差别。
结论:初次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相对较低,重复献血的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相对较高,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重复献血者属于低危献血人群,应该将这部分人群组建成献血队伍,进而使血液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重复献血者;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100-02在临床治疗时经常会给病人输血,这是抢救病人的一种手段,也是给病人进行治疗的一种手段。
虽然我国在输血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仍然不能使用人造血液制品给病人进行输血,需要使用相应血型的人血进行输血。
输血的情况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康复情况,如果给病人输的血存在传染疾病,就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关部门希望从低危献血人群中组建相应的献血队伍,从该队伍中采集出安全的血液,进而使病人的输血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献血者基本上都是无偿献血,相关部门应该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关爱,并鼓励他们进行重复献血,进而使临床用血得以保障。
通过组建相应的献血队伍来保障医院对病人的救助不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献血者18000人,这些献血者的年龄基本在20到50岁之间,按照相应的献血要求对他们进行检测、筛查。
1.2试剂所使用的试剂都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里试剂使用要求。
1.3仪器检测使用的仪器:全自动加样器(ST-LET),全自动酶免后处理(FAME24/20),品牌均是哈美尔顿由澳斯邦提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100由日立公司生产。
青岛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青岛市近年来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方法用速率法检测血液ALT, ELISA法检测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
对2007~2011青岛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人数及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07~2011 年高校学生无偿献血104732人次,占献血总人次的20.89%,血液不合格率为2.28%,明显低于其他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不合格率(4.3%)。
结论高校学生属于低危献血人群,应加大高校无偿献血活动的宣传力度,力求建立稳固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高校学生;血液检测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高校学生成为无偿献血者中重要的人群。
为此,了解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情况,能够有效地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从而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安全。
我们分析了5年来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血清血液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7~2011年青岛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04732人次,献血者年龄18~30 周岁;其他献血者人群为对照组,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1.2试剂与仪器HBs Ag试剂(厦门新创、上海科华),抗HCV试剂(sorin 公司、上海科华),抗H I V试剂(珠海丽珠、上海科华),梅毒抗体试剂(上海科华、厦门新创) , ALT试剂(日本Olympus、厦门新创)。
所用试剂均经过批检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STAR加样仪和FAMI全自动酶标仪(瑞士HAMILTON公司),奥地利TECAN洗板机和酶标仪(芬兰LABSYSTEMS公司)。
1.3检测方法与结果判断ALT采用速率法检测,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结果大于或等于40 IU为不合格。
自愿无偿献血者与互助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病指标的结果分析目的探讨自愿无偿献血者与互助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病指标的结果。
方法选取自愿无偿献血者4500例,互助无偿献血者300例,分别检测5项传染病指标:抗HCV、HbsAg、抗HCV、梅毒抗体、ALT,统计分析其结果。
结果经过检测后,自愿无偿鲜血者有460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5%,互助无偿献血者有4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8.1%,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互助无偿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现代献血模式中,自愿无偿献血的5项传染病指标不合格率较低,应将其作为献血事业的前进方向,互助无偿献血也应向自愿无偿献血过渡。
标签:自愿无偿献血;互助无偿献血;5项指标;传染病随着我国事故率的不断上升,临床用血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自愿无偿若无法满足用血需求,可提倡互助无偿献血,以缓解血荒,增加亲情[1]。
为了探讨自愿无偿献血者与互助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病指标的结果,该研究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愿无偿献血者4 500例,互助无偿献血者300例,分别检测5项传染病指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的来源选取本单位自愿无偿献血者4 500例,互助无偿献血者300例。
1.2 检测方法根据血站管理规范、血站管理办法、输血操作规程等标准,检测筛查全部无偿献血者的抗HCV、HbsAg、抗HCV、梅毒抗体、ALT[2]。
1.3 统计方法该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χ2检验。
2 结果经过检测后,自愿无偿鲜血者有460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5%,互助无偿献血者有4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8.1%,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互助无偿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互助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HbsAg与AL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自愿无偿献血者(P<0.01)。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无偿献血是指志愿者在医疗机构完成献血活动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行为。
对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分析,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验来评估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和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下面将对常见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进行介绍。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需要进行全面的血液常规检查。
这些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和健康状况,确保献血者的血液符合献血要求。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需要进行传染性疾病的筛查。
这些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和梅毒等。
通过检测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可以及时排除患者,避免传染性疾病通过血液传播。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还需要进行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血液与受血者的血液相匹配。
经过血型鉴定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可以更安全地用于临床输血。
针对某些特定的疾病或者基因突变,根据具体情况,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可能还需要进行特殊检测。
对于β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血液病的献血者,需要进行特殊的遗传检测来评估血液质量。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分析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全面的血液常规检查、传染性疾病的筛查、血型鉴定和特殊检测等,可以确保献血者的血液质量符合献血要求,保障受血者的用血安全。
无偿献血者也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状况。
希望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的介绍,更多的人了解献血的重要性,并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动中来,共同为社会公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献血血样检验报告一、概要本文档是对献血血样进行检验后得出的报告。
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行为,通过定期献血可以为患者提供紧急输血救治的机会。
在这份检验报告中,我们将对献血血样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
二、检验结果经过细致的检验和分析,以下是您的献血血样的检验结果:1. 血红蛋白水平您的血红蛋白水平为正常范围内。
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水平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红细胞计数您的红细胞计数处于正常水平。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成分,平均红细胞计数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水平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氧气供应。
3. 白细胞计数您的白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
白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对抗病原体和维持身体的防御功能。
4. 血小板计数您的血小板计数处于正常水平。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它对于止血和血管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止血功能至关重要。
5. 血型和Rh因子您的血型为A型,Rh因子为阳性。
这是一种常见的血型组合,对于输血来说十分重要,确保将相同血型的血液输给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反应。
6. 传染性疾病筛查我们对您的血样进行了传染性疾病的筛查,检测结果显示您的血样未检出任何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标记物。
这意味着您的血样是安全的,适合用于输血目的。
三、建议与注意事项作为献血者,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我们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供您参考: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任何与输血相关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献血史。
4.继续定期参与献血行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
四、结论根据对您的献血血样的全面检验和分析,您的血样被确认为安全可用于输血目的。
这份献血血样检验报告证明了您对公益事业的无私奉献,是对您健康状况的一项评估和反馈。
赤峰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回顾分析目的分析赤峰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的检测结果,为该地区的血液使用以及无偿献血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对赤峰市2015年1月—3月期间献血的1 900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回顾分析。
结果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赤峰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人数为20人,占1.05%。
其中ALT人数10人,占0.526%。
HbsAg有3例占0.158%。
抗HCV有2例占0.105%。
抗-HlV/HlV-P有3例占0.158%。
梅毒抗体2例占0.105%。
各项不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该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减轻血液使用者的被感染几率。
标签:无偿献血;血液检测;赤峰无偿献血指那些为了挽救病患生命,志愿将无私奉献自己的血液给社会公益事业,而并不向采、献血者单位收取任何报酬的自愿行为[1]。
这些奉献者的荣誉是可以享受终身的,社会将回报他们以敬佩和热爱[2]。
这种舍己利人、救死扶伤的美好行为,为我国血液事业引领了发展方向[3]。
这不仅是奉献爱心的体现,一方面让病患从痛苦中解脱,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挽救他们的生命,谁都不可以金钱去衡量这一行为带来的价值[4]。
可是在无偿献血者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身患疾病却没有检查出来的人员,这样就对血液的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威胁[5],该次研究主要是分析赤峰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的检测结果,为该地区的血液使用以及无偿献血质量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赤峰市2015年1月—3月期间献血的1 900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回顾分析。
献血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
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的要求。
1.2研究方法该研究中ALT的测定方法选择使用速率法进行测定,而HBsAg、抗HCV、抗-HIV/HIV-P24、梅毒抗体的测定均采用EIISA法进行相应的检测。
该研究中所有试验均操作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应的分析操作。
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与多次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评价
发表时间:2019-04-03T09:37:55.9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作者:司淑萍[导读] 目的:比较分析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和多次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
司淑萍
(青海省贵德县中心血库;青海贵德8117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和多次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8年10月间无偿献血者样本2000例,根据无偿献血次数进行分组,分为初次献血组1200例,多次献血组800例,对献血者血液样本送至血液中心集中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LT、HBsAg抗体、TP抗体。
结果:初次献血组ALT不合格率11.0%、HBsAg不合格率4.0%均高于多次献血组ALT不合格率7.0%、HBsAg不合格率2.5%(P<0.05),初次献血组TP抗不合格率1.0%低于多次献血组TP抗不合格率2.0%(P>0.95)。
结论:与初次献血者比较多次献血者献血前筛查的血液不合格率更低,这与多次献血者为多次招募有关,应建立相对固定的多次无偿献血队伍,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关键词】无偿献血;多次献血;献血人员;血液检验;结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214-01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血液安全是卫生战略的首要条件,为了降低献血者对血液影响的相关性,提出多次献血者是无偿献血的基础,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用血环境[1]。
对于无偿献血者应在临床用血的基础上做好无偿献血者重复献血工作,稳定献血队伍[2]。
相关报道对于初次献血者、多次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相对较少,为了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异常情况是否与献血次数有关,更好地促进资源无偿献血事业稳定发展,提高血源采集技术和水平,探索血站减少不合格检测结果,降低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损失进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献血次数不同的无偿献血者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2月到2018年10月间无偿献血者样本2000例,所有无偿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并按照规定实施检测及筛查。
根据无偿献血者献血次数分为多次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多次献血者为两次或两次以上无偿献血记录,初次献血者为未参加过无偿献血的筛查者。
在本次研究中初次献血者1200例,多次献血者800例。
1.2检测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筛查,并留样送至血液中心集中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LT、HBsAg抗体、TP抗体,ALT检测结果超过40单位为不合格,HBsAg抗体、TP抗体检测结果阳性为不合格,阴性则为合格。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初次献血者及多次献血者血液样本不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用百分率进行卡方检验,用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则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初次献血组ALT不合格率、HBsAg不合格率与多次献血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初次献血组TP抗不合格率与多次献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患者筛查结果比较
3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部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输血已经成为抢救[3]、治疗中不能缺少的医学手段。
目前医学科技所限制,还没有人造血液制品能够完全替代血液,临床血液尤为珍贵,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途径。
但在输血过程中也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在献血前应做好无偿献血者筛查工作。
本次研究显示,初次献血者献血前检查结果不合格,并且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4]。
ALT为献血者肝功能的主要指标,肝功能受损患者的ALT会明显升高,我国作为肝炎的高发国,在无偿献血者中潜伏着肝炎高危因素,另外检测益气的敏感度及疾病窗口期等影响,对于献血者中肝炎潜伏可能性较大。
根据上述情况应加强对无偿献血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应告知物产献血者应在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较好情况下进行献血,保证血液质量[5]。
对于窗口期献血问题,可采用核酸检测技术缩短窗口期,也可在地危险人群中开展血液采集工作。
综上所述,与初次献血者比较多次献血者献血前筛查的血液不合格率更低,这与多次献血者为多次招募有关,应建立相对固定的多次无偿献血队伍,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春燕,无偿献血不同献血者(多次、初次)献血前筛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278-279.
[2]孙亚云,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血液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806.
[3]刘建,费安芳,遵义地区无偿献血者ALT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1):1127-1128.
[4]王庆,王德文,梁兵,等,2008-2012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不合格结果分析[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2):101-104.
[5]付瑜,杨文勇,在广元市无偿献血者中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