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阈值以及精度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论证,为无砟
背景-3
轨道测量技术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2) 根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工程工后变形监测和无砟轨道平 顺性施工要求,反演推算各级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取得了一系列 的成果。
高程控制测量—初测水准: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1985 年国家 高程基准;测量精度: 五等水准(30 L ) 。
简介-2
2 <定测>
以初测导线和初测水准点为基准,按初测导线的精度要求放出交点、 直线控制桩、曲线控制桩(五大桩)—中线测量。
3 <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平面测量以定测放出交点、直线控制桩、曲线控制桩(五大桩) 作为 线下工程施工测量的基准;高程测量以初测水准点为基准。
为了适应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形势,根据铁建设函[ 2005 ] 1026号《关于编制200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在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和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主持下,我国开始编 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我国铁路科技工作者先后完成了《无砟轨道测量技术的研究》、 《无砟轨道控制测量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 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标准的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主要解决了 如下问题:
4 <铺轨测量>
直线以经纬仪穿线法测量;曲线用偏角法或切线支距法进行铺轨控 制。
2.2 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的缺陷
缺陷-1
1、平面坐标系投影差大
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投影,投影带边缘边长投影变形值最大 可达340mm /km,不利于GPS、RTK、全站仪等新技术采用坐标定 位法进行勘测和施工放线。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与特点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