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市经济排名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8
广西南宁繁荣的南方都市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个繁荣的南方都市。
位于中国西南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宁成为了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城市。
本文将从南宁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介绍南宁作为繁荣的南方都市的特点。
一、自然环境南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南宁境内水资源丰富,分布着桂江、邕江等多条水系,为南宁带来了充足的水源和丰沛的水力资源。
同时,南宁周围还有大片的森林和山脉,使得南宁的生态环境十分良好。
南宁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经济状况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宁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南宁市拥有良好的交通优势,便利的交通网络将南宁与周边城市紧密连接,使得南宁成为了区域经济的枢纽。
南宁市以服务业为主导,金融、贸易、物流、旅游等行业蓬勃发展。
同时,南宁还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业也在南宁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宁市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不断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城市建设南宁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南宁市政府投资巨大,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南宁市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市政设施等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南宁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如青秀山、南湖公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南宁还注重文化建设,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四、人文魅力南宁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南宁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壮族特色,民族风情浓厚。
南宁还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各个民族和谐相处,文化交流丰富多样。
综上所述,南宁是一个繁荣的南方都市,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经济和良好的城市建设。
南宁市政府的高效运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使得南宁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充满活力和希望。
2017中国城市gdp排名百强名单GDP象征着经济发展水平,而中国城市gdp排名象征着中国各大城市的发展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44147亿元,而中国城市gdp排名也跟随着出炉了,下面列出2016年中国城市gdp百强名单,看看你所在城市发展如何。
中国城市gdp排名百强名单中国城市gdp排名中,四大经济强省方面,广东21个省辖市9个进入全国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是唯一一个所有省辖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山东17个省辖市中中,15个进入全国百强,数量位居全国各省首位;浙江11个省辖市中,8个进入全国百强。
详细排名:区间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作为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前几年发展迅猛的成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中国城市gdp排名中有望继续前移。
区间分析:南京、青岛前几年受举办国际盛会利好而发展迅速,在中国城市gdp排名中上升很快,但随着盛会结束,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进入相对平稳期;大连、沈阳受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区间分析:济南最大发展障碍是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但一直没下定决心根治。
号称第二条经十路的刘长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诿,如同“血栓于脑、偏瘫在身”,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带一路”政策带动,短期内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区间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的同时,汇集安徽全省优质资源,提升了经济增速,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潍坊曾经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速放缓;大庆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区间分析:扬州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其在省内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
南昌、临沂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
⼴西⼗⼤穷县(2019年)⼴西,是个⼭清⽔秀的地⽅;同时,⼴西也是⼀个⽐较贫穷的地⽅。
要说⼴西哪⾥最穷?有⼈认为天等、那坡、西林很穷;实际上,下⾯这10个县才是⼴西最落后,最穷的。
⼀、乐业县乐业,是百⾊市下辖县;这个有世界天坑之都的地⽅,经济很落后,2017年⼈均GDP只有16203元。
⼆、隆林县隆林,也是百⾊市下辖县;这个县地处桂、滇、黔三省交界处,这⾥除了⾼⼭,还是⾼⼭,因此经济也很落后,⼈均GDP只有15110元。
三、⼤化县⼤化,是河池市下辖县;⼤化是个瑶族⾃治县,但瑶族占⽐不是很多,约20%左右。
⼤化经济也很落后,⼈均GDP为15016元,⽐隆林县还低。
四、上林县上林,是南宁市下辖县;⼀般来说,省会城市周围的县市,经济都⽐较好。
但上林县例外,⼈均GDP只有15727元。
五、罗城县罗城,是河池市下辖县;罗城地处云贵⾼原九万⼤⼭区域,经济也是发展缓慢,⼈均GDP不到15000元。
六、凤⼭县凤⼭,也是河池市下辖县,河池市下辖县,基本上都是贫穷落后的县;有最美县城之称的凤⼭县也⼀样,⼈均GDP为13532元。
七、马⼭县马⼭,是南宁市下辖县;谁也没想到,南宁还有马⼭这么穷的地⽅。
马⼭⼈均GDP只有13487元,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
⼋、东兰县东兰,是河池市下辖县;看到是河池的,也就知道东兰县肯定也是经济落后的地⽅,没错,东兰县⼈均GDP只有12765元,排名⼴西倒数第3名。
九、苍梧县苍梧,是梧州市下辖县;刚开始看到苍梧的⼈均GDP的时候,还以为少了⼀个0,最后确认是12618元。
苍梧不应该这么穷,毕竟号称是“中国西部百强县”。
⼗、都安县都安,是河池下辖县;要说⼴西最穷的县,都安绝对上榜,因为都安县⼈均GDP只有9067元。
与防城港的港⼝区相⽐,⼀个最富,⼀个最穷。
广西最富裕的十大县城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整体经济实力其实是比较强的,甚至还有不少的县城成为了我国百强经济县城,下面就整理了广西十大富裕县城,一起来看看吧!一、灵山县在广西十大富裕县城中灵山县占地3558.6平方公里,县城内所产的水果可以说是久负盛名,被誉为是荔枝之乡,而且该县城在工业、旅游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实力很强。
二、博白县博白县总面积3835平方公里,地处广西省的东南部,县城类的地势非常复杂,平原、谷地和盆地纵横交错,主要居住的客家人,所以旅游业极为发达。
三、横县横县位于广西省的南部,占地面积3464平方公里,下辖14个镇3个乡,县城内森林覆盖面积43.99%,经济发展上县城内的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实力很强。
四、桂平市桂平市是位于广西东南部的县级市,是广西的人口第一大县,农业产业发达,是我国先进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而且境内还有不少的人文景观,所以旅游经济发展得也很不错。
五、陆川县陆川县隶属于广西的玉林市,县城内各种资源丰富,尤其是温泉资源,被誉为是我国的温泉之乡,每年周边游和外地游客的接待量很高,15年的当地GDP的宗旨就达到了220亿元。
六、藤县在广西十大富裕县城中藤县占地3945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地形以丘陵为主,其它地形相对较少,夏长东短,气候温和且四季分明,完善的交通更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之一。
七、岑溪市岑溪市是梧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广西的东南部,交界处的地理位置极好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县城内花岗岩资源丰富,被誉为是我国的花岗岩之乡。
八、北流市北流市自古在我国就占有着很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我国的园林城市,模范道德城市,主要的旅游资源有铜石岭、鬼门关、伟人山等等,农业和其它方面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
九、全州县全州县占地4021平方千米,是一个风景很不错的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好,是桂北湘南的一个集散中心,人口和县城规划面积也都是当地最大的。
十、宾阳县在广西十大富裕县城中宾阳县占地2308平方千米,地处广西省的中南部,下面共设有16个镇,地势南高北低,农业资源发达,是我国先进的粮食生产县。
广西各城市综合排名世纪80年代第1 柳州(工业使柳州稳居广西头把交椅)第2 南宁第3 桂林上世纪90年代第1 南宁(90年代初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排名上升)第2 柳州(受全国国有企业改制大环境影响,加之南宁的快速发展,使排名下降)第3 桂林第4 北海(房地产经济空前繁荣,坐上广西4哥位置)第5 玉林(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位置)现在第1 南宁第2 桂林(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超过柳州)第3 柳州(工业开始复苏,但后劲不足,发展缓慢,再次下降一位)第4 玉林第5 北海(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第6 百色(挟新兴能源工业和南昆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2010年第1 南宁第2 桂林第3 玉林(玉贵走廊逐步成熟,桂东小城市群飞速发展,排位上升)第4 柳州(随着铁路局的南迁移,柳州20年前的交通优势荡然无存,被东盟和泛珠两张王牌边缘化,仅剩工业支柱)第5 百色(新型的工业城市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第6 北海第7 梧州(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2015年第1 南宁(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南宁反应加速)第2,3,4 北海,钦州,防城港(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3市迅猛发展)第5 桂林第6 百色第7 玉林第8 柳州(由于丧失了交通优势,大多工业开始向沿海或梧州等新兴枢纽城市迁移)第9 梧州(成为两广枢纽,梧州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柳州,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2020年第1 南宁(成为南中国和东南亚的重量级城市)第2 沿海三市(已经整合为一个经济体,实力更加强大,开始具备超越首府南宁的能力)第3 百色(经过前20年的工业建设,百色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第4 桂林(桂林-广州铁路的建成使桂林获得了旅游城市外的第2大发展机遇)第5 玉林第6 梧州(开始发力,超越柳州)第7 柳州(赖以生存的工业的向外迁移,使柳州发展更加乏力,成为崇左,河池,贺州的追赶目标)。
最新公布!2019年全国各省和城市GDP排名完整版1⽉22⽇,江苏省统计局官⽹发布了“2019年江苏经济运⾏情况”,国家统计局按照2020年1⽉开始实施的地区⽣产总值统⼀核算新⽅法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核定江苏省2019年全年地区⽣产总值为99631.52亿元,增长6.1%。
2019年已经结束,截⽌今⽇,各省市的GDP总量皆出炉!由于今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各省的数据与往年变化较⼤,有的省份上调,有的省份下调。
总体来看,南⽅除了湖南、⼴西略微下调以外,其余基本上调;⽽北⽅省市除了北京、河南之外,基本都是有对应的下调;其中下调⼒度最⼤的为天津、吉林、⿊龙江、⼭东、河北、辽宁;上调幅度最⼤的为云南、安徽、福建、上海、北京。
以下为2019年31省市区GDP总量排名单位:亿元⼈民币以下为2019年31省市区GDP名义增速排名单位:%以下为2019年31省市区GDP增量排名单位:亿元⼈民币随着洛阳、安阳等城市对外公布2019年经济数据之后,全国经济百强市的名单也城市出炉,从这100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也基本上反映出了其所在省份过去⼀年的经济⾛势,今天这篇⽂章就来详细罗列全国经济100强城市的省域分布,看看哪些省份有新的地级市⼊围,⼜有哪些省份表现不如往年。
⼴东、江苏、浙江表现稳定⼴东21个地级市中,2019年依然有11城进⼊全国100强,其中有4个城市GDP进⼊全国前20名,这⼀数据与2018年持平,也同时反映在⼴东省2019年经济数据上,⾸次突破10万亿(107671.07亿元),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第⼀⼤省地位。
与⼴东经济表现同样稳定的省份还有浙江,2019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有8个城市⼊围全国经济百强,2个城市⼊围全国经济20强,这⼀数据均与2018年持平。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2019年浙江省GDP增速达到了6.8%,继续保持在全国省份GDP第4位,但是与第3名⼭东省的差距已经从2018年的2万多亿元缩⼩⾄2019年的8000多亿元,加快了追赶超越的步伐。
最新2020年⼴西壮族⾃治区各地市GDP排名:南宁有待突破2020⼴西壮族⾃治区GDP为22156.69亿元,同⽐实际增长4.33%,全国排名19位,和2019年保持⼀致。
⼴西壮族⾃治区整体GDP全国排名不⾼,和云南省有很多相似的之处,GDP体量差不多,⼜都是⾯向东南亚的,当然也各有千秋。
2020年,增量⽐云南略低,紧随其后,差距也不⼤。
⼴西的优势在于沿海,潜⼒还是蛮⼤的,⽬前是沿海省份(不算海南和台湾)⾥经济实⼒最差的,近来⼴西也出台了⼀系列的“向海经济”政策,为打造好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
推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其中有具体提出了六⼤举措:⼀、积极拓展向海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向海经济的现代产业体系;三、加快向海全⽅位对外开放;四、加快推动陆海协同科技创新;五、构建陆海⼀体⽣态保护利⽤新格局;六、振兴⼴西海洋特⾊⽂化。
好了,闲话不说,上排名!⼴西壮族⾃治区2020年各个城市的GDP排名如下:省份的优势,再⼀个就是抓住和东南亚各国的地缘优势。
各⾃⼀个档次的TOP3!⼴西壮族⾃治区的前三名很有意思,像阶梯⼀样,分为三个档次,可谓各有千秋:四千亿:南宁市三千亿:柳州市两千亿:桂林市⽽其他城市则都在两千亿以下。
第⼀名:⾸府南宁先说⼀下南宁,南宁作为⾃治区⾸府,坐拥各类科教⽂卫资源,在⾃治区内部当之⽆愧的⽼⼤,不过在全国范围来说,就显得体量尚⼩了。
近些年,南宁在城建等⽅⾯发展也是红红⽕⽕的,不过好像没有太突出的产业来⽀撑,所以GDP并不是太⾼,略显单薄了⼀些。
2020年南宁GDP为4726.34亿,增量219.78亿,⼤有奔着5千亿迈进的雄⼼!⼤有要把后⾯的兄弟们甩开的架势!尤其是和云南的昆明相⽐,昆明的GDP早已经破六千亿了,2020年更是⾼达6733亿,差距越来越⼤。
因此,⼴西应继续加强省会的建设,⾛强省会之路,这样未来在打通东南亚之间的各种国际交流才显得有优势,否则很多东南亚的资源将会被昆明吸⾛。
广西地级市经济实力分析广西地处中国南方,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然资源丰富。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广西地级市的经济实力情况。
1. 南宁市南宁市作为广西自治区的首府,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都较为发达。
2019年南宁市GDP总量超过1.1万亿元,位居广西地区经济总量第一位。
2. 桂林市桂林市以风景闻名于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除了旅游业,桂林市的玻璃、塑料等实业也发展迅速。
2019年,桂林市GDP总量为7569亿元。
3. 柳州市作为中国铁路干线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柳州市在铁路、交通运输等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此外,柳州市的钢铁、汽车制造等实业也发展迅速。
2019年柳州市GDP总量为5867亿元。
4. 贵港市贵港市的经济核心在于港口和化工两个方面。
历史上,贵港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上贸易口岸之一,如今,贵港市的化工产业也是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019年贵港市GDP 总量为3370亿元。
梧州市的经济优势在于土特产加工、制造业等方面。
其中,梧州市的蚝油、荔枝饮料等土特产品牌闻名全国,制造业方面以木制品、机械制造为主。
2019年梧州市GDP总量为3214亿元。
6. 北海市北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旅游业是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除此之外,北海市的珠宝、饰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煤炭、水泥等实业也发展迅速。
2019年北海市GDP总量为2736亿元。
钦州市的经济优势在于工业和物流两个方面。
属于广西钢铁、水泥等基础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同时,钦州市的港口和铁路物流也非常发达。
2019年钦州市GDP总量为2192亿元。
防城港市的特点是港口和辐射海域资源的开发。
市内有南海油气、防城港黄金等大型企业,同时防城港市将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优势相结合,大力发展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
2019年防城港市GDP总量为1653亿元。
综上所述,广西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侧重,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作者:————————————————————————————————日期:2010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
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财政收入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3%。
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76亿元,增长36.99%;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5.25亿美元,增长2.57%。
内外资合同引进资金256.08亿元,增长101.15%;实际到位资金122.54亿元,增长105.19%。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
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0.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4亿元。
3、桂林市(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接近并将超过柳州)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
“十五”期争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通过扩大投入,使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城市住宅人均居住面积10.42平方米。
现在,玉林市正在以玉林市城区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纽带,以北流、容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把玉林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组团式城市群。
把玉林建设成为科技、运输、旅游、金融综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枢纽、现代农业中心,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旅游胜地,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
“八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8.63%。
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1.82%,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 元。
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活力的增长点。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形成了富有玉林特色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工业格局,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199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60.7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53.36亿元,居广西前列。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分别增长4.7%、21.5%、10.2%。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
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达44.21亿元,增长23.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27.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 家,其中本年新增14家。
工业产品结构继续改善。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6.9%;工业品出口交货值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7%;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9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05亿元,增长35.13%;工业产销率95.58%,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8.61亿元,增长28.79%,其中利润3.22亿元,增长59.18%;亏损企业个数减少16个。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
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
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
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
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
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
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
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梧州市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全市拥有纺织、化工、食品、机械、电子、塑料、制革、制药、服装、造船、轻工、印刷、石材等10多个工业门类。
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
广西红日、中恒集团已先后上市。
梧州已拥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名优产品占全广西的14%左右。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
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
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
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
全市工业目前已形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
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大支柱,医药工业以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为主。
全市还拥有乡镇、村办工业1.94万个,从业人员13.38万人,产值达302548万元。
全年实现工业不变价总产值817907万元,同比增长13.65%,实现工业增加值311021万元,同比增长12.73%,完成税金及附加34265万元,同比增长9.5%。
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131家,在职职工26932人,资产总额427979万元,负债总额320593万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07386万元。
2003年钦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9元,人均财政收入为302元,工业利税占财政收入比重为30.4%,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为11.2%。
全市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3.8%、24.1%和32.2%,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18.41%,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比重为7.8%。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
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
全市拥有大小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著称于世。
至2003年已建成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
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地级市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极具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
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
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个门类的地方工业体系。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贵港市将继续加快以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和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一座现代化内河港口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在祖国南疆崛起,西江河畔这颗璀璨的明珠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充分利用加快西部大开发、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等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项目为中心,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放带动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立市战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几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99亿元,增长34.97%。
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把百色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近年来,百色倾全市之力,围绕铝工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建设,决心奋斗10年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左右。
百色正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百色经济社会正沿着高速发展的轨迹飞驰。
11、贺州市(挟新兴能源工业和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近年来,贺州市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