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外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对于安培力和洛仑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安培力B.只有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才受安培力C.不管带电粒子做什么运动,洛仑兹力总不做功D.只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洛仑兹力才不做功参考答案:C2. (单选)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闭合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闭合导体内就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只要导体在磁场中作用相对运动,导体两端就一定会产生电势差C.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有关而与回路的导体材料无关D.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成正比参考答案:C3. 如图所示,处在某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A、B、C,恰是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5 V,φB=3 V,φC=6 V。
下图(1)、(2)、(3)、(4)中画出了C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注:(1)、(2)两图中C1为AB中点;(3)、(4)两图中B C1= 1/4AB A.(1)或 (2)B.(3)C. (4)D.以上答案都不对参考答案:B4. (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位移—时间)图象.已知m1=0.1 kg.由此可以判断A.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B.碰前m2静止,m1向右运动C.m2=0.3 kg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 J的机械能参考答案:BC5. (多选)如图所示,开始时矩形线框与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且一半在磁场内,一半在磁场外,若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A.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B.以ab边为轴转动(小于90°)C.以ad边为轴转动(小于60°)D.以bc边为轴转动(小于60°)参考答案:AB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电场中有一电荷量为的电荷,将它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 AB 间的电势差为V,再将它从B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那么BC 间的电势差为 V 。
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含义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的童年也远了》嘿,今儿咱就来聊聊“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
你别说,这短短几个字,那含义可深着呢!咱先说说这“爸爸的花儿落了”。
花儿嘛,那往往代表着美好呀。
就好比说,爸爸爱种的那些花儿,那可是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看着花儿绽放,五彩斑斓的,别提多让人开心了。
可这花儿落了,哎呀呀,那失落感可就上来喽,就好像心里头掉了点啥东西似的,空落落的。
这就像咱小时候,爸爸就像那花儿一样,给咱的生活带来各种美好和欢乐。
他陪着咱玩耍,给咱讲那些有趣的故事,咱觉得他就是无所不能的大英雄。
可这标题说花儿落了,是不是就感觉好像爸爸的那些美好、那些陪伴,也都跟着一块儿没了呢。
再者说,这花儿落了,也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呀。
就像咱的童年,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啊。
可以漫山遍野地跑,可以肆无忌惮地笑。
但随着这花儿一落,咱的童年也跟着一块儿走远喽。
想起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给花儿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开花。
我那时候就在想,这花儿可真漂亮呀,要是永远都能这样该多好。
可时间哪会等人呀,再美的花儿也有凋谢的时候。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总会有各种变化和失去。
但这也未必是坏事呀,花儿落了,会有新的花儿再长出来;我们长大了,也会有新的精彩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虽然童年远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可那些美好的回忆,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呀。
每次想起来,都会觉得暖暖的。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有得有失,但那些珍贵的东西,会一直陪着我们。
所以说呀,看到这标题,可别光觉着伤感。
咱得往深里想想,这花落了有啥新的开始,咱的童年远去了,又会有啥新的成长和收获。
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这“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没那么让人难过,反而还有点有意思呢。
生活嘛,就是这样,有笑有泪,有失去也有得到,这才是丰富多彩呀!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哈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及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1.3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2.2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感悟文章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父爱,学会感恩。
3.2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2.1分析人物性格,感悟父爱。
2.2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背影》中的父爱形象,激发学生对父爱的感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父爱是什么?请大家用词语或句子表达出来。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行组内交流,讨论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
四、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一、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感悟文章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
二、情感感悟1.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父爱?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感悟文章。
2.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五、课后拓展1.学生课后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探讨课文中的父爱主题,增进亲子关系。
爸爸的花儿落了细节描写的段落
暂无版权内容,这里提供一段非法引用内容的另外欣赏:
秋风降临,花开再见。
细雨如初,水中花影随风飘摇。
爸爸的花儿这时彷佛也懂得季节意味,它们一朵朵点缀在枝头,随着秋风轻轻摇曳。
爸爸看着花儿,心里似是有些感慨。
他知道,花开花落,正像生命的常理。
重要的是,讨人喜欢的花儿曾在这里开过,它给予大家欣赏的机会,这就已足够美好。
爸爸心里很是感激,他决定保存一些花瓣,用以纪念曾在家中的美好时光。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每年的春天,家门前总会开满各种各样的花朵,如鲜艳的红杏花、娇嫩的桃花、香气扑鼻的玫瑰花等。
而我家门前的花却只有一株叶子蓬勃茂盛、花朵娇小可爱的爸爸花。
爸爸花,其实是一株紫薇,曾经开满鲜艳花朵,叶子翠绿欣欣向荣,给我们家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美好。
然而,就在不久前,爸爸花的花朵开始慢慢凋谢,并最终全部落光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
它既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也给予人们对自然循环的思考。
对于我来说,爸爸的花儿落了,不仅仅是花朵凋谢,更是一种寓意和启示。
首先,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花开花落,就像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
爸爸花的凋谢提醒我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刻,过好每一天,活出自己的精彩,才不会在平淡的岁月中埋没自己。
其次,爸爸的花儿落了,也让我思考到了自然循环的伟大。
无论是花朵的开放还是凋谢,都是大自然的安排。
在花落之后,爸爸花将花蕾留下,等待来年的春天再次绽放。
这给了我信心和希望,即使面对挫折和失败,也要坚持,相信未来会是美好的。
最后,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提醒着我对父爱的感恩。
父亲辛勤地照料爸爸花,让它茁壮成长,绽放美丽的花朵。
爸爸的花儿凋谢,也是代表父爱的力量凋谢。
我要好好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感恩他的关爱和辛劳。
爸爸的花儿落了,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告诉我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每一天。
它也教会我坚信未来的美好和感恩父爱的宝贵。
面对岁月的更替,要像爸爸花一样,勇敢面对凋谢,相信春天会再次绽放。
教案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亲情,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培养热爱父母的情感。
1.3 教学重点1.3.1 课文内容的理解1.3.2 亲情教育的引导1.4 教学难点1.4.1 课文中的情感表达1.4.2 亲情体验的传递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文章结构分析2.1.1 引子:描述父亲的爱花之情2.1.2 主体:叙述父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关爱2.1.3 结尾: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亲情的感悟2.2 重点词语解释2.2.1 落了:指父亲去世2.2.2 爸爸的花儿:象征着父亲的爱和期望2.3 课文讨论2.3.1 父亲为什么喜欢花儿?2.3.2 父亲对作者的教育有哪些体现?2.3.3 作者为什么说“爸爸的花儿落了”?第三章:亲情教育3.1 亲情故事分享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3.2 小组讨论3.2.1 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3.2.2 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3.3 亲情感悟第四章:课堂小结4.1 回顾课文内容4.2 总结亲情教育要点4.3 布置课后作业4.3.1 熟读课文第五章:课后作业5.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3 观察父母的行为,记录下他们对你的关爱,下周分享教学反思:本章教案以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主线,通过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亲情观念。
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在亲情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这个故事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在故事中,爸爸因为工作忙,无法照顾花儿,但是女儿为了孝敬父亲,每天都会用心照料花儿。
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和义务。
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中经久不衰,被视作一种传统美德,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这篇故事涉及到了中国文化中的“情感”关怀。
故事中,女儿不仅动之以情,还晓之以理,帮助父亲了解了花儿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让父亲对花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关注。
这种情感关怀在中国文化中也非常常见,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和关爱。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会通过一些礼仪和言行来表达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爱和关心,从而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个故事也涉及到了中国文化中的“勤奋”和“耐心”。
在故事中,女儿为了照顾好花儿,每天都要养护它,给它浇水、施肥、换土等,这需要长期的耐心和勤奋。
这种勤奋和耐心在中国文化中也非常常见,它代表着追求卓越和耐力的品质,被视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人常说“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也就是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极强的耐心和毅力。
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这些内涵代表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价值观念。
我们在学习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化内涵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扬传统美德,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爸爸的花儿落了主要内容爸爸的花儿落了。
今天,当我走进家门,看到爸爸一脸沮丧的坐在沙发上,手中捧着一朵凋谢的花,我心里不禁一紧。
爸爸是个热爱花草的人,家里的花园里总是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而他对每一朵花儿都是格外呵护。
看着爸爸眼中的失落,我忍不住问道,“爸爸,怎么了?你的花儿怎么了?”爸爸叹了口气,说,“最近天气变化太大,我怕是花儿受不了了。
”。
我心里一阵心疼,爸爸对花儿的爱护我早已知晓。
他总是在早晨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花园里给花花草草浇水,施肥,修剪。
他说,这些花儿就像他的孩子一样,需要他的呵护。
我深知,爸爸对花儿的爱不亚于对我们兄妹俩的爱。
爸爸的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含苞待放的玫瑰,有娇艳欲滴的牡丹,还有清新淡雅的茉莉。
每一朵花都是爸爸精心挑选栽种的,他总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让家里充满生机和美丽。
然而,最近的天气变化确实让爸爸的花儿遭受了一些损失。
有的花儿凋谢了,有的花儿叶子黄了,有的花儿甚至连根都枯萎了。
看着这些景象,爸爸心疼不已。
他说,“我怎么这么没用,连自己的花儿都养不好。
”。
我走到爸爸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说,“爸爸,您不要太自责了,天气变化是我们无法左右的。
只要您继续精心呵护,这些花儿一定会重新绽放的。
”爸爸抬起头,看着我微微一笑,他说,“你说的对,我不能放弃这些花儿,我会继续努力呵护它们。
”。
于是,爸爸又开始忙碌起来,他给每一盆花儿浇水,施肥,修剪。
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些花儿,用心呵护着它们。
我也时常在一旁帮忙,我们一起为花儿们营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呵护,爸爸的花园终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那些曾经凋谢的花儿又重新开放,那些曾经枯萎的叶子也重新长出嫩绿的新叶。
看着这一切,爸爸笑得合不拢嘴,他说,“看,我的花儿们又活蹦乱跳了。
”。
我也为爸爸的花园感到欣慰,因为这些花儿的生长也是爸爸辛勤劳动的成果。
爸爸的花儿落了,但是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它们又重新绽放出勃勃生机。
爸爸的花儿谢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读后感篇1:嘿嘿,大家好啊!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我最近读的一本书,书名叫做《爸爸的花儿谢了》。
这本书可有意思了,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还有那些在我心里开过的花儿。
书里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他的爸爸种了很多很多的花,那些花儿就像爸爸的笑容一样,总是开得那么灿烂。
但是有一天,爸爸的花儿突然都谢了,就像爸爸突然离开了我们一样。
男孩儿很伤心,但他也慢慢明白了,爸爸就像那些花儿一样,虽然离开了,但留下的美好记忆会一直开在我们心里。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跳。
我想象着如果我的爸爸也种了花,那该多好啊!我就会天天去浇水,让那些花儿开得更漂亮。
不过,我爸爸是个超级忙的工程师,他总是忙得像只蜜蜂一样,飞来飞去的。
所以,我们家没有花,只有我爸爸的工具箱和一大堆书。
“爸爸,我们家能不能种花啊?”我曾经问过他。
“宝贝,我们家是种知识的,不是种花的。
”爸爸笑着说。
你看,爸爸的话多幽默啊!但是,我知道他其实很爱我,就像书里的爸爸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一点点。
我知道,爸爸的花儿虽然谢了,但他的爱就像那些花儿的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
我也会像书里的男孩一样,把那些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里。
“爸爸,你的花儿谢了,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我会对爸爸说。
“那你长大了,是不是要开始种自己的花儿了?”爸爸会笑着问。
“当然了,我要种出比你更美的花儿!”我会回答。
哈哈,你们说,我是不是很厉害啊?我以后要种出全世界最美丽的花儿,让爸爸看到,我长大了,我也可以像他一样,把爱种在别人的心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们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呢?或者你们有没有读过什么好书,也来跟我分享分享吧!记得,不管我们的花儿有没有谢,我们都要像书里的男孩一样,勇敢地长大,把爱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哦!篇2: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我读的一本书,叫做《爸爸的花儿谢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这本书啊,就像我最喜欢的巧克力一样,甜甜的,但是吃完后心里有点酸酸的。
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教学难点:1、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2、感知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结构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及理解标题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教与学互动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播放影片《城南旧事》的几个片段,从而让学生回答有谁看过这部电影,再播放音乐《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首李叔同1908年谱词的《骊歌》,由林海音《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这首歌含有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部影片曾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在这里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她的童年也该结束了,十三岁的她在经历了许多多人生世事后,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的成长历程。
二、走近作家作品,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简介: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它的最后一部分3、检查预习,听写词语: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窘迫从以上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意境优美的话,至少要用上一种修辞。
三、初读课文,理解标题美: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相互讨论标题的含义。
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四、再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结构美:学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文章的结构。
⑴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⑵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⑶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2、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1)别致生动的插叙。
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有现实又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
(2)、双线并行的结构。
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
)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
”(张百栋语)(3)文章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
文中没有正面写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多处作了暗示。
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
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
④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校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探讨心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揣摩文章的情感美;探究语言美;整体把握延伸。
教与学互动步骤:(接上一节课的步骤)五、默读课文,揣摩人物美:(一)爸爸1、我认为这是一个的爸爸,并说说理由。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2、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3、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
(二)、英子1、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
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
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2、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3、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
……”打头,说一句(段)话。
六、跳读课文,品味情感美: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最打动你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本文是作者回忆童年之作,字里行间真情洋溢,这是文章最动人的地方。
2.细细品读,文中写到的感情具体讲有哪几种?结合精彩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文中表现的感情具体涉及这几种:父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手足情、主仆情。
(选择两个精彩语段全班齐读,教师辅导朗读,体会感悟其间蕴涵的真挚情谊。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读后确能引发切身之感,心有所动。
学生谈感要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的学校、老师、同学,能谈出真情实感。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如此丰富、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
比如:爸爸先打英子后送夹袄一事表现出爸爸对女儿那份独特的爱:既严厉又慈祥。
借助“花儿”来表现。
如:毕业典礼上英子胸前的夹竹桃花儿无声地诉说着爸爸的爱和期待。
通过人物对话、人物动作来表现。
比如写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爸爸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妈妈为此深切悲痛。
通过抒情语段来表现。
正因为借助上述种种手段来表现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真情,感情表露含蓄深沉,分外动人。
七、回读课文,体会语言美: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风格特色,探讨后明确:语言质朴淡雅,蕴含真情;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包含深情或含义深刻的语句。
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
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八、拓展延伸,表述看法:1、“严师出高徒”“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与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一致,对文中父亲“打我”这些从严的教育方法,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看法。
2、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题,对文中的爸爸或对自己的爸爸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