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热价格联动成一纸空文?
- 格式:pptx
- 大小:98.01 KB
- 文档页数:31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推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7.08•【字号】吉发改价格〔2020〕545号•【施行日期】2020.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推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工作的通知吉发改价格〔2020〕545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各县(市)发展改革委(局)、梅河口市发改局:国家鼓励各地建立热力出厂价格与燃料价格联动机制,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实施了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迈出了热力定价机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今年是推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关键年,是部分地区启动联动机制的第一年,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筹煤价变化情况、热力公司成本情况、终端用户承受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特别是今年疫情的影响,稳步推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工作。
现将省内四大发电公司提供的所属热电联产企业2019-2020年采暖期入厂标煤单价变动情况予以公布,并就进一步理顺煤热价格关系,规范热力价格行为,落实好《原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住建厅关于印发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吉省价格〔2018〕12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结合今年煤价变化情况,稳步推进煤热价格联动机机制各地陆续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核定了基期热力出厂价格,分期疏导部分供热环保成本。
今年各地在推行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时,要考虑疫情影响,按如下原则调整出厂热价:(一)如果本地煤价有所上涨,不论上涨幅度是否达到了联动条件,今年原则上不进行联动,只疏导剩余环保成本;(二)如果本地煤价有所下降,达到联动条件的,环保成本已疏导完毕的可进行联动下调,环保成本未疏导完毕的出厂热价暂不作调整;未达到联动条件的,环保成本暂不疏导。
二、统筹考虑各方面影响,测算热力销售价格各地在测算热力销售价格时,要尽早开展成本监审工作,并按照成本监审办法严格进行监审,如测算出的热力销售价格需进行疏导的,要充分考虑今年疫情情况,结合当地财政状况,确保民生稳定和低收入群体不受影响,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审慎出台热力销售价格调整方案。
关于实施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规范城市采暖供热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冬季采暖供热是北方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科学合理地制定采暖供热价格是维护热生产、输送企业和热用户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保证供热质量前提下,促进企业和用户降低能耗,降低费用的重要手段。
为逐步理顺煤热价格关系,使采暖供热价格能够及时反映燃煤价格的变化情况,发挥市场对价格的导向作用,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增强供热价格管理的透明度。
现就实施煤热价格联动、完善采暖供热价格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建立合理的热价形成机制,及时反映供热成本中煤炭价格的变化情况;加强对管网输送价格(费用)的监管,完善定价机制,规范定价行为。
逐步建立在保持供热管网输送价格(费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到厂煤炭价格与热力出厂价格、热力销售价格与热力出厂价格和供热燃煤价格联动机制。
二、全面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1195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印发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200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反映燃煤市场价格变化,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调整采暖供热价格,全面实施煤热价格联动机制。
(一)热力出厂价格的构成及联动1.热电联产热源出厂价格的构成热力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的热力价格,通常以热量单位计量。
热电联产热源的出厂价格考虑到热、电合理分摊成本和热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变动成本补偿法,主要由供热消耗的燃煤、水、分摊的厂用电和环保成本构成。
生产热力消耗的燃煤按全省平均每吉焦消耗标煤定额为40公斤和分摊的厂用电(厂用电折合成发电煤耗)消耗定额折标煤为3公斤,以及具体供热企业平均到厂标煤价格进行核定。
用水按实际发生的用水费用计入成本。
环保成本比照省内发电企业燃煤火电机组纯凝工况下,平均供电煤耗对应的国家环保电价加价标准(包括脱硫、脱硝、除尘及超低排放)核定,具体核定时应考虑机组环保设施运行实际情况,分项纳入成本。
《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政策解读一、为什么要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在我省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是疏导煤热价格矛盾、规范热力价格行为的迫切需要;是热力出厂价格管理权限下放到地市的必要条件;是推动热力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是落实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我省热力产业发展,减少大气污染,保障人民冬季供暖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以往煤热价格管理脱节,省管热力出厂价格,各地管热力销售价格。
当煤炭价格下降时,不能及时下调终端热力价格,群众意见很大;当煤炭价格上涨时,不能及时调整热力出厂价格,企业亏损,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是为了促进企业和用户降低能耗和公平负担;是落实煤热价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怎样实施煤热价格联动?根据我省冬季供热的实际情况,设定每年的5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为联动周期。
联动周期内当地热电联产热源和锅炉热源剔税后的综合入厂标煤单价加权平均值与上一周期综合入厂标煤单价加权平均值相比变动达到或超过10%,应启动煤热价格联动,适时调整热力出厂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如果本联动周期内综合煤价变动未达到10%,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10%,启动煤热价格联动。
三、为何要核定煤热联动的基期价格?基期价格的核定,是煤热价格联动的基础,是理顺煤热价格的前提,是热力生产企业、热力销售企业、热力消费者的平衡点。
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重要监管手段。
四、主要指标是如何考虑确定的?(一)供热标准煤耗和厂用电折合煤耗指标的确定供热成本中煤炭的消耗量,是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核定企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期,我局对省内四大发电集团近三年来采暖年度的供热量、供热标煤量、厂用电量、供热煤耗等生产经营指标进行了调查统计,汇总后计算出了全省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消耗的燃煤成本中,煤耗平均定额为40.72公斤/吉焦;厂用电折合标煤平均煤耗定额为2.49公斤/吉焦。
湖北省物价局关于调整热价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物价局关于调整热价的通知(鄂价能交[2008]181号)宜昌市、襄樊市物价局,国电长源沙市热电厂、武汉高新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嘉鱼县嘉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近大半年来,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你们请示我局要求调整有关热电厂供热价格。
据我们调查核实,2006年5月底至今,我省原煤到厂价格平均每吨上涨200元以上,标煤价格涨幅在300元以上。
为缓解供热电厂的经营困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印发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200号)的规定,决定对我省宜昌安能热电有限公司、襄樊安能热电有限公司、国电长源沙市热电厂、武汉高新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嘉鱼县嘉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热电企业供热价格作适当调整,调整后的热价见附表。
上述价格从2008年8月1日抄见汽量起执行。
附表:湖北省部分供热企业热力价格调整表序号热电厂名称现行价格(含税)调整价格(含税)(元/吨)(元/百千万焦)(元/吨)(元/百千万焦)1宜昌安能热电有限公司(低压蒸汽)135.00 185.0059.00宜昌安能热电有限公司(中压蒸汽)160.00 210.0063.002襄樊安能热电有限公司130.00 190.0060.953国电长源沙市热电厂40 55.004武汉高兴热电股份有限公司135.00 180.0060.005嘉鱼县嘉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21.00 185.0060.90——结束——。
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调研报告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调研报告一、引言煤热价格是指煤炭价格与热能价格之间的关系机制。
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煤炭价格与热能价格相互联动,以保障煤热供应的稳定和合理性。
本报告旨在调研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现状分析目前,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
在一些发达地区和企事业单位,煤热价格常常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即根据市场供需关系,通过竞拍等方式确定煤炭价格和热能价格。
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煤热价格常常由政府主导,即政府通过定价或补贴政策来调控煤热价格。
然而,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主导,当前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煤炭价格和热能价格之间的联动机制不够灵活,无法及时响应市场变化。
其次,部分地区和企事业单位存在着煤热价格偏低或补贴过多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行机制,一些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存在着价格违规问题,煤热价格难以稳定和合理。
三、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1. 缺乏市场化机制:部分地区和企事业单位仍然依赖政府指导价或定价,缺乏市场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2. 价格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存在价格违规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不力,导致煤热价格难以稳定和合理。
3. 煤热价格偏低或补贴过多:部分地区和企事业单位为了吸引投资或降低成本,将煤热价格设置过低或过多补贴,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 监督机制欠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执行效果难以保证。
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改进的建议1. 建立市场化机制:逐步推行市场化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竞拍等方式确定煤炭价格和热能价格,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合理性。
2. 加强价格监管:加大对煤热价格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确保煤热价格的稳定和合理。
辽宁省物价局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热价格联动工作的通知正文:----------------------------------------------------------------------------------------------------------------------------------------------------辽宁省物价局、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热价格联动工作的通知辽价发[2015]56号各市,绥中、昌图县物价局、住建局:供热价格制定与调整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作。
实行煤热价格联动是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的要求,去年省人大颁布实施的《辽宁省城市供热条例》也要求推进煤热价格联动工作。
各地要从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煤热价格联动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加快推进煤热价格联动工作。
一、完善供热煤炭价格监测制度。
各地要建立健全供热用煤价格统计指标体系,确定采价点、建立报送制度、完善统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煤价及变化幅度。
热力企业应按照《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
二、合理制定热价调整方案。
各地价格、住建部门要在成本监审基础上,精心测算和论证,合理制定煤热价格联动方案。
三、严格履行热价调整程序。
广泛听取用户、供热单位、热源单位等方面意见。
热价调整方案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执行。
四、完善对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措施。
各地对热力企业原有的补贴额度不得减少。
完善对低收入居民补贴措施。
五、做好煤热价格联动工作宣传解释。
推进煤热价格联动工作,是理顺煤热价格关系,促进煤炭、热力行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各地要利用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供热企业和用热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六、供热企业要提高供热质量,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供热企业的供热必须符合规定的供热质量标准,达不到规定供热质量标准的,供热企业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的约定对用户进行补偿获赔偿。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热实行煤热价格联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18•【字号】哈政综[2008]54号•【施行日期】2008.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热实行煤热价格联动的通知(哈政综〔2008〕54号)各有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中直、省属在哈单位,驻哈部队:今年以来,由于受煤炭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供热企业成本大幅增加。
为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印发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200号)、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冬季供热采暖工作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2415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热煤价格上涨保证全省城市供热的意见》(黑政发〔2008〕65号)等文件精神,切实缓解供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确保城市供热正常有序进行,使居民都能住上暖屋子,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市政府决定,对我市供热实行煤热价格联动。
现将2008至2009年度供热期供热价格联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由市政府财政对居民住宅供热按照煤炭成本增长因素15%补贴给供热企业,即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补贴1.34元。
二、由供热企业承担煤炭成本增长因素20%,即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承担1.78元。
三、在市政府财政补贴和供热企业承担部分上涨因素的基础上,凡在我市城区(不含呼兰区和阿城区)以煤炭为燃料,采用锅炉供热和使用热电联产热网供热的用户,其煤热联动价格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计算,居民住宅上浮5.8元,即由现行的34.55元调至40.35元;非居民住宅上浮7.14元,即由现行的37.35元调至44.49元。
四、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七种人”,因煤热价格联动而增加的部分支出,仍按《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8至2009年度热费交缴和供热保障工作的通知》(哈政办发〔2008〕12号)规定执行。
苏州市物价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区煤热价格联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物价局•【公布日期】2010.01.11•【字号】苏价工字[2010]13号•【施行日期】2010.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苏州市物价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区煤热价格联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价工字〔2010〕13号)苏州热电有限公司、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市场煤炭价格波动,建立蒸汽销售价格与煤炭价格对应调整机制,维护供用汽双方利益,现将《苏州市区煤热价格联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苏州市区煤热价格联动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物价局二○一○年一月十一日苏州市区煤热价格联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使蒸汽销售价格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又科学合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兼顾供用汽双方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物价局《省物价局关于城市公交票制和煤热价格联动有关问题的批复》(苏价工〔2008〕2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苏州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热电联产企业生产供应的蒸汽销售价格与市场煤炭价格实行联动机制。
(以下简称“煤热联动”)第三条煤热价格联动,按照执行上级政策规定为基础、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前提、紧密结合现实、参照历史形成价格和当前价格、煤热成本、同时兼顾供用双方利益、采取煤热价格变化额按比例负担、煤热价格变化量和同步调整等原则确定。
第四条煤热价格联动,1吨煤炭生产5.5吨蒸汽;按照省明确的煤炭价格变动额的75%通过调整蒸汽价格解决,25%由热电企业自行消化。
第五条煤热价格联动的基准价格。
以煤炭(煤炭价格指实物煤到厂价格,下同)每吨680元时的价格作为基准价格,与此对应的蒸汽基准价格为每吨188元。
第六条煤热联动原则上以一个季度为限,当每季度煤炭平均价格变化达到或超过50元后,相应调整蒸汽销售价格。
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8.07.13•【字号】吉省价格〔2018〕122号•【施行日期】2018.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价格正文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吉省价格〔2018〕122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物价局(发展改革委、局)、价格监督检查局、住建局(建委):近期,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公布的《吉林省定价目录》,将省内热电联产企业热力出厂价格授权各市、县人民政府管理。
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印发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20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1195号)精神,指导各地合理制定热力价格,理顺煤热价格关系,进一步规范热力价格行为,现制定《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财政状况,适时启动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确保热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保障城乡居民冬季供热采暖,并妥善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重大问题及时向省价格主管部门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告。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7月13日附件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为理顺煤热价格关系,促进企业与用户降低、节约能耗和公平负担,规范热力价格行为,指导各地建立反映煤炭市场价格变化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本指导意见中供采暖用热电联产热力出厂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统称为热力价格。
热力价格的制定和调整授权市、县人民政府管理。
一、定价原则各地要依据以下定价原则实施煤热价格联动。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的通知正文:----------------------------------------------------------------------------------------------------------------------------------------------------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的通知(枣政办发[2008]7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近年来,我市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供热规模和服务水平逐年提升。
但由于煤炭等供热主要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我市供热形势十分严峻。
为进一步加强供热管理,保障供热安全平稳运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增强做好供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城市供热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今冬供热要早做准备,按照应急供热的各项措施要求筹备供热工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把供热工作当作一项政治性任务来抓,加大工作力度,尽快研究对策,做到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
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各区(市)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提前做好各项供热保障工作。
市建委负责供热行业管理,牵头研究城市集中供热政策、机制,并负责做好协调工作;市物价局、市建委负责制定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并研究制定供热价格调整方案;市财政局负责制定供热企业财政补贴方案,落实财政补贴数额,并研究提出城市供热配套费征收标准的调整意见;市煤炭局、市国资委要加强煤炭市场监测,建立完善热煤供应保障机制,协调煤炭企业,确保热煤供应;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公安交警支队要采取措施,保障热煤运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