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能耗水平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水泥2006.3一、节约能源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建议》仅有的两个硬指标,把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作为其中之一,反映了实现20%节能目标深刻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党中央转变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模式的决心。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我国日趋成为世界加工厂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出现较快增长,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逐渐加大,必将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在对当前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形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节能降耗的具体目标,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将为实现规划目标扮演重要的角色和起决定性作用。
现代化工业与大水泥工业能源消耗现状与节能潜力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学敏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162006.3CHINACEMENT(含水泥粉磨站)增加了近500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截止2005年底,水泥企业总数为5177家,其中水泥粉磨站1000余家。
具有熟料生产功能企业只有4000余家。
在这些企业中,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由2000年占企业数的21.2%和30.3%,下降到2005年的9.4%和13.7%,分别下降了11.8个百分点和16.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度上升,企业绝对数由2000年的745个,上升到2005年的2187个,是当年的2.9倍;其它内资企业基本稳定,基本占当年企业总数的30%左右;三资企业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由2000年的152个,上升到2005年的209个,平均年增长率为6.6%,见表2。
新型干法水泥
干法水泥是一种新型的水泥生产工艺,相较于传统湿法生产工艺具有诸多优势。
本文将从干法水泥的生产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生产原理
干法水泥的生产过程是指原料在破碎、混合、煅烧等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水的生
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传统的水泥生产工艺中需要使用水的环节,如湿法回转窑,改为以干燥炉代替。
在干法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在进入旋窑前会通过采用干式破碎设备进行原
料破碎,然后将原料混合均匀后送入旋窑进行煅烧。
由于没有添加水分,减少了煅烧过程中对原料的加热能耗。
技术特点
1.能源消耗低: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不需加入大量水分,减少了煅烧
过程中对原料的加热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2.热效率高:干法水泥的生产过程由于没有水蒸气从而减少了系统内
部的热量损失。
3.环保性能好:干法水泥生产中不需要处理大量的水泥浆液,降低了
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
4.产品质量高: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水的影响,产品中的游
离钙较少,有利于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环境的影响
干法水泥的生产工艺相较于传统湿法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减小。
首先,由
于不需要大量的水泥浆液处理,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其次,降低了污水排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加有限;最后,由于热效率高,减少了能源消耗,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新型干法水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水泥生产工艺,在未来将会有更
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评述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它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水泥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巨大的需求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进行评述。
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定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水分添加来生产水泥的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湿法水泥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具有更低的能耗、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更少的环境污染。
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工艺过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工艺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原材料的处理和研磨首先,水泥原材料经过预处理和研磨,使其粒度更加均匀,提高燃烧效率和反应速度。
2.2 原料的预热与烧成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中,原材料在进入窑炉之前需要进行预热和干燥,有效减少能量损耗。
然后,原材料进入窑炉进行烧成。
窑炉内的热风和燃料在短时间内使原料达到高温并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水泥熟料。
2.3 水泥熟料的粉磨和包装水泥熟料经过粉磨,使其粒度更加细腻,并与适量的石膏进行混合。
最后,水泥袋装或散装打包,准备出厂。
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湿法水泥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3.1 能耗更低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中,水泥熟料的预热和烧成中采用了先进的余热回收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能量,有效降低了能耗。
3.2 生产效率更高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化,生产效率更高。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灵活地调整生产线的产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生产。
3.3 环境污染更少相较于湿法水泥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减少了废气中的逃逸水分,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更加环保。
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应用现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我国水泥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水泥行业能源消耗现状分析与节能监察报告编制案例解析概述:水泥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水泥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高度依赖与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形成了矛盾,加之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水泥行业迫切需要进行能源消耗现状分析与节能监察报告的编制。
本文以水泥行业的能源消耗现状为例,深入分析了节能监察报告的编制过程。
一、能源消耗现状分析1. 水泥行业的能源消耗状况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的能源包括电力、天然气和煤炭等。
现行的水泥生产工艺中,原料破碎、磨煤和烧成是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
鉴于水泥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比较高,对水泥生产过程进行能源消耗现状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2. 能源消耗现状的影响因素水泥生产能源消耗现状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水泥首要原料的质量与产量,其次是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水平,再者是生产管理水平与能源管理策略等因素。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客观评估水泥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并确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
二、节能监察报告编制案例解析1. 节能监察的法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行业要求制定节能监察报告。
节能监察报告应包括能源消耗现状、能源利用效率评估、节能措施建议等内容。
编制节能监察报告时,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节能监察报告的编制步骤(1)能源消耗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水泥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收集和整理相关能耗指标,包括电力能耗、天然气能耗、煤炭能耗等。
这些数据将作为编制节能监察报告的基础。
(2)能源利用效率评估:通过对能源消耗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评估水泥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
(3)节能措施的制定:根据能源消耗现状与能源利用效率评估结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的节能措施。
这些措施应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改善和装备更新等方面。
(4)节能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完成节能监察报告后,需要组织实施节能措施,并在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估,确保节能目标的实现与节能效果的可持续性。
关于新型干法熟料高产低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节能减排是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的一项事关人类生存的重要工作。
水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中的重点之一。
理所当然的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调控产业。
目前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超过了16.5亿吨,熟料9.6亿吨。
按照吨水泥耗电100kwh/t计算,每年就要耗电1650亿度,按照吨熟料耗煤115kgce/t计算,每年9.6亿吨熟料耗煤1.105亿吨标煤。
排出二氧化碳约2.92亿吨。
因此,中国的水泥企业,在生产中每节约1kgce/t,就可以减少253.44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根据目前我国熟料生产线的实际运行的情况,一般的生产线降低5kgce/t 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样,仅节煤一项全国可以减少1267.2万吨二氧化碳,按照每降低1kwh/t水泥,全国水泥可减少53.539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计算,对比国内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降低10kwh/t是有可能的,这样,全国水泥行业可减少535.39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两项合计1802.59万吨。
因此,水泥行业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
这同时也是水泥工厂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国内已投产的1000t/d---10000t/d的生产线基本都超过了设计产量10%—15%。
但是,很多生产线在产量提高的同时,热耗及电耗也在提高。
真正达到设计热耗指标的也不多。
这样一来,与节能减排的原则就不符合了。
虽然这些生产线的产量都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这些生产线的电耗及热耗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却有很大的差距。
进一步降低生产线的能耗,是每一个从事水泥生产的技术人员应尽的责任。
但是,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预分解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从70年代初研究成功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以来,其理论一直没有改变。
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设计应用技术以及配套设备的技术,却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快速发展着。
它们的发展,促进了熟料烧成中预分解技术的发展。
基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评估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水泥生产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对于传统湿法生产线而言,其节能减排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干法生产工艺,将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从湿法转变为干法过程。
这一改变大大降低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传统湿法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能耗显著降低,从而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其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
传统湿法水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并通过高温脱水的方式将水分蒸发掉。
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每生产1吨水泥,能够减少2-3吨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上也具备优势。
传统湿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是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则几乎没有废水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进行综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节能减排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
那么,这种生产线是否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首先是生产成本的节约。
相较于传统湿法水泥生产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能耗显著降低,因此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
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企业可以从能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两个方面实现节约。
节约的主要体现在燃料的使用上,湿法生产线需要花费较多的天然气或燃煤,而新型干法生产线则只需使用少量的天然气或燃煤。
此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还可以利用废弃物和余热进行能源回收,进一步降低能源成本。
其次是环保效益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分析与节约近年来,环保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
而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水泥是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
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过高的能耗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因此,对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分析与节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水泥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煤炭和电力两种能源。
其中,煤炭的使用量较大,大多数水泥厂采用的是煤炭干法生产方式。
煤炭在炉中燃烧产生热能,将水泥熟料进行烧结和冷却,产生高温热风和热气体,用于旋风分离器、窑尾冷却器和窑头预热器等设备中,同时也用于驱动转子和风机等设备。
而电力的使用量相对较小,主要用于机械和设备的运转。
由此可见,水泥生产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对煤炭的节约和利用率的提高,以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也要注意机械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其运转效率。
水泥生产中的能耗分析水泥生产中最耗能的环节是煤炭的燃烧过程,其次是窑头预热器和冷却器的运转。
因此,要合理优化燃烧过程,逐步减少冷却器的数量,提高预热器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 优化煤炭燃烧过程合理的煤炭燃烧过程可以将煤炭完全燃烧,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合理控制时间、温度和氧气浓度、流量等参数,保证煤炭的充分燃烧。
而一些国内的小水泥厂由于技术落后,设备老旧,没有进行烧结等工艺的优化,或使用的燃料太多,导致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很大的能源消耗。
2.提高预热器和冷却器效率合理调整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源利用率,提高窑头预热器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却器数量,以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而实际上,在国内,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也发不出了多项关于技术革新及能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提高水泥能源利用率,提高煤炭、电力等二次资源消耗的效率,以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但这些政策的推行也需要技术手段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提高。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能耗水平分析
来源:橙页网发布时间:2011-05-11
2000年~加05年,是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最快的时期。
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共有新型干法生产线614条,其中2000年~2005年就建设了485条。
这些新型干法生产线绝大部分是我国自己设计、采用国内设备建设的,对改变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水泥工业在国际的行业地位。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工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能耗指标距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国际上水泥生产技术指标最高的国家是印度和日本。
印度现有水泥厂495家,水泥总产能17134万吨/年,2006年水泥产量1478l 万吨。
印度水泥工业集中度较高,2004年前5家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就达到了50.7%,前11家达到74.1%。
2006年,共有年产20万吨以上企业130家,水泥产能及产量分别为16024万吨,年和14181万吨/年,分别占全国的93.52%和95.94%。
印度98%的水泥企业为私人所有,水泥生产以新型干法工艺为主,成套技术从欧洲进口。
F.L.Smidth、KHD等欧洲公司在印度均设立了设备制造基地,印度国内也有一定的设备制造能力。
近10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能耗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从原来的20%上升到40%,包括水泥企业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的节能降耗意识显著提高。
在企业、设备供应商、咨询部门等的共同努力下,印度水泥工业生产能耗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5年,印度吨水泥综合电耗达到了82kWh,熟料烧成热耗为723kCal/kg,与1995年相比分别降低了26.78%和11.3%。
印度工业联合会已将印度水泥发展定位在了世界级水准,并制定了力争吨熟料电耗降至56kwh~62kWh、热耗650kCal/kg的未来发展目标。
日本是传统的水泥生产强国。
作为新型干法工艺的发明国,日本水泥工业技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上世纪70年代,就淘汰了能耗高的湿法工艺。
到2000年,日本水泥生产已全部采用SP及NSP 工艺,NSP的比例达到89%。
据日本水泥协会资料显示:2006年,日本共有全能水泥厂32个,水泥窑58座,水泥窑年运转率达到95.01%f2005年95.13%)。
在能耗方面,1998年~2003年,日本吨水泥综合电耗一直在98kWh~100kWh。
2004年~2006年在100kWh~103kWh;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水泥熟料烧成热耗一直低于
770kCal/kg,1998年之后降至735kCal/kg以下。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能耗水平差强人意。
对我国177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统计,平均熟料烧成热耗为828kCal/kg。
其中熟料烧成热耗小于750kCal/kg的生产线数量23条,仅占13%;吨熟料电耗平均为69.34kWh,其中小于60kWh的仅有27条,占15.25%;吨水泥综合电耗平均为98.31kWh,其中.大于100kWh的比例为45.92%。
目前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的能耗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引进生产线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国产线。
13条采用全部国外技术装备生产线的熟料热耗平均为766kCal/kg,且全部低于全国平均值,46.15%的引进生产线熟料热耗小于750kCal/kg。
江西亚东以696kCal/kg位居首位,而国内生产线中最好的海螺集团某生产线为730.66kCal/kg;引进线的吨熟料电耗平均为65.86kwh,77%的生产线吨熟料电耗水平低于国内69.34kWh的平均值:引进线的吨水泥综合电耗平均为93.82kWh,77.78%的生产线吨水泥综合电耗在100kWh以下。
2.近年来引进生产线的熟料烧成技术水平明显高于上世纪80~90年代引进线水平。
7条2000年以来采用全部国外技术装备建设的生产线熟料烧成热耗平均为733.66kCal/kg,6条2000年前引进线的熟料烧成热耗平均为804kCal/kg。
3.大型生产线能耗明显低于中小型生产线。
在烧成方面,8条50OOt/t以上熟料生产线的熟料热耗761kCal/kg,66条4000t/d~5000t/d为783kCal/kg,72条
2000t/d~4000t/d为830kCal/kg,3l条700t/d~2000t/d为924kCal/kg;在电耗方面,50000t/d 以上生产线吨熟料平均电耗为64.85kWh,吨水泥综合电耗为95.79kWh:4000t/d~50000t/d 生产线吨熟料平均电耗为64.92kWh,吨水泥综合电耗为91.94kWh;2000t/d~4000t/d 吨熟料平均电耗为70kWh,吨水泥综合电耗为99.97kWh;700t/d~2000t/d吨熟料平均电耗为78.98kWh,吨水泥综合电耗为104.52kWh。
4.立磨、辊压机+球磨机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电耗低于传统球磨机电耗。
生料采用传统球磨机系统生产线的吨熟料平均电耗为74.59kWh.而采用立磨、辊压机或辊压机+球磨系统生产线的吨熟料平均电耗为66.04kWh,球磨机系统电耗高12.95%;生料一水泥粉磨配置采用球磨一球磨系统的传统配置生产线的吨水泥综合电耗为100.93kWh,采用立磨一辊压机+球磨配置生产线的吨水泥综合电耗为98.29kWh。
5.企业管理水平与技术指标呈现正相关性。
一些企业规模不大的生产线的单项技术指标比较先进,但总体指标却不能领先。
同时,许多企业尽管设备配置比较先进,但技术指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反映出我国水泥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其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大都高于同类配置生产线水平。
如,在23条熟料烧成热耗小于750kCal/kg生产线中,海螺集团就占了16条,2l条吨熟料平均电耗小于
60kWh的4000t/d~50000t/d生产线中.海螺集团占14条,体现出海螺集团的总体管理水平确实比较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印度、日本尚有较大差距,从热耗、电耗等技术指标看,总体水平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