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七年级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4
2012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上请用钢笔清楚整洁地答写。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绮.丽(yǐ)憩.息(qì)蹑.手蹑脚(liè)B.恫吓.(hè)剽.悍(piāo)忍俊不禁.(jīn)C.引吭.(háng)窥伺.(cì)络绎.不绝(yì)D.滂.沱(páng)腼腆.(diǎn) 怒不可遏.(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乐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一个方面。
B.他对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
大学生带来的书,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
C.老师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只有文学教师对阿尔伯特稍有好感,因为他讲的德国古典作品,有时竟让阿尔伯特留连忘返....。
D.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了。
..,后来用湘潭的真籍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
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去掉“由于”)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在“举办”前加“宣布”)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201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安底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测试试卷(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开始了,你的人生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你一定感受到了童年那美好而朦胧的梦,一定领悟到了成长经历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一定体验到了大自然美丽而又奇特的“物外之趣”。
现在,当你手捧这份试卷时,作为你们的朋友,真诚地希望你们能迎接生命旅程中的又一挑战:认真阅读思考,说出自己的独特体会,充分运用生活积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预祝你们旅途顺利、快乐!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B)A、啜泣(chuò)铁青(tiě)扒窃(bā)耸立(sǒng)B、诱惑(yòu)痴想(chī)鹤唳(lì)洗濯(zhuó)C、迸溅(bìng)童稚(chì)怡然(yí)雏形(chú)D、倔强(juè)绽开(dìng)蜕变(tùi)伫立(chǔ)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C)A、嶙峋悬崖船舱怡然自得B、痴想迸溅笼罩头晕目眩C、卑微沉绽暄腾盘虬卧龙D、伫立聒噪收敛庞然大物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灰心丧气:(遇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B、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D、忍俊不禁:忍住不笑。
4.请从给出的词语中选出能填到空白处的恰当的一组(D)这里除了,还有淡淡的,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着我。
A、色彩香气芳香笼罩B、颜色芳香香气围绕C、光彩香气芳香围绕D、光彩芳香香气笼罩5.从语境的恰当和语意的连贯来看,填如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我便。
2012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2012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说明:本卷共三大部分22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23分)(一)积累。
(共16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括号内。
(4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 ) ( )和理想,凝( )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 )益的事情。
2、默写。
(8分,每句1分)(1)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2)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门前流水尚能西,。
(5),风正一帆悬!(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3、名著阅读。
(4分)①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汤姆索亚在坟场上看到的一幕。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好孩子吗?请说明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运用(共7分) 4.你学完第一单元后,对文学有怎样的感受,请仿照下面的例句,把你对文学的感受写出来。
(3分)例句:文学是天空,只要你飞翔,你就会欣赏到它的辽阔与斑斓。
,,。
5.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中直接修改(4分)(1)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阅读理解(共47分)(一)阅读《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5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以小景传大景”的两句诗是:(2分)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脍炙人口,被誉为“妙绝千古”。
重庆市71中2012-2013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亲爱的同学:走进2012年的9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
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
只要你愿意,花为你开着、语文为你妍着、人生为你精彩着!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就请你细细品味,精心耕耘吧!注意:请把所有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语文的殿堂,富丽堂皇,丰富多彩,那一砖一瓦,一字一词,无不吸引我们的眼球,让我们目不暇接。
还不行动,赶快采英撷华,积累财富,建立自己的语言库。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啜泣zhui迂冋yd沉浸jin盘虬卧龙qid酒酿niang迸溅beng伫立chu忍俊不禁jT n鹤唳11土砾le瞬间shun头晕Fl眩xuan痴想chi花穗hul绽开zhan瘦骨嶙峋xu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渲腾。
B.那座悬涯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C.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仓鼓鼓的。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屮加点的词语不正确一项是()(3分)A.但是,让冇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冇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光彩”的意思是指活得风光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端,也不见其终极。
(“辉煌” 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D.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
2012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姓名一、积累与应用(22分)1、下列加粗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A、半明半昧(mèi ) 诠释(q u án )裨益(bì)心旷神怡(yí)B、锃亮(zèng)熠熠(yì)撷取(xié)锱铢必较(zhū)C、摒弃(bìng)沐浴(mù)栖息(qī)谆谆教导(dūn)D、犀利(xī)呜咽(yè)咽喉(yān)镌刻(juā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白驹过隙摇摇欲坠潜移墨化鸦鹊无声B 走头无路谈笑风声别出心裁熙来攘往C 死乞白懒心旷神怡烟波浩淼记忆忧新D 危言耸听搜索枯肠五彩纷呈眼花缭乱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B.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D.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班风走上积极向上的的道路。
4.选出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A.《为你打开一扇门》标题中的“门”在文中指“文学之门”。
B.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的创作的永恒主题。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们刚学习他的《浣溪沙》。
D.泰戈尔,日本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课本中的三首诗选自他的《新月集》。
5、默写句子。
(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2)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3)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一、积累与运用(34分)(一)、选择题(16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ò污秽.huì澎湃.bài 哽.gěng住B.哺.pǔ育惩.chéng罚脑髓suí胡骑.jìC.屏.障píng 可汗.hán 讪笑shàn 炽.zhì痛D.燕.yān山确凿záo 嫉jì妒逼狭.xiá2、下列词组短语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A.狂澜哽住亦复如是不闻机杼声B.崎岖阻抑亘古出郭相扶将C 炽痛哺育但辞爷娘去南市买辔头D.澎湃山巅怪诞西市买鞍鞯3、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秕谷:饱满的谷子。
讪笑:讥笑B.宿儒:一种星宿的名称瞬息:极短的时间确凿:确实。
C.谰语:没有根据的话骊歌:告别的歌相宜:适合D.倜傥:洒脱,不拘束消释:消除误会渊博:深而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6、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2分)()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7、下列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
东区团益学校2011-一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第一部分:基础(17分)(一)第一部分:1、(1)影入平羌江水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扑朔迷离2、(1)荒草萋萋(2)狂澜(3)崎岖(4)人声鼎沸3、(1) “毅”改为“意”。
两横线都填对,方可得满分(2) “将来”与“都希望自己”互换。
两横线都填对,方可得满分(3)“而且”“所以”。
两横线都填对,方可得满分4、略。
(4分)用到三个词以上给两2分、句子通顺给1分,用到修辞手法给1分。
第二部分:任选一句即可5、诗句:(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E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G欲渡黄河冰塞J11,将登太行雪满山F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俗语:(不到黄河不死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百害;惟富一套;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九曲黄河十八湾……) 6、A、12点多了,你这样会影响别人休息的。
B、以为李伯伯是在表扬自己。
C、李伯伯,影响您休息了,很抱歉,对不起。
第三部分:(一)7、(1)曾经(2)完成(3)相当,相比(4)逐渐、渐渐8、B 9、B10> (1)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渐渐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有的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2)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1、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12、因为祖国被占领,自己不能教法语而极度悲痛。
(2分)13>最后一课结束。
(1分)德语要代替法语。
(1分)14、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或者外貌、肖像)描写(3分)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1分)法兰西万岁(1分)15、一是表达了对祖国土地被占领的痛苦,二是坚信法兰西必胜。
初二(下)语文中段考答案1、(1)沉舟侧畔千帆过(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千里共婵娟。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长风(1)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1)凛冽(2)搓捻(3)藏污纳垢(4)千山万壑3、C 在句末加“的趋势”。
4、略5、(4分)(1)例:礼物:一瓶护手霜母亲为了我们,每天都辛苦的劳作,那曾经双温润细腻的手也变得粗糙皲裂。
母亲的手呀,见证了她对我们的爱。
希望这一瓶护手霜,能够滋润母亲的双手,使她的手不再粗糙。
(2分)(2)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她用无私的爱关怀我们,我们沐浴在母爱的光辉下茁壮成长。
面对日渐衰老的母亲,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母亲献上一首爱的赞歌吗?(2分)6、A7、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8、嗜学缊袍敝衣无慕艳意9、c10、示例一:“流感的季节性高发病率可能与太阳辐射有关”中“可能”表示推测,并无肯定,意思是太阳辐射可能会降低流感的季节性高发病率,但不是确定因素,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示例二:“只是当时几乎没有其他专业人员把这个假说当回事”中“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绝大多数,不是所有的,意思是绝大多数专业人员都没把这个假说当回事,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11、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维生素D含量越高,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越小。
12、C解析:对引发冬季流感的病因并未达成共识。
13、因为现在终于登上了一座高山,实现了童稚的梦,令人喜悦,令人沉迷,心理上得到了慰藉,所以感到踏实。
14①主要通过视觉写白天之景,景物的主要特征是多变与神奇。
②主要通过听觉写夜晚之景,景物的主要特征是朦胧与喧嚣(或:并不宁静)。
15前面写回忆中故乡的山,用的是虚笔;后面写现实中的山,用的是实笔。
童年时期故乡的山酝酿了我最初的梦,对那座山的怀念推动着我写作,在众多以山为背景的作品中,最能曲尽对山的感觉的是《幸运草》,文章借《幸运草》的拍摄巧妙地过渡到下文。
宁化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28分)1、古诗文默写。
(每句1分,共10分)⑴《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⑵山际见来烟,。
,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⑶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⑷,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春夜洛城闻笛》)(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提高理解能力”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健全制度。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
3、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áo )蝉蜕. (duì) 瞬.息 (xùn) 讪.笑(shān)B、骊.歌 (lì) 溅溅..(jiān)收敛.(liàn)秕.谷(bǐ)C、污秽.(huì)胡骑.(jì)炽.痛(chì)亘.古(gân)D、狂澜.(lán)攒.成(cuán)踱.步(dù)倜傥..(tìdǎng)4、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1—3题。
(7分)不必说碧绿的cài qi(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yǒng zhōng( )的根。
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一、积累运用(1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并改正第(5)题句中的两个错别字。
((1)、jué jiàng (2)、迸溅(3)、lín xún (4)、诱惑(4)、灰崖2、名句默写:(5分)(1)、老骥伏枥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5)、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3、仿造例句的形式进行仿写练习,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3分)答案略4、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当初中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表达不能超过40字,4分)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竞选语文课代表的,虽然我的语文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我有信心能把这份工作做的比谁都好,我会有责任心,坚持做好每一点.,请大家相信我的能力,谢谢大家。
大家好!作为班里的一份子,我想竞选数学课代表,作为学生,我想提高自己的成,作为想努力的一个人,我想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希望大家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感谢你们的!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6题。
(3分)5、答: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6、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二)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13分)7、请你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用鞭子打(2)景观、景象(3)通“僵”僵硬的意思(4)、鸟鸣8、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4分)(1)我心里这么想,所以那成千成百的蚊子就都是鹤了。
(2)定睛细看,把虫蚁当作野兽,把丛草当作树林,把土砾凸起来的当作是小丘,凹的当作是山沟9、从语段中找出两个至今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下列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3分)A、佃.农diàn 瘦瘪.biě伶.俐ling 元勋.xuānB、宽恕.sù陶.冶táo 差.事chāi 惶.恐huángC、烦琐.suǒ堆砌.qì慰勉.miǎn 聊叙.xùD、毛坯.pâi 无垠.yín 嘈.杂cáo 冗.长rǒ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盛气凌人心血来潮俗不可奈风尘仆仆B、任劳任怨东挪西借寥寥无几若有所失C、风刀霜剑汉马功劳气愤填胸心动神移D、不能自己猝不及防结衣缩食崭露头角3、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
(3分)根据下列的活动情景,完成4~5题。
在班级开展的“自我介绍与提问”活动中4、你会怎样让同学们认识你,了解你?请写一个6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
(3分)我叫xxx,今年12岁,家住xx镇xx,我能歌善舞,理想是当一名演员。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和同学们共同前进。
5、听了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后,请向某同学提两个问题。
(4分)(1)在学习中式怎样攻破那些“拦路虎”的?(2)xxx同学,你的作文写得那么好将来是不是准备当作家?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
6、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10分)(1)子曰:“_学而时习之__,不亦说乎?”(《论语.六则》)(2)三人行,_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六则》)(4)_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六则》)(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六则》)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题。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开篇连用两个“故乡”,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
B、“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却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
C、“我”对故乡其他事不关心,却独问窗前梅花是否开了,表现了“我”对“寒梅”的赞美。
D、诗中的“寒梅”象征了亲情、友情、故乡情等。
诗人正是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期行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去.后乃至古义:离开今义:常用于“到……去”。
B、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C、待君久不至古义:我今义:君子D、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9、“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10、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反驳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11、下面对《西游记》中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正确的一项是(B )(4分)A、猪八戒——计盗紫金铃、孙悟空——大闹黑风山C、玉皇大帝——火烧孙大圣D、沙僧——三打白骨精三、现代文阅读。
拖着老爸不让老孙道荣“老爸,加油啊!”儿子扭头冲我喊道。
我已经气喘吁吁。
隔二十年前,跑个几千米,算什么啊。
现在不行了,才绕着楼跑不到四圈,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儿子放慢了脚步。
我紧追几步,跟上他。
①“我们、休息下,再、再跑吧?”我向儿子求情。
儿子看看我,把脚步又放慢了点,“老爸,再坚持跑两圈,然后我们休息,好吗?不然没什么锻炼效果。
”无奈,我只好跟在儿子的后面,继续慢慢跑动。
这是我和儿子每晚的跑步练习。
这项功课,始于一个多月前。
那天,我们一家从超市购物回来,我扛一袋米,妻子和儿子拎着其他东西。
吃力地上楼,一不小心,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
回到家,腰疼不已,一定是刚才闪了腰了。
②儿子心疼地帮我捶着腰,忽然摸摸我的肚肭,对我说,“老爸,瞧瞧你这身赘肉,像个老头似的。
你应该锻炼锻炼了。
”我笑笑。
这些年,一直坐办公室,平常不怎么运动,长了一身肥膘,疾走几步,都会心虚气短。
虽然明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懒惰惯了,不想动弹了。
第二天,儿子就死活将我拖下楼,和他一起开始跑步。
刚开始跑的时候,才跑一圈,就累得够戗,气喘如牛。
几次想打退堂鼓,在儿子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
一圈,两圈……现在最多已经能跑七八圈了。
跑步只是其中的一项功课。
跑了几天后,儿子又很郑重地对我说,他马上就要参加体育中考了,还有两个项目未达标,希望我能经常陪他练练。
一个是立定跳远。
儿子躬身跳了一次,2米,这个成绩离达标还差42厘米。
儿子看看我,“老爸,你能跳多远?”我腿长,年轻时跳远是强项。
在儿子的注视下,我也试跳了下,2米1。
儿子很夸张地竖起了大拇指,说,那我再跳下?儿子又跳了一次,2米15。
这就超过我了?我不服气地撸起了袖子……另一个项目是实心球。
这是个力量型的运动项目。
儿子身材瘦长,缺少力量,10米的满分线,他只能扔6米,我扔了下,8米多。
儿子目瞪口呆,佩服得不得了。
于是,我们在地上画了个十米线,他扔过来,我再扔过去……我们父子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老一少,③每天在楼下,跑步,扔实心球,立定跳远,每次两个人都是累得大汗淋漓。
儿子的成绩,在一天天进步,这让我非常开心。
昨天,运动完后,我洗了个澡,从卫生间出来,正好听见儿子和他妈妈在客厅里说话。
儿子:“体育今天已经考过了,我都是满分。
”妻子:“祝贺你啊。
那今后还需要爸爸每天陪你练习吗?”儿子:“当然要啦,不过,其实我的体育成绩早就都达标了。
”妻子:“那你为什么还让爸爸每天陪你练啊?”儿子笑了:④“不是老爸陪我,是我陪老爸练。
我是不想让老爸那么快就老嘛。
”……原来是这样。
儿子小时候,每次我带他去跑步,都是我跑在前面,他迈着两条细碎的小步,跟在我后面,我领着儿子一边跑,一边长大。
如今,儿子已经渐渐长大成人了,他领着我跑,一边跑,一边拖着我,不让我老去啊。
《北京晚报》2008年12月17日1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①句写出“我”此时已“气喘吁吁”状态,表明“我”的确缺少锻炼。
B、②句写儿子对“我”的批评——一身赘肉与缺少锻炼。
C、③句写我们父子俩锻炼的情况,突出锻炼的效果,也突出了父子之情。
D、④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原来是儿子陪着“我”锻炼身体,也点明了选文的中心。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B )(3分)A、文章叙述了老爸每天陪儿子锻炼,让儿子体育达标的故事。
B、文章叙述了儿子假借体育达标考试让爸爸陪练,从而增强爸爸体质的故事。
C、文章叙述了儿子故意让爸爸陪练,使自己体育达标的故事。
14、下列材料,不符合文章主旨的一项是(D )(3分)A、“妈妈,让我背着你去上大学!”这是考上浙江林学院的刘霆对因肾功能衰竭而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说的一句肺腑之言。
B、关注母亲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谢宁芳,撮合了母亲晚年的美好姻缘,这样的行为背后,是她对尽孝的独特理解和质朴情怀。
C、借助网络发出求血救父呼吁的赵延灼,让更多的鲜血和爱心汇聚到一起,挽救了父亲的生命。
D、孙延辉把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积淀成为自己追逐梦想之旅的厚重基石,怀揣着父母的期望,她登上了世界之巅。
小巷深处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死心眼!”“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样。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
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⑧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⑨,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迟疑”指对室友提起母亲时,我有些不情愿,不敢面对,说明我的虚荣心作怪。
B、“激动”,指老婆婆为“我”考得好而高兴。
C、“模糊”写“我”终于良心发现,深深悔恨而流泪。
D、“回来”语带双关,一方面指自己走进母亲,更是指精神的回归,爱的回归,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写生活琐事,写“我”对母亲的爱,都是在抒发“我”对家,对母亲感情的变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
B、对母亲三年来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压力,我发奋要努力读书,回报母亲。
C、文章后三段中,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长长的竹棒、长长的人影,母亲黝黑的脸,粗糙的手,黯淡的眼睛都是作者厌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