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衢江区事业单位考试面试题目-“知为先”与“行为重”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
1.你升职了,你以前的三位同事,一个对你言听计从,一个冷若冰霜,一个不闻不问,请问你如何解决?1.答:首先调整好心态,以前是同事,现在是领导,别人心里一时不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让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
其次对那位言听计从的同事要适当的拉开距离,因为他的想法和做法很有可能不一致;而对冷若冰霜的那位和不闻不问的那位,要和他们沟通,以使工作能顺利开展。
最重要的是多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领导岗位上做出成绩,这时大家自然就心服口服了。
2.高校逐年扩招,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你怎么看?2.答:①毕业即失业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多么的发达,事实上,我国青年受高等教育率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②毕业即失业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值太高,高不成低不就等。
③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多培养社会确实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读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出校门就会有很高的起点,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往往先要从最基层做起。
3.现在有很多人钻法律的漏洞,不但不受处罚还挣大钱,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3.答:①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以致有人钻了法律的空子,还赚了大钱,但我们应该相信这只是一时的现象,不要羡慕他们,更不要去效仿他们。
②党中央已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这些年我国的立法工作也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法律的空子会越来越少,法律会得到越来越严格的遵守。
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执法守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4.现在中央对安全生产很重视,但有的地方总会出现小煤窑倒塌、爆炸的事情,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4.答:①这几年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和曝光比较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我觉得要从源头上查找原因。
中央部门对安全工作很重视,而且对煤炭资源开发企业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而出事的这些小煤窑很多都不具备开发资质,很多根本就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出现事故在所难免。
【备考指南】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学们在准备自我认知题型的时候就要从了解自身和了解职位两方面来做好准备工作。
“知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真梳理自身经历,挖掘经历中与事业单位面试考核要素相一致的内容。
很多同学在谈到这点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的经历很单一,事件也没有代表性、吸引力。
其实不然,每个人在经历过20多年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后,在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多的积累,只要我们善于从中总结、挖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用在我们的面试答题当中,甚至在很多程度上既体现了真实性又能用真感情打动考官。
例如很多同学在大学阶段,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学校就通过做一些兼职来赚取生活费用,这样的经历让自己能提前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吃苦耐劳、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又体现了自己在“德”的方面能体谅父母;还有很多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参加过学生会或者社团,通过这项经历可以锻炼自己组织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当然在介绍自己经历的时候切忌“假、大、空”的流水账,泛泛而谈,而重点在于自己在这些经历中得到了哪些锻炼,收获了什么。
二是总结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很多同学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总会感觉自己各方面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没有好恶,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
在我看来则不然,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没有,是自己缺乏认识,或者说缺乏一个客观、明确的认识。
“知彼”就是要对所报考职位以及职位需求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有所了解。
这方面的内容在当前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也不是什么难事,登录官网,对所报考部门的领导情况、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尤其是自己报考职位的工作职责)、会议和文件精神等内容进行认真研读,也可以通过亲戚朋友等渠道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在回答的过程中,能准确的说出一些关于报考部门的情况,会使得考官面前一亮,增加考官对你的兴趣。
譬如报考乡镇的考生需要注意,对基层农村的政策要有所了解,这既包括中央政策也要关注当地的一些实际政策。
而且对基层的了解也会使得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言之有物,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答面试题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测评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你知道事业单位的面试会出什么题目吗?下面是由分享的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用。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先知先觉,能够创造机会;第二种,善于抓住机会;第三种,既不能创造机会也不能把握机会。
请问你是哪种人?答案第一,培根曾说过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
在一切大事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样察知时机,而在进行时要象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第二,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不能每件事都去创造机会,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会去寻找机会,为每一件事的成功做好铺垫。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会主动抓住机会。
西蒙说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所以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你没有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还没有反应,当机会消逝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机会曾经来过。
生活中,工作中,我随时做好准备,做一个能够捕捉机会,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第三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属于每件事都先知先觉的人,也不属于让机会溜走的人。
我相信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
有些事没有机会我会创造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会紧紧地抓住机会。
因为我牢记: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二) 现在公务员报考很热,有人说这是一种社会的退步,你怎么看?答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高的考试成本和相对公正的录用程序使很多人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职业规划的备选,而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成为人们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主要考虑因素。
第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以来,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较为全面地向社会开放公共职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人才进入公共部门工作,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效率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升,也正是这一改革成果使得公务员职位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才最为关心的职业选择。
浙江省衢州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教师教育(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
A、悬念导入B、随机事件的导入C、事例导入D、表演导入【参考答案】B2. 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
A、社会条件B、社会C、生产力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参考答案】A3. 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
A、引起学生注意B、提示教学目标C、唤起先前经验D、呈现教学内容4.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设置学习目标B、列提纲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参考答案】A5. 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的过程。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参考答案】B6. 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
7. 要提高课堂演示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
8. 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标准D、个性心理特征9.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参考答案】A10.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参考答案】C11. 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答案】B12.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13.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事业单位面试题(8月6日)
1、你单位的领导孩子已经大三了,领导安排他的孩子来到了你的办公室,并让你负责他孩子的社会实践工作。
你怎么如何去管理?
2、安徽桐城的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开出了一张空白罚单。
罚单上写着“请下次注意”对于这种人性化的罚单。
你怎么看?
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事业单位面试题(8月6日)
1、漫画:内容是讲方向和指引。
一只手指上面站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再往前踏一步就是海。
2、社区要搞垃圾分类工作,领导让你写一份针对这项工作的策划方案。
你如何做?
3、现在很多餐馆都把厨房打造成透明的。
对于操作过程是一目了然。
对此现象你持什么态度?有什么看法?
2017年浙江衢州开化县事业单位面试题(9月23日)
1、现在互联网上,民众社会言论偏激,对此你怎么看?
2、领导交给老张一项工作,需要三天完成,老张把这个工作交给了你,你一天就完成了,老张对你很不满意,你怎么办?
3、值班期间,接到上级电话,需要你单位的一把手参加重要会议,领导不在,也联系不上,请问你怎么办?。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题目及答案篇11. 谈谈你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句话的看法。
【参考答案】“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句话出自朱熹的《语类》。
它的意思是:在知和行之间,论先后的话,是知在先,要是论重要的话,行更重要。
这是我们一直讨论的知行观的问题,知识和行为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针对这句话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
我们既不能盲目的推崇“知”,也不能过分强调“行”的重要性,而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
我们用知识来指导行动,用行动来深化知识,这正如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样,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那么实践才能更有效果,更有针对性,而实践又反过来给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知先”、“行重”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有理论的指导,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这些理论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也在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坚持了“知为先”,又把思想付诸行动,做到了“行为重”,最终取得了今天的骄人成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将二者结合起来:道理明白了,认识提高了,方向找准了,更关键的是要行动起来。
我们不仅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动上的巨人,用“知”的理论来指导“行”,在行动当中让“知”更加丰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题目及答案篇21. 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贯穿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群众利益无小事”。
你怎么看待这两句话?【参考答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同各种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两句话阐述了广大领导干部应当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2004年浙江省舟山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你是什么样的性格?2、谈谈你的工作或学习经历,以及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职位?3、如何最快和陌生人谈话拉短距离?4、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提高政府效能?2004年浙江省金华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1、如果你被录取,公务员的工作经历将会给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2、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很多人认为雷锋精神落伍了,你怎么看?3、让你组织一次事业单位的录取面试,你将怎么准备?4、如果你这次被录取公务员,你会怎么处理上司和同事之间的关系?2004年浙江政府机关、公安类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有人说优秀学生出国,进外企或大公司,二流学生才考公务员,结合自己情况谈谈。
2、下级单位有人来你们单位办事,只有你一个人在办公室,而你又不会处理,你怎么办?3、最近引咎辞职较多,谈谈你的看法。
2004年5月15日下午浙江杭州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如果你是新招收的公务员,最近有群众投诉你行政不作为,你如何处理?2、五四青年节到了,如果要策划一次青年活动,你需要拟订两个方案,说出你的方案思路和活动内容。
3、请谈谈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的看法。
4、大意是:一个渔夫有一竿鱼杆和一娄鲜鱼,两个路人其中1个要了鲜鱼,1个要了鱼杆。
要了鲜鱼的路人很快就将鱼煮熟吃了,不久他就饿死了。
而要了鱼杆的路人向大海走去,可是还没到海边他也饿死了。
你是怎么理解的?2004年5月16日下午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公务员考试的目的、意义。
2、单位有信访群众来,领导打电话给你让你接待,你该怎么办?3、古人说: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你怎么理解?4、反****,有人说:要靠法律制度的健全;有人说:关键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你怎么看?2004年5月16日上午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怎样表现自己?2、接到四个电话,一个是咨询电话,一个是调研组来调研电话,一个外省来考察取经电话,一个是投诉电话。
浙江衢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的真题2013年衢州市市属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告、报名注意事项、的大纲、海量免每道题包含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真正的信息公开,当然要求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但更重要的是,不能信息的发布渠道,而必须尊重媒体多渠道地报道、展现事实,在多元的信息和声音的“竞争”中由公众判断事实在哪里。
政府调查的能力有限,可能被假象所,所以需要媒体调查的跟进,这对政府的调查是一个有益的信息补充;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利益的绑架下,可能会习惯性地瞒报虚报、掩盖事实,这就需要媒体的报道与政府的调查相互,从而在信息的竞争和交叉中逼出真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主导迷惑证明B.垄断蒙蔽印证C.操纵瞒骗检验D.控制遮掩验证2.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修身养性瑕不掩瑜B.兢兢业业好大喜功C.闻过则喜讳疾忌医D.博采众长刚愎自用3.当前的中国,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这让道德领域呈现复杂,也让人们面临更艰难的选择。
在扶起跌倒老人或许惹上官司、爱心捐赠恐被挪作他用的疑虑中,善念在负面的想象中,善行因利益的考量而。
一个经历着深刻转型的社会,有这样的道德困惑可以理解,但更应主动正视、积极引导。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景象迟钝拖延B.图景迟疑延宕C.景观生疑延缓D.景况消失延误4.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各种思想呈现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似乎没有什么思想观念可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脱颖而出B.一以贯之C.不绝如缕D.鹤立鸡群5.时下几乎所有的西方博物馆都处于虚拟化的完成或进行当中。
当然,大多数虚拟博物馆仍处在2D的传统网页模式,“文字+图片”的初级阶段,更多是对实体博物馆信息的发布与补充,数字化储存做到了,但在网上浏览的方面远远不够。
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告?正确答案:(1)朱熹的这句话说明了知行结合的原则。
知先行后,是要求人们首先了解道德知识,掌握道德原则,弄清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然后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去做。
否则,人的道德实践就是一种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行为。
在知行孰为轻重的问题上,更强调行的重要性,把行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2)对于个人行为来说,首要是“知”,须懂得是非,懂得道德原则,在了解好这一一原则后,用其指导个人行为;另一方面,只有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才能实践好做人原则。
(3)对于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首要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理论业务知识,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自己的头脑;当然理论的掌握最终是为实践打下基础,更好地完成工作内容,徒有理论知识,而不去施行,理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4)因此,无论做事还是做人,以知为先,以行为重,理论结合实际,才能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视频题(文字描述):在卧铺车厢里,一名中年男子睡醒起床后,把手机放到床头的衣服口袋里,把平板电脑放在床铺上,他打开行李箱,行李箱里有相机、衣服和洗漱用品,他从行李箱里拿出洗漱物品前去洗漱。
该男子洗漱完毕,把手表放在洗漱台上去卫生间。
此时出现一个短发、身着黑色上衣、牛仔裤的男青年,把洗漱台上的手表拿走了。
问题:2.视频中的旅客在保管财物方面有哪些疏漏?作为公安干警你对他有哪些建议?正确答案:视频中的旅客在保管财物方面比较随意,首先,在陌生的公共场合,当着很多人将手机放置在比较容易被小偷注意的衣服口袋里,平板电脑这样轻薄的物件也直接放在床上,这样的小物件很容易被有心者趁人不备裹挟走。
其次,他从行李箱中拿东西时也能看到其相机,其后未锁箱子就去洗漱,这样的松懈是比较容易被贼盯上的。
再次,他在洗漱完毕时将手表习惯性放在洗漱台上就去卫生间,最终手表被拿走,说明他出门在外也比较没有戒心,还是如家常习惯一样放置物品。
2013年衢江区事业单位考试面试题目-“知为先”与“行为重”
知识和行为哪个更重要,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看待。
在面试考试中,题目没有一个固定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当然了,考生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1. 谈谈你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句话的看法。
【参考答案】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句话出自朱熹的《语类》。
它的意思是:在知和行之间,论先后的话,是知在先,要是论重要的话,行更重要。
这是我们一直讨论的知行观的问题,知识和行为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针对这句话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
我们既不能盲目的推崇“知”,也不能过分强调“行”的重要性,而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
我们用知识来指导行动,用行动来深化知识,这正如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样,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那么实践才能更有效果,更有针对性,而实践又反过来给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知先”、“行重”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有理论的指导,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这些理论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也在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坚持了“知为先”,又把思想付诸行动,做到了“行为重”,最终取得了今天的骄人成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将二者结合起来:道理明白了,认识提高了,方向找准了,更关键的是要行动起来。
我们不仅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动上的巨人,用“知”的理论来指导“行”,在行动当中让“知”更加丰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来源:衢州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