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穷人(物质上的贫穷)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穷人》导学案主备人:岳向明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一、预习目标1.认读、掌握生字:搁(板)、帐(子)、(抱)怨、揍(一顿)、掀(起)、寡(妇)、魁(梧)、(倒)霉、熬(过去)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等。
3.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抓住人物、场景、理清线索的读书方法。
二、课堂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沙俄统治的黑暗以及穷人的贫苦生活。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性之美,感受和学习穷人勤劳、善良的品质。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任务一、基础预习1、掌握课本上的注音词。
2、查字典,给课后方格内的字注音并组两个以上的词语。
3、查资料,了解并掌握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代表作。
二、课文预习认认真真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轻声慢读,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第二遍,快速默读,找出课文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穷人是谁。
第三遍,仔细默读,将作者叙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看看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个场景。
课堂学习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闪亮的新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大餐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今天让我们跟随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走进穷人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灵。
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啸汹澎湃佑寡蜷揍黧搔2、根据拼音写汉字ge( )板抱yu m ( ) xi a(()起a(i )声叹气屮0()紧ku ( )w u ( ) s()开倒mei ()3、填空本文作者是_________ 国的_________________ ,他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4、反馈阅读情况:⑴指名若干学生,分段朗读全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讲读二、三段课文教学过程:一、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分层。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一段分三层,该怎么分?并说出理由。
(2)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探望西蒙的?师总结:在丈夫出海未归,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海浪汹涌澎湃,心中焦急、忧虑时,心中还惦记着生病的邻居,可见桑娜对邻居的关心是真挚的。
(3)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2.理解第二层:默读课文,思考:桑娜进门之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3.理解第三层:(1)个别读第三层,思考: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中等生)(2)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句话的意思。
(3)桑娜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理解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4.归纳段落大意。
三、理解第三段课文1.默读全段,思考分段:(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段分成三层,应该怎么分?(2)讨论分层,并讲出道理。
2.理解第一层:(1)渔夫终于回归了,这时桑娜的心情怎样?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2)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桑娜的心情。
3.理解第二层:(1)这层主要讲什么?(学困生)(2)桑娜说这段话时心情怎样?(中等生)(3)练习朗读桑娜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说完这段话桑娜沉默了这里的沉默表示什么意思?(优秀生)4.理解第三层:(1)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2)练习朗读。
(3)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
归纳段落大意。
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必做)2.抄写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选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穷人》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
3.体会环境与心理描写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快速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
体会环境与心理描写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按要求独学、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领学、点评5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
搁(ɡē)板仍(rénɡ)然自作(zuò)自受黧(lí)黑张罗(luo)2、仔细观察,寻找书写规律,然后把每个字在括号里抄写一遍:澎湃掀淋()唉嘿嘛()3、查阅工具书,查找资料借助书中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
汹涌澎湃:马灯:搁板:黧黑:【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6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合学3分钟——领学、点评16分钟)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概括主要内容,梳理主要情节。
1、学生找出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穷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画出人物关系图)2、这篇课文围绕这几个人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讲清楚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一件什么事?3、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情节?试着给每个情节提炼小标题。
(1)(2)(3)二、品读语句,初步感受人物形象1、初步感知故事中“穷人”形象。
小说的题目是“穷人”,可小说中没有一个‘穷’字。
你从哪里看1 / 2出他们确实很穷?画出相关句子,圈出关键词并加以体会。
(1)关注第一自然段、第七自然段,通过环境描写感受安娜、渔夫和西蒙的贫困。
(2)关注安娜的心理活动加以体会,画出关键词句,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从“古老的种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睡觉还早。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这些细节描写中感受穷人的“穷”。
▲三、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及小说的创作背景。
1、阅读“资料袋”,用直线画出重要信息。
2、搜集资料,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拓展部分】(学习程序:优等生领学——点评、总结,共5分钟)小练笔: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表现“感动”,而文中不出现“感动”这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o托尔斯泰写的。
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二、范读课文三、读后谈话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四、自学课文五、理清人物关系有哪些人物?板书:桑娜五个孩子渔夫(桑娜的丈夫)西蒙寡妇一个孩子谁是主要人物?六、分段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通过学习《穷人》这部小说,学生将能够:1. 了解并分析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贫困现象和人们的生存状态;2. 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的塑造;3. 探讨人性、命运和社会问题,反思当代社会现象;4.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19世纪俄国作家,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巨匠。
他的作品深刻描绘了俄罗斯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作品简介《穷人》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穷人伊万·伊万诺维奇的人生遭遇和内心挣扎。
作品通过穷人伊万的一系列经历,探讨了人性、生存和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3. 主要人物- 伊万·伊万诺维奇:本书主人公,一个生活贫困但心地善良的农民。
- 德米特利·玛尔科维奇:伊万的雇主,一个富有但自私的地主。
- 弗朗茨:伊万的朋友,一个同样贫困但乐观向上的年轻人。
4. 主题及意义《穷人》探讨了贫困、人性、正义等多个主题,深刻剖析了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的矛盾。
通过伊万的命运,托尔斯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引发了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三、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穷人》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塑造,分析他们的性格、动机和行为,探讨他们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和反映的社会现实。
2. 角色扮演:选取小说中的经典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情节并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评论或对话剧本,表达自己对《穷人》的看法和感受,培养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4.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就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人性、社会问题以及当代社会的现状,激发对社会正义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四、导学反馈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穷人》这部小说,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语:《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描述了中秋夜晚在建康的美景和人们的团聚场景。
本文将通过导学案的形式,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意境,提高同砚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诗文赏析1. 读一读辛弃疾的这首词,你觉得词中的建康中秋夜景是怎样的?作者用了哪些方式来描绘这个景象?2. 从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氛围?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3. 词中有哪些意境和形象让你印象深刻?这些意境和形象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4. 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通过这首词表达怎样的思想?二、文学知识1. 了解一下辛弃疾这位词人的生平宁代表作品。
他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2. 这首词《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属于宋词中的哪种体裁?它在宋代词坛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力?3. 中国古代词的文学价值和韵律特点是什么?它与其他文学体裁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 中秋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意义?中秋节与家庭团聚、赏月等活动有着怎样的干系?三、创作习作1. 请试着仿效辛弃疾的风格,写一首以中秋夜景为主题的词作。
尽量借鉴辛弃疾的写法和意境,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感悟和美妙的欲望。
2. 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节日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写一篇古体诗或摩登诗。
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这个节日或场景的奇特情感和理解。
3. 在教室上进行朗诵和分享,让同砚们互相观览和沟通彼此的作品。
可以谈论词作和诗歌的差别,以及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和意境的技巧。
四、综合评判1. 你在进修和阅读《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这首词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对词作和诗歌有了怎样的熟识和理解?2. 通过创作习作和诗歌分享的活动,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潜力和爱好?你对文学创作有哪些新的想法和体验?3. 参与词作和诗歌的创作活动,你对中秋节或其他节日的意义和情感有了怎样的新熟识和体验?你觉得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与沟通,信任同砚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这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并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体验,从中感悟到词作和诗歌的魅力和表现力。
长沙金海中学六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型:设计:程雷审核:审批: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
学习课题:《穷人》第 1 课时累计课时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学习难点环境描写的侧面烘托作用。
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堂笔记)
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和方法备注一、明确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准确地读出下面的词语。
汹涌澎湃舒适心惊肉跳顾惜寡妇蜷缩忐忑不安黧黑喃喃
2.穷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环境描写:5分钟
学法盘点:联系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
7分钟
学法指导:读、画、思、批、议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钟
请富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心理描写:
人物对话:
细读重点句,你觉得写出了什么,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四、展示提升
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穷人》。
续编故事要注意:要清楚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要掌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情节发展要合理。
五、过关检测
【课后作业】
1、完成摘抄任务
2、做完练习册的生词书写
【预习新知】
完成下一课导学案20分钟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