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树种的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7 KB
- 文档页数:2
简述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植原则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植原则是设计和创建一个美观和宜人的园林空间的重要步骤。
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进行合理的植物配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考虑到树木的成长速度、适应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在选择园林树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适应性:树木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其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等环境条件是否适合。
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可以增加树木的存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2. 树种的成长速度和大小:树木的成长速度和最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园林空间的设计和维护。
快速生长的树种适合用于快速绿化和遮荫,但需要定期修剪和控制,以防止树木过于茂盛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而慢生长的树种可以用于创造稳定和成熟的景观。
3. 视觉效果:树木的外貌、花朵和叶片的颜色以及树冠的形状都可以为园林增添景观特色。
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植原则是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和相互作用来进行植物的布局和组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1. 植物的性格和高度:根据植物的性格和高度来进行植物的布局和组合。
例如,高大的树木可以用于遮荫和增加垂直层次感,而低矮的植物可以用于填充地面和边缘。
2. 色彩和纹理:选择植物的颜色和纹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植物的花朵、叶片和果实的颜色可以用于增加空间的亮点和焦点。
同时,选择不同形状和纹理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
3. 季节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季节特点的植物可以使园林空间在不同时间段内展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选择春季开花的树木可以增加春季园林的生机和活力。
4. 生态平衡:在进行植物配植时要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
选择具有相互合作或互相补充的植物可以提高空间的生态价值,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选择合适的园林树种和进行合理的植物配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考虑生态适应性、成长速度和视觉效果等因素,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美观宜人的园林空间。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点园林绿化是指利用植物、花草树木等自然要素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和合理配置植物,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还能够达到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含量、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
下面将从植物选择和配置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园林绿化施工的要点。
一、植物选择要点1. 地区适应性:植物的选择应当以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环境条件为依据。
对于温带地区,应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而热带地区则应选择耐热、耐湿的植物。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耐盐碱、耐污染等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2. 观赏价值: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装饰元素,观赏价值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植物的颜色、形态、花期、花香等特点都会影响整体景观的美感。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是否具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和花朵的吸引力,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效果。
3. 生长特性: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规模大小、根系特点等各不相同。
在选择时应根据园林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植物的生长特性。
例如,对于需要快速形成绿化景观的地方,可以选择生长迅速、枝繁叶茂的植物;而对于小型庭院或花坛,则需要选择生长较缓慢的小型植物,以保持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4. 生态适应性:园林绿化应该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的品种,以提高绿化效果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草本植物或藤蔓植物等缠绕特性的植物,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生态丰富度。
二、植物配置要点1. 形状对比: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要注意形状的对比和搭配。
形状对比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并持久引人注目,使整个园林绿化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可以将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同时,也可以通过搭配不同形态的植物,如翠绿的竹子与花朵绚丽的花卉相互衬托,增加园林的美观性。
2. 色彩搭配:园林绿化中的色彩搭配也是关键。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树木选用与配置原则随着城市发展和改善环境意识的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树木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选择合适的树种和合理的配置方式对于工程的成功验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树木选用与配置原则,旨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根据环境条件选用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树木的选用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水源等。
合适的树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1. 气候条件:不同的树种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树木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降水和日照等。
例如,适宜生长于炎热地区的树木有榕树、红花榆等,而喜欢寒冷气候的树木有银杏、松树等。
2. 土壤条件:土壤对树木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树木选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的土壤类型、质地和养分状况等。
例如,土质疏松的地区可以选择适宜生长于此的树种,如杜鹃花、松树等。
3. 水源条件:水源充足与否对树木的生长和存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需要考虑当地的水源供应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水源条件的树木。
对于水源紧缺的地区,可以选择较为耐旱的树种,如沙柳、苏铁等。
二、根据功能需求配置树木除了考虑环境条件,树木的配置也应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合理配置的树木能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增强绿化效果和视觉美感。
1. 美化景观:树木的配置应考虑美化景观的目的。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树木,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例如,选择开花树种可以在花期时点缀园林,增加色彩变化;选择落叶树种可以在秋季时形成美丽的红黄色景观。
2. 遮阴避热:树木的配置可以提供遮阴和避热的功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对于户外座椅、行人道和公共广场等区域,可以配置高大、枝繁叶茂的树木,形成绿荫覆盖,有效降低气温。
3. 防护治理:树木的配置可以起到防护和治理的作用。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人为活动对栽植地特性的影响十分强烈,必须予以综合分析,以便根据栽植目的,正确地选择树种和合理地进行配置。
1 园林树木选择与配置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及各种效应的发挥。
园林要求更高的防护功能、更好的艺术效果和更强的适应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符合的生物学、生态学原则的基础上,更广泛地选择树木种类,以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
1.1 依据树木的生态学特性树木的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适合自己生长发育的环境,并将这种适应性遗传给后代。
因此园林树木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树木种类,即“适地适树”原则。
衡量适地适树存在两个标准。
其一是生物学标准,既在栽植后能够成活,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对栽植地段不良的环境因子有较强抗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般可以用立地指数和其他生长标准进行评价。
其二是功能标准,包括生态效益、观察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栽培目的要求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
适地适树的功能标准只有在树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既满足生物学标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适地适树遵循的原则:1)对应选择: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应的树种,或为树种选择满足其要求的立地。
2)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换土等措施改善立地条件使之适应树木的生长发育。
3)改树适地:当“树”和“地”不是适应时,通过选种、引种和育种的办法改变树木的特性以适应环境。
1.2 根据园林景观艺术要求园林树木种植不仅是树木种植,而更为主要的是利用树木进行造景,因此选择和配置园林树木必须要符合景观艺术的要求。
1.3 经济实用园林树木种植的目的是改善个美化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宁静的生活、工作环境。
但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应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
选择树木的规格一定要有度,不要一味地求大,因为大规格树木价格昂贵,且在移植和修复生长过程中投入都较大。
2 园林树木的选择特点2.1 根据城乡环境特点城乡的居住环境与城市环境不同,所以在树木的选择上也要体现城乡特色。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马萍利(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北极镇政府713500)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木树种不仅品种多,而且品种的质量较高,能够根据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园林造型,便于进一步丰富景观层次上的结构,并有效提升园林整体功能。
2园林绿化树种的配置2.1生态园林对于名胜古迹等地,一般是使用乔木为主,采取乔木、灌木与草地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名胜古迹、生态屏障与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态园林。
2.2生态绿色屏障河流两岸以及道路将为城市绿地所保护,维持好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绿地选择上应该采用雪松、刺槐以及杨等为主,这样在达到绿化功能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生态屏障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成为储材林。
2.3公园以及广场园林公园以及广场园林,应该选择高大优美、遮荫性好的针阔叶乔木树种作主体,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种植相关的常绿树种,一般情况下,灌木树种选取常绿与花期比较长的树种,例如月季、石榴、大叶黄杨等,充分结合城市建筑与地势等方面的特点来打造人文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切实满足人们的休闲、健身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的需要。
3树种规划的方法3.1调查研究调查当地原有树种和外地引种驯化的树种,以及它们的生态习性、适应性、抗污染性和生长情况。
除本地区外,相邻近地区,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下,各地小地形(洼地、山坡、阴阳坡等)的树种生长情况,以便作进一步扩大树种应用的可行方案的基础资料。
3.2确定骨干树种在广泛调查研究及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地自然条件选择骨干树种,如城市干道的行道树种类。
因为街道的环境条件恶劣,日照、土壤等条件差,又有各种机械损伤、空气污染、地上地下管网交叉,所以树种选择要求比其他绿地严格。
园林绿化树种的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
园林绿化树种以其特有的生态平衡功效和环境维护作用,决议了它在现代文明社会建设中不可代替的主要“肺腑”位置。
园林绿化树种又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和壮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自然气氛、美饰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
园林绿化树种因在人类精力文明和物资文明建设中的特别意义而愈受广泛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构造调剂中日益显示出勃勃的发展活力。
在园林绿化中,要准确选择精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合理利用于当地的生产部署或园林工程,以求施展最大的经济、生态效益,就必需认真懂得与其相干的基本知识,细心把握市场的需求信息,才干避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所造成的失误,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良好的发展势态。
首先,要依据当地的气象环境条件选择适于栽培的树种,特殊是在经济和技巧条件比拟单薄的发展新区,尤显主要。
以我国大部分温带地域为例,新近推荐应用的精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球悬铃木、马褂木、香槐、垂枝榆、金丝垂柳、缺萼枫香、南酸枣、黄玉兰、红运二乔玉兰、紫玉兰、黄山栾树、擦树等,灌木类有花叶锦带、水麻、园艺八仙、海滨木槿、红花大叶醉鱼草等。
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天竺桂、山杜英、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阿丁枫、日香桂、沉水樟、猴樟等,灌木类有浓香茉莉、金边卵叶女贞、火焰南天竹、茂树、紫金木、孔雀柏等。
其次,要依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选择适于生产栽培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木、金叶女贞、含笑、白兰、杜仲、苏铁、栀子、瑞香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
而黄杨、棕榈、合欢、紫薇、银杏、槐树、桃叶珊瑚、夹竹桃、海桐、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值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如果是含氯化钠、硫酸钠等可溶性盐类的盐土,或是含碳酸钠、重碳酸钠等不溶性盐类的碱土,则应选择抗盐碱才能较强的黑松、北美圆柏、柽柳、黄栌、白腊、小叶女贞、无花果、楝树、蔓荆、紫穗槐、胡杨、石榴、沙棘、白刺等树种。
第三,要依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部署生产栽培用地及绿化应用处合。
如生长在我国南部低纬、多雨地域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对光照强度的请求就低于原产北部高纬度地域的落叶树种。
原生于森林边沿或空旷地带的树种,绝大多数为喜光性树种,如落叶树种中的桃、梅、李、杏、杨树、刺槐、悬铃木、落叶松、金钱松、池杉等。
具针状叶的常绿树种,有马尾松、雪松、五针松、花柏、侧柏、龙柏等。
常绿阔叶树种中的海枣、白玉兰、银杏、榆树、榉树、栾树、无患子、槭树、喜树、桂花、丁香等也属喜光性树种。
常绿阔叶树种中的南天竺、黄杨、山茶、珊瑚树、八角金盘、十大功绩、海桐、杜鹃、肉桂、樟竹、蒲葵、棕榈等,及多数具扁平、鳞状叶的针叶树种,如香榧、云杉、红豆杉、罗汉松、罗汉柏等,大多为耐阴树种,其枝叶一般较茂密,叶片中海绵组织较栅栏组织发达,光补偿点低,生长速度较慢。
灌木状的耐阴树种在生产栽培中可与乔木类喜光树种配植套种,以增添土地应用面积,进步经济效益。
在园林绿化利用中,可作为下木配置,且特殊合适于高架桥下、高层建筑背后及阳性树种下等光照条件缺少的荫蔽处栽植,以施展出奇特的生理优势,丰盛园林绿化的层次空间,进步环境生态效益。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news/lunwen/201212191012234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