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0.01 KB
- 文档页数:4
章节测试题【答题】翻译下面诗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解答】答题是根据古诗的语句,逐字逐句进行翻译。
【答题】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把握。
【解答】对诗句进行翻译,概括内容,从而分析所描绘的景象。
1.【综合题文】古诗品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题】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陵______(líng lín)辞______(cí chí)州______(zōu zhōu)影______(yǐn yǐng)【答案】líng cízhōu yǐng【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读音。
【解答】积累阅读,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
【答题】辨字组词。
陵()孤()唯()凌()狐()维()【答案】丘陵孤独唯独壮志凌云狐狸维持【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形近字的辨析。
【解答】注意形近字的区别,理解字的大概意思加以区分。
【答题】判断对错。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李白。
()(2)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
()【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
(1)中的“故人”指的是李白的朋友——孟浩然。
【解答】根据诗句的内容逐步翻译,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得到答案。
【答题】简要说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古诗词、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译文: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水雾中时时隐现。
2、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八月,浪涛呼啸而来,吼声像是从地下发出的。
浪头高达数丈,撞击著两岸的山崖。
顷刻间,浪涛便入海而去,在岸边卷起像雪堆一样的沙堆。
3、【词句段运用】【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画面:上课铃响了之后,教室里立刻停止了喧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4、第一单元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意】:在深邃幽静的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只有夕阳的金光透过密密的丛林,又照在了青苔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歌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景色。
诗的第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幽静。
第2单元古诗词1、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释义:学习最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能有进步。
2、第二单元日积月累(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释义:喜欢向别人请教问题,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自以为是,不虚心向别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释义: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确地辨别,要切实地履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释义:即便是聪明有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人教部编版(2019)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小结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掘(jué)倾(qīng)抛(pāo)(2)难写的字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降投降降落曲弯曲歌曲扒扒土扒手2.词(1)必须掌握的词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嫩茎叶柄瞧不起牢固引人注意住宅临时随遇而安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2)近义词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逐渐~渐渐牢固~坚固休想~别想出名~有名隐蔽~隐藏可惜~惋惜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3)反义词舒服→难受逐渐→陡然弯曲→笔直仔细→马虎牢固→薄弱隐蔽→暴露慎重→轻率温和→暴躁柔弱→刚强倾斜→笔直平坦→崎岖光滑→粗糙简朴→奢华清洁→肮脏干燥→湿润简单→复杂(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大大方方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类似的词语:引人入胜引以为戒引人瞩目③量词:一阵风六根细丝一根茎一条隧道一丛草一座门④动词:漾起波纹搜索巢穴修理平整⑤修饰词:嫩红的叶子嫩绿的叶子温和的阳光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⑥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极目远眺察言观色洞若观火目不斜视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
比喻形象生动。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第一单元【日积月累】鹿l ù柴ch ái[唐]王维 空k ōn ɡ山sh ān 不b ú见ji àn 人r én ,但d àn 闻w én 人r én 语y ǔ响xi ǎn ɡ。
返f ǎn 景j ǐn ɡ入r ù深sh ēn 林l ín ,复f ù照zh ào 青q īn ɡ苔t ái 上sh àn ɡ。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好h ǎo 问w èn 则z é裕y ù,自z ì用y òn ɡ则z é小xi ǎo 。
《尚sh àn ɡ书sh ū》博b ó学xu é之zh ī,审sh ěn 问w èn 之zh ī,慎sh èn 思s ī之zh ī,明m ín ɡ辨bi àn 之zh ī,笃d ǔ行x ín ɡ之zh ī。
《礼l ǐ记j ì》智zh ì能n én ɡ之zh ī士sh ì,不b ù学xu é不b ù成ch én ɡ,不b ú问w èn 不b ù知zh ī。
[汉h àn ]王w án ɡ充ch ōn ɡ人r én 非f ēi 生sh ēn ɡ而ér 知zh ī之zh ī者zh ě,孰sh ú能n én ɡ无w ú惑hu ò?[唐t án ɡ]韩h án 愈y ù第9课 古诗三首暮m ù江ji ān ɡ吟y ín[唐]白居易一y í道d ào 残c án 阳y án ɡ铺p ū水shu ǐ中zh ōn ɡ,半b àn 江ji ān ɡ瑟s è瑟s è半b àn 江ji ān ɡ红h ón ɡ。
2019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XXX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课后题参考答案第一课《观潮》一、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
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
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XXX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ccXXX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XXX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XXX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XXX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万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势赫赫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二课《走月亮》一、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ccXXX提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一、词语解释•想象:指按照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通过头脑中的图像、联想、构想等形式所构成的一种思维活动。
在阅读理解时,通过想象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内涵。
•季节:指地球的绕日运动使得太阳直射点每天都在移动,造成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动物种类在不同时间发生变化。
•模仿:指学习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表现,融入其中,以类似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二、重点课文1. 课文内容梗概本单元课文重点讲述了小白兔的一天,包括早晨起床、吃早饭、上学学习、下课回家等一系列生活中的情景。
通过描述小白兔的日常生活,引导儿童了解努力学习、及时作业的重要性。
2. 重点词语解析•踏实:形容词,指稳、稳妥、踏实。
在课文中指小白兔学习时认真、专心。
•用功:动词短语,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通过用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模仿:动词,指效仿他人的言行。
在学习上,模仿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到优秀的方法和技巧。
3. 关键语句分析•“早晨,小白兔一睁开眼,跳下床,穿了衣服,刷了牙,洗了脸…” 这句话传递出了小白兔每天早晨的起床流程,强调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它习惯学习不打折,听课不旷课。
同学们都爱跟它学。
” 这句话强调了小白兔学习的认真态度和模范作用,表达了学习勤奋的重要性。
•“勤奋的小白兔,一直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 这句话表达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三、知识点延伸1. 想象力培养在阅读课文时,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尝试描绘小白兔的形态和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季节变化观察通过课文中小白兔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生活描写,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季节变化,从而增进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3. 模仿学习方法通过小白兔在课文中对学习态度和行为的描述,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其用功、认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结语通过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单元围绕着学习态度、日常生活等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深入学习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一、易读错的字蜗.牛(wō)蛟.龙(jiāo)蟋蟀.(shuài)丝毫.(háo)慎.重(shèn)挖掘.(jué)搜.索(sōu)倾.斜(qīng)骤.雨(zhòu)布置.(zhì)宽敞.(chǎng)抛.弃(pāo)二、必须掌握的词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嫩茎叶柄瞧不起牢固引人注意住宅临时随遇而安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弯弯曲曲欢天喜地叽叽喳喳3.动物家的名称狗窝(洞)、鼠洞、鸟窝(巢)、猪圈、马厩、鱼塘、牛棚(圈)、虎穴三、多音字降jiàng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Xiáng 投降降服曲qū弯曲是非曲直曲别针qǔ曲剧曲调歌曲扒bā扒开、扒拉、扒车Pá扒窃、扒拉、扒手、扒糕、四、词语搭配(临时)的隐蔽所(温和)的阳光(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伟大)的工程(嫩绿)的叶子(慎重地)选择(倾斜地)铺开(轻微地)摆动一(道)残阳一(阵)风一(根)细丝一(条)隧道一(丛)草两(排)锯两(个)钟头两(寸)深动物家的名称狗窝(洞)、鼠洞、鸟窝(巢)、猪圈、马厩、鱼塘、牛棚(圈)、虎穴五、关联词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2.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3.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六、常考句型【比喻句】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反问句】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设问句】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拟人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七、课文重点梳理1.《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人选取了夕阳落下到新月升起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态,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析(附各单元分析)01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9~11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掘(jué)倾(qīng)抛(pāo)(2)难写的字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降{xiáng(投降) jiàng(降落)曲{qū(弯曲)qǔ(歌曲)扒{bā(扒土)pá(扒手)2.词(1)必须掌握的词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嫩茎叶柄瞧不起牢固引人注意住宅临时随遇而安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2)近义词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逐渐~渐渐牢固~坚固休想~别想出名~有名隐蔽~隐藏可惜~惋惜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3)反义词舒服→难受逐渐→陡然弯曲→笔直仔细→马虎牢固→薄弱隐蔽→暴露慎重→轻率温和→暴躁柔弱→刚强倾斜→笔直平坦→崎岖光滑→粗糙简朴→奢华清洁→肮脏干燥→湿润简单→复杂(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大大方方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类似的词语:引人入胜引以为戒引人瞩目③量词:一阵风六根细丝一根茎一条隧道一丛草一座门④动词:漾起波纹搜索巢穴修理平整⑤修饰词:嫩红的叶子嫩绿的叶子温和的阳光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⑥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极目远眺察言观色洞若观火目不斜视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
第三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吟(yín)唱侧(cè)面输(shū)赢暮(mù)色
瑟(sè)瑟发抖风骚(sāo)庐(lú)山投降(xiáng) 缘(yuán)故山峰(fēng)逊(xùn)色弯曲(qū)
操(cāo)场嫩(nèn)绿占(zhàn)领均(jūn)匀
茎(jīng)叶蜗(wō)牛住宅(zhái) 搜(sōu)索
骤(zhòu)雨布置(zhì) 慎(shèn)重临(lín)时
倾(qīng)斜巢穴(xué) 尺寸(cùn) 挖掘(jué)
二、易写错的字
1. 吟:右边是“今”不是“令”;
2. 暮:下面是“日”。
3. 隙:“隙”右边上半部不是“小”。
4. 临:右下角里面不要多写一竖。
5. 卧:“臣”里面不是“口”。
三、会写词语
暮色吟唱题词侧面山峰庐山缘分投降阁楼费事必须谦逊服输爬山虎操场占有嫩叶顺心均匀重叠空隙根茎叶柄枯萎瞧不起牢固反面触角弯曲细小痕迹休想住宅临时慎重选择住址优良洞穴大厅卧室专家尺寸卫生比较居住出名不光由于功夫随遇而安并且现成才能成果修理平整大体清洁假使工程强有力疲劳重要余下
四、多音字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临) 曲⎩⎪⎨⎪⎧qū(弯曲)
qǔ(歌曲) 空⎩⎪⎨⎪⎧kōng (空旷)
kòng(空地) 铺⎩
⎪⎨⎪⎧pū(铺路)pù(上下铺) 扒⎩
⎪⎨⎪⎧bā(扒拉)pá(扒手) 踏⎩
⎪⎨⎪⎧tà(踏步)tā(踏实) 五、形近字
⎩
⎪⎨⎪⎧侧(侧面)
测(测试) ⎩
⎪⎨⎪⎧费(费用)
沸(沸腾) ⎩
⎪⎨⎪⎧题(问题)
提(提醒) ⎩
⎪⎨⎪⎧庐(庐山)芦(芦花鸡) ⎩
⎪⎨⎪⎧均(均匀)钧(千钧一发) ⎩
⎪⎨⎪⎧址(地址)止(停止) ⎩⎪⎨⎪⎧搜(搜身)艘(一艘) ⎩⎪⎨⎪⎧倾(倾倒)顷(顷刻) ⎩⎪⎨⎪⎧择(选择)泽(润泽) ⎩⎪⎨⎪⎧良(优良)粮(粮食) ⎩⎪⎨⎪⎧专(专门)砖(砖瓦) ⎩⎪⎨⎪⎧较(比较)轿(轿车) ⎩⎪⎨⎪⎧骚(牢骚)搔(搔头)
⎩⎪⎨⎪⎧蜗(蜗牛)窝(鸡窝)
⎩⎪⎨⎪⎧萎(枯萎)委(委员)
六、近义词
残阳—夕阳 空隙—缝隙 均匀—匀称 牢固—坚固 新鲜—鲜嫩 逐渐—渐渐 舒服—舒适 慎重—谨慎 选择—挑选 柔弱—弱小 平坦—平整 搜索—搜寻 隐蔽—隐藏 惊奇—惊讶 研究—钻研 简朴—朴素 疲劳—疲倦 宽敞—宽阔 温和—暖和 引人注意—引人注目 七、反义词
横—竖 高—低 半—全 远—近 残阳—朝阳 弯曲—笔直 舒服—难受 仔细—马虎 细小—粗壮 牢固—松动 新鲜—陈旧 慎重—草率 粗糙—光滑 柔弱—刚强
隐藏—公开平坦—崎岖宽敞—狭窄温和—寒冷
八、词语搭配
(嫩绿)的叶子(倾斜)的隧道
(弯弯曲曲)的地势(舒服)的住宅
(细小)的脚(宽敞)的洞穴
(轻微)地摆动
九、词语归类
1. 四字词语: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2. 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均匀
3. AABB 式词语:弯弯曲曲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
(1)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
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2. 拟人句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
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古诗三首》,默写《题西林壁》。
2. 背诵“日积月累”里的六条谚语。
3. 学写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