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贵阳市花溪区苗族无领挑花贯首女套装
- 格式:pdf
- 大小:471.91 KB
- 文档页数:1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贵州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图案独特而丰富。
苗族服饰不仅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析贵州苗族服饰的图案特点,并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
苗族服饰主要由头饰、衣物、鞋子和配饰等组成。
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女性的发饰。
苗族女性喜欢将长发梳成大髻,并用银质或发饰装饰其上。
发饰上的图案包括苗族传统的纹样、花卉、飞禽走兽等。
这些图案都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
苗族的服饰图案主要以几何图形和生物图案为主。
几何图形包括直线、弧线、曲线等,构成了丰富的纹样。
这些几何图形既有简单的直线和弯线,也有复杂的交叉和叠加。
几何图案的使用使得苗族服饰显得简洁而有力,同时也展示了苗族人民对几何学的深刻理解。
生物图案是苗族服饰中最为常见的图案之一。
它们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昆虫等。
苗族人民崇尚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因此常将自然界的生物作为服饰图案的灵感来源。
他们所使用的鱼、虎、鹿等动物图案都是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的图案。
苗族人民相信这些图案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在苗族服饰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抽象图案,如波浪纹、回纹和花纹等。
这些图案是苗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的体现。
波浪纹的起伏有如生活的磨砺,回纹的曲折则代表了人生的曲折和起伏,而花纹则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苗族服饰图案的颜色也非常丰富多彩。
苗族人民喜欢使用深色的红、蓝、绿等作为主色调,并通过不同的图案和组合来展示服饰的美感。
这些颜色既能体现苗族服饰的庄重和神秘感,也能为苗族人民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感觉。
贵州苗族服饰的图案独特而丰富。
它们既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这些图案不仅是苗族服饰的装饰,更是苗族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苗族服饰的图案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贵州苗族是中国十大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
其中,苗族服饰在其文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苗族服饰的图案采用各种图形与色彩,在苗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着贯穿始终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对苗族服饰图案进行探析,展现苗族服饰的独特美学。
一、历史和文化背景苗族服饰历史源远流长,它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有一种古老的说法称的“裹三寸金莲脚”的女子,这都是苗族女子的美丽传统。
而对于苗族服饰,其特别强调连衣、层叠和对称美。
苗族服饰中还有一种补衣技术,将新布与旧布按照特定的规则拼接,形成独特的花纹,这个技艺一直被苗族人传承下来,被称为“翻新”。
苗族服饰图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图案灵感来源于動物、植物、星座等,运用各种不同的线条方案,细节处理和色彩调配,呈现出其他民族无法替代的苗族风格。
苗族服饰有亲缘象征和队伍象征,妇女的服饰中还有寓意良多的面纱。
苗族服饰图案有着三个层次,即花纹、颜色和形状,每一层次之间都密不可分,合作形成了苗族服饰的独特美学。
1、花纹苗族服饰花纹来源广泛。
其中有花鸟、传统图案以及神话传说等。
花鸟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是苗族文化的代表。
苗族服饰的花纹大多数都包含鸟和花的元素,如雉鸟、灰鹭等。
而这些花纹都是以生动而具体的方式表达苗族的情感和美感,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精神。
2、颜色苗族服饰图案的颜色丰富多彩,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代表性。
红色是苗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之一,它代表着幸福、快乐和祝愿,象征着苗族人民的文化精神。
蓝色是代表水的颜色,因为苗族是水车所在的地区,所以蓝色经常出现在苗族的服饰中。
在苗族服饰图案中,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彰显了苗族服饰的色彩美,独具风格。
3、形状苗族服饰图案的形状承载了苗族人含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
苗族服饰的形状以曲线、弧线、波浪形为主,这些形状都是寓意意蕴深厚的。
贵州苗族服饰研究报告
贵州苗族服饰研究报告
苗族是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就贵州苗族服饰进行研究。
贵州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工艺、精美的刺绣和富有特色的图案而闻名。
苗族男子通常穿着长衫、短衫、长裤、短裤等。
他们的服饰主要以黑色为主,黑色袍子,黑色长裤,黑色鞋子,给人一种稳重和庄重的感觉。
苗族妇女的服饰则更为繁复多样。
她们的服装通常由上衣、裙子、牛子裤和头巾组成。
上衣分为长袖和短袖,刺绣精美,图案多样,让人不禁赞叹苗族女子的刺绣技艺。
裙子通常是一种腰身部位贴合的裙子,多以黑色为主,搭配上各种颜色的刺绣,使整个裙子显得绚丽多彩。
妇女们还会佩戴银饰物,例如银项链、银手镯、银耳环等,增加整体造型的华丽感。
此外,苗族族群主要根据地域和婚姻状况的不同,还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服饰。
例如长顶苗、大屯苗等苗族分支,他们的服饰颜色和款式独特,可以区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而苗族的已婚妇女在特定的节日或仪式上则会穿上妇女礼服,礼服上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的图案,非常值得研究和欣赏。
总的来说,贵州苗族的服饰文化独特而丰富。
这些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苗族文化和传统的一种体现。
通过研究苗族
服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苗族的历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同时,苗族服饰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设计灵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创作。
设计与产品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18.08.014贵州花溪苗族女上衣中十字刺绣纹样探析张译文aꎬ贺㊀阳b(北京服装学院a.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ꎻb.民族服饰博物馆ꎬ北京100029)摘要: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苗族妇女以其精湛的刺绣工艺和装饰方法ꎬ将十字纹样的造型发挥到了极致ꎮ文章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花溪苗族服饰为研究依据ꎬ结合实地考察ꎬ对花溪十字纹绣品总结归纳ꎬ从针法工艺㊁刺绣步骤㊁色彩构成及应用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ꎬ总结出了四大类别七种针法和以 十 字形为基础的制作步骤ꎮ其丰富的刺绣针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ꎬ具有传承的价值ꎬ程序化的制图步骤及巧妙的构图方式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ꎬ对现代设计具有启发作用ꎮ关键词:苗族服饰ꎻ十字纹ꎻ装饰风格ꎻ针法ꎻ刺绣步骤中图分类号:TS941.11ꎻJ523.6㊀文献标志码:B㊀文章编号:1001 ̄7003(2018)08 ̄0082 ̄06㊀引用页码:081202Analysisonthemodelingandtechnologyofcrossembroiderypatterninthewomen supperoutergarmentofMiaonationalityinHuaxiꎬGuizhouprovinceZHANGYiwenaꎬHEYangb(a.CollegeofFashionArtandEngineeringꎻb.BeijingInstituteofClothingNationalCostumeMuseumꎬBeijingInstituteofFashionTechnologyꎬBeijing100029ꎬChina)Abstract:InHuaxidistrictꎬGuiyangcityꎬGuizhouprovinceꎬthemodelingofcrosspatternhasbeendevelopedextremelybyMiaowomenwiththeirsuperbembroiderytechniquesanddecorativemethods.BasedonHuaxiMiaocostumescollectedintheNationalCostumeMuseumofBeijingInstituteofFashionTechnologyꎬtheauthorsummarizedcrosspatternembroiderycombinedwithfieldstudyꎬandconductedanalysisfromfouraspectsincludingthestitchingtechniquesꎬembroiderystepsꎬcolorcompositionandapplicationfeatures.Meanwhileꎬtheauthorsummarizedfourcategoriesꎬseventechniquesandthestepscenteredaroundthecrosspattern.ThevariousembroiderieswiththevalueofheritagearetreasuresofChineseculture.TheprogrammeddrawingstepsandingeniousmethodofcompositionarethewisdomofChineseancientworkers.Thispaperhasinspirationsformoderndesign.Keywords:Miaocostumesꎻcrosspatternꎻdecorativestyleꎻstitchingtechniqueꎻembroiderysteps收稿日期:2017 ̄10 ̄24ꎻ修回日期:2018 ̄06 ̄01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YTG02170206/023)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设计之都 建设领域重大项目(ZXKY03160404)ꎻ北京服装学院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NHFZ20180047)作者简介:张译文(1990)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民族服饰ꎮ通信作者:贺阳ꎬ教授ꎬ1916867097@qq.comꎮ㊀㊀ 十 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简单易得的图形ꎬ横竖两笔即可获得ꎬ历史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出现过此类图形的文物不计其数ꎮ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学习和工作期间笔者见到了大量苗族服饰的藏品ꎬ在这些苗族服饰的纹样中有一种纹样十分常见ꎬ那就是十字纹ꎮ笔者将博物馆里带有十字纹样的苗族服饰收集到一起ꎬ整理之后发现贵州花溪地区的十字纹最为特别ꎬ所有装饰纹样都是由挑花绣工艺制作而成ꎬ造型繁而不乱ꎬ色彩搭配鲜艳明朗ꎬ审美价值和设计水平极高ꎮ为了探寻十字纹造型的奥秘ꎬ笔者来到了贵阳市的花溪区ꎬ采访了当地的手工艺人ꎬ对其制作工艺及步骤进行了整理和分析ꎮ通过实地调查发现ꎬ如此繁复精美的十字纹之所以能够成为花溪服饰的主要纹样是有原因的ꎬ其结构简单ꎬ针法多样ꎬ学习刺绣者一旦掌握技巧便可运用自如ꎬ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样ꎬ这种 聪明 的造型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ꎮ1㊀变化多样的针法工艺针法是构成图案最基本的要素ꎬ花溪十字纹之所以与众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针法的多样性ꎮ花溪十字纹的针法集合了众多苗族地区的挑花技艺之长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许多的变化和用法ꎬ2006年花溪苗绣还入围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ꎮ花溪地区所有的刺绣图案采用的都是数纱绣的技法ꎬ数纱绣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布的经纬纱数着纱线来刺绣ꎬ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走针都是按照上下㊁左右或斜向排列ꎮ当地人根据这一特点创造出了许多种类的挑花针法ꎬ不同针法的巧妙运用赋予十字纹更多的变化ꎬ也增添了很多可看的细节ꎮ此外花溪地区的刺绣不同于正面挑花正面看的方法ꎬ这里大多是从布的反面开始挑花ꎬ在正面形成图案ꎬ这种方法当地人称之为 正挑反用 ꎬ也有 反面挑花正面看 一说[1]ꎮ笔者将馆藏的6件花溪苗族服饰及在贵州考察得到的众多花溪服饰图案进行总结归纳ꎬ在花溪苗绣传承人王启萍老师与王取英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ꎬ整理并总结出四种类别㊁七种针法(表1)ꎬ以及各种针法的结合使用情况(图1)ꎮ表1㊀花溪式基本针法Tab.1㊀SummaryoftheHuaxistitchingtechnique图1㊀十字纹中的各种针法Fig.1㊀Variousstitchingtechniquesofcrosspattern1.1㊀交叉类十字挑花是依据布的经纬纱交叉刺绣短针的针法ꎬ这种方法也是花溪地区应用最多的一种针法[2]ꎮ花溪的十字挑分为两种ꎬ一种是常规的十字挑花ꎬ两条短针方向相反㊁长度相等ꎬ在一个正方形的区域内构成一个 X ꎬ远看如同马赛克的一个方格ꎬ这种是最常使用的针法ꎬ可以塑造任何几何图形ꎻ另一种十字挑花的样式是一条针迹明显长于另一条ꎬ此类十字挑花多应用于纹样的边缘之处ꎬ拉长的线迹可使十字纹产生尖角的效果ꎮ1.2㊀平行类平针:平针也是一种基础的绣法ꎬ即每一条针迹都要平行于上一条ꎬ绣线的方向可分为竖平㊁横平㊁斜平三种ꎮ花溪的平针有两种形式ꎬ一种是一针与另一针平行的挨着 ꎻ另一种是45ʎ斜向紧密平行ꎬ形成一个三角形 或者正方形ꎮ一长两短针:一长两短针是由三条或五条短针组成一个小方格ꎬ与平挑类似ꎬ区别是该针法的中间一条针迹最长ꎬ两边稍短 ꎬ所以民间称之为 一长两短 ꎮ每个小方格为一个单位ꎬ每个方格之间留有很窄的缝隙ꎬ由无数个小方格组成纹样ꎬ远看与十字挑花的效果极其相似ꎮ斜针/翻泥花针:斜针是由45ʎ的线段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针法ꎬ民间称之为 翻泥花针 ꎮ其排列的状态有疏有密ꎬ比较常见的形式为三条针迹稀疏地排列成一组ꎬ由无数个这样的组合横向排列起来ꎬ下面为密集排列起来的斜针ꎮ这种针法被应用于贯首服的底边之上ꎬ且笔者从清末㊁民国时期的花溪贯首服上发现ꎬ所有底边上都有这种针法出现ꎬ可见这种针法古已有之ꎮ1.3㊀夹角类鱼骨针: 鱼骨针 的叫法形象至极ꎬ由两组相向的斜线排列组合而成ꎬ形状似鱼骨头ꎮ运用起来也有两种ꎬ一种是在相对的斜线中间加一条直线ꎻ另一种则没有中间直线ꎮ方向有横向㊁纵向和45ʎ斜向三种ꎬ颜色经常变换使用ꎮ包针:包针是用两到三层长短不一的针迹叠加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状ꎬ使用时该针法一般会附着在某一条线或面上ꎬ平行复制的包针如同花茎上的 刺 一样ꎬ使纹样产生锯齿状的效果ꎮ1.4㊀附加针法一针两线是用两条颜色不同的彩线捻成一股进行刺绣的方法ꎬ该针法常用来给纹样做点缀ꎬ不会大面积使用ꎮ这种一股线两种颜色所形成的效果比单一使用彩线更加绚丽多彩㊁富于变化ꎮ2㊀程序化的刺绣步骤花溪十字纹构图严整饱满㊁内容丰富多样ꎬ且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的角度均呈现严格的对称模式ꎬ图与图之间的空间㊁外轮廓的形状犹如数字化的模式ꎬ其精良程度堪比机器刺绣ꎮ能够形成这样的效果首先必定有一套程序化的刺绣步骤ꎬ其次是因为所有的纹样都是由数纱绣工艺制作而成ꎬ这种工艺非常考验绣工的耐心和眼力ꎬ从根本上保证了图案的工整性和对称性[3]ꎮ2.1㊀以 十 字为骨骼关于刺绣的步骤ꎬ笔者采访了当地一位擅于刺绣的手艺人ꎬ以图2为例详细介绍了制作的先后顺序ꎮ首先绣出衣片中最外一层的边框ꎬ形成一个规整的长方形ꎬ这个长方形既是装饰纹样也是整件绣片的 坐标 ꎬ依据这个长方形向内数纱再绣出第二个长方形边框ꎬ于是又形成了第二个 坐标 ꎬ从小长方形继续向里数纱绣出十字纹的中心图形 正方形ꎻ由这个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向外数纱绣出一个正向的 十 字ꎬ然后从正方形的四个角向外45ʎ绣出四条边ꎬ于是一个交叉 十 字形成的 米 字形骨骼就出现了ꎻ根据这个骨骼丰富添加图案就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花卉纹样ꎮ从长方形边框的四个角可以延伸出 八角纹 ꎬ从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的中间点又可以引出 一半 的图案ꎬ这些由 方框 引出来的纹样也要先绣出其骨骼ꎬ在骨骼的基础上添加细节ꎬ每一个骨骼结构既是图案本身ꎬ又为下一步打下基础ꎬ环环相扣ꎬ紧密相连ꎮ图2㊀刺绣步骤Fig.2㊀Theembroiderysteps2.2㊀逐层丰富细节十字形因其独特的结构成为了花溪纹样最常见的骨骼ꎬ 十 字的四条边㊁四个角㊁四条边之间的四个空间及十字的中心点都是可以进行创作的区域ꎮ花溪苗族的十字纹看起来千差万别ꎬ但实际上其骨骼的形状变化不大ꎬ最常见的是这种以正方形方框为中心的十字纹(图3)ꎮ所有复杂的十字纹都在此基础上产生ꎬ无论是正中心的大十字纹还是边角位置的小十字纹都是这种结构ꎬ只是具体运用的针法和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ꎬ所产生的效果看起来就好像完全不一样ꎬ大的十字纹是在一个主要十字骨骼的结构上面添加次要十字骨骼ꎬ再由主要骨骼和次要骨骼产生丰富的细节ꎬ如图4所示ꎮ其中小的十字纹其骨骼不变ꎬ只是刺绣面积稍小㊁针法相对简化ꎬ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十字纹ꎮ首先ꎬ用十字纹作为花纹的中心ꎬ并确定花纹的位置ꎻ然后ꎬ在一个主要十字纹的四个边上又接上稍小的十字纹ꎬ由此继续产生出新的花形ꎬ这种方法可以将任何一个小的花纹延伸扩展变成一个大的主体纹样ꎬ使花纹的内容丰富同时也保证了纹样的工整性和对称性ꎮ花溪的十字纹虽然看似复杂ꎬ其实方法很简单ꎬ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套程式化的刺绣步骤ꎬ使得花溪的女子都能很容易掌握这一门技艺ꎮ图3㊀十字纹绣制步骤Fig.3㊀Theembroiderystepsofcrosspattern图4㊀十字纹与其骨骼结构Fig.4㊀Thecrosspatternandit sstructure3㊀源于自然的色彩构成花溪地区的十字纹在苗族女子看来其实是各种不同种类的 花 ꎬ羊角花㊁剪刀花㊁豆豆花㊁牛角杈㊁猪蹄杈等五颜六色㊁各式各样的抽象花朵ꎬ寓意着她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ꎮ传统的花溪苗族服饰布底有黑㊁蓝㊁红三种颜色ꎬ最常见的是黑色和靛蓝色的布底ꎬ现代又出现了白色的品类ꎬ但并不是传统的用法ꎻ绣线有白㊁红㊁绿㊁粉红㊁黄五种主要颜色ꎬ都是模仿自然界中花卉的色彩ꎮ图案中以白色图案居多ꎬ也有全白线的风格[4]ꎮ白色的十字纹与深色布底对比明显ꎬ穿插使用的彩色绣线在深色布底的映衬下更显鲜艳夺目ꎮ由于染色的材料㊁方法和技术等原因ꎬ传统的花溪服饰色调偏暗ꎬ颜色变化不多ꎬ而随着现代染色技术的提高ꎬ化学染出的绣线和底布色彩艳丽㊁价格便宜ꎬ因此许多人放弃了植物染色而选择了化学染ꎬ十字纹的装饰风格也随之产生了变化ꎮ4㊀应用灵活的服装纹饰花溪区的苗族女子每逢盛大节日会穿上一整套的盛装ꎬ少女绾髻于顶ꎬ额顶包挑花围帕ꎻ内穿长袖对襟衣ꎬ外套挑花贯首服ꎬ挑花背褡带在胸前呈十字交叉ꎻ下着百褶裙ꎬ系挑花长围腰(图5)ꎮ节日现场ꎬ处处可见妇女穿素色贯首服㊁扎绑腿㊁穿花鞋[5]ꎮ花溪的苗族服饰制作方法是先将服装的各个部位裁剪出来ꎬ然后将衣片进行单独刺绣ꎬ绣好以后再将各个衣片缝合起来(图6)ꎮ刺绣时就已经知道这是服装的哪个部位ꎬ怎么绣㊁绣什么也有着固定的模式ꎮ图5㊀身着苗族盛装的花溪苗族少女Fig.5㊀TheMiaogirlsofHuaxiintheformaldress4.1㊀贯首服后片㊁围腰裙身处的十字纹穿在最外一层贯首服的后片和围腰的裙身是花溪苗族女子穿着后能够完整展现出来的两个重要部分ꎮ这两个位置不仅不会被其他服饰配件所遮挡ꎬ而且布幅较大ꎬ故衣片中心位置的花型相比其他位置的纹样要更大一些ꎬ一般在一整幅绣片上可以看到一个㊁两个或四个比较大的 十 字形花卉纹样(图6㊁图4)ꎮ工艺上也更加丰富多样ꎬ是整件服装的装饰重点区域ꎬ也是十字纹最精彩的部分ꎮ花型以十字形为骨骼ꎬ由中心图案向外延伸ꎬ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ꎬ令人印象深刻ꎮ图6㊀贵州花溪苗族贯头翻领挑花女上衣Fig.6㊀Miaowomen supperoutergarmentinHuaxiꎬGuizhou4.2㊀袖口㊁贯首服底边㊁背褡处的十字纹这些区域的花形是以十字形纹样为单元并进行二方连续排列的边饰纹样ꎮ虽处于边缘位置ꎬ但刺绣花形时却丝毫没有松懈ꎬ一针一线全都经过精心设计ꎮ边饰纹样随服装的边缘而变化位置ꎬ比如贯首服的底摆部与后片其实是分开刺绣的两张绣片ꎬ刺绣底摆时先沿着下面三条边绣出几排边框ꎬ由外往里绣ꎬ再在边框之间的空间内刺绣花纹ꎮ花溪苗族服装的袖子有些是从无袖贯首服内露出来的内穿对襟衣ꎬ有些则是将两片长方形的绣片缝在贯首服上面的ꎮ无论是哪一种ꎬ上面的刺绣图案或沿着袖口边刺绣或沿着与衣服缝合处的一边刺绣ꎬ刺绣方法与衣底摆类似ꎬ会绣很多列二方连续的十字纹或其他几何形纹样(图7)ꎮ图7㊀袖口处的十字纹Fig.7㊀Thecrosspatterninthecuffs5㊀结㊀语贵州花溪地区的苗族妇女在代代相传的刺绣历史中积累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ꎮ其刺绣工艺丰富多样ꎬ是十字纹构成的基本要素ꎻ以简洁的 十 字形为骨骼ꎬ在其之上丰富细节ꎬ这种程序化的制作步骤简单易学ꎬ也是十字纹产生的内在原因ꎻ在深色的布底上绣出对比明显的彩色绣线ꎬ这种方法虽然是在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下形成的举动ꎬ却无形之下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ꎬ同时ꎬ这种搭配方式也保证了十字纹的色彩搭配不会因颜色过多而产生艳俗的效果ꎻ十字纹的造型可以将其复杂化ꎬ并放大为主体纹样ꎬ也可以简约化ꎬ将其作为边饰纹样ꎬ其灵活的造型可以被用来装饰服装的各个部位ꎮ花溪地区的苗族女子所创造出来的针法工艺具有传承的意义ꎬ十字纹的造型方式在当今的创新设计方面也为设计者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设计方向ꎮ参考文献:[1]韩佳格.论贵州 花溪式 苗族服饰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ꎬ2015ꎬ29(4):117.HANJiage.OnthefeaturesofMiaocostumeswith Hua ̄xi ̄shi styleinGuizhouprovince[J].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ArtEdition)ꎬ2015ꎬ29(4):117.[2]翁长庆.谈谈苗族刺绣[J].丝绸ꎬ2004(6):47.WENChangqing.TalkaboutMiaoembroidery[J].JournalofSilkꎬ2004(6):47.[3]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ꎬ2015.GOMBRICHEH.TheSenseofOrder:aStudyinthePsychologyofDecorativeArt[M].Nanning:GuangxiFineArtsPublishingHouseꎬ2015.[4]裴学度ꎬ包应釗.贵阳花溪苗族挑花[J].装饰ꎬ1959(6):23.PEIXueduꎬBAOYingzhao.TheembroideryofMiaominorityinHuaxiGuizhouProvince[J].ZHUANGSHIꎬ1959(6):23.[5]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ꎬ2000:452.WUShizhong.APictureAlbumofChina sMiaoCostumesandOrnaments[M].Guiyang:GuizhouPeople sPublishingHouseꎬ2000:452.。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贵州苗族是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其独特的服饰和图案而闻名。
苗族服饰图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表达和传承。
本文将从苗族服饰的概况、服饰图案的意义和特点以及图案设计的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苗族服饰的概况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
苗族服饰以绣花、编织、刺绣和缝制为主要工艺技术,常见的服饰包括苗族妇女的长袍、长裙、头巾和发饰,男子的襟衫、短裤和头饰等。
苗族服饰的颜色以黑、蓝、绿为主,同时也使用红、黄等鲜艳的颜色进行点缀。
而服饰图案的图案设计则以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等为主要元素,这些图案设计虽然简单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苗族服饰图案的意义和特点1. 文化意义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等元素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苗族服饰图案的设计始终贯穿着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苗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
2. 艺术特点苗族服饰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图案的设计和布局上注重对称和谐,图案的色彩搭配和线条的简洁流畅都充满着美感。
苗族服饰图案不仅富有民族特色,更具有浓厚的装饰艺术风格,其图案构图和线条处理都显示出苗族人民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苗族服饰图案也是苗族刺绣、织布等手工艺技术的重要载体,其精湛的工艺技术使苗族服饰图案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收藏和传承的意义。
三、图案设计的文化传承苗族服饰图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苗族社会中,服饰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是由苗族妇女传承和承担的重要任务。
苗族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刺绣、织布等手工艺技术,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方式学习和掌握苗族服饰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技巧,这使得苗族服饰图案的设计具有了浓厚的家族传统和文化积淀,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
贵州苗族是中国较早形成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一直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采用自然界的花鸟鱼虫等等为纹样,表现出苗族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
本文
就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进行探析。
1. 金铃红饰
金铃红饰是苗族服饰中的主要图案之一,其由一些形态各异的银质金铃、颜色鲜艳的
布带、红绸子等组成。
金铃红饰在苗族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金色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与
庄严,在苗族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 花鸟纹样
苗族人们喜欢自然,也热爱动物和植物。
因此,苗族服饰中的花鸟纹样非常常见。
常
见的有菊花、梅花、牡丹花、鸟、鱼、虫等等,这些图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都
可以看出苗族人们的情感丰富、艺术素养高超。
3. 达悟花纹
达悟花纹是苗族传统图案之一,它通常由沙依木、绫子、碧玉以及铜质等材料组成。
达悟花纹的主要特点是图案线条流畅,造型曲折多变,深刻表现出苗族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4. 三线花图案
三线花是苗族服饰中最为简单的图案之一,这个图案由三条线条组成,但是它饱含着
苗族人灵活的思维和创意,是苗族装饰造型中的一个典型。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哪些特色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各自拥有独特而绚丽的服饰文化。
这些服饰不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民族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
苗族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美的刺绣而闻名。
苗族女性的盛装通常包括头饰、上衣、裙子、腰带和配饰等部分。
头饰往往高大华丽,有的形如牛角,有的饰以银花。
上衣多为短衣或披肩,绣满了各种图案,如龙凤、花鸟、蝴蝶等,色彩鲜艳夺目。
裙子则有长裙和短裙之分,长裙多为百褶裙,裙摆宽大,绣有精美的花纹;短裙则更加灵动活泼,展现出苗族女子的青春活力。
腰带也是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彩色丝线编织而成,上面还会缀有银饰。
配饰方面,苗族女子喜欢佩戴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这些银饰不仅美观,还具有辟邪和象征吉祥的意义。
侗族的服饰同样别具一格。
侗族女性的服装多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显得端庄素雅。
上衣为对襟式,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花纹。
裙子为宽松的长裙,通常以侗布制成,裙摆处绣有彩色的条纹。
侗族女子的头饰也很有特色,通常会用彩色的丝线将头发盘起,再插上银簪和鲜花。
侗族男子则多穿对襟短衣和长裤,腰间系着布带。
在重要的节日和场合,他们也会戴上银质的项圈和手镯,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布依族的服饰则体现了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
布依族女性的服装多为大襟短衣和长裤,衣服的领口、袖口和下摆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以花卉和几何图形为主。
她们还会佩戴头帕,头帕上绣有各种花纹,并用银质的发簪固定。
布依族男子的服装相对简洁,多为对襟短衣和长裤,腰间系着腰带。
水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马尾绣而备受瞩目。
水族女子的上衣多为对襟式,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图案,衣摆处还会缀有流苏。
裙子为长裙,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上面绣有各种水族特有的图案,如鱼、虾、水波纹等。
水族女子的头饰也很有特点,通常会用银质的头饰和鲜花进行装饰。
彝族的服饰则充满了豪放和热情。
彝族女子的服装多为右衽大襟衣,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花纹,衣摆处还会缀有流苏。
苗族女贯首衣款式结构、装饰风格及其应用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服饰风格。
其中,苗族女性的贯首衣是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苗族女贯首衣的款式结构、装饰风格及其应用。
苗族女贯首衣是苗族妇女在嫁娶、过年、出行等重大场合所穿的主要服装。
其款式结构主要由衣袖、衣身和下摆等部分组成。
衣袖一般较长,并用绣花装饰,以突出女性的柔美和娇嫩。
衣身则分为前后两片,前胸和后背均有绣花图案,常见的有花鸟、动物、山水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下摆则呈现出波浪形状,增加了服饰的动感和流畅感。
苗族女贯首衣的装饰风格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颜色和图案上。
颜色方面,苗族女贯首衣以鲜艳的红、绿、蓝为主,这些颜色代表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图案方面,苗族女贯首衣常用的绣花图案有缠枝花、蝴蝶、蔓藤等,这些图案富有动感和生命力,展示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热爱。
苗族女贯首衣的应用范围广泛。
除了在重大场合穿着外,苗族女贯首衣还被用于表演、舞蹈等文艺活动中。
在苗族的传统节日和婚礼上,女性们穿上贯首衣,展示自己的美丽和风采,同时也传承着苗族的文化传统。
总之,苗族女贯首衣以其独特的款式结构、装饰风格和广泛的应用而闻名。
它不仅展示了苗族女性的美丽和魅力,也传承了
苗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作为苗族文化的代表,苗族女贯首衣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苗族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贵阳苗族服饰传承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作者:温淑琪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贵阳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审美观念和精神信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文试着分析其存续状况、传承现状,并为贵阳苗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贵阳苗族服饰;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K892. 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127-02一、贵阳苗族服饰简介贵阳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苗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 68%,居贵阳市人口第三位。
贵阳苗族主要分布在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清镇市。
贵阳有十来个苗族支系,世人以他们的服装主体颜色和服饰的绣文、装饰的绣片、头饰的特征等称呼他们为:花苗、青苗、白苗、背牌苗、印苗、四印苗、蒙苗等。
他们的居住地就是各苗族支系服饰的分布地。
他们的服装简朴适用,但服饰却丰富多彩。
在布料质地、服装款式、服饰绣片的刺绣图案与刺绣手法等,都存在传统款式和地域风格。
如:青苗以青色为特征、颈饰有银项圈与银锁、头饰为如笔架形的双尖彩帽;花苗多为无领,袖、背、摆用绣片镶饰,头顶盘成发结,以数根银簪穿过发结为装饰;印苗为无领贯首裙装型服饰,衣背正中为一方形挑花图案,衣袖上有“印章”绣文,衣后摆为三块方形或棱形堆花图案装饰;四印苗上穿蜡染绣花大翻领外衣,胸前背后、两袖之间各有一幅大印刺绣图案,背面系蜡染带,下穿黑白相间的蜡染百褶裙。
贵阳地区苗族主要由东而来,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衣服上的纹样便记载了苗族悠久的历史。
如相传贵阳卡堡印苗在历史的起义中失败,就在他们衣服的袖角、背部等处盖上印章;花溪花苗服饰传说为纪念带领苗民迁徙定居贵阳的“谋”先祖和后为抵抗外族而战死的祖德勒,苗民决定在服饰上绣城池、土地、庄稼及在退败时未带走的一颗苗王印。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贵州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服饰图案具有独特的特色,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
本文将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进行探析,从图案的含义、设计特点和历史演变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民族的服饰文化。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含义苗族服饰图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苗族服饰图案中常见的图案包括鱼、虎、狮子、花草、几何图案等,这些图案都具有丰富的含义。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鱼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鱼在苗族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它代表着生命、丰收和幸福。
苗族人把鱼看作吉祥的象征,常常在服饰上以鱼为图案进行装饰,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的愿望。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虎和狮子也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虎和狮子被视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它们常常被用来表达苗族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苗族人在服饰上使用虎和狮子的图案,既能展示自己的威猛和力量,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花草图案也是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苗族人对花草图案的运用非常丰富多彩,他们常常将各种花草图案巧妙地运用在服饰上,展现出自然和生命的美好。
苗族人喜欢用花草图案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也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观念。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几何图案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上常见的几何图案包括三角形、菱形、方形等,这些图案是苗族人民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象征。
几何图案的运用丰富多彩,不仅增加了服饰的艺术美感,更展示了苗族人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案的色彩丰富多样。
苗族服饰图案的色彩主要以红、绿、蓝、黄等鲜艳的颜色为主,这些颜色在苗族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幸福、喜庆和美好的愿望。
苗族服饰图案的色彩鲜艳,富有活力,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展现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案的造型具有流畅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