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中副词的正确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在句中多位于谓语之前充当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这是古今一致的。
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而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可以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谓语,这是古今不一致的。
例如: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秋水)句中否定副词“非”可以修饰其后的名词。
对于副词的分类,各家的意见历来存在分歧。
比较一致的有:范围、时间、程度、否定、表敬五种。
根据语法作用,我们把副词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等六类。
此外,还有指代性副词,附带也说一下。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绝、极”等,表示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弥、益、俞”等。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不再举例。
下面的两个词值得注意。
1、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庄子·徐无鬼)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
例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另一个意思是“稍、略”。
例如: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1、表示总括全部的有“皆、悉、尽、咸”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总共”。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各举一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左传·隐公元年)齐悉复得其故城。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礼尽在鲁矣。
(左传·昭公2年)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
(汉书·元帝纪)2、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
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一、正确使用实词我们学习词类,关键在于运用词类各自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进行遣词造句为文章服务。
弄清楚词的用法,对我们组词构句与作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说,我们常遇到的一些病句,大多是由于未能掌握好实词的用法造成的。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在我们日常语言中数量也最多、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般的句子,大都离不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并予以回答:名词说到底是从某种意义上给人和事物进行命名。
而动词、形容词与名词不同,它们重在反映人和事物所产生或发出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或性质状态。
1.名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这些贪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祸害人民群众。
这个句子里的“祸害”一词为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更不能带宾语。
所以,这个句子的错误是名词被误用为动词,必须把“祸害”这个词改为“危害”,因为“祸害”是名词,而“危害”是动词,这样原句便通顺了。
②汪老师很兴致地说:“那么,请你谈谈想法。
”这个句子里的“兴致”是名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
我们把原句中的“很”删除,然后在“兴致”这个词后加上“勃勃”,这样词性变了,原句也就没语病了。
2.动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那些人散布种种捏造,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句子里的“捏造”是个动词,被误用为名词了。
并且,主语和谓语“散布”也不相匹配,必须把“捏造”这个动词改为名词,如“谣言”、“谬论”或“言论”才行。
②那是一个多么感动的报告啊!这个句子里的“感动”是动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必须把它改为形容词才行,可以改为“动人”,这样原句就通顺了。
3.形容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作家莫言身上充沛着可贵的乡土激情。
这个句子里的“充沛”是个形容词,被误用为动词了。
而且,形容词后面一般不能带宾语。
我们把“充沛”改为动词“充满”就可以带宾语了。
②我们初三(1)班被评为市优秀班级,同学们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现代汉语》Ⅱ练习(2)答案《现代汉语》Ⅱ练习(⼆)[词类和短语]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名词解释1.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
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第⼀,词的语法形式;第⼆,词的组合能⼒;第三,词的造句功⽤。
2.充⾜性语法特征:所谓充⾜性语法特征,指的是可以成为充⾜条件的语法特征。
判定词性时,作为判定词性时的充⾜性语法特征要有明确的限定。
限定的形式是:“主体条件+附加条件”。
3.同形异类: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相同,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在甲语法环境中是甲类,在⼄语法环境中是⼄类。
同形异类现象也叫兼类现象。
4.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成的⽐词⾼⼀级的语⾔单位,叫作短语。
短语有固定短语和⾃有短语的区别。
固定短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5.兼语短语:组成部分之间有连环套合的兼语关系,由前⼀动词的宾语兼做后⼀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
这样的短语就是兼语短语。
6.多层次复杂短语: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成、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短语,叫作多层次短语。
多层次复杂短语是简单短语通过延伸、加合、交互、连环四种延展⽅法扩充⽽成。
⼆、简述题1.什么是词的语法特征?举例说明词的语法主要表现在哪些⽅⾯。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
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第⼀,词的语法形式。
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式。
有的语⾔可以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
例如英语:A 名词[单数、复数] B形容词[原级、⽐较级、最⾼级] C 动词[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horse(马)→horses high(⾼)→higher\highest deny(否认)→denied\denyinghat(帽⼦)→hats big(⼤)→bigger\biggest collect(收集)→collected\collectingtree(树)→trees old(⽼,旧)→older\oldest remember(记得)→remembered\remembering 第⼆,词的组合能⼒。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一、词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5)表判断的,如:是(6)表相似的,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1)表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2)表事物的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3)表事物的状态,如:快、慢、迅速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如:一、十、亿、半(2)表概数的,如:几、一些、上万(3)表序数的,如:第一、老九(4)表分数的,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如:个、张、只、支、寸、吨(2)表动量的,如:次、下、回、趟、场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
但随着信息时代和语言交际的发展,日常生活中逐渐出现了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并被大众广泛使用。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其实,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也很常见,并有着特殊的表达功效。
本文以“不+NP”(其中“不”是副词,NP为名词性成分,包括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为例,分析其种类、选用条件和表达功效,指出否定副词修饰名词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不+名词”的种类1.俗语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但不能单用,“不人”“不山”不能单说,只有在“人不人,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
按照此种句式,引申出比较常见的例子有:(1)他打扮得不男不女。
(2)什么星期天不星期天。
(3)什么厂长不厂长。
2.名词具有描述属性否定副词“不”和具有描述属性的名词搭配时,其用法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很相似,其中的名词具有形容词特性。
此时的“不+NP”前面常常会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出现,如(1)他一点儿不男人。
(2)她太不淑女了。
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指出,近年来,在书面中出现一些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
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上,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与此同时,一些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也应运而生,表示否定。
如(1)“我干吗在这关头如此虚弱,我太不男人了?”(2)同时,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自己从来就是个非常不现代的女人。
(3)我的舞蹈也是这样,从不担心它不中国,只担心它不现代。
在句法上,(1)中的“男人”做谓语;(2)中的“现代”做定语;(3)中的“中国”和“现代”做补语。
有学者认为,副词修饰名词,这是一种名词和形容词兼类现象。
但是需记住: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虽然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不能修饰做主宾语的名词(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南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1-现代汉语》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作为划分词类标准的语法功能包括充当词句法成分的功能、()功能和词所具有的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等。
参考答案:词跟词结合的功能2.“什么”是特指疑问词,所以“你想吃点儿什么吗”属于特指疑问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是根据句子的谓语的性质划分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A.声母B.韵头C.韵腹D.韵尾E.声调参考答案:CE5.A、对B、错参考答案:B6.根据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选择问和正反问。
参考答案:特指问7.从方言区的划分上看,南京话属于()。
参考答案:官话/北方方言8.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zhī(之)、zī(子)、rī(日)”等音节中的韵母按四呼分类应该归入齐齿呼。
()A、对B、错参考答案:B10.下列句子不是连动句的有()。
A.大家希望一起去B.小王走到海边也就停了下来C.这些日子我们也就是看看书、读读报E.我们有事要和你商量参考答案:ABC11.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下面语言材料属于古白话的有()。
A、唐宋八大家散文B、鲁迅、老舍的小说C、唐宋时代的语录D、宋代的平话E、元明清的戏曲小说参考答案:CDE12.四呼(名词解释)参考答案:音韵学名词。
汉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用以指称近现代汉语的介音系统,合称“四呼”。
“四呼”之名,最初见于明末《音韵直图》,后见于清·潘耒·《类音》,四呼的名称方沿用至今。
现代汉语语音学则是依据韵母的韵头或韵腹来确定四呼的。
13.合体字(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合体字是由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它们来源于古代的会意字和形声字。
不过从古到今,汉字的字形和结构成分发生变化,有些古代的独体字变成了现代的合体字,古代的有些合体字变成了现代的独体字。
现代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现代汉语语法基本参考书目一、现代汉语语法(含现代汉语教材中的语法部分)马真(1997)《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2003)《现代汉语》(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裕树主编(2000)《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2007)《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主编(2007)《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2003)《现代汉语》,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斌主编(2004)《简明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卢福波(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齐沪扬主编(200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孙德金(2002)《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杨德峰(2009)《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施春宏编著(2009)《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法部分] 三、对外汉语教学参考语法施春宏编著(2010)《国际汉语教学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待出。
供国际汉语教师和准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招生考试的参考用书]房玉清(1992)《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德津、程美珍(1988)《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刘月华、潘文娱、胡韡(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庆和(2006)《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宝林(2006)《汉语教学参考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作者:李水兵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1年第42期【知识盘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
虚词意义较虚,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它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关联词(关联词前面已专讲)。
虚词的共同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1.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
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没、不等等。
2.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
介词不能单用,这是其最根本的语法特征,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
介词的主要考点是病句的辨析。
如,由于介词使用不当,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出现成分残缺的语病。
3.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所以等等。
连词的主要考点是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是否分析正确。
4.助词: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具体可以分为三种:(1)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等;(2)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它们附着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3)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语气的词。
主要包括了、吗、呢、啊、呀、吧、哪、啦。
助词的主要考点经常结合文言语段来考查其准确的应用。
5.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等。
副词连用顺序举例
1.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的副词通常放在句首或动词前。
例如:“昨天我已经完成了作业。
”、“他正在快速地跑步。
”
2. 程度副词:程度副词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前。
例如:“非常漂亮的花”、“特别高的大楼”。
3. 范围副词:范围副词通常放在程度副词或其他副词之前。
例如:“都非常好”、“只稍微有点累”。
4. 肯定、否定副词:肯定、否定副词通常放在其他副词之前。
例如:“绝不会忘记”、“的确很重要”。
5. 方式副词:方式副词通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例如:“跑得快”、“认真地听”。
6. 语气副词:语气副词通常放在句首或句中。
例如:“竟然这样”、“大概是他忘记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顺序并不是绝对固定的,有时候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副词的顺序可能会有所变化。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准确、生动地表达意思的目的。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副词连用的顺序。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现代汉语副词和形容词的关系
现代汉语中,副词和形容词是两种不同的词性,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
的关系。
一般来说,副词通常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以表示
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等,而形容词则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以描述
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副词和形容词之间有以下几种关系:
1.形容词可以用作副词,表示程度或方式,如“快跑”、“轻轻地走”。
2.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或程度的变化,如“非常好”、“更漂亮”。
3.形容词和副词常常可以交替使用,而不影响句意,如“他很快地跑”和“他跑得很快”。
4.在一些短语或惯用语中,副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可以相互转换,如
“一口甜美的水果”和“一口甜美地吃水果”。
总的来说,副词和形容词在语法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在表达细微的语
义差别和修辞性质和特征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引言: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段,起着增强语言表达力和情感色彩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对语言表达的不断追求,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综合研究,介绍其功能和分类,探讨其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以深化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一、语气副词的定义和功能语气副词是一种修辞手段,它通过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来表达说话者态度、情感、语气等信息,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鲜明。
语气副词不仅具有修辞功能,还能够增强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的目的。
比如,“真的”、“非常”、“很”等常见的语气副词,可以使句子更加直观、真实、有力。
二、语气副词的分类根据语气副词的不同功能和语气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肯定、否定、疑问、感叹等多种类型。
具体分类如下:1.肯定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肯定态度,使句子更具有肯定力,例如:“确实”、“当然”。
2.否定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否定态度,使句子更具有否定力,例如:“不”、“无”。
3.疑问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使句子更具有疑问性,例如:“究竟”、“到底”。
4.感叹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赞叹或惊讶感叹,使句子更具有感叹力,例如:“真是”、“太”。
以上仅为语气副词的一些常见分类,实际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语气副词,它们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语气副词的应用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句尾,或者干脆独立成句。
它们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会影响到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意图。
1.句首语气副词:通常用于强调句子的语气和情感,如“真的,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此时,语气副词“真的”起到加强情感的作用。
2.句中语气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使句子更具有感染力和表达目的,如“他非常善良。
”中的“非常”。
3.句尾语气副词:通常用于强调或者反问句子的语气,如“你会来的吧?”中的“吧”。
现代汉语语中副词的正确使用
关于副词的意义及种类前面老师已经讲过了,我们不在做讲述,我们组今天主要讲的是副词语法方面的一些知识。
1、副词最主要的语法特征即副词都能做状语,有部分程度副词(很、极—好得很,好极了)还能做补语,但副词做状语时在句中的位置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般情况下,语法被分为可移动副词(多音节:如昨天)不可移动副词(单音节词:如刚、才)。
可移动副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或是主题的前面,也可出现在它们的后面;但不可移动副词只能出现在主题或主语的后面—
事例:①昨天我去外婆家了=我去外婆家了,昨天;②她刚出差回来≠她出差回来,刚(后者无此说法)。
另外可移动副词包括时间副词及观点副词,而不可移动副词则可分为态度及非态度副词。
;②显然她不高兴(表观点);③她静静坐在那(表态度);
④他已经走了(表非态度)。
可移动副词出现在不同位置时的不同功能-如:学校“原来”打算多盖几间宿舍(意为本来);“原来学校打算多盖几间宿舍(可理解为本来或恍然大悟)”。
2、副词语法上的特殊应用情况
㈠副词修饰名词及省略的现象
副词修饰名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即副词+名词,而名词被活用为形容词。
如:①副词+指人名词或处所名词:A.“很淑女”即可视为形容词,用于形容一些具有典雅气质和风范的女性。
B “.很阿Q ”、“很东北”、 “很绅士”、“很香港”等用法类似。
②副词+抽象名词,此类名词多具有抽象名词抑或多取决于的主观情感(很青春、很现代、很传统)或独一无二的事物(美国、葛朗台:视财如命)
③程度副词+时间名词(表时令的名词:春天、中午等)事例:他是一个很春天的人,从来没有什么能够破灭他的希望。
④副词修饰名词的隐含现象(陈一民认为“名词前的副词有一部分是 隐含的动词”),A:如:“很有气派”常写作“很气派”;“非常像绅士”常作“非常绅士”;“越来越懂诗意”常作“越来越诗意”;在这里,副词“很、非常、越”
被视为修饰动词“有、像、懂”。
B:另外“·····化”也表示动词概念的一种形式,一旦失去了词尾“化”,便有可能产生“程度副词名词”如:“他是一个极其家庭的男人”;“他已经变得十分城市化了”。
“极其家庭、十分城市”实际为“极其家庭化、十分城市化”的省略。
㈡副词用法的几个实例
⑴现代汉语副词“才”和“就”时间表达的比较研究
①“才”的时间表达
A :“才”的时间短与时间长两种相反语义——具体时段的衡量
⎩⎨⎧你怎么才来?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
要走久发生:你怎么才来就刚刚,表示事情在前不?
B :时间晚与时间长——具体是点的衡量
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来得晚:“你怎么才来”中“才”表示“来”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晚。
※ 注意时间晚不能用时间长来替换,因此“才”的时间短与时间晚两个义项之间不是对立的,不构成反义关系。
C .“才”的时间晚与时间短两个义项的沟通
表示事情在前不久发生——事情发生的时间距离、说话时间短暂:如“你怎么才来就要走?”中表示“来”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距离说话的时间短暂。
D .“才”表示时间短与时间晚的句法语用差别
a.时间短,语义指向是后指,如:“他才回办公室”——“才”指向后面的“回”。
b.时间晚,语义指向是前指,如:“我五点钟才赶到火车站”——“才”指向前面时间状语“五点”。
※注意“才”表时间短一般只用于过去的语境中,修饰发生事件;才”表时间晚既可用于过去的语境中也可以用于将来。
——如:“足球联赛明天才开始”(“明天”是“才”得语义所指对象,“开始”时未来发生的动作。
)
2、“就”得时间表达
“就”得时间短与时间早
命”“他十五岁就参加了革—强调很久前已经发生如:“我就去”
—表很短时间内即将发生
3、“才”“就”表达时间的异同
同:都有时间短的意义,但有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异:“才”表时间晚,“就”表示时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