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国内票据结算实务(出纳实务)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55.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五章银行结算实务(一)学习内容本章主要阐述银行结算的涵义、作用、基本要求、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写规范、汇兑结算方式、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等内容。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银行结算的涵义,熟悉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写要求,重点掌握汇兑、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三种结算方式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银行结算概述一、银行结算的涵义(一)结算的涵义银行结算即转账结算业务,简称结算,也叫支付结算,是以信用收付代替现金收付的业务。
是指通过银行账户的资金转移所实现收付的行为,即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收代付,从付款单位存款账户划出款项,转入收款单位存款账户,以此完成经济之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或资金的调拨。
目前的结算办法主要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和异地托收承付以及信用卡等方式。
结算工作的任务是根据经济往来,合理组织结算和准确、及时、安全办理结算,加强结算管理,保障结算活动正常进行。
办理结算的原则是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
支付结算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制定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全国的支付结算工作,调解、处理银行之间的支付结算纠纷。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组织或者协助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系统,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支付结算规则。
”(二)支付结算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支付结算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依结算采用的形式划分依结算采用的形式不同,结算可分为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两种。
其中,现金结算是指当事人直接用现金进行货币收付,了结其债权债务的行为。
在我国,现金结算受现金管理制度的制约,限于个人之间和单位之间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收支以及单位对个人的有关开支。
非现金结算是指当事人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的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的账户来完成货币收付以清结债权债务的行为,故又称为转账结算或银行结算。
《出纳实务》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出纳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方法。
3. 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 了解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和操作流程。
5. 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出纳业务处理。
二、教学内容1. 出纳工作概述1.1 出纳工作的定义和特点1.2 出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1.3 出纳工作的组织与实施2. 现金管理2.1 现金收支的基本规定2.2 现金收支的审批流程2.3 现金日记账和现金账务处理2.4 现金保管和使用注意事项3. 银行存款管理3.1 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和管理3.2 银行存款的收付操作3.3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3.4 银行存款的核对与对账4. 支付结算业务4.1 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4.2 支付结算的工具和方式4.3 支付结算的操作流程4.4 支付结算的风险防范5. 财务软件应用5.1 财务软件的功能和选择5.2 财务软件的安装与使用5.3 出纳业务在财务软件中的处理5.4 财务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出纳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出纳实务操作的理解。
3. 操作演练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出纳实务》2. 课件:PowerPoint3. 财务软件:金蝶、用友等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模板5.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模板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操考核:考察学生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出纳业务处理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出纳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进度安排1. 出纳工作概述(2课时)2. 现金管理(3课时)3. 银行存款管理(4课时)4. 支付结算业务(3课时)5. 财务软件应用(2课时)6. 综合练习与实操(2课时)7. 期末考试(1课时)总计:18课时七、教学要点1. 出纳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 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方法3.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4. 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和操作流程5. 财务软件的应用6. 出纳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八、教学措施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纳实务操作。
出纳实务票据知识点总结一、票据的基本概念票据是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交易和结算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凭证。
票据的特点包括:必须是书面形式、必须包含特定的格式要素、必须由出票人签发、必须包含支付的指示、必须包含支付的对象等。
根据票据的形式和性质,可以将票据分为汇票、本票、支票、存款凭证等各种类型。
二、票据的种类和特点1. 汇票:汇票是由出票人向收款人签发的一种书面支票,是企业间进行结算和支付的主要工具之一。
汇票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质,是一种比较公平和安全的结算方式。
2. 本票:本票是出票人向收款人签发的一种书面凭证,具有比较高的支付保证和可靠性。
本票的特点包括:必须由出票人签发、必须包含明确的支付期限、必须包含明确的支付金额等。
3. 支票:支票是出票人直接向银行发放的一种书面凭证,用于企业进行支付和结算。
支票的特点包括:必须由出票人签发、必须包含明确的支付对象和金额、必须包含订单支付的要素等。
4. 存款凭证:存款凭证是一种由存款人向银行存款时使用的书面凭证,用于记录存款金额和日期。
存款凭证的特点包括:必须包含存款人的姓名和账号、必须包含明确的存款金额、必须包含存款日期等。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票据类型,每种票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出纳在进行票据管理时需要对每种票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三、票据的处理流程1. 出票环节:企业进行结算和支付时,需要出具相应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
在出票时,出纳需要注意票据的内容和格式,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收票环节:企业收到他人开具的票据时,需要及时办理收票手续,包括验收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记录票据的相关信息、存档和保管票据等。
3. 兑付环节:票据到期时,出纳需要办理兑付手续,包括核对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支付票据的金额和对象等。
出纳需要确保票据兑付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以上是票据的处理流程,出纳需要在处理票据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