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终审稿)
- 格式:docx
- 大小:14.93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
3. 通过专项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第一章:比喻1.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比喻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思。
b.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c. 举例说明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二章:拟人1. 教学内容: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拟人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拟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b. 讲解拟人的构成要素,包括被拟物和拟人化的特征或行为。
c. 举例说明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三章:排比1. 教学内容:掌握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排比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排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比是通过并列排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b. 讲解排比的构成要素,包括并列排列的句子或词语。
c. 举例说明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四章:反问1. 教学内容: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反问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反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问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的句子。
b. 讲解反问的构成要素,包括疑问词和否定词。
c. 举例说明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五章:专项练习1. 教学内容:通过专项练习,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2. 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
3. 教学步骤:a. 针对每个学过的修辞手法,提供一些练习题目。
b.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和点评。
六年级修辞手法教案教案主题:修辞手法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能够辨识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3. 通过练习和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指语言运用中,通过特定的表达形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 修辞手法的分类:(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突出其相似之处,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2) 比拟:用两个相似的事物之间的共性来点明所比较事物的共同之处。
(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规模、外貌等进行夸张的描述,使语言更具吸引力。
(4) 对比: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对照,使其中一方更加突出。
(5) 排比:将同一类事物以相同的句式进行排列,使语言更有节奏感和韵味。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向学生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分析其中是否存在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对修辞手法进行简单描述。
Step 2:讲解修辞手法概念及分类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向学生呈现修辞手法的概念及分类,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示范例子向学生展示一些修辞手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辨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Step 4:学生练习让学生自行选取一篇文章或自编一段文字,尽量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修饰,并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
Step 5: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并帮助他们理解修辞手法对语言表达的作用。
教学扩展:对学生进行修辞手法创作的培养,鼓励他们尝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正确识别修辞手法,是否能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等,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例句材料、学生练习材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练习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修辞手法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2.掌握部分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3.能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4.借助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修辞手法的解释和例子;2.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3.课堂练习题;4.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比如,“小明眼睛像两颗发亮的星星”,这句话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让人们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小明眼睛的明亮。
2.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详细解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含义和用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比如,“他的笑声像春天的小溪”,通过比喻手法,让人们感受到他的笑声的美妙和动听。
3.练习(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例如,“用拟人的方式,写一段描述风的句子。
”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运用拟人手法,使得描述更生动有趣。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读出自己写的句子,并讨论句子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5.巩固(15分钟)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点评每篇作文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供他们参考和学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对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有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丰富彼此的写作技巧。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相对较短,仅仅可以涉及到部分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对于更复杂的修辞手法,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小学修辞手法的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修辞手法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并掌握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3. 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包括相关课文和练习题)、黑板、彩色粉笔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例子,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解释其含义和效果;3. 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一些经典的修辞手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篇小学生常见的文章或课文,让学生阅读并标出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找到的修辞手法;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文章的效果产生的影响。
四、巩固(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和写作中积极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魅力和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并标记修辞手法的例子,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悟;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通过实践和巩固环节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和加工的方式。
2. 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
3.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等。
教学活动:1. 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修辞手法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二章:比喻教学目标:1. 了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比喻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教学内容: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2. 比喻的作用: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3. 比喻的构成: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4. 比喻的类型:直接比喻、间接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喻的构成和不同类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比喻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直接比喻、间接比喻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比喻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比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三章:拟人教学目标:1. 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拟人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2.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举例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讨论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练习活动:1. 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简短写作。
2. 互相交流并评价对方的作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
第二章:比喻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的概念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喻的定义和结构。
2. 比喻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活动:1. 进一步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结构。
2. 通过举例讲解不同种类的比喻,如明喻、暗喻、借喻等。
3. 分析比喻的效果和作用。
练习活动:1. 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进行简短写作。
2. 互相交流并评价对方的作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比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
第三章:拟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2. 拟人在写作中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 讲解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举例讲解拟人在写作中的应用,如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特征等。
3. 分析拟人产生的幽默和生动效果。
练习活动:1. 让学生尝试运用拟人进行简短写作。
2. 互相交流并评价对方的作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拟人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
第四章:夸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夸张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夸张的定义和特点。
2. 夸张在写作中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 讲解夸张的概念和特点。
四年级语文认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优秀教案范本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文章的艺术效果。
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语感与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导入部分】(教师用优美的诗句或文学作品引出修辞手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修辞手法就是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以便在写作时能够更好地运用它们,加深我们文章的感染力。
【认知部分】(介绍并解释四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结合生动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1.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对比,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如:“她像一支夜明珠,照亮了我的人生。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属性和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花儿在微风中低头微笑。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和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记住和理解。
例如:“他的胃口大得能够吃掉一头大象。
”【实践部分】(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中的巧妙之处)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自行选择一个话题,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性文章,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2. 修辞手法辨析:出示一些具体的句子,要求学生判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为什么使用这种修辞手法。
3. 故事接龙:老师给出一个故事开头,学生轮流接龙,每个人接龙时要使用一个修辞手法,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总结部分】(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并呈现在课堂的展示板上,供学生日后参考和温习)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让我们的作文更加出彩!【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发现更多的修辞手法,并分享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之后的生活和阅读中,希望你们能够积极发现更多的修辞手法,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一、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喻的概念,并进行比喻句的练习。
2. 拟人: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拟人的概念,并进行拟人句的练习。
3. 排比: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排比的概念,并进行排比句的练习。
4. 反问: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反问的概念,并进行反问句的练习。
5. 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或故事引出修辞手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3. 示例:给出每种修辞手法的例句,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
五、专项练习:1. 比喻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比喻句,要求形象生动。
2. 拟人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拟人句,要求富有感情。
3. 排比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排比句,要求有节奏感。
4. 反问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反问句,要求有说服力。
5. 综合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3. 对于学生的写作练习,要细致批改,指出使用修辞手法的正确与否,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语文教材或修辞手法指导书籍,供学生查阅和参考。
2.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优秀的在线文章或练习资源,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3. 写作工具: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纸张、笔等工具,以及电脑或平板等电子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八、教学扩展活动:1. 举办修辞手法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展示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组织学生进行修辞手法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善于发现和欣赏美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属性,使其具有动作和感情。
3.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5.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例子,使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修辞手法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3. 分析:分析典型例子,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修辞手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自选题材,写一篇短文。
2. 收集生活中的修辞手法实例,与同学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练习,通过互相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定期进行写作测试,检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组织修辞手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修辞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及练习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乐山思文教育
修辞
一、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成为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
两只小虫都沉默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淀》孙犁)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五、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六、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七、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仿照写一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整个礼堂挤得连跟针都插不下。
3,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一动也懒得动。
4,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5,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6,他怎么能够这样糊弄我们呢?
7,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她眉眼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B、天幕上,群星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C、在大熊星座中,突然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
D、夜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显得广阔、安详而又神秘。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拟人)
3、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4、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至少写出一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