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TNM新分期及纵膈淋巴结划分
- 格式:ppt
- 大小:11.95 MB
- 文档页数:28
肺癌T N M 分期
肺癌外侵程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N)、远处转移(M)
T—原发肿瘤
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或痰支气管灌洗液找见癌细胞但影像学或内镜检查未见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 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以下,周围包以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检肿瘤尚未侵及叶支气管(即肿瘤未达主支气管)
T2:任何一个肿瘤具备以下体积和广度时:最大径超过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嵴2cm或更远,累及脏层胸膜,伴有延及肺门区的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尚未包括全肺
T3:不论肿瘤体积大小,凡直接侵及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包;
或肿瘤在主支气管内,距隆嵴不足2cm,但尚未累及隆嵴;伴有全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T4:任何肿瘤凡侵及下列脏器者:纵隔各脏器,椎体,隆嵴;或同一叶内有其他肿瘤结节;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
N—区域淋巴结,包括胸内、前斜角肌及锁骨上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右转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
N2:同侧纵隔内及(或)隆嵴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包括同侧或对侧其他肺叶内肿瘤结节
注:1 不常见的浅表扩展型肿瘤,不论体积大小,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延及主支气管,仍分为T1。
2 大多数肺癌的胸液是由肿瘤引起,少数患者中胸液多次细胞学检查阴性,即不成血性又不是渗液。
种种迹象包括临床判断说明胸液与肿瘤无关,则应将其排除在分期因素之外,患者任应分为T1、T2、T3。
肺淋巴结分组分级标准
根据国际癌症分期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肺癌分期系统,肺淋巴结分组分级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N0,表示没有淋巴结转移。
2. N1,表示肺门淋巴结受累,但不超过肺门淋巴结。
3. N2,表示肺门淋巴结和(或)纵隔淋巴结受累,但未扩散到
对侧纵隔。
4. N3,表示对侧纵隔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或纵隔上淋巴结受累,或者胸锁上淋巴结受累。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淋巴结分组分级标准,如根据淋巴结的
大小、数量、位置等进行更详细的分级。
这些标准的使用有助于医
生确定肺癌的临床分期,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疾病的监测和随访。
总之,肺淋巴结分组分级标准对于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TNM可分级的范围
TNM分期系统是用于描述肺结节或肿块的一种分类方法,其可分级的范围包括TNM三个部分。
T分期:
T分期主要描述肺结节或肿块的原发肿瘤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 T1:肿瘤直径小于等于3cm,并且只侵犯肺组织;
- T2:肿瘤直径大于3cm,或者侵犯胸膜、肺门、支气管等结构,但没有侵犯其他器官;
- T3:肿瘤侵犯胸壁、膈肌、心包等结构;
- T4:肿瘤侵犯其他器官,如大血管、食管等。
N分期:
N分期主要描述肺结节或肿块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N0:没有淋巴结转移;
- N1:转移灶位于肺门或支气管旁淋巴结群;
- N2:转移灶位于肺门或支气管旁以外的肺门淋巴结;
- N3:转移灶侵犯纵隔淋巴结或胸膜。
M分期:
M分期主要描述肺结节或肿块的远处转移情况,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 M0:没有远处转移;
- M1:有远处转移。
综上所述,TNM分期系统中可分级的范围包括T、N、M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分期标准,用于描述肺结节或肿块的不同特征和转移情况。
这些分期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新肺癌TNM分期(第8版)出版⽇期:2017年12⽉9⽇。
这是对肺癌TNM第8版的总结,这是⾃2017年1⽉1⽇以来⾮⼩细胞肺癌分期的标准。
它由IAS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颁发,取代了TNM第7版。
表中显⽰了第8版TNM分类的⾮⼩细胞肺癌,与第七版的不同之处⽤红⾊表⽰。
符合以前的版本有三个组成部分,描述肿瘤的解剖范围:T为原发肿瘤的程度,N为淋巴结受累,M为转移性疾病。
使⽤CT进⾏T分类,使⽤CT和PET-CT进⾏N分类和M分类。
可⽤于术前影像学和临床分类iTNM / cTNM,但也可⽤于明确的病理分期pTNM,治疗后yTNM 再分期和复发rTNM的分期。
第七版与第⼋版的区别在新的TNM第8版中,⼏个T类别的⼤⼩有所下降,并引⼊了⼀些新的基于病理学的类别。
此外,还介绍了关于胸外转移性疾病的新M类别。
肺实质病灶的⼤⼩被定义为肺窗三个正交平⾯中任何⼀个的最⼤直径。
在亚组织病变中,T分类由固体组分的直径定义,⽽不是完整的⽑玻璃病变的直径。
第8版TNM在肺癌中的肺癌分期T,N和M类别的亚组分为⼀些阶段,因为这些患者的预后相似[1]。
例如,cT1N0疾病(IA期)具有77-92%的5年存活率。
另⼀⽅⾯是任何M1c疾病(IVB期),其5年⽣存率为0%。
肺癌在冠状和⽮状⾯重建上具有明显的穿透⾎管⽣长(Transfissural); 肺叶切除不再是可能的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通常不可能进⾏肺叶切除术:Transfissural增长。
肺⾎管侵袭。
主⽀⽓管⼊侵。
涉及上下叶⽀⽓管。
这些是要报告的具体项⽬。
为了最好地展⽰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薄层图像和三平⾯重建是必要的。
在不确定⼊侵的情况下,多学科肿瘤委员会应根据个案和合并症来决定是否给予怀疑。
T-分类T0:影像学上没有原发肿瘤Tis:原位癌,不论⼤⼩;这只能在切除肿瘤后才能诊断出来。
T1肿瘤 - 左下叶典型的T1肿瘤,完全被肺实质包围。
T1肿瘤⼤⼩≤3cm;肿瘤≤1cm=> T1a;肿瘤> 1cm但≤2cm=> T1b;肿瘤> 2cm但≤3cm=> T1cT1a(mi)病理确诊来源于“微创”的,与⼤⼩⽆关。
IASLC新版肺癌TNM分期
总述
TX 仅细胞学检查阳性
T1 T≤3cm
T1a T≤2cm
T1b 2<T≤3cm
T2 3<T≤7cm;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不全性肺不张T2a 3<T≤5cm
T2b 5<T≤7cm
T3 T>7cm;累及胸壁、横膈、心包、纵隔胸膜;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完全性肺不张;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结节。
T4 侵犯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气管、食管、椎骨;原发肿瘤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结节。
N1 同侧支气管旁、肺门淋巴结转移
N2 同侧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 对策纵隔或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1 远处转移
M1a 原发肿瘤对侧肺叶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结节;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M2a 远处转移
分期
隐匿期TX N0 M0
0期Tis N0 M0
IA期T1a,b N0 M0
IB期T2a N0 M0
IIA期T2b
T1a,b
T2a N0
N1
N1
M0
M0
M0
IIB期T2b
T3 N1
N0
M0
M0
IIIA期T1a,b, T2a,b
T3
T4
N2
N1,N2
N0,N1
M0
M0
M0
IIIB期T4
任何T N2
N3
M0
M0
IV期任何T 任何N M1
备注:T:肿瘤;N:淋巴结;M:远处转移。
小写字母(a、b)代表肿瘤大小;大写字母(A、B)代表肿瘤分期。
肺癌tnm分期实施方案肺癌TNM分期实施方案。
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为了更好地指导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医学界普遍采用TNM分期系统对肺癌进行分期。
TNM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以及远处转移情况(M)来进行分期,通过对肺癌患者进行TNM分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肺癌TNM分期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T分期,T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袭范围来进行评估的,通常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
T1期肺癌指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未侵犯主支气管或血管;T2期肺癌指肿瘤直径大于3厘米或侵犯主支气管或血管;T3期肺癌指肿瘤侵犯胸壁、膈肌、心包或有腹膜播散;T4期肺癌指肿瘤侵犯纵隔器官或有远处转移。
2. N分期,N分期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来进行评估的,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N0期肺癌指淋巴结未受累;N1期肺癌指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受累;N2期肺癌指同侧纵隔淋巴结受累;N3期肺癌指对侧纵隔或隆突下淋巴结受累。
3. M分期,M分期是根据远处转移的情况来进行评估的,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
M0期肺癌指无远处转移;M1期肺癌指有远处转移。
在实施肺癌TNM分期时,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病理学检查等手段来获取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期。
分期完成后,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总之,肺癌TNM分期实施方案是肺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准确地进行TNM分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医学界能够不断完善肺癌TNM分期实施方案,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tnm肿瘤分期标准TNM肿瘤分期标准。
TNM肿瘤分期标准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肿瘤分期系统,它是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的受累情况(N)以及远处转移的情况(M)来进行分期的。
这一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预后,并且对于临床研究和统计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TNM分期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T代表肿瘤的大小和范围,通常分为T0-T4五个等级,其中T0表示没有发现原发肿瘤,T1-T4表示肿瘤的大小和侵袭深度逐渐增加。
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N3四个等级,其中N0表示没有淋巴结受累,N1-N3表示淋巴结受累的程度逐渐增加。
M代表远处转移的情况,分为M0和M1两个等级,其中M0表示没有发现远处转移,M1表示已经发现了远处的转移灶。
通过对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的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将患者的肿瘤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对于肿瘤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而对于晚期患者,则需要考虑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此外,TNM分期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指导随访观察,并且为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来进行TNM分期,以确保分期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TNM分期时,医生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避免遗漏重要信息,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总的来说,TNM肿瘤分期标准是一种简单、直观且实用的肿瘤分期系统,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并且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相信TNM分期系统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