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共146页
- 格式:ppt
- 大小:22.26 MB
- 文档页数:146
学位论文写作及其学术规范国际经济贸易系李庚寅教授1.论文的选题1.1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题好一半文”,对于学位论文来说,一个好的选题可能直接决定其是否能够达到的学术水准,并影响后期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学术研究的继承和创新:通过查阅书目和报刊资料索引,了解本学科研究的现状,了解前人在这一领域内作过哪些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有过哪些争议和歧义,还有哪些待填补的空白和待充实的薄弱环节,以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开拓,有所前进。
决不可不作任何调查研究就轻易确定题目。
否则,一些你感兴趣的,认为有价值的题目,可能已被别人做过,如等到干了一半以后再作调整,就难免会劳而少功甚至劳而无功。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差异。
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但是,就学生的培养和科学的发明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可能通常依靠知识、技能和实验,但从新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则需要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造性的想象。
因此,古往今来的学者都高度肯定和十分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他自己入太庙,“每事问”。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形象地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苏格拉底也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
另外,从人的心理活动来看,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观察力、好奇心、想像力等都被调动和诱发。
选题的过程,学生将经历思维的发散、流畅和聚敛的训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思维训练过程。
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一、前言(一)学术规范的意义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约定俗成的常规。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了“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的概念。
所谓科学共同体即是由共同的科学信念的人组成的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决定了什么是科学的定义,他们的依据也就是科学规范,科学规范决定了什么是常规科学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程序等内容。
库恩关于“科学共同体”和“常规科学”的思想起先被运用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后来影响越来越大,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
哲学也不例外,也有一个“共同体”和“常规”的问题。
(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从其内容与对象来看,它的确不是一门具体科学。
但是就形式而言,哲学又是科学,哲学也必须遵守学术规范。
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的对象、内容、方法去约束哲学的创新;同时,我们要注意,哲学的创新必须在学术规范下进行,只有在这一规范下的哲学创新,才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从而扩大它的创新成果的社会影响。
(三)在哲学界(尤其在中国哲学界)建立学术规范的困难什么是哲学?我说:“哲学是一门在其中人人都可称为‘家’的学科。
”这不是定义,也不是调侃,它说明了哲学这门学科缺少专业精神的历史和现状。
在哲学界建立学术规范不容易,而在中国哲学界建立学术规范就更加困难了。
传统上,中国哲学思想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格言、语录、杂谈、警句,等等。
而且,在古代的生活社会中,文史哲不分家,没有职业的哲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又掀起了全民性的学习哲学的运动,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好不热闹。
当下,一种典型的现象就是文化人和学术人不分,不管学什么的,都敢谈哲学,似乎哲学是人人都懂、无师自通的东西;而学哲学的人也以谈非哲学的东西为荣,似乎越普及、文化市场上越红火的东西就越是哲学的。
(四)学术规范的一个具体要求学术论文和随笔、杂谈、一般性的文章不同,一切学术性的作品在形式上必须有引文、注释、参考文献。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杨玉圣该讲的,刚才王卫国院长其实都已经讲了[1]。
所以,这个讲座大家听不听都没关系。
如果哪位下午有事,请自便。
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来到民商经济法学院,和这么多优秀的大多数比我年轻的将来的法学精英来探讨学术规范的问题。
王院长一周以前打电话给我,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问题,我不知道海报上是怎么写的,我今天把它反过来,叫做“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个人认为,论文写作尤其是在座的各位民商法、经济法的论文写作,我一点儿发言权也没有。
我本人是搞历史的,跟你们现在最热闹、最时髦、最红火的民商经济法是完全不沾边的。
我刚才听学院研究生工作办的于红老师介绍,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是全校最多的。
能够通过这么一个讲座和这么多的博士生、硕士生探讨问题,这是我今天愿意来的主要原因。
客观一点讲,我不是讲这个题目的最合适的人选,特别是对法科的学生而言,比如北大的贺卫方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梁治平教授、现在是吉林大学教授的邓正来先生,他们都是在国内最早倡导学术规范的著名法学学者。
如果他们来讲这个题目,比我来讲要更地道,因为他们都是搞法学的,并且都是法学界的栋梁。
而且,我相信因为他们是法学界的名家,所以如果他们站在这里讲,大家会更加容易认同。
我这个外行讲,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怀疑的态度。
没关系,外行就讲外行的话,内行就听听,看看能否引起大家的一点共鸣。
除了刚才我提到的贺卫方、梁治平、邓正来这三位法学界的学者之外,讨论学术规范最早的还有北大的陈平原教授、林毅夫教授、刘东教授等,也包括我们法大的方流芳教授。
也就是说,十多年前讨论学术规范的时候,他们大多是我这个年龄段的,40岁上下,当时在学术规范讨论中,我是他们的小兄弟,可能是年纪最小的,但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老大不小了!邓正来先生在发起了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本土化讨论之后,特别是1998年《中国书评》停刊之后,他主要转向了哈耶克的翻译和研究,陈平原教授主要转向学术史研究,梁治平教授主要转向法制史研究,卫方教授转向了司法制度改革的研究,而我呢?傻人有傻福,一直坚持下来。
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体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发明、新理论、新方法或新见解,是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主要依据。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向我校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凡不符合本规范的论文,一律不予受理。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在审核学位申请的同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规范审查,不符合规范的论文,不得通过学位申请。
二、语言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简体汉字)撰写。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可用相应语种撰写,但论文题目、摘要等必须有中文译注,并应附5000字的详细中文摘要。
三、字数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万字(不含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部分)。
四、论文内容规范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 封面、扉页,2. 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3.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目录,6. 符号说明(必要时),7. 论文正文,8. 参考文献, 9. 附录,10.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11. 致谢。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扉页学位论文封面正面上填写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导师姓名、所在学院(系、所)等内容(具体见样例1),在书脊上方印“博(或硕)士学位论文”,下方印“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题名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确切、具体、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学位论文封面不使用副题名。
硕博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本人在学期间从事科学研究的成果体现,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
为保证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实现我校学位论文格式的规范化,特制定《天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1、论文结构要求学位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十一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扉页,(3)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0)附录,(11)致谢。
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1) 封面(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
指导教师:除工程硕士写两名指导教师外(含一名企业导师),其他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
(2)扉页(见样例)(3)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里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否则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
(见样例)(4)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500~8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7个)。
(见样例)(5)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见样例)(6)目录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
(7)正文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
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
(8)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1.1基本要求及结构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提倡并鼓励用中、外文双语撰写。
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2-5万字左右(论文正文应该在40~80页),用A4纸张双面打印装订。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论文封面;2、扉页;3、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附件一);4、中、外文论文目录;5、中文摘要;6、英文摘要;7、符号说明;8、论文正文(包括文献综述);9、附录、附图表;10、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11、致谢;1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3、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附件二);14、外文论文(软件工程硕士根据自己外文情况选择是否用外文撰写)。
1.2格式规范及撰写指南论文封面,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统一印制,学生个人不需要自己准备。
封面需填写的内容说明如下:(1)分类号:须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标注,软件工程专业为TP311;(2)单位代码:10422;(3)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及涉密论文的正本不需标注密级。
被确定为涉密论文的副本必须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所确定的论文密级(内部、或秘密或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内部 5 年(最长5年,可少于5年);秘密★ 10 年(最长10年,可少于10年);机密★ 20 年(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4)学号:填写自己的学号;(5)作者姓名:请填写个人姓名;(6)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软件工程学科专业为软件工程硕士;(7)指导教师和技术职务:指导教师的署名技术职务一律以批准招生的为准,且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企业指导教师(限一名)必须写在括号中;(8)论文完成时间:上半年毕业答辩的同学填写4月10-20日中的某一日,下半年申请毕业答辩的同学填写10月10-20日中的某一日;以上几项字体须用四号加重黑体字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