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人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1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的内容。
4、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桥墩匀称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2)说明顺序是(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3、读6—9段回答(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的语言,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
2.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等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等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
教学设想1.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思路,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以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理解本文是如何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的。
3.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茅以升说:两根板凳搭起来就是一座桥。
桥,飞架于江河之上,屹立于风雨之中,让天堑变通途;连接过去和未来,沟通文明与蛮荒。
人类从不同类型的桥梁从远古走到现代。
今天,让我们走近仍在发挥作用的中国石拱桥,去了解认识它的发展变化与前景。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出生于一个清贫的读书人家。
祖父给他起名叫“以升”,意思是取“国家升平”之意。
从唐山路矿学堂考取留美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
曾任中科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在旧中国,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解放后,又参加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也是教育家,在教育界工作的20余年中当过5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
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编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说明文的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说明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湮没(yān mò)弧形(hú)陡坡(dǒu)和谐(xié)饮涧(jiàn)匀称(chèn)桥墩(dūn)郦道元(lì)河堤(dī)惟妙惟肖(xiào)湮没:埋没。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1教材简析:《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
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
三、说教学目标:五、说教学步骤,1、导入。
在音乐声里欣赏中外各式各样桥梁的图片,木桥、石桥、索桥、钢筋混凝土桥、钢桥,简单了解桥梁的发展史。
最后出现赵州桥、卢沟桥的画面,中国的石拱桥那么多,为什么作者这么推崇赵州桥和卢沟桥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预习检查:根据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如说明的要素、方法等。
3、观看《中国石拱桥》电视短片,短片把课文描述拱桥的内容与画面一一对应,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感受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形态构造。
4、课文导读:(多媒体投影导读问题,学生依照问题朗读课文,讨论作答)(1、了解对象:说明了什么事物?(2、抓住特征: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点?(3、品味语言:语言有什么特点?(通过朗读训练,结合导读目标,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5、合作探究:(1、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2、中国石拱桥有很多,文章为什么只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作者分别从那些方面为我们这两座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将全班同学分成2组,一组同学寻找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另一组同学寻找作者在说明卢沟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看哪组同学能够找得全,说的好。
中国石拱桥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该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先从“久、美、坚”三方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然后又介绍了赵州桥、卢沟桥,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揭示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还着重说明两座桥的各自的特点,以此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文语言以说明为主,又穿插记叙,严谨周密又不失生动形象。
3.中招考点说明方法与作用、标题的理解及作用、信息筛选及概括、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赏析说明语言、把握说明顺序、理解文章结构、文段作用。
4.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应首先明确什么是说明文。
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的不同之处,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二.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说出重点词语的含义.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你所获得的知识。
2、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清文章结构。
3、通过局部探究,能够说出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特点的。
三、评价任务:1、通过目标一,会读、会写生字生词。
2、通过目标二,能够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通过目标三,能够具体说出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说明技巧,能够准确说出本文说明的顺序。
2、通过揣摩语言,能够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例子。
3、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学生能够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2、针对目标二,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针对目标三,学生能够从文中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能运用效果词准确表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1.中国的石拱桥精彩开篇词我们经常用桥来比较友谊,因为友谊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接起来。
可以看出,这座桥建在没有道路的地方。
根据历史资料和调查,在原始社会,中国有一座木桥和一座由几根原木并排组成的木梁桥。
河北省赵县赵州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带拱的敞肩拱桥。
在欧洲,在赵州大桥建成700年后,拱门被采用。
今天,请跟我走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
3.学习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了解其作用。
4.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5.了解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优秀人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了解第一堂课的教学风格一、情境导入毛益生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在20世纪30年代成功设计并建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并在20世纪50年代参与了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
他对石拱桥的评价如下: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中国“千石拱桥中的杰出代表作品”。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性文本向我们具体介绍了两座著名的桥梁和相关知识。
二、自学指导1.大声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词。
(西安)张健(吉安)。
桥墩(d)ūn)河堤(d)ī)漳州(zh)ā解释以下单词。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没有能比得上的。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耳语:彼此耳语。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胜景:优美的风景。
当地材料:现场选择所需材料。
到位,到位(不是其他地方)。
3.了解作者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
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晚年编写了《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课题
4、找出中心句和支撑句,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4、把握、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效果预测
一、漫步“萌”桥
二、架设“栈”桥
1、学习说明文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2、共商目标.
3、了解作家作品。
三、以文“会"桥
4、读课文积累字词。
5、学习前三段,总结其特点.
6、学习4、5段,完成赵州桥的学习任务.
7、完成作业.2、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学生观看,点评特点,激发
兴趣。
2、学生学习了解说明文的有关
知识,学生掌握钥匙。
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后给出目标
和作家作品,老师再点拨。
4、学生分组预习收集,全班共
享。
5、自学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6、自学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并对
第5段进行阅读训练。
7、学生独立完成。
有错。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说明特征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参考书目
及推荐资
料
1、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上策。
2、学法指导很重要——-—“授生以渔”。
3、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帮的“教学相长”的能力势在必行。
4、注重积累,注意寓教于乐。
让学生享受学习。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3、体味本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意,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2、体味本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方法:1、自读与讨论相结合;2、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形态万千的桥,小时候的独木桥,石头块桥,现在随处可见的混凝土桥。
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下你见过印象最深的桥吗?(学生回答),要老师谈一句,“桥啊,不过是一条板凳”,这是茅以升老先生说过桥的一句话,今天我和大家就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所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一下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
二、明确文体,发放说明文学习材料,理解说明文基础知识。
三、初读课文,积累识记本课生字词。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本课生字词。
2、同桌或小组借助工具书积累、识记。
3、领读,其他书空书写。
4、听写,互批互改四、整体感知,理解文意:1、速读课文后,写初读感受。
2、交流初读感受(同桌、班内)3、就文章内容质疑。
(每人最少两个,多者不限)五、理清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1-2段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征;3-9段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10段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当代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由一般到个别,明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第二课时:一、导课上节课大家非常精彩的展示了自己的初读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中国石拱桥的总特征,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准确周密的语言来进行说明的。
二、指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1、_______________的中国石拱桥,其他同学读时思考。
2、指读,明确朗读要求1、2段齐读,10段齐读,3-9段自荐读,只要求声音大,能大声表达,读错字没关系。
3、根据教师要求填空(板书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4、文中的赵州桥,卢沟桥是正是中国石拱桥中的代表性桥梁,自然而然也符合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细读赵州桥,卢沟桥部分,找出相关语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把握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检查预习,划分段落层次,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3.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
“拱桥”,也是这样。
(3)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4)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