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目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1)

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3)

一、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 (3)

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5)

结语 (6)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注意事项 (8)

三、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8)

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9)

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9)

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13)

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13)

2 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14)

2.1 体现衬托效果 (14)

2.2 开拓空间 (14)

2.3 展现意境效果 (14)

2.4 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15)

3 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15)

3.1 因景制宜 (15)

3.2 色彩相宜 (15)

3.3 位置相宜 (16)

3.4 季相相宜 (16)

4 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16)

4.1 植物与建筑融合 (16)

4.2 植物与道路融合 (17)

4.3 植物与水体融合 (17)

5 结语 (18)

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地探究 (18)

一植物造景的概况 (19)

1 植物造景的概念 (19)

2 植物造景的意义 (19)

2.1 表现时空变化和特殊的意境效果 (19)

2.2表现衬托效果 (20)

2.3 极大地创造空间 (20)

2.4 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20)

2.1 美化作用 (20)

2.2 生态作用 (21)

2.3 防护作用 (21)

2.4 造景兼休闲作用 (22)

2.5 社会经济作用 (22)

三植物造景中应注意的问题 (23)

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了园林水体植物配置与水体景观设计相关问题,分析园林水体植物配置方法,阐述了水体景观设计理念,并探析了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水体植物水体景观配置设计

在园林中,水是关键组成要素。国内外园林设计都极为注重应用水生植物与创造水景。我国园林通常使用水生植物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营造出意境与氛围。园林水体景观可以提升园林空气湿度,使水体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将重要载体提供给沼生植物、水生植物及湿生植物。在为园林增色的同时,也有助于园林绿化面积的扩展。①

一、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

(一)配置水面植物

水面一般以配置漂浮植物、水植物及挺水植物的形式,形成与园林景色相适应的水面景观,对水面空间具有分割作用,增加园林景深。园林水面植物配置应该和水边景观相呼应,重视水面面积和植物比例,以及植物在质感与形态上的相得益彰。水边景观与水中倒影相结合,堪称入画美景,因此,至少应该留出60%的水面面积以供人们欣赏植物倒影。

(二)配置水边植物

园林水边植物不宜出现大小、树种、距离相同的品种绕水一周,这样会显得景观呆板、单调,应该与地形、道路相结合,灵活栽植。园林湖边应该留出一片空地栽植树丛与乔灌木,给人或郁闷、或开朗的视线。游人行走于水边,在湖景强烈的明暗对比中体会游湖情趣。配置水边植物的关键是线条构图。水面植物景观大多由挺水植物与乔灌木共同组成。各种植物通过线条与形态将水面的平直格局打破――乔木具有丰富天际线的重要作用,应该选择有别于周围绿树、轮廓分明及体型巨大的树种,湖边树丛林冠线应该具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从对岸观望时才会产生浑厚、雄伟的视觉表现力。此外,也有以湖边小山树群为衬托来丰富水边植物变化的情况。我国园林水边通常都是以垂柳柔条拂水的动感竖向线条将水面平直线条打破,将动感注入至水景中。挺水植物以群丛的方式搭配小桥、石矶及栈道,可谓别具情趣。

(三)配置驳岸植物

在园林水体景观中,驳岸是道路与水面过渡地带,在自然状态下通常为生产力较高、物种较为丰富的区域。在配置岸边植物时,应该有效结合水体驳岸,可使水体和水岸融为一体,给水面足够的扩展空间。在驳岸配置规则性植物,坚固且整齐,游人可以随意地在岸边活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水景中。然而,结构性驳岸具有较为生硬的线条,特别是一些规则性驳岸。所以,将植物种植在水岸边,柔化驳岸线条,能够有效弥补驳岸的不足,这点非常重要。在驳岸配置非规则性植物时,应该与园林地形、道路及水体岸线布局相结合。通常

非结构性驳岸具有线条优美、自然蜿蜒的特征,所以,在配置植物时主要是自然种植,避免出现等距栽植与整形修剪等情况。②与园林环境、地形相结合,所配置的植物疏密适宜、远近适宜、高低适宜,以此增加沿岸植被景致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一)园林水体景观应该彰显层次感

在布局与设计园林水体景观时,主体突出,层次感较为明显,借助水的动态元素,结合周边静景形成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效果。同时,在构成上增加园林环境空间的灵活多变性,柳暗花明与曲径通幽之景令游客目不暇接。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发现,古人极为注重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给人以触景生情之感,如此优美的自然意境往往会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启示。在国内园林景观设计中,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在布局园林水体景观方面应该严格遵循回归自然原则,但避免出现形似模仿。园林设计者应该将自然水体美和园林建筑美两者结合起来,遵循追求自然原则,将不对称、不规则的建筑格局完美呈现出来。在错落有致的园林水体景观布局中,景观构图以山水为主体,对植物进行自由布置。各种形式的园林水体景观是营造园林气氛与供游人观

赏的点缀物。游人置身道路回环曲折的园林中,能够领略到自然风光,实现审美情趣与自然环境完美的交融。

(三)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应该注重视听感受

设计现代园林水体景观也是对古典园林设计理念的延续。于动静结合中加入大量现代手法,如通过灯光喷泉将园林景观、人文及周围环境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来。在设计喷泉造型时,切忌设计形式单调、重复,极易让人产生厌倦感与视觉疲劳感。应对多种水型进行综合利用,通过组合,让不同形式的喷泉在游人面前展现出来,通过造型的不断变换,给观景者一种美的影像。园林水体景观一方面能够给人视觉美,在听觉方面,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不同美的意境营造出来――通过分析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形式发现,不管是气势如虹的水流还是涓涓细流,这些水声总能够吸引到很多游客。有的水流清脆悦耳,有的水流则振聋发聩,这就是水声的魅力。③在喧嚣、浮躁的城市中,在园林中设计水体景观更应该通过水声对周边噪音形成弱化作用,通过听觉与视觉立体感减轻游人思想压力,提供一个愉悦、轻松的园林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对自然美进行充分挖掘,并主观寻找一种与人文、环境、水体三者相统一的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了解、观察大自然,再从中提炼出感染力比较强的艺术形象。通过写意手法

将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园林意境创造出来,以此为设计园林水体景观的目的,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注意事项

一、在配置植物时,应满足功能上的要求,除了植物的基本功能(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尘、降低噪音、杀菌等)外,植物在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醉人,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当然也可用主题园的形式来展现时序景观,如:建春园,种植春花类植物,玉兰、海棠、丁香、碧桃、迎春等,展现五彩斑斓的春季美景。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规律和四季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地再现自然的佳景。

三、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主路应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少量花灌木,形成特色的景观,如银杏路、合欢路等;较长的道路上,可以用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但主景要突出;小路乔木不宜超过3种,可与石块、亭、廊等结合造景;

山路口主道路转弯处,应安排观赏树丛;花园小径可采用小灌木、花境、地被、山石相结合的方式。

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例如: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正如郑板桥的七绝“咬定青山不放松,主根原在破岩中。千磨百击还坚韧,任凭东南西北风”数千年的审美意识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松柏已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论宫苑寺庙,还是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等以松柏作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同样,以竹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偃而犹起的崇高品德;以荷花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种种寄情于植物之例不胜枚举。同时,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表现也会使人触景而生情,产生意境的联想。因此,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在安排植物组合时,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植物材料的颜色、外形、规格、叶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进行搭配组合,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分析所有经典组合的搭配原则,不难发现,将植物的相同点笔差别进行巧妙融合,是营造最佳景观效果的关键。从艺术的角度讲,植物组合的协调性主要由组成部分共有元素的多少以及和谐程度大小来决定。对比则正好相反,它主要取决于各部分差异的多少,以及这些差异之间冲突程度的大小。因此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最大限度提高组合的稳定性,融合性是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的原则。

针对色彩总是,一个色彩批示罗盘就可以帮你解决所有的困难。在你决定色彩搭配方案时,罗盘可以告诉你如何缩小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别,以寻求组合在色彩上的最大共同性。将对立色彩进行成对组合处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一些公认的成功组合,蓝色和橘黄色、黄色和紫色,或者红色与绿色等。此外,也可将具有某个相同基础颜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一个较有规模的色彩群,比如将紫色、红紫色和蓝紫色组合在一起。当然,任何一具色彩组合都与植物的株型、规格以及结构紧密关联,所以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需要变通的地方。下面将介绍一些搭配方案,供庭院设计人员和园艺爱好者借鉴。

叶型对比色彩互补

在设计此种植物组合时,少量出现的黄色和紫色的观花植物可以使整个组合在达到较好协调性的同时也能突出组合中其他植物元素的特

色。不论紫色和黄色的深浅度,或是选择其他颜色进行搭配,丝兰硬实、直立的叶片从一群体形较小,质地柔软,叶型较圆的植物,如欧亚甘草、马樱丹属植物从中伸出,其在叶型和外形上的巨大反差都将形成较强的视觉效果。

颜色相同外形不同

将两种或者更多种颜色相同的观花植物栽种在一起时,要通过株型和叶形上的差异来确保组合的景观效果。将浅粉色的金花菊与福禄考栽种一起,营造较强烈的粉色浪漫氛围。当然,金花菊与福禄考花朵的形状还是有较大的差别。金花菊一个花梗上盛开一朵成串的粉色小花,这一差别成为该组合的一个亮点。

叶型差别较大的绿植

观叶植物经过巧妙搭配组合能给从宁静舒适的感觉。在处理这种组合时,绿色深浅程度的细微差别可作为安排植物位置的一个标准。深绿色的大戟属植物成为浅绿且发白色的蕨类植物的陪衬,同时也将颜色介于两者之间或深或浅的八仙花属植物的叶片突出出来。此外,叶形、叶片大小、纹落图案的差别也是安排此类组合的重要依据。

颜色外形存在差异

蓝紫色与醒目的黄色并排栽植,可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效果,因为这两种颜色没有共同的色彩元素,且色彩差别较大。如果将紫色且发灰白色的蓟种植物和毛蕊花栽种在低密度的暗红色植物丛中,你会发现色彩反差被弱化,而植株造型上的差异也达到了一种平衡。

高度和外形存在差异

这种植物组合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差别做文章。丛生的丝兰拥有像剑一样狭长而直立的叶片,与四周栽种的质地柔软、植株较矮的柏木属植物、刺柏属植物形成鲜明对比。而丝兰旁边摆放的陶制大球,以粗糙淳朴的造型和灰蓝色的色调使整个组合更加突出,成为整个花园最为醒目的景观。

基础色调相同

紫色、蓝紫色以及红紫色的搭配是在协调中借助细微的色彩差别以获得显眼的对比效果。比如羽衣甘蓝融合了蓝紫色和紫红色两种颜色,与纯紫色的天芥菜组合在一起,色彩的接近使得组合景观的协调性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一定会成为花园里的经典一景。

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摘要: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组成,不可替代,并可促进生态环境构造。植物造景一定要全面发挥植物自身的特点,有效利用植物的习性。为让植物造景满足现代审美标准务必要明确个体美和协调美,这要求我们应掌握植物习性,确定景观及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文化代表着城市园林的根本精神。近年来,无论是社会整体经济,还是科学技术均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物质文化追求,在城市植物景观中也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园林植物关乎着景观设计,旨在通过景观设计对各种植物进行科学的搭配,实现高度统一,改善环境质量,提升艺术水平。

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园林景观设计指在特殊地域范围中,通过园林艺术,借助工程技术,经由地形改造、培育植物和建筑构件等打造舒适、宜人的境域。经由景观设计,为环境增添欣赏价值和基本使用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在某一层面彰显了文明程度,代表了价值取向,展示了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观念。综合来说,园林景观设计包含较多的内容,在规划和设计过程应思量景观因素,一般包含硬景观以及软景观。其中硬

景观主要指代人工设施,具体涵盖雕塑和凉棚等内容,而软景观则指仿自然景观。

2 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园林景观通常表现在植物中,通过乔木和草本植物等构建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美,演变成优美的图画。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依赖于植物点缀,利用上述植物除了提升艺术效果外,还可改善环境条件。

2.1 体现衬托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一般借助色彩,经由搭配对比突出某一空间,提升观赏印象,同时,通过自然曲线,借助植物自身的质感突显规则式建筑,利用自然对比展现不同材料的质感。

2.2 开拓空间

常规意义上,植物布局需保证疏密错落,且地方能够有景可借,同时,树木应呈现稀疏分布,树冠高度不应与视线保持同一水平。但现代园林却做出了调整,创设出不同的造型,给予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2.3 展现意境效果

园林空间本质上是四维空间,涵盖时间,时间一直在变化,而空间也随之不断变化。这通常展现在季节性变化中,自然生长构造出多姿多彩的四季。植物通常可制造新鲜空气,给人一种愉悦感,并渲染意境。

2.4 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不可或缺,这主要因为园林植物在形态和色彩中均较为独特。以花坛为例,主要通过色彩博得众人的眼球,通常出现在广场中心。

3 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3.1 因景制宜

因景观主题各不相同,选取的植物花卉也不一样,采用的配置方法也存在差异。以松柏为例,通常出现在烈士墓园中。由此可知,植物种植应思量各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造景初衷。另外,不管是群植、孤植和对植,均应结合景观主题需要慎重挑选配置方式。

3.2 色彩相宜

植物配置过程应保证色彩相宜,具体是指花木色彩和四周环境条件、地势条件、生态环境等保持统一。借助花木色彩以及外观等突显气氛、展现主题、构建意境,只有保证色彩统一,让人感到舒适,方

可出现美的感受。另外,花木配置也应考虑不同色彩带来的感受。例如,银杏和樱花等一般可渲染环境色彩。

3.3 位置相宜

植物造景的各个基地均存在地势高低、空气湿度大,地面空旷但光线强烈,地面隐蔽但光照不适宜等问题。由此可知,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应依照地理条件合理挑选植物,让植物的习性和生态条件相一致。

3.4 季相相宜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思量季相特点,保证小区季季有景,明确各个树木花卉对应的生长周期,掌握因四季迁移,植物在色彩和外形等方面展现的变化,适当延长观赏期。

4 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4.1 植物与建筑融合

园林植物是一种自然美,而建筑则是人工美,这两者的融合实际上是自然美以及人工美之间的融合,若处理适宜,则将达成和谐一致。众所周知,植物具有多样的色彩、姿态夺目、风韵独特、线条优美,这均可增强建筑美感,最终构建出动态均衡图,让建筑和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园林建筑仅仅是园林的基本组成因素之一,但它应与园林植物进行搭配,可对景观产生深远影响。简单来说,建筑及园林植物需

保证均衡搭配、有效补充,让景观具有艺术气息,其中苏州网师园便是最好的例子,具体见图1。但若处理不完全,则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样,若建筑师们不考虑周边园林,盲目地把宏伟的建筑作品搪塞在玲珑迷你的风景区,则将产生比重失调问题,有时还会带来野蛮破坏。

4.2 植物与道路融合

道路绿化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且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借助线性组合能够让城市绿地变成一体,在自然和人工景观中产生软连接。而植物配置应实现乔、灌和草的有机融合,同时,灵活运用别具一格的灌木及花卉,借此塑造丰富绚烂、多样饱满的植物景观。适宜的植物配置不仅要思量植物习性,而且应权衡观赏特性;不仅要思量个体美,而且应权衡整体美,且应因地制宜、合理栽种花草树木。由此可知,只有参照绿化功能,联系植物习惯,结合景观效果,坚守因地制宜原则,科学配置,方可让道路绿化朝着规范化、人文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4.3 植物与水体融合

将植物与水体进行融合,将会给人带来鲜明、清澈、开怀和爽朗的感受。我们一般将水比作园林的血液,放眼世界各国的园林景观均能看到水体的运用。水作为景观的基本组成,至关重要。水旁的植物在水体中产生的倒影可提升水体的美感,某些绚丽夺目,某些含蓄婉

约。然而,在融合过程应考虑所融合植物自身的习性,尽可能选取水杉等偏好湿润的植物。植物与水体进行融合时,不仅要思量水体的外形,而且应权衡整体效果,不允许过密栽植,遮盖水面自身的美感。在此之上,思量周边的地势条件,尽可能沿坡种植。另外,为将植物完全嵌至水体内部,还应考虑局部造景,可在水面中栽种荷花,也可在岸边栽种黄馨。顺着水体布置植物便可把控整体布局,且水体贯通整体,同时,植物浩如烟海。

5 结语

在景观设计活动中,从本源层面而言,植物配置实际上是绿地系统设计,以点、线、面、体有机整合为主。植物造景应考虑和整体环境的统一性、生态群落第一和植物生长稳定性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和积极参考所处地带现有的植被类型,确保景观格局适宜,特征特色显著,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植物配置的文化气息,使其贴近现实生活,营造一种亲近感。

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地探究

【摘要】植物造景是为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植物造景与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设计者要充分把握好植物本身的美感以及整体园林的审美,还要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文章主要探讨了植物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植物造景所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植物造景原则

一植物造景的概况

1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指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来创造出一定的景观,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特色及习性使整体的景观更加和谐美观。不同的植物造景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在植物造景中,最主要就是要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生长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每种植物的美感和功能,使整体环境更加具有审美价值。植物造景的不同布局也能将人引入不同的意境,植物造景要根据园林整体的风格进行创造,这样才能使园林给人的感觉更加和谐、美观。

2 植物造景的意义

2.1 表现时空变化和特殊的意境效果

园林空间其实是四维空间,它包括时间在内。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这个空间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植物季节性变化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成了“春天嫩芽初生、夏季烈日炎炎、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雪白苍劲”四季多样的景象。植物往往能带来新鲜空气,令人赏心悦目,还可以对其进行意境的创作。很多人写东西都会借助植物来抒发感情,园林正好可以利用植物的这一特点,创造有特色的视觉效果。

2.2表现衬托效果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常通过色彩及搭配对比,来强调某一特定的空间,加强人们对这一景点的观赏印象,并运用植物的质感和自然曲线,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所建成的规则式建筑,通过自然的对比更加突出2种材料的质感。

2.3 极大地创造空间

一般地说,植物布局通常都应疏密错落,地方都有景可借,树要稀疏,树冠要高或低于视线。而现代园林中却有了变化,不再像以往一样死板,而是有了多种多样的造型,有了极大的创造空间。

2.4 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植物是园林设计的要素之一,这是因为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如通常所说的花坛,就是利用色彩来吸引众人的眼球,一般在城市的广场中心。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1 美化作用

植物造景作为建造园林景观的基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自然线条,或劲拙、或柔美。植物造景变化万千、形态各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之美。根据植物的生命节律搭配种植花期不同的植物,使得不同

植物景观设计居住区植物分析

1.主入口植物景观分析: 植物种类,糖胶树,秋枫,扁桃,棕竹,红花继木,假连翘 分析:主入口由三部分组成,我们分析的主要是门内引导过渡空间。设计师用糖胶树来分隔入口与居民楼又以假连翘来进行与步石将两者联系起来。入口以景墙来起遮挡作用,在景墙前面种植假连翘以及棕竹,景墙与假连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眼前一亮。金竹由于生长状况不是很好所以没有很特别的效果起了一点点缀的作用。景墙后面种植了一棵秋枫以及几株扁桃。秋枫是作为入口处的标志植物来种植的。 2.次干道: 植物种类,大叶杜英,黄淮,假连翘,花叶假连翘,鹅掌柴,鸡蛋花,小叶紫薇,朱蕉。分析:次干道以人行为主,通车为次。与主干道连接处选用了大叶杜英作为过渡。并以大叶杜英为骨架,然后结合宅旁绿化进行植物景观的布置,布置不同季节开花的多种植物,此处的观花观叶植物选用了黄淮与朱蕉等比较有鲜明颜色的植物,但是各栋之前的观花观叶植物均有所不同,方便识别各栋建筑。 3.宅后绿地: 植物种类,大叶杜英,花叶假连翘,花叶垂榕,散尾葵,沿阶草。 分析:此处的宅后绿地采用沿阶草为地被,花叶假连翘为绿篱,并搭配散尾葵与花叶垂榕。整体为混合式种植,形成了高中低不同的空间层次,此处配有休息座椅,散尾葵与花叶垂榕起了一定的遮挡作用又不影响视线。形成了四时常青的绿化景观。 4.宅前绿地: 植物种类,台湾草,银边麦冬,大红花,花叶假连翘,灰莉,大叶紫薇 分析:整体的种植风格强调了植物的形态,小乔木,灌木,草花,地被按层次分布。地被银边麦冬布置在小乔木大叶紫薇之后,形成第一个层次,修剪球形灌木作高低错落组团为第二层次构成绿色骨架,左边的自然式花叶假连翘绿篱与右边球型冠大红花的形成对比,球型冠与瘦长型冠搭配,彩叶与绿叶搭配,视觉效果丰富。 5.水景区: 植物种类,鸡蛋花,龟背竹,鹅掌柴,大叶紫薇,花叶假连翘,肾厥,紫鸭趾草 分析:龟背竹,花叶假连翘,紫鸭趾草的混合种植通过植物的色彩搭配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在台阶对面紫鸭趾草是主景,再搭配矮小草本植物,主次分明。鸡蛋花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增加了水面的层次以及野趣,蕨类植物和龟背竹用以部分遮挡水边置石,也用以弱化石岸的生硬线条。 6.小道 植物种类,大叶榕,垂叶榕,鹅掌柴,花叶假连翘,文殊兰,散尾葵细叶沿阶草 分析:小道临近学校的篮球场,植物的主要功能是遮挡以及降低噪音的作用,从路边即篮球场往住宅区方向,由低到高进行树种了配置,依次是鹅掌柴,垂叶榕,大叶榕。并与宅后绿地进行了植物造景的搭配,以文殊兰,细叶沿阶草等作为地被植物,花叶假连翘为中层植物,散尾葵为高层植物,层次分明四季有绿。 7.小游园a长方形亭 植物种类,假连翘,鸡蛋花,春羽,秋枫,海芋,黄瑾,龟背竹,大叶杜英,垂叶榕。 分析:同样分为高中低三层,低层是龟背竹,春羽,海芋,中层是鸡蛋花以及黄瑾,上层是秋枫,层次分明。鸡蛋花与海芋种植在水边,倒影增加了水体的层次。鸡蛋花与黄瑾用以观花观枝,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8小游园b六角亭 植物种类,非洲楝,鹅掌柴,蜘蛛兰,沿阶草,龙血树 分析:整体的风格通透淡雅,在步石小道的两边种植叶子较为细长的比较矮小的蜘蛛兰以及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目录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 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 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 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 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 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 5.结语 (7) 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 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 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 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 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 5 结语 (12) 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 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 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 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 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 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

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 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 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 4.结语 (25) 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 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 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 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 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 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 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 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 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目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1) 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3) 一、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 (3) 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5) 结语 (6)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注意事项 (8) 三、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8) 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9) 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9) 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13) 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13) 2 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14) 2.1 体现衬托效果 (14) 2.2 开拓空间 (14) 2.3 展现意境效果 (14) 2.4 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15) 3 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15) 3.1 因景制宜 (15) 3.2 色彩相宜 (15)

3.3 位置相宜 (16) 3.4 季相相宜 (16) 4 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16) 4.1 植物与建筑融合 (16) 4.2 植物与道路融合 (17) 4.3 植物与水体融合 (17) 5 结语 (18) 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地探究 (18) 一植物造景的概况 (19) 1 植物造景的概念 (19) 2 植物造景的意义 (19) 2.1 表现时空变化和特殊的意境效果 (19) 2.2表现衬托效果 (20) 2.3 极大地创造空间 (20) 2.4 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20) 2.1 美化作用 (20) 2.2 生态作用 (21) 2.3 防护作用 (21) 2.4 造景兼休闲作用 (22) 2.5 社会经济作用 (22) 三植物造景中应注意的问题 (23)

园林景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4篇)

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4篇) 目录 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4篇) (1) 1园林造景地被植物 (2) 1.形态特征 (2) 2.植物特性 (3) 3.园林应用 (4) 2园林植物造景问题研究 (7) 3园林植物造型造景 (12) 1 植物造型与造景的概念 (12) 2 植物造型、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3) 3 植物造型在造景中的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14) 4 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4) 5 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的作用 (15) 6 植物造景对山石水体的作用 (16) 7 结束语 (16) 4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 (18) 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原则 (18) 2.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 (20) 3.结语 (23)

1园林造景地被植物 摘要:马蔺既耐旱涝又耐寒暑,既抗盐碱又抗病虫,既有极强的抗性又有很长的绿期,而且繁殖、管理简单,具备了建植人工植被所必备的特性,是园林造景不可多得的重要地被植物。 关键词:马蔺;植物特性;园林应用 1.形态特征 马蔺属鸢尾科、鸢尾属植物,为多年生密丛草本。根茎粗壮,木质,斜伸,有大量致密的红紫色折断的老叶残留叶鞘及毛发状的纤维在外包裹。须根稠密发达,黄白色,分枝不多,伞状分布,入土深度可达100cm以上。叶基生,坚韧,灰绿色,宽线形,无明显中脉,顶端渐尖,基部鞘状且带红紫色,叶长可达50cm,宽0.4~0.6cm。 花茎光滑,高5~10cm;苞片3~5枚,草质,绿色,边缘白色,长披针形,长4.5~10cm,宽0.8~1.6cm,内包有花2~4朵。花梗长4~7cn;花托很短,长约0.3cm;花萼片绿色,倒披针形,长4.5~6.5cm,宽0.8~1.2cm。花冠直径5~6cm,花瓣浅蓝、蓝或蓝紫色,窄长,倒披针形,长4.2~4.5cm,宽0.5~0.7cm,花瓣上有颜色较深的条纹。 蒴果绿色,椭圆柱状,长4~6cm,直径1.0~1.4cm,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种子棕褐色,稍有光泽,多面体状,不规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 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 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

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 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 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 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植物本身的颜色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形成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比如,在明亮的景区内,选择鲜艳的色彩植物;而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选择暖色调的植物。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目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 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 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 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 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 4 结语 (10) 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 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 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 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 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 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 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 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 8小结 (15) 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 1.形体 (17) 2.色彩 (18) 3.肌理 (19)

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 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1.1 适地适树 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其次,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也越发显现。植物作为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合理的应用和搭配,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起到景观绿化和生态保护的作用。本文将从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生态功能等方面,探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分析。 一、植物的形态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的形态包括树干、枝条、叶子、花朵等,它们的形状、大小、分布等都是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重要因素。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物的形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与场地环境相协调。比如,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可 以选择高大挺拔的树木或花坛,以遮挡阳光和减少车辆的噪音;而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中,则需要考虑到业主们的需求和喜好,沿街道种上绿化植物,打造出清新的环境。 2、与植被本身相协调。各种植物之间的形态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如使用不同形态的植物,比如苗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相互交错,植物的形态可以互相烘托或者互补,增加整体的层次感和流线感。 二、植物的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的色彩也是园林景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颜色的搭配会影响到整个环境的氛围和风格。如何正确运用植物的颜色进行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1、运用颜色心理学。不同的颜色具备不同的心理效应, 比如绿色可以起到放松和安静的作用,红色可以增强活力和激情,黄色则可以提升明亮的感觉等等,因此在选择植物色彩时,需要根据环境的设计风格、使用目的和人们的需求,运用颜色心理学的原理,达到创造出相应心理效应的目的。 2、运用冷暖色搭配原理。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颜色除了有 心理效应的作用外,还要注意冷暖色搭配原理。比如,在设计水池时,使用蓝色的水池和绿色的水生植物,则可以形成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而在设计干花摆设时,使用暖色调,如黄色、橙色等,则能增加温馨感。 三、植物的生态功能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的精灵,除了能够提供视觉上的美感外,在园林景观中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调节环境温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防止水土流失等。 1、调节环境温度。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通过调节周围环境 温度,能够减少夏季的热量、降低冬季的寒冷,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外环境。 2、净化空气。植物能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 作用,对园林景观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并缓解空气污染带来的压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园林施工——浅析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4篇)

浅析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4篇) 目录 浅析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4篇) (1)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分析 (3) 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原则及形式 (3) 1.1乡土性与多样性原则 (3) 1.2科学性和美学性原则 (4)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4) 2.1美化周边环境 (4) 2.2精神熏陶 (5) 2.3改善生态环境 (5) 2.4灾害防护作用 (5) 2.5提供休闲场地 (5)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6) 3.1科学性及乡土性的缺乏 (6) 3.2片面注重观赏效益 (6) 4解决策略 (7)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艺术 (8)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 (8) 1引言 (8) 2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定义 (8)

2.1植物配置定义 (8) 2.2造景定义 (9)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的作用 (9) 3.1熏陶居民的情操 (9) 3.2构建良好的环境 (9) 3.3提升居民审美观及保护意识 (9) 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现存问题 (10) 4.1环保意识尚显薄弱 (10) 4.2植物配置较不合理 (11) 4.3造景缺乏文化内涵 (11) 5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造景优化对策 (11) 5.1全面提升环保意识 (11) 5.2科学进行园林设计 (12) 5.3提升造景文化内涵 (13) 6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艺术要求 (13) 7结论 (14) 3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与科学配置 (15)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15) 1、整体+优先原则 (15) 2、因地制宜原则? (15) 3、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 (16) 4、生态性原则 (16)

园林景观——公园景区植物造景分析(3篇)

公园景区植物造景分析(3篇) 目录 公园景区植物造景分析(3篇) (1) 1动物园的植物造景 (1) 1、动物园类型 (3) 2、动物园的组成部分 (5) 1、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8) 2、植物种类选择 (10) 3、种植布局 (11) 2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造景 (14) 1、采用规则式布局 (14) 2、以纪念性建筑或雕塑作为公园主体 (14) 3、以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等不同功能划分空间 (15) 1、纪念区 (16) 2、园林区 (16) 2、植物选择 (17) 3、种植设计 (19) 3苏州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23) 1.园林的花木分类 (23) 2.优化园林植物配置 (26) 1动物园的植物造景

一、动物园的类型及分区 动物园游人宣传普及动物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单位,同时也是供游人休息、游览、观赏的城市公园绿地。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宣传科普知识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饲料加工厂以及兽医院。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全园面积宜大于20 h㎡,绿化面积不低于全园面积的55%。 一般来说,动物园有以下主要任务: 科学研究:动物园是研究动物习性与饲养、驯化和繁殖、病理和治疗方法的试验基地。其收集、记录、分析动物资料所得的科研成果用于解决动物人工饲养、繁殖和改善饲养管理的问题,并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科普教育与教育基地:动物园应向游人普及动物科学知识,宣传生物进化论,使游人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种类、动物区系、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发展演化过程以及动物的经济价值,动物、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从而起到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资源的作用。同时,动物园还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动物知识的直观教材和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的实习基地。 实现异地保护:动物园是野生动物,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庇护场所,是保护野外趋于灭绝的动物种群,并使之在人工饲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如今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将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 1、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1,1植物造景的概念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应用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与组织景观,使在园林植物之间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各类植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白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植物造景是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以崇尚白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总体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等现有条件,确立以植物造景为主,健康、生态的植物白然配置。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 1 , 2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

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 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其它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结合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2、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2,1植物造景的时空变化特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白然界中形成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 现上有很强的白然规律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暂时的,动”一方面说明植物不同于山石、建筑等是静止不动的;二是在配置时应考虑近期尤其是长远的绿化效果。 2,2植物是造景中的独立景观 园林植物独立成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1)用单一的 树木型态与景观色彩表现的孤植形式,在视野开阔处作为造景的主景;(2)按照美学规律、观赏视点的不同及植物季相的演变,组成疏密有致的既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体现个体美的丛植形式;(3)多用草本花卉组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4)由乔、灌、花草组成的白然式群落,效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目录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 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 【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 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 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 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 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 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 1.设计基本原则 (4) 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 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 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 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 六、结束语 (7)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 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 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 3.1选择 (9)

3.2配置 (10) 3.3空间分配 (10) 4结束语 (11) 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 一、前言 (12) 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 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 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 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 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 1.1 季节性原则 (16) 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 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 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 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 2.2 孤植配置方法 (17) 2.3 群植配置方法 (18) 2.4 花群配置方式 (18) 3 结语 (18)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目录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 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 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 1.1 园林景观设计 (4) 1.2 中国古典园林 (4) 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 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 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 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 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 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 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 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 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 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 4.1 列植 (8) 4.2 群植 (8) 5 结语 (8) 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 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 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 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 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 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 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 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 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 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 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 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 4 结束语 (15) 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 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 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 2.1主体性原则 (16) 2.2艺术性原则 (17) 2.3生态性原则 (17) 2.4文化性原则 (18) 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目录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1) 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 1、多样统一的原则 (5) 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6) 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6) 4、均衡的原则 (6) 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7) 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及应用 (9) 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9) 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10) 3 美学原则 (10) 4 植物造景的基本做法 (12) 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14) 1、功能分区 (15) 2、环境气氛 (15) 3、文化内涵 (16) 4、历史文化主题 (16) 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16) 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17)

3、主体植物利用 (17) 4、深化主题 (18) 1、园林空间功能 (18) 2、园林空间特点 (18) 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19) 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19) 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19) 4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 1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2) 3 结语 (24) 5植物造景在菏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5) 1 植物造景的概念演变 (25) 2 植物造景的要求 (26) 3 植物造景的功能 (29) 4 植物造景的植物多样性 (31) 5 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 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本文通过分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构景手法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构景手法分析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绿化环境要求也越 来越高,做好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绿色化居住环境,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 使园林景观具有活力才能够吸引游客。本文探讨了园林区内景观特征及植物空间 特性,分析了几种主流化的园林空间形态和植物景观的构造手法、设计方法,以 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在园林区域内,会种植大量的树木花草,这些植物都是园林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搭配不同的植物树木展现出不同景观色彩,让游客在园林中能够享受温 馨和谐的绿色环境。 1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特征 园区内部植物是景观空间的主要构成材料,它们具有运动性,而且植物也是 环境的展现。植物生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树木花草本身具有空间立体特性,具有更强的运动性,可以展示灵活性、延续性及复杂性。植物硬质环境有明 显的差别,色彩迹象性,植物色彩的丰富性。此外,植物通过色彩明暗对比,不 同项目能够有机搭配,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感,可塑性园林植物空间结构可大可小,对植物的限定不像建筑物那么僵硬,而且园林植物空间有丰富的层次感及功能的 构图,巧妙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植物空间。 2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2.1 基面是空间的垂直面 一般是由空间的基面构成最基本的空间范围,进而确保空间视线以及周边环 境的连续性。一般情况下,草坪、花坛以及相对低矮的植物会被应用于其中。 2.2 垂直分隔面

园林植物景观的垂直面,是由一定高度的植物所构成的面,它能够表现出鲜 明的空间氛围和空间立体结构,进一步塑造良好的空间立体效果。具体来讲,树 干往往都处于一个外部空间支柱的地位,需要明确每一空间结构的垂直分隔面, 进而区分不同的植物空间形式结构。其次,植物叶丛的疏密程度、枝叶的整体高 度能够影响整个空间的氛围和状态。如阔叶或针叶林会逐渐变得茂密,并且体积 会越来越大,氛围感逐渐增强。而落叶植物具有封闭的效果,落叶植物会随着季 节的不同而作出不同改变。落叶植物是依靠枝叶条影响空间的范围。对此,常绿 植物在竖向的分割面上,能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2.3 覆盖面 覆盖面通常与分枝点高度有关。大型植物的树冠相互衔接,能够通过一定的 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覆盖面。覆盖面的高度与支点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更 好地形成一个覆盖面。植物空间的覆盖面往往由分支点高度在人身高以上的树枝 形成,它同时也限制了视线以及方向。覆盖面能够根据夏季和冬季的四时变化而 进行改变,夏季的封闭感相对更强,冬季的封闭感较弱。 2.4 园林植物空间的时间具有特殊性 植物能够随着不同时间段而做出相应的变化,植物在四季的周期状态、发育 情况都不同,能够通过时间的变化从颜色、形状上进行调整和改变。在季节更替 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色彩的变化,进而塑造一个动态的园林植物空间。 3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手法 3.1 景观空间设计的简洁性 简洁是园林设计突出的代表风格,相比过去使用复杂线条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简单设计也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在植物空间造景设计中,简单运用重复性的设计,展现简洁之美,通过形态及色彩不同,植物在一定特征和规律下,能够呈现 单纯而富有变幻的美感。使用植物形态的重复,可以给群众生活、工作更放松宁 静的舒适感。景观重复可以是完全一致的特征,重复大多数是用于覆盖式的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为园林增添生机与美感,同时 也能够发挥遮荫、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设计师们 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植物布局和植物组合,来打造不同风格 的园林景观。本文将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设计 原则和技巧。 1. 赏景植物的应用 赏景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花卉、园林树木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搭配不同季节的赏景植物,能够使园林在不同 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增加园林景观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3. 花境的应用 花境是指在园林中特别设计用于布置花卉的景观区域,它们通常是一些花园、花坛或 者花墙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境的设计能够为园林增添色彩、魅力和活力,同时也能 够吸引蝴蝶、蜜蜂等昆虫,促进生态平衡。 二、植物造景在不同场景下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1. 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造景 在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造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流量的大小和行走的路径,采用合适 的植物布局和组合,不仅能够增加景观的美感,还能够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活力。对 于公共空间来说,植物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维护成本,通常会选择一些 对环境要求不高、易养护的植物进行设计。 2. 庭院景观中的植物造景 在庭院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通常能够通过绿植、花卉、树木等元素为庭院增添生机 和美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庭院的大小、光照、风向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和布局,同时也需要根据庭院的风格和主题进行植物的搭配,以达到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效果。 3. 商业空间中的植物造景 在商业空间中的植物造景设计中,植物往往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 的商业功能。比如选择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受的植物进行装饰,加强商业空间的品牌形象 和氛围营造。商业空间中的植物造景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选择 那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进行搭配。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思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植物造景;造景思考 1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由于植物造景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园林设计质量,因此在规划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此保障造景景观的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其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态性原则 在造景设计中要尽量保证植物的生态性,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不得违背其生长规律,注重植物发挥绿化、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湿度、涵养水土等生态性作用。严禁设计人员盲目搭配景观而忽视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发育条件,导致植物的特质以及功能难以发挥。 1.2以人为本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植物造景应当注重自然性、艺术性和生活性的结合,满足人们向往绿色、回归本真的心理需求。因此对植物造景的设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手段将植物融合到生活环境中,促使各种矛盾达到统一,既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又能够适应栽种条件。充分发挥自然影响人的效果,促使观赏者能够从植物景观中获取有益价值。 1.3因地制宜原则 对于植物造景应当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思想,并合理引进适应本地水土和气候的乡土树种。由于我国植物种类较多,但地区间植物栽种差异相对较大,在设计植物种类时,应当尽量选择乡土植物,确保其具有适生性、无害化和一定的观赏价值。 1.4新旧思想融合原则 设计植物景观需融合现代审美思想和传统文化内涵,汲取古代设计精华和当代文明特征,结合传统技艺与先进机械,充分满足园林景观设计需求,营造具有特色化的造景形象。特别是在近年来,各种现代园林建设风格趋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设计规划中应当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念,将有益的新旧思想进行融合,实现继承与创新,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自身内涵。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要点 2.1科学设计植物造景空间 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生态功能以及观赏效果等方面,其能够营造具有美感的软性空间,对整个园林起到引导、协调等作用。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地布置植物造景空间,要将植物自身作为空间构成中的独立要素,比如在平面上可利用地被植物、矮灌木等体现空间范围。在立面上利用高低层次不同的植物进行空间的开放或者封闭等,促使各种空间形成交错形态,进一步丰富空间感和层次感。同时设计人员可将植物造景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比如在起伏地形上设计林木植物,构成林际线,突出安全感和视觉美感。 2.2合理运用乡土特色植物 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当合理运用乡土特色植物,通过科学搭配植物花色、叶色乃至气味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提高艺术观赏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可选择合理的色叶植物,营造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效果。比如利用叶形叶色具有季节性变化的乔木和灌木作为造景主体,如枫树、银杏、紫叶李以及金叶女贞等。同时也可利用花叶类植物点缀景观,如小叶榕、洒金榕等,保证造景植物的形态优美、叶形秀丽。同时设计搭配花色深浅不一的乡土植物,以一种深花色作为主旋律,环绕浅色植物,突出景观主题和特色。而且利用乡土特色植物,能够体现地域特点,形成本土景观文化,例如可借鉴广西本土特有的秋海棠景观设计,彰显地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归属感。除此之外,可设计带有浓郁香气的乡土植物,如桂花、茉莉花、薰衣草、兰花等,营造花道景观,既能够提升观赏性,又能够丰富游览体验,切实增强植物造景的艺术效果和感官感受。 2.3优化设计花坛花境

植物景观分析报告

植物景观分析报告 1.绿化指标分析 绿地率:49.5% 绿化覆盖率:52.8% 绿化率:74.7% 绿体率:296% 2.植被种类分析 乔木: 香樟、柳树、喜树、悬铃木、桉树、八角枫、梅、慈竹、桂花、天竺桂、黄葛树、海桐、女贞、澳洲金合欢、塔柏、花柏、雪松、泡桐、银杏、小叶榕、刺槐、刺桐、罗汉松、象牙红、侧柏、水杉、杉树、腊梅、秋枫、贴梗海棠、红叶李 灌木: 桂花、毛叶丁香球、小叶女贞、红檵木、山茶、黄槐决明、紫薇、腊梅、棕榈、大叶黄杨 草本: 以麦冬为主,结缕草、皱叶狗尾巴草等 3.绿化季相景观分析 该地段总体来讲季相不是很明显,主要以绿色为主,常绿树(如小叶榕、香樟、侧柏)和落叶树(如刺槐、水杉、悬铃木)较多,有少量观花、观干、观枝、观形、观叶的特色植物,入口左旁绿地中高大光杆的八角枫,树干奇特光秃的紫薇,叶形像蒲扇的蒲葵,春季开花的红叶李。 从校园入口到一教区两侧的香樟总共120多课,平均高达十多米。一年四季都葱郁幽深,较为古老的有沿湖段的竹林,入口左旁的秋色叶类黄葛树,枝叶甚为茂盛。观花植物主要有春花类,红叶李、贴梗海棠、澳洲金合欢、刺桐、泡桐、象牙红、柳树;夏花类,紫薇;秋花类,桂花、黄槐决明;冬花类,腊梅。观叶色植物有银杏。观赏果实的有悬铃木、黄槐决明。 4.植物配置方式分析 在平面布局上,高大的乔木主要栽植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以及建筑物周围,视觉引导性较强,从而串连了外部空间,就可界定出各区域和边缘线,适宜距离的两侧香樟,可为学校的横幅展现等提供较为理想的自然式空间,也不失为一种人工化景观,增强了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其他场地则以中高乔木、低矮灌木和草本为主,配植形式较为合理。在入口处的斜坡地段,麦冬草坪内也栽种了部分大叶黄杨、二乔茉莉等观叶色块,丰富了景观,但生长态势不够好,有枯萎现象。 在分层结构上整体而言,该调查区域分层结构较为良好,有高大的香樟等、较高的垂柳等、低矮的毛叶丁香等、匍匐的麦冬等。但是,植物种植形式较为凌乱,特别是入口左侧化粪池附近,杂乱无章、环境恶劣。 在配置手法上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冠下、封闭性、竖向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剖析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跟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 关于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各个城市掀起了园林建设的高潮。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侧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重要,所以 增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剖析十分必需。 二.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设计的观点 1.植物造景的观点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应用各样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与组织景观,使在园林植物之间及与其余园林因素的配置过 程中,充足发挥出各种植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知足人们的赏析需求。植物造景是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以“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就地取材、特点鲜亮;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整体设计理念,充足利用地形、地貌等现有条件,确定以植物造景为主,健康、生态的植物自然配置。其主要特点是重申植物景观的视觉 效应。 2.植物景观设计的观点

植物是园林因素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作为独一拥有生命力特点的园林因素能使园林空间表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许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资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只包含视觉艺术成效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其余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联合能够创建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设计原则 1.植物造景的作用 跟着经济的飞快发展,人类对物质追求已经渐渐转为精神追求,人们日趋盼望体验自然中变化无量,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植物美,植物不单在形态,色彩,线条,造型上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植物产生的生态效应,能够创建出优美舒坦的生活环境。 所以植物造景不只能够美化调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感觉,还可以达到分开空间,改造地形等多种效应。园林的空间是一个四维空间,跟着时间的改变而显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够充足的表现出时空的变化。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因为增强了空间的变化,所以能够给人们带来奇特感,而经过植物造景能够更好的突出地形的高低起伏特征,比方地形较高处栽种高大的乔灌木,能够增强高耸的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造景理念浅析(3篇)

园林植物造景理念浅析(3篇) 目录 园林植物造景理念浅析(3篇) (1) 1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对现代城市绿化的启示 (1) 2城市植物造景特色探讨 (6) 1 引言 (6) 2 徐州市新城区概况 (6) 3 徐州市新城区植物造景的影响因素 (7) 4 徐州市新城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9) 5 徐州市新城区植物造景特色的探讨 (11) 6 结语 (13) 3城市中央徽派建筑园林植物造景浅析 (14) 1 以往城市中央模式的小区园林造景出现的问题 (14) 2 园林造景遵循原则 (15) 3 城市中央小区园林重点元素的组合 (16) 4 追求“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的理念 (19) 5 美好愿望 (19) 1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对现代城市绿化的启示 [摘要]21世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很多学者在关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了物质文明与环境的共存,实现

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植物造景观念的思想根源着手,介绍了我国园林的特征,阐述了传统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对现代城市的绿化。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绿化城市绿化 我国古典园林的建设种类比较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在现今,传统的植物造景观念对于现代化城市绿化有很重要的影响,人们不仅要求在审美观念上得到提高,还要求将我国的文化、艺术等方面应用到绿化中去,以反映我国园林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感,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古代传统园林建造观念的影响,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天人合一”自然观 在我国古时期,人们依靠天时、地理和人文生活,他们都认为在这个地球的系统之中,人、自然和社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存在的,它们都有共同的“根”。因此,无论是人类,还是飞禽走兽,都要服从宇宙这个大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天人合一”自然观就要求我们用整体的眼光去看世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古时期的人们在对待人和自然时,一直在注重追求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获取了最大程度的美感。 二、传统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5篇)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5篇) 目录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5篇) (1) 1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心得 (2) 2园林空间景观及园林植物的营造 (8) [关键词]园林空间;景观;园林植物;营造作用 (8) 1.园林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8) 2.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9) 2.1可丰富园林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9) 2.2可协调园林景观环境 (10) 2.3可满足园林构图要求 (10) 3.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10) 3.1开敞空间营造 (10) 3.2封闭空间营造 (11) 3.3覆盖空间营造 (11) 3.4重视植物的毒害性 (11) 4.结语 (11) 3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3)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景观;景观评价 (13) 一、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13) 二、研究展望 (15)

三、结语 (16) 4园林道路交通景观中植物配置 (16) 关键词:道路交通景观;绿地;城市交通系统 (17) 一、园林道路交通系统的植物配置现状 (17) 二、成都市园林道路交通系统景观规划的可用性及建议 (20) 5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 (23) 1 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原则 (23) 1.1 美学原则 (23) 1.2 生态性原则 (23) 1.3 人性化原则 (24) 2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24) 2.1 结合几何学、透视学和错误视觉的原理 (24) 2.2 植物造景技术的多元化应用 (25) 2.3 关注园林植物四季的更移 (25) 3 结语 (26) 1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心得 摘要:简单地说植物配置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植物与道路、植物与建筑、植物与水系,植物本身(乔木不灌木灌木不草花或者三者之间……)那么如何才能有能力做植物配置呢?他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