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6
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4.2×0.62的积有( )位小数;2.85÷2.5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
2.小华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坐在小华正后方第一个位置的李明用数对表示是( )。
÷=直接写出下列算式得数。
3.根据83.232 2.6÷=( )83.2 3.2÷=( )8323204.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课本的规格为“210毫米×148毫米”。
那么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米。
(保留两位小数)5.如果a=b,那么a-3=b-( ),5a=b+( )。
6.有7张卡片分别写着数字“5”“5”“5”“5”“6”“6”“3”,小红任意抽一张,她抽到数字( )的可能性最大,抽到数字( )的可能性最小。
7.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最小是( )cm2。
8.一块梯形铁皮的上底长9dm,下底长15dm,高6dm,从梯形铁皮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这块平行四边形铁皮的面积是( )。
9.如图,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如果梯形的面积是39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转化后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
10.一条步行街全长1350米,在步行街的一侧每隔50米张贴一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两端都贴),一共要张贴( )张。
11.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3.5×0.3 B.3.5÷0.3 C.3.5+0.3 D.3.5-0.312.1.25×8.08=()。
A.11 B.10.1 C.10.0113.与数对(2,5)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的数对是()。
A.(5,2)B.(2,8)C.(4,5)14.如图,甲、乙分别是梯形和三角形,比较甲和乙两部分的面积,结果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确定15.如图,甲,乙两个图形分别是梯形、三角形,比较甲、乙两部分的面积,结果()。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复习综合试卷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2.7×0.43的积是( )位小数。
5.08×0.49的积是( )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
2.两台玉米脱粒机4.5小时共脱粒17.1吨玉米,平均每台脱粒机每小时脱粒( )吨。
3.一本故事书7.5元,50元钱最多能买( )本这样的故事书。
4.王老师平时每天开车上下班,每月大约耗油45升,汽油每升7.53元。
为践行低碳生活,王老师改为每天骑车上班。
王老师每月仅加油就可以节省家庭开支__________元。
如果按照私家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千克)=耗油量(升)×2.7来计算,王老师每月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__________千克。
5.请你根据下面的活动要求,设计一个游园抽奖方案并填在表格里。
(1)在抽奖箱里放入三种颜色的球共10个。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黄球和绿球的可能性相同。
颜色红球黄球绿球数量(个)( )( )( )6.鞋的尺码是指鞋底的长度,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2x -10来表示(y表示码数,x表示厘米数)。
小亮爸爸的皮鞋鞋底长26厘米,是( )码;小亮买了一双36码的凉鞋,鞋底长( )厘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dm,高是5dm,它的面积是( )d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dm2。
8.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相比,( )变了,( )没变。
9.如图,直角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6厘米、10厘米,高为8厘米,如果用虚线把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那么AB的长度是( )厘米。
10.一个边长是30m的正方形花坛四周,每隔5m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 )面彩旗。
(顶点处各插一面彩旗)。
11.每千克大豆可榨油0.38千克,市场上大豆每千克售价3.6元,而大豆油每千克售价12.5元。
农民伯伯收获了50千克大豆,如何能获得最高利益?(不计加工成本)()。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学霸测试题一、认真细致,我会选。
(共10题;共30分)1. ( 3分 ) 把9.495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 9.49B. 9.40C. 9.502. ( 3分 ) 下面竖式中,余下的4添0后,表示40个( )A. 1B. 0.1C. 0.01D. 0.0013. ( 3分 ) 把小数12.54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后,再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 )。
A. 大小不变B.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C. 扩大到原来的10倍4. ( 3分 ) 我们用有理数的运算研究下面问题.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几天后为正,几天前为负.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变化用算式表示正确的是( )A. (+4)×(+3)B. (+4)×(﹣3)C. (﹣4)×(+3)D. (﹣4)×(﹣3)5. ( 3分 ) 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2.02,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应该是( )A. 14.42B. 18.18C.34.62(一)6. ( 3分 ) 已知28×13=36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8×1.3=36.4B. 0.28×1.3=0.364C. 3.64÷13=2.8D. 0.0364÷0.28=1.37. ( 3分 )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B. 周长变了、面积变了C.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D.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8. ( 3分 ) 下面竖式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9. ( 3分 )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0cm,高是0.5m,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 0.2 m2B. 0.8 m2C. 20 m2D. 0.4 m210. ( 3分 ) 用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则a等于()。
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试卷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3.14×0.86的积有( )位小数,a×5×b用简便写法写成( )。
2.若把电影票上的“6排14座”记作(6,14),那么(21,17)表示( )排( )座。
3.一种花生每15千克可以榨油12千克,那么这种花生每千克可以榨油( )千克,要榨1千克油需要( )千克花生。
4.估算:一块地种有白菜29行,每行有19棵,每棵白菜重2.1千克,这块地大约能收( )千克的白菜。
5.桌子上有一些反扣着的扑克牌,其中红桃有3张,黑桃有5张,方片有7张,随意摸一张,摸出( )的可能性最大。
6.甲、乙两辆小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
经过4小时后,甲车落后乙车40km。
乙车每小时行驶80km,甲车每小时行驶( )km。
7.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dm2,那么阴影部分的三角形面积是( )dm2。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为a米和5米,它的周长为________米。
9.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4.2平方厘米,上、下底之和是18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 )厘米。
10.昆明大厦每层楼有18级台阶,赵明从一楼走到四楼一共走了( )级台阶。
11.下面()算式的得数是循环小数。
A.1÷4 B.0.2×0.3333 C.10÷50 D.1÷312.3.2×2.5×4=3.2×(2.5×4),计算中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交换律1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B.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C.数对(6,2)和(2,6)表示不同的位置14.下面四幅图中都有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cm。
四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都不相等B.有2个相等C.有3个相等D.4个都相等15.有一堆钢管,上层有6根,下层有10根,一共有5层,这堆钢管共有()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0.38×13的积有( )位小数,3.64÷1.5商的最高位是( )位。
2.明明坐在教室里的第3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 ),如果将她往后调2行,她现在的位置就是( )。
3.每个油桶最多可以装13.5千克油,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油桶,才能把180千克油全部装走。
4.2.30.7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5.一个盒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5个蓝球,现从盒中摸出一个球,有( )种可能,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小。
6.一桶油用去a 千克,还剩25千克,这桶油重( )千克;每本练习本x 元,买4本,付了10元,应找回( )元。
7.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是3.6米,对应的高是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dm ,高是8dm ,面积是2108dm ,这个梯形的下底是( )dm 。
10.一个池塘的周长是100m ,如果每隔10m 栽一棵树,一共栽( )棵树。
11.90000049=⋅⋅⋅个.,8000008=⋅⋅⋅个.,×的积的小数部分有( )个0。
A .17B .18C .19D .20 12.简算6.23×4×0.25=6.23×(4×0.25)=6.23×1=6.23时,应用了(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 13.小亮的班级有36名学生,按照6×6的形式安排座位。
小亮的位置是(4,5),小明坐在小亮的前面,则小明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
A .(4,4)B .(3,5)C .(3,4)D .(5,4) 14.如图,平行线间三个图形的面积相比( )。
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B .三角形的面积最大C .梯形的面积最大D .面积一样大 15.一个梯形的高与两底的乘积分别是20和45,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
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2.9×8.37的积里有( )位小数。
2.小军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小红坐在第2列第2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86,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3.计算0.3870.86( )。
4.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填空。
6.6×6.7=44.22,6.66×66.7=444.222,6.666×666.7=( ),6.66666×66666.7=( )。
5.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20次,摸到了红球16次,黄球4次,由此可推测,盒子里( )色的球可能多,( )色的球可能少。
y=,那么6.《西游记》每套36元,要购买y套《西游记》,一共要付( )元。
如果40一共要付( )元。
7.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半广以乘正从”(“广”指三角形的底,“正从”指三角形的高)(如图),如果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7厘米,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为a米和5米,它的周长为________米。
9.一堆钢管,相邻两层之间相差1根,已知最上面一层有8根,最下面一层有20根,这堆钢管一共有( )层,共有( )根。
10.有一个时钟,每小时敲一次,几点就敲几下,如果敲4下需要6秒钟,钟敲11下要( )秒。
11.小青的房间是个长3.8米,宽3.6米的长方形,如右图所示。
她列竖式计算了房间的面积。
结合下图,可以发现少算了()的面积。
3.83.6⨯9.48A.②和③B.②和④C.③和④D.①和④12.计算4.5×101可以运用()进行简便运算。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13.下面()表示的位置与(6,4)表示的位置距离最近。
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试卷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2.7×0.43的积是( )位小数。
5.08×0.49的积是( )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
2.小明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张票上的“11排5号”用数对记作(11,5),另一张票是同排7号,用数对记作( )。
3.在横线上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_______0.5=1872______0.4=18091______1.6=92.64.估算:一块地种有白菜29行,每行有19棵,每棵白菜重2.1千克,这块地大约能收( )千克的白菜。
5.在某地人们发现在一定温度下,某种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与温度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7+3,就得到当时的近似温度。
如果蟋蟀1分钟叫x次,那么当时的温度是( )摄氏度;如果当时的温度是20摄氏度,那么蟋蟀1分钟大约叫( )次。
6.如下图,若从两边的扑克牌中各摸一张,并求出这两张牌的点数之和,和是( )的可能性最大。
7.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5cm和8.4cm,它的面积是( )cm2。
8.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是3.6米,对应的高是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9.如图所示,把梯形沿两腰中点剪开,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 高”,所以梯形的面积是( )。
10.一根木头长15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6分钟,锯完一共要花( )分钟。
11.3×0.5=1.53.3×3.5=11.553.33×33.5=111.555……____________=111111.555555按照上面的规律,横线上应填()。
A.3.3333×3333.5 B.3.33333×333333.5 C.3.33333×33333.5 D.33333.3×33333.512.下面选项中,错误的是( )。
五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试题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2.08×0.63的积是( )位小数;0.42÷12的商有( )位小数。
2.点A(5,6)向上平移2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点A(5,6)向右平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3.一本故事书7.5元,50元钱最多能买( )本这样的故事书。
4.4个4.2相加,用加法算式表示是( ),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
5.不透明的盒子里有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8个红球、3个蓝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出( )的可能性大。
6.仓库里有货物63吨,运走了9车,每车运y吨。
(1)用式子表示仓库里剩下货物的吨数是( )。
(2)根据这个式子,当y=5时,仓库里剩下的货物是( )吨。
(3)在这里y应该是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 )的数。
7.如下图:把一个底是8厘米、高是6.4厘米的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8.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相比,( )变了,( )没变。
9.如图,李爷爷靠墙用篱笆围成一块梯形菜地,篱笆总长38米,这块梯形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10.9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全长4.5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500米,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有( )个车站。
11.东东的房间是个长3.8米,宽3.6米的长方形,他这样列竖式计算房间面积。
你能从下图中发现他少算了()面积。
A.②和③B.①和③C.②和④12.简便计算:9.7×10.1=9.7×10+9.7×0.1,这里运用了( )。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13.学校组织看电影《妈妈别丢下我》,欢欢坐在()1,4的位置,乐乐坐在()1,2的位置,妮妮跟他俩在同一条直线上,妮妮可能坐在( )的位置。
A .()1,3B .()2,4C .()2,2 14.一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2.56×0.32的积是( )位小数,把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李亮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王东在第4列第3行,用( )表示。
3.小青在计算55.2除以一个两位小数时,由于误把除数当成了整数,算出的商是2.3,这道题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4.下面是小明探究小数乘小数的思考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5.一张电影票x元,买4张要( )元,如果交给售票员a元,应找回( )元。
6.盒子里有大小相等的球若干,分别是10个黄球、8个绿球、15个白球、5个黑球、2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有( )种可能。
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小。
7.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半广以乘正从”(“广”指三角形的底,“正从”指三角形的高)(如图),如果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7厘米,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底为5米,高为7米,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为( )平方米。
9.如图,直角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6厘米、10厘米,高为8厘米,如果用虚线把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那么AB的长度是( )厘米。
10.一个人工湖的周长为900米,现计划每隔9米植一棵树,湖周围一共要植( )棵树;如果每两棵树之间放一张石凳,一共要放( )张石凳。
11.已知234×15=3510,下列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A.0.234×1.5=3.51 B.2.34×150=35.1 C.2.34×0.15=0.35112.计算过程“25×4.4=25×(4+0.4)=25×4+25×0.4”是利用了()。
A.加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D.乘法分配律1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B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C .数对(6,2)和(2,6)表示不同的位置14.王大伯有一块靠墙的梯形菜地,他用15米的篱笆将菜地围了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复习试题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0.368×4.5的积有( )位小数;9÷1.1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可记作(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如图:B点用数对表示为(5,1),那么A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3.王叔叔想把3千克油分装到瓶中,每瓶最多装0.4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几个瓶?小华列的竖式如图所示,余数“2”表示( )千克;至少需要( )个瓶。
4.4.09×2.5的积是( )位小数,积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5.鞋的尺码是指鞋底的长度,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2x -10来表示(y表示码数,x表示厘米数)。
小亮爸爸的皮鞋鞋底长26厘米,是( )码;小亮买了一双36码的凉鞋,鞋底长( )厘米。
6.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掷1次正方体,朝上的数字可能会出现( )种结果。
7.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8cm,那么三角形的底是( )cm。
8.一个平行四边形广告牌的邻边分别是9分米和7分米,高是8.6分米,如果要沿着它的边框镶一条金色彩带装饰,彩带的长至少是( )分米。
9.把一个梯形按下图所示的方法拼成一个三角形,这时三角形的底是( ),高是( )。
10.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每隔5m种一棵树,一共种了50棵。
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 )米。
11.和7.2×9.9最接近的算式是()。
A.7×9 B.7×10 C.8×10 D.72×10 ,下面的算式计算结果最小的是()。
12.b0A .b 7⨯B .b 0.07⨯C .b 7÷D .b 0.07÷ 13.连接点A (2,5)、B (2,1)、C (5,1),形成的三角形是( )。
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制卷人:望城区铜官学区新河小学盛军其一、填空。
(每空1分,共18分)1.5.98×0.4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25×19.8的积在()左右。
3.在里填上“>”“<”1×0.91 0.9×5.6 5.6 7.66÷7.664 4.5 4.5分米,高是(5.沿一个圆形花园的周围每隔6 m栽一棵树,一共栽了100棵,这个圆形花园的周长是()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所得的数比原数大19.8,原数是()。
7.7÷9的商是(),把商简写为()。
8.盒子里装有7颗白纽扣、2颗红纽扣和1颗黑纽扣,任意摸出一颗,摸到()纽扣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纽扣的可能性最小。
9.一本练习本a元,一支钢笔b元,a+b表示(),2a表示()。
10.小军今年a岁,小军的妈妈今年36岁,5年后小军的妈妈比小军大()岁。
11.小林在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5),小林在第()行、第()列。
二、判断。
(共5分)1.两个数的商一定小于两个数的积。
() 2.x÷a,x和a可以代表任何数。
() 3.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2.5 ÷0.6的商是4,余数是1 () 5.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三、选择。
(共10分)1.两地相距s km,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a小时相遇,已知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 km,乙车平均每小时行()km。
A.s-ax B.s÷a-x C.s÷(a+x)2.与4.2×100.1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10.01×42B.4.2×100+4.2×1C.4.2×100+0.1×4.23.a×a×6可以写成()。
A.2a+6B.6a C.6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总相等。
A.面积B.高C.上、下底的和5.方程2 x+2×2.5=11解是()A.6 B.x=6 C. x=3四、计算。
(共38)1. 直接写得数。
(8分)2.6÷1.3= 6.4÷0.08=0.25×4= 49÷3.5÷22.4×2.5= 10÷0.1= 7.2×0.01=3.5-3.5÷7=2.列竖式计算。
(共6分)0.35×0.24 4.692÷0.23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共12分)6.25×9+6.25 2.5-0.5×1.510.1×7.2 3.2×12.54.解方程。
(共12分)2x+8x=57.769x÷4=8.1918÷(5x-21)=2 3 x+3.6×2=22.2五、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共9分)1.看图回答问题。
(5分)(1)图中点C可用数对(2,3)表示,则点A的位置为()点B的位置为()。
(2)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三角形。
(3分) 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分)六、解决问题。
(共20分)1.用68 m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如下图),求菜地的面积。
(5分)2.韩国丽水世博会每张成人票为33000韩元,比每张老年票的2倍少5000韩元,每张老年票多少韩元?(5分)3.A、B两地相距360 m,甲、乙两个铺路队分别从A、B两地相对出发,甲队速度是乙队速度的1.25倍,4天后两队相遇。
甲、乙两队每天各铺路多少米?(列方程解答)(5分)4.两桶油,甲桶油是乙桶油的4倍,如果从甲桶油取出15千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一样重,两桶油原来各多重?(5分)答案解析一、1、三 2.69考查学生小数乘法法则,四舍五入取近似值,考查学生观察能力。
表面看因数中共有四位小数,但因两个因数的末位分别是8和5,故相乘时积的末尾是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这个0可以去掉,故积只有三位小数。
2、500考查学生估算能力,19.8接近20,故把它看成20,25乘以20等于5003、=<>考查学生交换律,1×0.91=0.91×1任何数乘以1得任何数,0.9×5.6=5.6×0.9,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最后一个7.66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7.664、2考查学生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利用面积公式求底或高的能力,用逆推法,面积乘以2除以底等于高(4.5×2÷4.5=2)5、600m考查学生植树问题公式,圆形植树,棵数=段数,100棵树就有100段,间距为6m,故间距×间距数=周长,故答案为6×100=600,注意答案要带单位。
6、0.2考查学生小数点的移动与该数的变化关系,右移二位小数点相当于把该数扩大100倍,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差倍问题,差÷(倍数-1)=较小数,也可以列方程解,设原数为x,列方程100x-x=19.87、循环小数考查循环小数的概念、书写方法。
循环小数简写是在循环节上标点。
8、白黑考查学生可能性,数目多的摸的可能性大,数目少的摸的可能性小。
9、一本练习本和要支钢笔的总价2本练习本的总价考查学生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10、36-a考查学生字母表示数,能力提升题,年龄问题(年龄差不变),今年妈妈比小明大36-a,5年后,年龄差还是36-a。
11、5 3考查学生位置内容,此题属易错题,考察学生仔细度,列在前,行在后。
二、1、×考查学生思维严密性,一个数乘以1等于一个数除以1,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反而会大于它乘以小于1的数。
2. ×考查学生思维严密性,除法意义,商不能为0,故a不能为03. ×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程度,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样是无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4. ×考查学生对小数除法中余数的求法,2.5除以0.6商为4,但余数是1个0.1也就是0.1,通过此题一定让学生注意小数除法中通过被除数减去商乘以除数来求余数。
5. √考查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3=5就不是方程。
三、1. B考查学生字母表示数,相遇问题公式,(甲速+乙速)X相遇时间=距离。
2. B考查学生小数乘法法则,简便运算方法,分配律运用,能力提升题,A答案小数位数与原题小数位相同,故是正确的,C答案是把100.1拆成100+0.1,再运用分配律,故也对。
3. C考查学生字母表示数,a×a=4. B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力提升题,只要动手实践,就能找到答案,如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小梯形,很显然,面积和上、下底之和就不相等了。
5. C考查学生对方程的解的定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所以方程的解不是一个数,而是未知数=多少,如x=3。
四、1. 280 1 7 6 100 0.072 3考查学生口算能力和简算能力,观察能力,第4、5个有简便方法,第4个连除2个数等于除以后两个数之积,第5个把2.4拆成4乘以0.6再利用结合徤,最后一个很多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先算 3.5-3.5,结果=0,这类题属易错题,要多加训练。
2.0.08420.4考查学生小数乘法法则和小数除法法则3.62.5 1.75 72.72 40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第1小题“凑积”,把原式写成6.25×9+6.25×1,再运用分配律,原式=(9+1)×6.25,第2小题注意先乘除后加减,第3小题拆数利用分配律,把10.1拆成10+0.1,原式=(10+0.1)×7.2,第4小题把3.2拆成8×0.4或0.8×4等,再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0.4×(8×12.5)。
4、 5.776 3.64 6 5考查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关键:能算的要先算,再利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性质2解题,有括号的一般把括号里的算式看成整体。
五、1.(1):(1,1)(4,1)考查学生位置知识点(2)、略考查学生平移知识点。
2、 40考查学生梯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力提升题,考查学生组合、分割图形的能力,此题可以直接把两个阴影部分(三角形)组合,高是10分米,底是8分米,故面积为10×8÷2=40平方分米。
也可以利用梯形的面积割去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故面积为(16+8)×10÷2-16×10÷2=40。
六、1. 450此题是学法大视野上一道类似题,只改动了数据,属于能力提升题,它没直接告诉同学们上底和下底,但能求出上、下底之和,上底+下底=68-18,再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面积。
2.19000此题系教材例题改篇,题中没讲用什么方法解,可以用数学方法,也可以用方程解,用方程解很容易,但用数学方法易错,一部分学生会用33000×2-5000,所以今后要强调学生找关键词,哪个的就只能用哪个乘。
3.甲 50 乙 40此题是相遇问题,考学生对相遇问题公式的掌握程度,属于能力提升题,要求用方程解,写出所有等量关系,一个等量关系就是相遇问题公式:(甲速+乙速)×相遇进间=距离,还有一个等量关系:甲速=乙速×1.25,两个等量关系利用第2个设未知道,利用第1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4、 10此题是因材教程上改篇题,属能力提升题,有一定难度,用数学方法解属奥数题,转移多少油相等,说明甲桶油与乙桶油相差多少乘以2,差倍问题,15×2÷(4-1)=10,列方程较容易,考验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个等量关系为甲桶油=乙桶油×4,利用它设数,另一相等关系为甲-15=乙+15,根据它列方程得:4 x-15=x+15说明:此套试卷作为复习检测卷,故意适当提高了点难度,如填空题中的第3题、第6题,选择题中的第1小题、第4小题,计算题中的第3题简便运算题,第五题中的第2小题,第六题中的第1小题和第4小题,目的是要让学生有自信但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后段复习中有的放矢,完成本册内容。
试卷中也故意设置了几道易错题,如填空题中第1题、第5题、第11题,判断题中的第3、4题,选择题中的第5题,计算题中的3.5-3.5÷7,不让优生轻易得满分,旨在训练学生看清题意,养成仔细认真答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