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云水谣》:爱情与命运的倔强博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云水谣影评导读: 云水谣影评(一)好久没有为爱情所打动了。
我承认自己对爱情一窍不通,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倾向,还时常幻想着哪天能看破红尘、剃度出家,做一个隐世的高僧。
每每在网上遇到知心大姐姐开导我“要做一个多情的种子”,我只能暗自揣摩,世间还有真正的爱情吗?我的精神世界一片荒寂,快奔三十岁的人了,还是一个有些龌龊的大处男。
看罢《云水谣》,只有一声叹息。
爱情是什么,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们追求真爱,但我们却象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云水谣》告诉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找个安静的男人嫁过去!世界这么大,你总得给自己找个落脚的地方,跑来跑去,哪天是完,人是不可以这样漂浮在世上的。
我因为太过古板。
所以,我不明白爱情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魔力,可以让人为之厮守终身,忠贞不渝。
我看到的爱情要么是少男少女的情窦初开,要么就是老夫老妻的平淡如水。
真正让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或许只能在电影中才能体会。
经历了改革大潮的洗礼,我们已经变得势利,变得无情无义,正如电影中所言,到处都是小心眼的男人和势利眼的女人。
雅阁女和大款征婚更加让神圣的爱情变了味道。
或许这个时代已经无爱情可言。
故事的大背景是在抗美援朝前后,还有支援西藏建设期间。
我想也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人们才能义无反顾的寻找真爱,才能顶受各种压力、考验、折磨,做一个感情上的另类。
台湾的王碧云甘愿变做一个望夫石,隔着遥远的海峡痴痴地守望陈秋水的音信,这一等就是六十年。
曾经少男少女的爱情,都是这么的单纯而美好,一见倾心的巧遇,却要让两个多情的人被无情的现实拆散,谁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谁在承受天各一方的痛楚,谁在守着寂寞入睡,谁又在感情的煎熬中挣扎余生。
大陆的王金娣是善良纯美的,为了心爱的徐秋云,一路追随,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也感受了分离的无情,最终为更改名字变成徐秋云想要的那个王碧云,不由得人不动容,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美好的姻缘上天是不会白给的,当一切将如人所愿时,无情的雪崩将两人的生命埋葬。
《云水谣》影评:爱了就不后悔
如今这个时代时功利主义的天下,爱情也被污染了变质了,到处都是势利的人,到处都是早已经忘记爱情本质的堕落者。
“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找个安静的男人嫁过去”这句话是全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同时这也是王碧云的爱情观,也是她一生的浓缩。
“不,我要等秋水。
”
她为了陈秋水,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不顾真心实意的痴情者薛子路的苦苦追求,不理母亲的好心劝慰,不理自己的后半生幸福。
她用她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爱情观,虽然这沦为了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但是我很喜欢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因为功利了,凡事都很计较后果,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执着,更加忘记了什么是自我的奉献,人们都太“识时务者为俊杰”了,爱情不再是一片净土。
最后的结局是陈秋水背着王金娣行走在雪山之上,他们被埋在了雪下,音乐嘎然而止,画面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好像在说些什么,好像也什么都没说...
王碧云爱了一辈子,也等了一辈子,一辈子只得到了一个字:空。
云水谣观感上世纪40年代台湾的景致风韵让人难忘,俊朗的秋水与美丽的碧云楼台邂逅温馨动人;此后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有情人被天海相隔,但仍坚守“等待彼此”的誓言;在朝鲜战场,当一个名叫金娣的纯真小护士深深爱上了满腔爱国热忱和满腹相思的秋水,一路追随他直至雪峰耸立的西藏,并最终与之结为连理,这份执著真爱尤为催泪。
碧云的等待是悲哀的,然而碧云的等待又是动人的。
金娣的苦恋是艰辛的,然而金娣的苦恋又是感人的。
在秋水与金娣的新婚之夜,改名为碧云的金娣将第一杯酒敬给了远在海峡另一边的碧云:“如果他今生见不到你,来生我陪着他一起去找你。
”这份豁达和释怀真的令人动容。
《云水谣》选择了一种更为苍茫辽阔的历史时空来容纳少年与中年两段不朽的爱情,并将爱情的美好品质:忠贞不渝、不离不弃延宕成民族文化更为常态的美德:善良孝顺、爱国忧民。
秋水这个形象还提醒观众在那些特殊的岁月,有多少台湾有志青年将热血洒在故国的土地上而一生无名,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思念的泪水无尽地流淌……这些母亲、恋人、妻子同样不应被遗忘。
狂风暴雨的海面,逐渐远离的巨轮,残忍的分开了彼此相爱的人,却维系了那无论船只驶向何处,哪怕天涯海角,都不会消损分毫,跨越了岁月的爱的情牵,这就是影片的开头。
不断的回忆与现代场景之间的变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的大气也留给我印象。
颇深的先不必提精致迤俪的台湾乡下小景,也不必说那真实的炮火喧嚣的朝鲜战场和布达拉宫上的那一束耀眼的阳光。
光是影片开头那一段约6分钟的长镜头,已让我惊为天人。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随着镜头上天入地,穿堂入室。
先是40年代台北街头擦鞋匠,而后楼上的传统闽南戏、屋里的台湾布袋戏、转到当地的婚嫁、镜头在尾随街头的货郎,滑过青瓦白墙的房子,穿过飞翔的鸽子,顺着墙上的青藤,最后由主人公的声音引入室中。
镜头画面如行云流水般自如,再加上无声的遐思,明晦精妙的色彩搭配,动静虚张的景物,让人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让人的毛孔全都舒张起来。
云水谣》--几种情怀,一种等待整部影片是美丽的。
美丽的人,美丽的景,美丽的爱情,美丽的感动,美丽的等待,甚至连留下的眼泪和最后的死亡都是美丽的。
看腻了激烈刺激的动作场面,麻木了地球人与未知生物之间莫名其妙的战争,厌烦了充斥了性与调情的时尚剧,无奈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佬拯救地球,在这个商业与票房,金钱与地位至上的世界,是时候被一种执着感动了...这部被称作“中国的《泰坦尼克号》”,有着比短暂浪漫爱情更伟大的一种情愫,那便是至死不渝的执着。
相比较而言,有时候,为了自己爱的人去死反倒比为了一个你爱而她却不爱你的人等到死来得简单。
毕竟,长痛不如短痛,把长痛留给自己比把痛留给爱人更伟大。
《云水谣》,把爱诠释的这样美丽,把感动留给人们的那样彻底。
薛子路:只要能看她一眼就好...其实整部影片,他的戏份并不多,但是他却是最傻最痴情的一个。
他从一个青涩的小男生,一直等到事业有成,留着小胡子的男人,等到他再也没有力气去爱她,他永远是傻傻的,痴痴的,影片到结束,都没有告诉观众他们最后是怎样的关系,他最后的出现只是碧云面前的一幅油画,是墓碑上那张永远年轻的黑白照片。
不过我相信,碧云会被他感动的,但是,即使当感动变成感情,那也不会是爱情...王碧云:记住,今天是陈秋水和王碧云订婚的日子...从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可爱小女生,到满头银丝的著名画家,跨越几十年的等待,早已超越了空间与时间。
这样的女人是伟大的,也是傻的,但是傻的可爱。
如果一个男人能在有生之年遇到这样一个女人爱着他,他真的是死而无憾了。
她把自己最美丽的时光献给了远走他乡的男人,献给了那个“无名无实”的岳母,献给了希望渺茫的寻找,也献给了自己的一片痴情梦。
当她接到了那封信后,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否会惊醒梦中的“负心人”?而当最后,她终于通过网络看到了曾经的脸庞,只是那人早已换了一个名,一颗心,她布满皱纹的脸庞有些颤抖,而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导演却不让她听到世界那头的男孩的声音?莫非,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是当记忆的潮水和苦苦的等待开花结果时,世界只有以安静来表达对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妇的安慰?王金娣:姐姐,是我不让他等了,下辈子,我和他一起去找你...这位可爱活泼直率的上海姑娘最终用自己的执着结束了一个人的痴等,但是她却无法阻隔那个人的爱情与思念。
爱情?家国梦?一云水谣》影片解读o:0J文飞(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云水谣》不仅在中国电影界取得了好评,而且在电影市场上也却得了不俗的成绩,比较成功的实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本文试从主题意蕴,影像风格等方面进行解读.关键词Ⅸ云水谣》爱情家国情怀影像‘新京报》曾以一年的专题版报道了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历史,并以极大的热情期待中国电影的又一个辉煌启程:就在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墨攻》、《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纷至沓来。
而《云水谣》在众多的大制作中成功突围,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并得到了政府、专家和观众的认可,成为中国电影一部优秀之作。
笔者认为它之所以这样成功,是因为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一、表层极致的爱情歌谣:两情相悦和执着单恋‘云水谣》c|!l:带有琼瑶式的爱情,又能够让西方观众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爱情。
王碧云与陈秋水之间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
狭窄楼梯上擦肩而过时的惊鸿一瞥,成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姐和一个出身贫寒但精神世界丰富的医学院学生的爱情传奇。
他们曾度过一段浪漫的时光,然而门第之别、政治因素使他们最终没能实现“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台湾“二·--A”运动后,陈秋水与王碧云雨夜痛苦离别,从此二人天各一方,云水向望,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
王碧云寻遍台湾的监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守着一幅肖像和一枚纽扣,坚守爱情的许诺,从红颜变成白发。
陈秋水则寻遍浙江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的资料馆找寻爱人的踪迹,伴随着爱人的画像和戒指、钢笔,在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把名字改为“秋云”,直至最终娶了改名为“王碧云”的王金娣。
金娣在朝鲜战场上对改名为“徐秋云”的陈秋水一见倾心,执着地爱着他.放弃留在上海的优越条件而生死追随到西藏;明知秋水不爱自己而宁愿改名为王碧云,替真正的王碧云照顾他一生,最后葬身于雪原。
子路从开始的手持玫瑰花遥望碧云.到最终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助,为爱静候一生,更让这场单恋显得伟大。
电影《云水谣》影评导演:尹力摄影指导:王小列领衔主演:陈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归亚蕾、秦汉、杨贵媚、梁洛施、张致恒、朱茵影片开场的大俯镜头交待场景在纽约曼哈顿,接着一组左、右摇镜头在交待晚年的王碧云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把主角王碧云摇入画面,引出主题。
这时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王碧云正在创作的那幅油画,王碧云在创作这幅油画的初期设想是把它定为以蓝色调为主的雪山,大家认真看到电影后半部分的时候,会发现当王碧云在曼哈顿得知陈秋水与妻子遭遇雪崩遇难后,这幅画的再次出现就变成以红色调为主的一幅充满血腥的雪山画,隐喻了陈秋水遇难给她造成的内心震撼,这幅油画色调的改变直接体现了王碧云作为创造者其内心的改变,导演很聪明的将王碧云这个人物内在的变化通过这幅油画的外在变化而充分的表现出来,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某种事物的外在变化表现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感觉很有深度、含蓄,不那么直白。
接下来,从开场一直就有那种比较激进的音乐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音乐停,故事开始,这段戏主要是音乐、音响与画面的完美配合,给人一种很舒服顺畅的感觉。
音乐停,人物对话开始,这是的声音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为主运用音效方面把观众带入现实生活的故事中。
而对话开始,摄影师先是给了王碧云一个大俯的摇镜头,紧接着下个镜头是以王碧云面部的水平线位置给了一个摇的特写镜头,这两个镜头从景别上来说,是摄影师在一步更进一步递进的方式让观众去了解这个人物。
整的来说,这段戏是这部影片的开头,讲述的是现实生活中晚年的王碧云,所以色调无论室内、室外都是比较明亮的橙黄暖色调,摄影师多采用运动镜头来向大家介绍新的环境,同时也在完成影片的叙事。
接下来王碧云孙女在墓地出现的那场戏,整个色调是冷调,人物服装以及摄影师取舍在画面里出现的的色调都是比较素的颜色,整个色调给人一种阴冷、情绪上沉静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正符合墓地这一场景的气氛。
这段戏色调的处理也达到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的效果。
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评析电影《云水谣》《云水谣》是尹力导演的一部得力之作。
作为一部体现世间真实感情的影片,摒弃了以往爱情题材的电影因‚抒情气‛太浓而导致的‚失真‛。
从而影片的主题意义则堪称深刻而自然:影片取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四位主人公为爱情而生存而忠贞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以一位女青年‚晓芮‛寻找真爱为线索,纪录了男主人公‚陈秋水‛和女主人公‚王碧云‛的爱情故事。
贴切地表达了那个时代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忠诚,赞扬了那个时代人追爱、守爱的精神,揭示出‚真爱永恒即便是相隔万里‛的主题。
而影片主题的揭示得益于导演所运用的巧妙地镜头语言、穿透力的声音以及典型细节和高超的蒙太奇。
影片中巧妙的镜头语言对主题的凸显具有重要作用,也显示出导演的用意。
影片刚开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一段段波涛汹涌的画面,暗喻出故事的发展也是复杂不稳的。
影片故事情节开展后,先后讲述了‚台北·40年代末‛‚50年代朝鲜‛等地方的故事,使观众明确了故事的背景。
并且影片在叙述故事时多次采用长镜头,例如刚开始时,长镜头的语言描述了台北的情景,明确了故事发生地,增强了电影艺术的真实感,同时体现了构图的开放性。
故事发展到高潮时,长镜头的使用描述了金娣与陈秋水离别时以及陈秋水得知碧云来找他奔跑时的镜头,这些长镜头的使用,通过完整统一的动作显示,具体自然地展现人物内心此时激动、焦急的心理,营造了紧张的场面气氛。
当然除了长镜头外,拍摄技巧给观众呈现的画面意味深长。
例如当男女主角‚陈秋水‛和‚王碧云‛在王家楼梯上初遇时,升格拍摄营造出的缓慢节奏,不仅让这种近乎一见钟情的情感产生更显浪漫,而且在他们擦肩而过的一瞬留下短暂的失落。
而当太阳升起,硝烟弥漫,对陈秋水的脸部特写时,也刻画出此时人物内心的迷茫与感伤。
导演所运用的这些镜头语言都有力地深化了主题:主人公们对爱情的渴望,敢爱、守爱的精神。
除了导演对镜头语言的巧妙使用,导演对电影声音的使用,同样使其具有穿透力,对主题的表达影响深刻。
电影《云水谣》观后感:经典的爱情故事比较早的一部经典电影了,当初被誉为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其实这部电影隐藏的最核心的思想诉求是祖国统一、让两岸同胞亲友不在承受分离相思之苦。
当他去大陆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局,那个年代的悲哀,感觉秋水始终心里爱的都是碧云,对金娣是感激吧,一个女的为他做到这样,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碧云可悲,等待碧云的那个男的也很可悲,女的不会因为感激而嫁给另一个男人,而男人会为了这份感激去负这份责任去娶另一个女人,现在社会一个手机能解决的异地恋却少了那时候的那种纯粹和坚持。
在忠情这件事上,男人永远比不上女人,女人心里有一个人可以一生不嫁,而男人可以心里装着一个,睡觉搂着一个,这一点就与政治社会背景无关了,男的如果也能独守一生可能大家心里就会平衡了,但是男主人公也是个普通人啊,男人本性,男人不能没有性,女人不
能没有爱,只是女人啊!为爱付出一生,太不值得了
以前看过这样类似的新闻,好像是一个法国老师来中国执教、爱上了他的学生,但是后来很多原因没有在一起~女教师回法国等了中国男学生一辈子、(男主结婚生了三个孩子,后来男主的老伴去世,唯一的遗憾就是心里还挂念着法国老师,后来男主的儿媳妇帮助爸爸找到了那个法国老师,庆幸还活着,好像80多岁了!在机场见面两个人远远就认出了对方!诶……女主一辈子未嫁爱情…………。
电影《云水谣》:爱情与命运的倔强博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爱情战争等待忠诚
[论文摘要]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关乎战争,等待和命运。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因为时局动荡和命运的捉弄而显得无比悲怆也无比坚强。
云与水的爱恋
这是一部美得像水墨画一般的电影,不仅有众多长镜头奉献给我们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风景,还有被导演叙述得凄婉动人的爱情。
王碧云和陈秋水,似乎在他们相识时就注定了彼此的命运,因为他们遇到了生命中最爱的人。
他们的爱很年轻,所以很真诚;他们的爱很单纯,所以很坚贞。
有了爱,门第,身份,距离就不存在了。
即使得知陈秋水是左翼分子的时候,王碧云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害怕,在她的眼中,左和右都只是名词,她只是有一点不安,不知道这个名词是否会阻挡自己过一份安安静静的属于自己的生活。
就是这么一个思想单纯
得近乎透明的女孩,无论如何也不会意识到这个名词就真的隔断了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一辈子。
那是个有真爱存在的年代,他们相信真爱,并且坚定地去对待这份感情。
在王碧云等待陈秋水的漫长无望的日子里,支撑她对陈秋水执著的等待和无限期盼的东西,不是牛奶和面包,有那颗纽扣就够了。
她就在这种坚强的信念里缥缈而倔强地活着,代替陈秋水尽孝,不为痴情的薛子路所动。
一个青春美丽少女的最美好的时光,就在这漫长无期的等候和无尽的思念中一点一滴地褪去。
如此柔弱的一个女子,此时又是万般地强大。
这种浓烈的感情,已然已经升华为一种信念,她就在这种信念里前行,从黑发变成银丝,不紧不慢,慢慢地步履蹒跚。
这个对爱情和爱人念念不忘的不幸女人,就像是在和命运打了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她是在和命运豪赌,押上了自己仅有的青春和幸福,却终究没有等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最开始,我们都天真的以为伟大的是爱情,到最后,我们才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
命运和大家都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只是这玩笑一点也不轻松,大家都无法笑出声来。
乡下的穷小子爱上了富贵人家的小姐,这本是一件无比悲哀的事情,但是,这种悲哀和无奈被富家小姐同样炽热真诚的爱终止了,悲哀于是化身为莫大的
甜蜜和幸福。
爱上王碧云的陈秋水是备受折磨的,这几乎是一件明知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但是这种感情又是那么的强烈和真诚,容不得对自己有半点欺骗。
在陈秋水的记忆里,应该有两次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激动时刻。
第一次是当他在西螺的碾米场里跑出来见到狼狈不堪的王碧云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本以为终将成为过眼云烟的美人儿,就真的倾心于自己。
这对于他,几乎是几辈子都无法相信的美事。
第二次是在西藏高原,当从外地运器材回医院的徐院长听说有个叫王碧云的女同志来找过自己的时候,当时的震惊比第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次来找自己的王碧云。
如果真是她,就不再是如第一次那样觉得捡到了宝贝,这次是失而复得的宝贝,这个宝贝遗失多年,音讯全无。
而自己这么多年,就活在对这个宝贝的无限思念和遗憾中,近乎绝望。
他的生命似乎是屹立于对她的爱恋之上,又似乎会在她面前轰然倒塌,她就是关乎自己命运的那个人,无可替代。
在激烈的战场,在医院的后方,在朝鲜,在西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陈秋水都没有忘记和王碧云的约定。
他竭尽全力想要找到王碧云的消息,就像王碧云疯了一般找他一样,命运的玩笑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残酷和不近人情。
他们没有得到对方的任何消息,双双陷入了不可名状的
绝望和痛不欲生的折磨。
不过在那个时代,很多人真的可以靠信念活下去,并且一直都不丧失希望。
他们没有对命运妥协,也始终没有放弃对方。
就算最后陈秋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娶了改名为王碧云的王金娣,也不代表他对王碧云的爱的终止,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换了一个人,用一种现实的方式来继续自己对王碧云的爱和深深的愧疚。
所以,无论如何,陈秋水都是一个值得王碧云终其一生等待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心毫无保留地全部都给了王碧云,只是那一湾不解风情的海峡隔断了这童话般的爱情,留给自己一个永生的遗憾。
无私之美,奉献之美,真爱之美
在两个主角旁边一直守候并且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两个人,最悲情而伟大的当属薛子路。
这个生性胆小的腼腆男生,自小就对王碧云一往情深。
在王碧云孤身一人等待陈秋水的日子里,是他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王碧云。
并且全然不在乎王碧云对自己的忽略和淡漠。
他是真心爱王碧云的人,也是一个懂得怎么去爱的一个人。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渺小的男人,心胸却无比的宽大,他始终在自己爱的人需要的时候时刻
陪伴在其左右,陪她追寻自己的幸福,并且随时准备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欣慰地笑着离开。
他不强求也不轻易放弃,做这些事,他始终心甘情愿。
像他这样的男人,在离去的那一刻一定是不安的,不为自己即将死去,而是为自己再也给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任何东西。
不能再陪着她走一程漫长而孤寂的人生路。
他始终没有得到王碧云的爱情,但是,却成了王碧云手中谁也不能碰的画像。
他在王碧云心里,也和陈秋水一样,是她放在心最深处的东西,用来没完没了地折磨自己。
另一个当然就是勇于追求爱情并且懂得牺牲的王金娣。
自从结识了陈秋水,她就为这个她认定的男人拼尽了全力。
当她明白自己永远无法逾越王碧云的时候,便毅然把自己当成王碧云的替代品,要以此来终结陈秋水至少表面上不尽苦楚的单身生活。
她或许很明白自己只是一个王碧云的影子,或许连影子都比不上的角色,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积极勇敢的女人,让陈秋水最终选择了另外一种爱王碧云的方式继续活下去。
这是一种何其无私的精神,为了自己爱的人,甚至放弃了爱情。
她在乎的,也就是陈秋水得到的。
这是一个何等倔强勇敢的女人,如果说除了他的母亲,王碧云是陈秋水最爱的女人,那么王金娣必定是他此
生最感激和最应该感激的女人。
在某种程度上,王金娣成了渡他的佛。
坚强的人品之美
影片中人物都透露着无比的坚强,他们的信念都坚不可摧,他们不在乎周遭的一切。
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心。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对自己的信念念念不忘,对自己爱的人念念不忘,到死方休,这就是一种绝世的坚强。
我想,这和时代有关。
他们坦荡地走着他们的路,不卑不亢。
无怨无悔。
在那个时代,这似乎是一件太自然不过的事情,,每个人都在这样想着,也在这样做着。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电影中的人物算下来都应该有七八十岁了,在这些应该算作我们的爷爷奶奶辈的人群里的确存在着这么些人和事。
美得不真实,真得很写意。
陈秋水和王碧云的爱情,就像是一些在风雨中飘摇的爱情音符,被王晓芮找到并串成曲子,谱上了歌词,被岁月用清幽迷离的嗓音唱出来,把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同时,柔软着我们的内心,它让我们明白,童话都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且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是那个写童话的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