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新产母牛疾病的鉴别和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20.26 KB
- 文档页数:3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病。
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
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
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
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染提供机会,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80%-90%的病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引起。
饲喂高蛋白的牛群易发。
随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纤维素性炎,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延误治疗则转为慢性化脓性炎。
多数会造成乳房硬结、萎缩,一区或多区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狭窄或闭锁,个别还会继发乳房坏疽或患牛死亡。
治疗:⑴初期处在红肿热痛阶段可施行冷敷。
后期可施行2-3次热敷。
⑵乳房内冲洗对各类乳房炎的治疗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冲洗前应先消毒乳头并将乳房内积乳尽量挤干净,每个乳头先用1%-2%小苏打水冲洗后再注入抗菌药。
⑶对化脓性乳房炎,脓肿位于皮下浅层的应尽早切开排脓,若在深层则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然后注入抗菌药。
预防:保持圈舍及乳房卫生,正确挤乳,加强饲养管理。
2、酮血症该病又称酮病。
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
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
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
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
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
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
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
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似氯仿的芳香味)。
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治疗:⑴必须尽快增加血糖水平。
为达此目的,静注25%-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
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是由于生长环境、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牛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牛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对于养牛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对牛群和农户的危害,提高牛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牛传染性疾病1. 牛传染性鼻炎牛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病毒和细菌引起。
牛出现喷嚏、流清鼻涕、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时应注意观察牛的临床症状,做好病原学检测。
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鼻炎,应加强牛舍的通风换气,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饲养,注意牛的免疫保健。
牛传染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由传染性红血病或痢疾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质地硬、移动性差。
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准确判断病情。
预防牛传染性淋巴结炎,应加强饲养管理,规范饲养环境,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提高牛的免疫力。
二、牛消化系统疾病1. 牛胃肠功能紊乱牛胃肠功能紊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拉稀、消化不良等症状。
诊断时应注意观察牛的饲食情况、粪便状态等,做好病因诊断。
预防牛胃肠功能紊乱,应合理配饲,控制喂养量,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圈的清洁卫生。
2. 牛胃溃疡3. 牛结肠炎1. 牛低血钙症牛低血钙症是由于泌乳期牛体内钙的代谢不良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产后抽搐、站立困难、进食减少等症状。
诊断时应注意观察牛的泌乳情况、临床症状,做好血钙测定。
预防牛低血钙症,应注意保证泌乳期牛的营养供给,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饲料中钙和磷的不平衡。
2. 牛脂肪肝病四、牛外部寄生虫病1. 牛疥螨病牛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引起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瘙痒、掉毛、皮肤红肿等症状。
诊断时应注意观察牛的皮肤情况、临床症状,做好疥螨检测。
预防牛疥螨病,应加强牛舍的清洁卫生,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牛的防疫接触。
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及治疗方法探讨母牛是重要的畜牧动物,其繁殖疾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牛群的繁殖效率和生产力。
母牛繁殖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子宫炎、产后无乳症、子宫内膜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会给农民的养殖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及时了解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及治疗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1. 子宫炎子宫炎是母牛繁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产后子宫内膜长时间未清理干净,导致细菌感染。
母牛患有子宫炎后会出现发热、厌食、生殖道有黏稠分泌物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母牛的生产和繁殖能力。
2. 产后无乳症产后无乳症是母牛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母牛产犊后乳腺未迅速发育,导致产后无乳或少乳。
严重的产后无乳症会导致母牛不能正常哺育犊牛,严重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母牛的生产能力和繁殖效率,因此了解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子宫炎的治疗方法对于患有子宫炎的母牛,首先需要进行子宫腔的清洁,然后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需要对母牛进行一定的营养调理,增强母牛的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2. 产后无乳症的治疗方法对于产后无乳症的母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按摩,促进乳腺发育和通乳。
同时可以适当给予母牛一些营养物质,增强产奶能力。
对于严重的产后无乳症,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母牛繁殖疾病的关键,需要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避免母牛因环境脏乱造成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保证母牛的饮水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2. 合理饲养营养母牛在生产期和哺乳期需要更多的营养,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保证母牛的健康和免疫力。
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于预防母牛繁殖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母牛患病的迹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疗。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保证牛群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母牛繁殖疾病是农民养殖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了解和掌握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及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防治繁殖母牛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韦巧燕(广西壮族自洽区柳州种畜场.广西柳州545003)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9)03-0075-01母牛难产、胎衣不下、缺乳、乳房炎在繁殖母牛生产中较为常见,如处理不当,往往对养牛业产生一定影响。
科学诊断.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避免此类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1母牛难产诊断要点:现代牛的品种都趋于大型品种,而作为母本的母牛.一般地方品种较多,体型偏小;还有饲养管理、疾病等方面原因,都是造成母牛难产的主要原因。
饲养人员要注意观察:在产力正常,阴门松弛,基本开张的情况下,分娩缓慢不见进展,就可能发生难产。
助产人员要严格手臂、阴门及会阴消毒后,手臂深入产道检查胎位即可诊断。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妊娠母牛均衡营养,合理运动,及时进行疾病繁殖,保证胎儿在体内正常生长。
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对母本体型较小的要选择相对父本合适的公牛品种搭配组合,对于父本体型较大的公牛品种要选择相对较大的母牛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组合。
对产力微弱的母牛可以注射催产素进行催产,注意剂量和频次。
对于产力正常,分娩迟缓的母牛可以进行人工助产,用绳子拴住犊牛前肢或后肢,顺着产道方向缓缓拉出胎儿即可。
对于胎位异常的要先进行胎位矫正,然后,再进行助产。
对于因疾病造成的死胎要进行人工手术.分割后取出死胎,注意术前术后消毒,以免感染。
2胎衣不下诊断要点:由于牛胎衣的特殊结构.往往造成产后胎衣不下现象发生。
初产母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几率较大,还有老龄母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几率也很高,在具体工作中要格外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胎衣在体内滞留时间过长,就会因胎衣腐烂分解而产生毒素,从而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母牛表现频频努责、焦躁不安、食欲减少或废绝、喜饮水,可引起全身症状,从阴门流出红褐色带腥臭的液体,内含有胎衣碎片。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牛是农民常见的饲养动物之一,然而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牛疾病的问题。
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牛的常见疾病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热病
发热病是由于牛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
防控措施:应及时隔离患病的牛难接触其他牛,并进行药物治
疗。
二、口腔炎
口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牛患上该病后,会出现口角炎症、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控措施:在饲料和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加强卫生状况,定期对牛进行口
腔检查以及口内清洁。
三、乳房炎
乳房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分泌物异样、乳房局部发
红等症状。
防控措施:加强卫生条件,定期对牛进行乳房检查,对乳房局部肿胀、发红等
症状发现,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
四、产后疾病
产后疾病常常出现在牛产后一段时间,会出现饮食不振、腹痛以及泌乳下降等症状。
防控措施:为了避免产后疾病的出现,应及时给予牛营养均衡的饲料以及适量的运动,同
时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五、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是由于牛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气喘、流鼻涕等症状。
防
控措施:保持牛舍的通风状况良好,避免牛受到寒冷或潮湿的刺激,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总之,以上列出的常见牛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牛的疾病,为提高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及治疗方法探讨母牛是畜牧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种畜,其繁殖疾病对牛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乳房炎、排卵障碍、子宫内膜炎等,针对这些疾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乳房炎乳房炎是母牛繁殖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乳房感染引起的。
乳房炎会严重影响母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母牛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影响母牛的生产能力。
治疗乳房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使用药物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主要是通过对乳房进行清洁,消炎,吸引积液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和促进炎症的愈合;全身治疗则要依靠抗生素和抗炎药来进行,以清除乳房炎的病原菌。
二、排卵障碍排卵障碍是母牛繁殖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母牛排卵功能异常导致的。
排卵障碍会导致母牛难以受孕或者频繁流产,严重影响了母牛的生殖能力。
治疗排卵障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激素治疗来促进排卵,或者通过手术来修复排卵功能的异常。
激素治疗主要是通过给母牛注射促排卵激素,来促进母牛的排卵功能;手术治疗则可以通过手术手段来对排卵功能异常的母牛进行修复。
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母牛繁殖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子宫感染或者受伤引起的。
子宫内膜炎会导致母牛子宫内膜纤毛受损,分泌物增多,导致母牛难以受孕,严重的还会导致母牛不孕不育。
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抗生素治疗和子宫冲洗来进行。
抗生素治疗主要是通过给母牛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来清除子宫内的病原菌;子宫冲洗则是通过将冲洗液注入子宫腔来清洗子宫,清除病原菌和炎症,促进子宫愈合。
母牛繁殖疾病的种类繁多,治疗方法也各异。
对于乳房炎,需要对母牛乳房进行局部清洁和消炎,同时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对于排卵障碍,可以通过激素治疗或手术来进行;对于子宫内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和子宫冲洗来进行。
对于母牛的繁殖疾病来说,预防和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对母牛进行繁殖健康检查,同时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饲料的质量,对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及时诊断和防治牛的常见疾病对于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1. 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烈性疾病,主要影响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口蹄疫早期症状包括高热、唾液增加、口腔和蹄部溃疡,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死亡。
口蹄疫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对于养殖业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2. 乳房炎:乳房炎是牛群中极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乳腺感染所导致。
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热痛、乳汁中含有脓液等。
乳房炎会影响乳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
3. 泌尿系统疾病:牛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结石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牛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4. 寄生虫病:包括肝吸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会导致牛出现消瘦、厌食、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牛的养殖效益。
1. 口蹄疫的诊断: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通常可根据牛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认口蹄疫病毒的存在。
口蹄疫的诊断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检测等。
2. 乳房炎的诊断:乳房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乳液的细菌培养。
通过对乳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类型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对于泌尿系统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来进行诊断。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等。
4. 寄生虫病的诊断: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粪便检查,包括直接镜检法、虫卵孵化法等。
还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来进行诊断。
1. 口蹄疫的防治:口蹄疫的防治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牲畜、消毒等措施。
及时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关键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口蹄疫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于综合防治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1 流产是由于异常原因胎儿在母牛体内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或脾肾亏损,冲任不固,气血两虚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1.1病症奶牛乳房突然肿大,阴唇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阴门有黏液排出,要及时检查是早产、死胎,干尸等。
1.2治疗西医: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日一次,连用五天。
假设胎儿已干尸化或浸容,可注射前列腺素PGF2 4mg,连用3~5天,可以排出死胎。
中医:用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药剂。
如泰山磐石散:党参6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20g、白芍18g、熟地25g、续断30g、桑寄生25g、阿胶30g、杜仲2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研末,开水冲调、温灌。
1.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损伤母牛,奶牛疾病严格用药制度,危、禁、疑药坚决不用,严格防疫制度,杜绝自发性传染性等疾病的传播等。
2 难产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母牛分娩时间明显延长,母牛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在产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病因多为母牛骨盆狭窄,母牛早配、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并且平时饲养失调,母牛体弱气衰等造成的。
2.1 病症根据预产期分娩预兆已出现,但长久不能排出胎儿,产程延长;分娩时子宫壁及腹壁的收缩时间长,间隙短,力量强;或宫颈尚未完全张开,胎儿尚未进入产道,胎水已破,或有明显的不安,阵发性腹痛、出汗、卧地不起、打滚、食欲减退、磨牙;还有的倒生,胎儿又大,臀部先进产道;有的是双胎同时进入产道等病症。
2.2 治疗西医对阵缩和努责无力的母牛在产道润滑时,可直接用手拉出,也可配合使用催产剂;对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双胎儿难产的母牛在无法拉出的情况下,要及时进剖腹产;对胎位不正引起的难产,必需先矫正后设法拉出,无法矫正的施行截胎术。
七种新产母牛疾病的鉴别和防治如果病况非此,那就是即彼;而且在涉及新产母牛的疾病时,很可能是一种结合。
“所有的这些疾病都相互关联”,Animart公司的专业服务兽医师Vicky Lauer 博士说。
在持证兽医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课程上,Lauer就讲授了如何鉴别、治疗和预防七种在产犊后常见的疾病。
一、产乳热(milk fever)产乳热或低血钙症是低血钙水平的结果。
它在年龄较大的母牛中较为常见,但很少在小母牛即初产母牛中发现,她说。
症状:母牛卧地、体凉、颈部呈S状弯曲,肌肉颤抖,晃动,鼻镜干燥,反刍极少,粪便干,以及心跳快速。
治疗:为防止治疗万一没有效果,需事先采集血样。
钙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
在操作时,Lauer说要听诊母牛的心率。
如果母牛的心脏有跳停就应该减缓钙的流量。
母牛的鼻镜转为湿润,就是治疗有效的征兆。
预防:在干奶期,饲喂负的阳阴离子差(DCAD)饲粮,使用pH试剂条检查尿液pH。
如果尿液pH在产犊前为5.5~5.6,即饲粮有效。
另一种方法是产犊时给予口服的钙补充物。
这可能是一种丸剂、糊剂、凝胶剂或灌服剂形式。
但要观察并确信其补充物没有腐蚀性和造成对食道的损害,否则母牛不愿采食,Lauer说。
用于补充的钙的类型甚为紧要,氯化钙提供了一种供快速吸收的释放介物。
它是生酸性的,会引起pH的下降,但其液体形式是苛性或有腐蚀性的。
硫酸钙也是生酸性的,具有一种持久的释放性。
丙酸钙快速吸收,其作用相当温和,可以作为液体应用。
但它是非酸原性或生酸性的,因而无助于提升母牛的钙代谢,但它可以用作为能量来源,Lauer说。
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或氧化钙,是钙的不可溶形式。
由于它们在母牛体内不会分解,因而在治疗产乳热中是无效的。
Lauer说,乳酸钙也是一种无效的溶液,因为它不具有提升血钙水平的作用。
影响:减少奶产量并增加每一种其他新产母牛疾病的风险。
没有或缺乏钙,母牛的子宫不能够正常收缩。
二、子宫脱垂(uterine prolapse)这在经产母牛,经常是产乳热的继发病,Lauer说,它不像在小母牛或初产母牛是偶然发生的。
子宫脱垂并非遗传,如果曾经发生过,它不会随每一次产犊而发生。
症状:在子宫脱出于母牛身后的时候。
治疗:脱垂的子宫是一种急症,因而应该紧急治疗。
Lauer 推荐给予脑(脊)硬膜外麻醉,这样母牛会失去感觉并不努责。
清洗子宫,清除胎衣,然后轻缓地将其推入,宛如你在揉面一样。
要小心不能让其破裂。
如果母牛躺下,Lauer说,要设法抬高后躯,利用重力有助于子宫复位,但如果母牛正在站立,最好有人帮助托住子宫的其余部分。
一旦子宫回复至母牛体内,要确信子宫角回至原位,否则母牛仍会试图将其再次推出,她说。
有些人会缝合阴道,使其关闭,但Lauer说,母牛仍会在缝线周围发生脱垂。
此外,要注射缩宫素(oxytocin)帮助收缩子宫,并随后给予抗生素,因为子宫很可能弄脏或感染。
影响:子宫炎和繁育力降低三、胎衣滞留(retained placenta)胎衣滞留发生在产犊24小时以后胎膜尚未排出。
这与难产、挛生、早产、流产和引产有很大关系而较为普遍。
原因也可能是产乳热、应激、低硒和低维生素E,以及子宫垂脱。
治疗:“有关胎衣滞留做些什么或在如何处理上,存在着许多的争议,” Lauer 说。
“如果你可以给它有一个轻度的扭转或扭曲而且它就能脱离,它是可以脱落或剥离的,但硬拉不予推荐。
如果你拖拉后所有的胎盘仍然连接着,就留着它。
”缩宫素可能有帮助,因为它造成子宫的收缩。
如果存在子宫积脓或子宫里有脓的病例,前列腺素也有帮助。
冲洗子宫是一种选择,但这也可能使细菌进入。
某些的冲洗液包括:氯已定(chlorhexidine)——已发现它可造成马的子宫损害。
子宫冲洗剂(uterFlush)——该产品也没有弃奶期或肉类停药期。
但Lauer说,对其效果尚未有对照的研究。
土霉素(oxytetracycline)——该产品的应用是有争议和反对的。
存在弃奶期或肉类的停药期,但大多数奶牛场不会坚持按必需的天数。
加上它可能造成对子宫的损害,Lauer说。
影响:因较长时间的空坏而降低繁育力;减少第一次配种的受孕率和较多的每次受孕配种数;增加子宫炎的可能性;降低奶产量;增加酮病和真胃移位的风险以及破伤风等。
四、子宫炎(metritis)通常是胎衣滞留的后果,子宫炎是子宫的炎症。
症状:子宫壁大小和厚度增加:红棕色、水样和恶臭的阴道分泌物(正常的分泌物是粉红色、粘液性和无臭味的);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以及奶产量降低。
患有难产、死产、挛生、胎衣滞留、产乳热和酮病的母牛有较多患子宫炎的可能。
治疗: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都可以在子宫内生长,这使子宫炎的治疗增加难度,Lauer说。
如果母牛发热或体温升高而且分泌物恶臭,用全身抗生素治疗。
用Excenel和Excede(美国的一种头孢噻呋产品)肌肉注射,没有弃奶期,可让母牛留养在同一栏舍内,但这每个产品都存在肉类休药期。
Polyflex(一种氨苄青霉素)如果兽医师准许使用可以用作为标签外用药,但都有弃奶期和肉类休药期。
土霉素具有弃奶期和长时间(28天)的肉类休药期。
如果存在体温升高,也应该给予抗炎药,Lauer建议。
阿斯匹林有效而且不存在弃奶期和肉类休药期。
如果已经有了因其他药物的产品休药期,那么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是一种选择。
考虑的其他治疗可以是帮助收缩子宫的缩宫素和前列腺素,或者如胎衣滞留一节中所提及的子宫冲洗产品。
预防:保持干奶母牛的健康并不使有过多的体况。
减少子宫的污染。
保持新产母牛采食;提供长茎干草或全混日粮(TMR)。
“我不在意她吃什么,只要她在采食就行”,Lauer 说。
五、乳腺炎(mastitis):乳腺炎是乳腺的炎症。
症状:在亚临床乳腺炎,肯定存在体细胞数的升高。
临床型乳腺炎明显具有肉眼可见的异常奶和乳房的变化,诸如红、肿、热和痛。
毒性乳腺炎病例发生在母牛有全身性症状的时候。
她们可能有发热或伴有体温升高,食欲丧失,休克、甚或倒卧或死亡。
坏疽性乳腺炎存在于乳头有气体的时候。
母牛会出现毒性症状,而在挤逼乳头时,只有气体可以挤出。
“如果你没有失去母牛,你也将失去乳区,” Lauer说。
乳腺炎由传染性病原体引起,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牛棒状杆菌和支原体,或者是环境性病原体,诸如各种链球菌、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
治疗:由采集洁净的乳样开始。
对于慢性亚临床病例,淘汰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或者继续饲养母牛,其奶经巴氏消毒后饲喂犊牛。
以后对这群母牛试以干奶母牛治疗。
在临床型病例,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可以作用良好。
革兰氏阴性菌病例经常可以自愈。
在处理支原体乳腺炎病例时,则淘汰母牛, Lauer说。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将原来的乳样送去测定以决定其他的药物或方法。
预防:自卧栏和乳房至挤奶员的手和挤奶机单体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
一种良好的挤奶前后的预药浴和后药浴也有帮助。
六、酮病(Ketosis):产前和产后的食欲减退,导致了负能量平衡和低血糖。
神经性酮病发生在脑部也是低血糖的时候。
症状:具有喜食饲草优于精料的食欲下降。
奶产量减少,嗜睡,最少的瘤胃充盈度,反刍增加或减少,脱水和眼睛凹陷。
具有神经性酮病的母牛,会异常地舔舐尿液和金属物等。
其他的症状包括:衰弱、蹒跚或行走摇晃、头抵墙壁、醋酮气味、卧倒、头部向后倾斜,并极具攻击力。
酮病的诊断用尿液、乳汁或血液的试剂条就可以完成。
治疗:在亚临床病例,口服300毫升的丙二醇,一天一次,共5天。
至于临床型病例,为了暂时性增加血液葡萄糖水平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并随后用丙二醇口服,使之有更为持续的葡萄糖增加。
也已发现类固醇有助于持续增加肝脏的葡萄糖产量,Lauer说。
预防:保持干奶母牛处于合适的体况。
让她们采食长茎干草并保持瘤胃充盈度。
饲喂诸如瘤胃保护性胆碱、丙酸钙(不要饲喂新产前母牛,因其产生依赖性)或者莫能菌素的添加剂,也可以有所帮助。
影响:整个泌乳期奶产量减少;妊娠率降低,真胃移位风险增加,乳腺炎、子宫炎和卵巢囊肿。
七、皱胃或真胃移位(displaced abomasum)左侧真胃移位比右侧更为常见。
食欲减少导致瘤胃充盈减少。
由于较少的饲料,真胃内充有气体。
气体造成真胃移至左侧,或者造成本身的扭转。
母牛因子宫炎、酮病、产乳热、乳腺炎、体况过好、任何造成食欲下降的事件,或饲喂高精料低粗饲料饲粮均易患真胃移位。
症状:食欲减退,奶产量下降,左侧最后一根肋骨拱起(比较于其他肋骨有所升高),瘤胃的收缩和充盈度减少,粪便排出减少,用听诊器可听到“乒”音即拨水音。
治疗:通过外科手术、翻滚和摆动或翻滚和击打等纠正皱胃位置。
给予液体和抗生素(往往在手术后),治疗所造成或发生的继发性酮病。
预防:干奶母牛不能有过好的体况。
为了瘤胃充盈,保持母牛采食长茎干草;预防酮病。
一种新产母牛的疾病很可能会导致另一种疾病。
采用良好的干奶母牛管理程序的预防,可以大大减少疾病发生。
如果有一种或多种的这些疾病发生,应该予以合理的鉴别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