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5
历史八年级下册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1、“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材料反映了唐朝()[单选题] *A.繁荣的经济交流(正确答案)B.开放的社会风气C.融洽的民族关系D.多彩的文学艺术2、25.“安史之乱”使唐朝难现往日的繁华。
下列对“安史之乱”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发生在唐玄宗后期B.是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C.使唐朝日趋衰落D.是一场农民起义(正确答案)3、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单选题] *A.唐朝末年B.北宋中期C.五代时期D.南宋时期(正确答案)4、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
材料从侧面反映了()[单选题]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正确答案)5、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八年级上册所学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①端午②青年节③建党节④劳动节()?[单选题] *A. ①②B. ②③(正确答案)C. ②③④D. ①②④6、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宏伟工程有如下描述: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据此推断该工程为()[单选题] *A.大运河B.赵州桥C.北京城D.明长城(正确答案)7、57.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南宋时期史实的是[单选题]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正确答案)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苏颂《契丹帐》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的官职是[单选题] *A.通判(正确答案)B.转运使C.副宰相D.留守司9、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八下历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初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C. 第一次国共合作始于1927年D.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立即签订了和平协议答案:B2.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A. 1911年B. 1919年C. 1921年D. 1927年答案:B3. 下列哪一位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孙中山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BC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哪些重要的革命运动?A. 秋收起义B. 南昌起义C. 长征D. 抗日战争答案:ABCD三、填空题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最著名的是______。
答案:延安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______革命的胜利。
答案:新民主主义四、简答题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洗刷了民族屈辱,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历史复习题八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鸦片战争是由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D. 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答案:D2.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答案:A3.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学习西方科技B. 维护清朝统治C. 发展资本主义D. 推翻清朝统治答案:B4. 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严复答案:A5.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陈独秀答案:A二、填空题6. 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答案:《马关条约》7. 义和团运动爆发于______年,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农民运动。
答案:19008.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19199.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
答案:焕然一新10.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而进行的______万里的长征。
答案:二万五三、简答题11. 简述洋务运动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未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12.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四、论述题13. 论述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20XX 的同学们在课目的能力训练做完了,有没有检查自己的答案呢?下面由为大家的初二下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20XX,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3课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农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农民土地改革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1952 封建土地制度地主人民政权农村生产力工业化根底训练一、选择题1. A(通过图片中“土地改革法”的信息可以知道为A。
)2. B(B项为土地改革的意义,课本p. 13。
)3. D(A、B、C事件距离现在太久,要寻找到当事人不太现实。
)4. D(②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也是私有。
)5. A(农民分到土地,即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在土地改革以后。
)6. B(根据土地改革的意义可以判断。
)7.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开展是农业生产力解放的表现。
)8. A(土地改革是把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发生的背景应该是地主占有土地过多。
)9. A(图标中在1952年地主阶级根本被消灭,农民分得了土地,是土地改革完成的表现。
)10.A(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是土地改革的背景之一,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11.C(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中的情形,因此与C项有关。
)12.C(在没收地主土地的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13.A(课本p. 12。
)14.D(课本p. 13,A、B、C为土地改革的意义。
)15.C(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是稳固政权的。
)16.B(1953年一栏内地主阶级被消灭,说明是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
)17.A(课本p. 13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18.问题一:封建土地制度。
问题二: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
问题三: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开展。
历史与社会⼋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知识与能⼒训练》⼋年级下知识要点参考答案第五单元⼯业⽂明的来临第⼀课⼯商业的兴起第1课时⼯⼚从这⾥发展⽽来1.家庭;⼩;低;劳动2.商业;市场;⼤;⼿⼯⼯场3.14;意⼤利;明清4.⼤;分⼯合作;⽣产5.⽣产;⽣活;贸易6.纺织;采矿;冶⾦;造船;英国;农业;农业第2课时商⼈的地位变了1.商⼈;国王2.⼿⼯⼯场;商⼈;资产阶级3.农民;⼯⼈;⼯作;⼯资4.⼯商;商⼈;商⼈;关卡;⼯匠;财政5.贵族;经济;⼯商业第⼆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1课时蒙娜丽莎的微笑1.(1)⼿⼯;⼯商;思想⽂化;⾃由;民主;科学(2)中世纪;天主;“上帝”;14;意⼤利;资产阶级;作⽤;需要2.希腊;罗马;⼈⽂;⽂艺复兴;法国;德国;英国;⼈性;教会3.达芬奇;蒙娜丽莎;莎⼠⽐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思想解放;新兴资产阶级;宗教愚昧第2课时“教皇的奶⽜”的解放1.天主教会;赎罪券;德国2.平等;瑞⼠;英国第3课时近代科学的诞⽣1.⽣产⼒;⾃然;⽂艺复兴;英国;培根;知识就是⼒量2.地球;哥⽩尼;⽇⼼说;太阳;科学⾰命的开端3.宇宙4.⽜顿;万有引⼒5.⾃然界;技术第4课时理性之光1.光明;182.社会;社会;思考;判断;启蒙3.伏尔泰;天赋⼈权;⾃由;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卢梭;⼀切权⼒属于⼈民;⼈民主权4.思想(理论);资产阶级第三课世界开始⾛向整体第1课时新航路的开辟1.黄⾦;《马可·波罗⾏记》2.指南针;造船;航海;地圆;西班⽛;葡萄⽛3.15世纪;印度洋;美洲;印第安⼈;达·迦马;印度;麦哲伦的船队第2课时全球联系的加强⾛向整体;美利坚;咖啡;茶叶第3课时⿊⼈是怎样来到美洲的1.印第安⼈;阿兹特克2.16;奴⾪;⾮;⼀亿;美;欧3.西班⽛;葡萄⽛;荷兰;法国;英国;财富4.种植园;美洲;拉丁美洲5.海上马车夫;⽇不落第四课资产阶级⾰命:新体制的创⽴第1课时议会对王权的胜利1.查理⼀世;资产阶级;贵族2.1640;王权3.内战;克伦威尔;查理⼀世4.资产阶级;不流⾎;权利法案;君主⽴宪第2课时历史上第⼀位总统的产⽣1.资本主义2.英国;北美;波⼠顿3.1775;来克星顿;来克星顿;4.1776;7;4;独⽴宣⾔;英国;5.⼤陆;华盛顿;萨拉托加;美国6.资产阶级;民族7.共和;华盛顿第3课时忘我献⾝的法国公民1.君主专制;第三;农民2.1789;7;14;巴⼠底狱;国庆;巴⼠底狱;⼈权宣⾔3.巴黎;共和国;4.《马赛曲》5.三;罗伯斯庇尔6.封建专制;欧洲;资产阶级;⼈民群众7.拿破仑;滑铁卢第五课⾯临挑战的中国第1课时最后的盛世1.朱元璋;明;清军;清朝2.2;33.丝织;棉纺织业;湖⼴熟;天下⾜;制瓷;造船4.徽商;晋商5.⼀;出超;丝绸;茶叶;瓷器6.农业;男耕⼥织、⾃给⾃⾜第2课时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真;蒙古;长城;康熙2.联姻;宴饮;围猎;⼟尔扈特;乾隆3.佛;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4.雍正;改⼟归流5.准噶尔;回部6.葱岭;西伯利亚;太平洋;海南岛7.康熙;尼布楚条约第3课时专制帝国1.丞相制度2.特务;锦⾐卫;东⼚;西⼚;东⼚;西⼚;锦⾐卫3.军机处4.⽂字狱5.“四书五经”;⼋股⽂6.黄宗羲第4课时来⾃海上的挑战1.⼯商业;国⼒;郑和;七;⾮洲;地中海2.经济⽂化;加强同海外各国;海外贸易3.天主教;利玛窦;⼏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西⽅⽂明4.澳门;荷兰;郑成功;台湾府5.外国侵略;统治的不稳;海禁;⼴州;⼴州⼗三⾏6.马戛尔尼;海外市场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业⽂明浪潮第⼀课改变世界的⼯业⾰命第1课时⼯业⾰命的兴起1.18;海外市场;市场;⽣产技术;⽣产⼒2.18;60;英;棉纺织;机器;⼿⼯;⼯业;科学;技术;蒸汽机;蒸汽3.蒸汽机;煤;⽊柴;纺织;冶铁;采煤4.1814;斯蒂芬孙;18255.19;德国;法国;美国;19;40;英第2课时“科学的世纪”1.科学技术;⼤学2.⾃然科学;理⼯;⼤学3.煤⽓;汽油;柴油;热;机械动⼒;内燃机;科学的世纪第3课时⼯业⾰命的新阶段1.19;科学理论;技术;电⼒2.电;蒸汽3.格拉姆;功效⾼;污染⼩;应⽤范围⼤;使⽤便利4.磁铁产⽣电;发电机5.美;爱迪⽣6.爱迪⽣;输电⽹络;⼯⼚;家庭中;电⽓7.化学;⽯油;汽车;美;德;电⽓第4课时⼈在⼯⼚1.⼯⼚;⼿⼯⼯场2.农业3.⼯业⽣产4.亨利·福特第⼆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1课时地球变⼩了1.⼯业⾰命;⽣产⼒;整个世界;交通;通信2.⾮洲;美洲;亚洲;⼯业品;⼯⼚;国家贸易;统⼀3.⽕车;轮船;美4.先进思想;科学技术;⽣活⽅式5.奥林匹克6.20第2课时⽂明与野蛮交织1.资本主义;海外市场;原料产地;192.英;铁路;统⼀邮政;电报;⼯业⽂明3.17;194.⼯业;⼿⼯业;原材料;财富第3课时挑战与回应1.⼯业⽂明;殖民掠夺;亚⾮拉2.海地;法国3.明治;欧美;藩;县;宪法;西⽅;⼯业企业;欧美;学校教育;风俗习惯;⽣活⽅式;改历;易服;剪发;明治维新;落后;经济;军事实⼒;⼀;⼯业第三课汇⼊⼯业⽂明⼤潮的中国第⼀课时屈辱的岁⽉1.打开中国市场;鸦⽚;1839;林则徐;虎门;18402.⼴州;定海;⽩河⼝;北京;道光;林则徐;18413.1842;南京条约;⾹港岛;2100;⼴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4.美;法;独⽴⾃主;半殖民地半封建5.打开中国市场;侵略权益;1856;英;法;圆明园;北京条约;天津;九龙半岛;华⼯;800;半殖民地半封建化6.明治维新;1894;甲午战争;1895;马关;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通商⼝岸;;⼯⼚;2亿;3000万7.租借地;势⼒范围;⽠分中国第2课时悲壮的抗争1.关天培;邓世昌;台湾;徐骧2.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清政府;外国⼊侵者;华尔;洋枪队第3课时1.林则徐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3.19;60;90;⾃强;求富;洋务;洋务;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军事;军队;南洋;北洋;福建;民⽤;学堂;留学⽣;同⽂馆4.⼯业;西⽅事务;甲午第4课时1.公车上书2.1898;光绪;维新派;“戊戌变法”;慈禧3.孙中⼭;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统⼀;全国;资产阶级4.1911;10;10;武昌;清政府;⾟亥⾰命5.共和;南京;孙中⼭6.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孙中⼭;袁世凯7.1912;2;12;宣统;北洋政府第四课⼯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1课时⼯业化和城市化1.农业;⼯业⾰命;⼯业;农业2.机械;化学3.农民;⼯业4.第⼀;第⼆;第三5.城市;城市6.城市病第2课时1.物质⽣活⽔平;畜牧;冷藏;⾷⾁;⼤众化;新鲜⽔果;饮⾷结构2.医疗;霍乱;伤寒;寿命3.⽣活质量;伦敦4.家庭;社会;劳动;平等;美;3;85.劳动者;⼩学义务教育6.城市;⽂化;⼤众传媒7.等级;简朴实⽤第3课时1.狄更斯;财富;两极分化2.资产阶级;⼯⼈阶级;所有;劳动⼒;雇佣;⼯资报酬;经济;政治3.资本主义;傅⽴叶;圣西门;欧⽂;统治者;富豪;空想社会主义4.德意志;马克思;恩格斯;⼯⼈;⼯⼈阶级;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第七单元第⼀课全球性的震荡第1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1.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军事集团;殖民地;德国;奥匈帝国;意⼤利;英国;法国;俄国;1914;1918;凡尔登;坦克;飞机2.德意⽇法西斯集团;1939;1945;犹太⼈;奥斯维⾟;犹太⼈;法西斯侵略与法西斯侵略;斯⼤林格勒;意⼤利;德国;⽇本3.第2课时令⼈谈虎⾊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4;时间长;范围⼴;破坏性强;⽣产过剩;德国;⽇本;意⼤利;法西斯;法西斯专政;策源地第⼆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1课时理想变为现实的⼗⽉⾰命1.⼀;沙皇;资产阶级2.列宁;资产阶级民主⾰命;社会主义⾰命3.“阿芙乐尔”;⼗⽉社会主义⾰命4.列宁;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地法令;社会主义5.⼗⽉⾰命;俄国历史;⼈类社会第2课时“西亚病夫”的崛起1.西亚病夫;凯末尔;国民公约2.破除落后的习俗;提⾼民族⽂化⽔平;推动⼯业的发展第3课时改⾰弊端的罗斯福新政1.1929;胡佛总统2.政府;最低⼯资;最⾼⼯时;组织起来和雇主集体谈判;以⼯代赈;⽥纳西;社会保障制度3.罗斯福积极改⾰的精神;资本主义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第1课时中华民族的觉醒1.新青年;陈独秀;李⼤钊;胡适;鲁迅2.胡适;狂⼈⽇记;民主;科学;儒家学说;是⼀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A. 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B. 印刷术的发明C. 雕塑艺术的发展D. 诗歌创作的繁荣2. 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科技发展的成就?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 火药的广泛应用C. 指南针的改进D. 蒸汽机的发明3. 下列哪一项不是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 行省制度的建立B. 重用汉人C. 重视文化教育D. 实行科举制度4.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A. 手工业的发展B. 商业贸易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提高D. 资本主义的萌芽5. 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朝文化繁荣的表现?A. 京剧的形成B. 古典小说的繁荣C. 书法艺术的创新D. 绘画艺术的衰落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 洋务运动的开展D. 甲午战争的爆发7. 下列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8.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提倡新道德、新文学C. 提倡白话文D. 提倡复古主义9.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A.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A.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B. 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是______,该城市被称为“______”。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科技发达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______,该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下历史题库及答案八年级下册历史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题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什么时期?-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D.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 C2. 题目: 1950年,中国颁布了哪部法律,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土地改革法》- C. 《土地法》- D. 《土地分配法》答案: A3. 题目:下列哪项不是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A.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对知识分子的改造- D. 逐步实现对文化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 C# 二、填空题1. 题目: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答案:重工业2. 题目: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______的基本制度。
答案:社会主义# 三、简答题1. 题目:简述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 1957年反右派斗争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针对一些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提出的批评意见进行的一场政治运动。
这场斗争的背景是当时部分人士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而影响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不同声音,影响了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
2. 题目:描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带来的问题。
答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一场旨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和工业生产指标的大幅度提高。
然而,由于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如粮食短缺、工业生产效率低下等。
八下历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唐太宗时期B.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C. 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D. 战争频繁,国力衰弱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战国四君子”?A. 孟尝君B. 信陵君C. 春申君D. 范蠡答案:D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什么?A. 金本位制B. 银本位制C. 铜钱制D. 纸币制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特点?A. 考试选拔人才B. 考试科目多样C. 考试内容固定D. 考试结果公正答案:C6. 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中,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A. 重农抑商B. 开疆拓土C. 减轻赋税D. 增加徭役答案:C7.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安史之乱”无关?A. 安禄山B. 史思明C. 李隆基D. 杨贵妃答案:D8. 宋朝时期,哪一项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9.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瞻基答案:A10. 清朝康熙年间,以下哪一项不是康熙皇帝的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签订尼布楚条约D. 开始闭关锁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鸦片战争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D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事件?A. 玄奘西行B. 鉴真东渡C. 郑和下西洋D. 马可波罗来华答案:A|B14. 以下哪些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军事防御措施?A. 修筑长城B. 建立东厂C. 建立锦衣卫D. 实行海禁答案:A|D15. 以下哪些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重要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签订尼布楚条约D. 开始闭关锁国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唐朝时期“开元盛世”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复习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17世纪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①都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②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政体③都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④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4一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A.科学革命B.文艺复兴C.新航路的开辟D.启蒙运动3.“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正值国家最艰苦之时。
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材料中的“一个人”指的是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克伦威尔4.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独立宣言》的签署B.波斯顿倾茶事件C.新议会的召开D.莱克星顿枪声5.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羲之D.朱熹6.下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A.李时珍《本草纲目》B.吴承恩《西游记》C.徐霞客《徐霞客游记》D.宋应星《天工开物》7.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A.尊王攘夷政策B.休生养息政策C.君主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8.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途径自由自在地邀游知识海洋。
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①造成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人们思想④有利于科技进步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下面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10.“中国之近代史始于南京,终于南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篇一:人教版历史八年级(秋季)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要点
走私鸦片林则徐 1839 虎门 1840 鸦片战争 1842 香港岛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
基础训练
1.B(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课本对此也有表述。
)
2.A(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注意题目中所问的直接目的。
)3.C(从题干销毁鸦片一词中可以看出,此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故选C项。
)
4.D(此题考查鸦片大量输入中国的时期。
鸦片作为吸食的毒品,始于明清时期,因此排除前三项。
清朝时期,英国向中国走私的鸦片数量急剧增长,吸食鸦片并因此酿成悲剧的人越来越多,符合陈澧诗文中描述的情景,故选D项。
)
5.D(此题考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但需要结合材料加以选择。
只要
能对林则徐的话作简单的理解即可,①③项内容在林则徐的话中没有明确提及。
)
6.A(此题考查道光帝禁烟的目的。
解题时需要对林则徐的话作深入理解。
林则徐所提及的无兵御敌、白银外流等,实际上已经直接危及清政府的统治。
道光帝正是从维护统治的需要出发,才决定禁烟。
)7.A[此题考查虎门销烟的年代。
1839年,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声势浩大,大快人心。
其余三项中人物为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中牺牲的英雄,因此不选。
]
8.C(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于是以鸦片为诱饵,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从英国战后与中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也可以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与中国通商。
)
9.C(①项说法有误,道光帝虽然战和不定,但并未一味求和,故排除①,直接选C项。
)
10.D[此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地位。
A、B两项为中国古代不同民族政权间的条约,C项为清朝康熙年间(属中国古代)与沙俄订立的平等条约,可见此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此题中,若知近代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亦可以
从时代界定上直接排除前三项。
]
11.D(此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
A项中割让的应为香港岛;B 项中应为2100万(银)元;C项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应无南京。
故选D项。
)12.C(此题考查对《南京条约》内容的理解。
A、B两项较为容易排除。
C项五口通商最能表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D项有较高的辨识难度,但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量增加通商口岸数量却无关税方面的进一步要求,或今天中国已全方位开放但不必与任何国家商议关税等史实可印证其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