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实验区)(本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按拼音写出汉字。
(5分)寂寞的瓦片风(zhēng),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dīng)地显出(qiáo cuì))可怜模样。
2、古诗文默写。
(6分)①感时花溅泪,。
②,天涯若比邻。
③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写出与“月”相关的两组诗句,并简要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
(6分)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①,抒发情怀:②,抒发情怀:4、初中三年来,同学们读过一些文学名著。
在此,请你简述其中一个精彩情节或简介一位令你印象深刻f6人物形象,并写下读后的点滴收获。
(7分)①书名作者②精彩情节或人物衫象简介:(不少于40字)③阅读收获:5、“学生该不该做家务?”请你就这一问题,简要谈谈看法。
(不少于40字)(4分)二、阅读(62分)(一)阅读《爱莲说》,完成6—10题(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陶渊明独.爱菊.清.有闻.乎众矣.有偶.求精..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水陆草木之.花(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③可爱者甚蕃.( ) ④濯.清涟而不妖( )8、翻译句子。
(4分/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9、理解填空。
(3分)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根据扫描版,手工录入,严格校订。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2018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
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____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世博.——搏.击风浪B、作为.——为.富不仁C、仍.然——忍.辱负重D、词.章——义不容辞.(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B、虽C、因为D、如果(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义务B、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主人C、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义务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主人2、古诗文默写。
(10分)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⑦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问题探究。
(6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名学是一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
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你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1.(2分)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层出不穷连锁既要也要B.接连不断连同一面一面C.无穷无尽连接不但而且D.接二连三连缀因为所以2.(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处应补出的标点符号为“;”。
B.“大大提高、每一所学校、蓬勃地发展、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均为偏正短语。
C.“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很自信地讲的话。
”这是一个单句,句中“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很自信地讲的话”作宾语。
D.从汉字字形结构上说,“资、源、蓬、家”都是形声字。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B.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4.(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
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③①②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①③⑤④【参考答案】1.A(2分) 2.D(3分)3.D(2分)4.D(3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
(3分)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2018 中考试题 -2018 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2018 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卷共 18 小题 ; 满分 150 分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35 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6 分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在泉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产举世瞩目海丝史迹、宗教胜迹、古建筑奇观历经岁月洗礼,风雨沧桑,每块青砖绿瓦都铭刻着古城人民的智慧,闪耀着城市文明的光芒徜徉在如此诗意、如此魅力的城市,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 名胜莫名其妙B. 举世举重若轻C. 奇观洋洋大观D. 神韵韵调悠扬(2)下面所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沧桑”中,“沧”字读音是B.“徜徉”中,“徜”字读音是cāng,笔画数为7 画cháng ,部首为“彳”C.“海丝”中,“丝”字读音是sī,部首为“一”D.“诗意”中,“诗”字读音是shī,最后一画为“ㄧ”(3) 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2 分 )①能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底蕴和历程、内涵和气质②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第句2.诗文默写 (10 分 )①问君何能尔 ? ② ? 留取丹心照汗青③海日生残夜,④ ,两北望,射天狼⑤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⑥令初下,;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按提示填空 (4 分 )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从不平凡的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中,学到了 ; 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认识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 从小说人物李京京身上,学到了当美好的愿望遭到拒绝时,; 从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领会了4.综合性学习:桥文化 (7 分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它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艺术魅力(1) 【桥之名】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桥”(2 分 )①用石头砌成、桥洞呈弧形的桥叫做②使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桥称为③传说中,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④雨后彩虹被喻为(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桥之美(3 分)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在②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美在③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美在(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2 分 )示例: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梁5.名著测读 (8 分 )(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感受,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只有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一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生才有意义”保尔用自己的人生实践了这一意义B.祥子是个悲剧人物当他的幻想破灭后,自甘堕落,结果只能是“痛苦地活着,冤屈地死去”C.如果将孙悟空放置在《水浒传》中,他也是好汉一条,因为他和大多梁山好汉一样武艺高强、嫉恶如仇D.“水浒”中的孙二娘是个母夜叉,拦路剪径、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违反了《刑法》和《食品安全法》(2)阅读下面有关《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按要求作答 (6 分 )a. 鲁滨孙舍弃安选的生活,多次航海冒险b. 有一次,由于遭遇土耳其海盗的劫持,他历尽艰险逃了出来c. 不料,当船航行到大海上时,遇上大风暴,巨浪将船打翻,唯他幸存 d. 他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 年的时光①情节有误的是第句原著的情节是( 概述 )②在荒岛上,鲁滨孙靠什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请概括说明二、阅读 (55 分 )( 一 ) 阅读下文,完成69 题(15 分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3 分)A. 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B. 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C. 问其姓氏望其旗靡D. 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7.解释加点词 (4 分 )①余孥一小舟②见余大喜③及下船④客此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5 分 )9.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二 ) 阅读下文,完成1012 题 (14 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赵华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传授了成功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 ;110 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 0.01 秒、 0.01 秒加快的一个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赖于一步一步地积累每天一点点地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而言,已弥足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与寡每天自学一小时,一周就是七小时,一年累计365 个小时,几年下来就可以完成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每天用 5 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每周 5 个工作日都这么坚持改进,几年下来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虽然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号,不论钻研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因目标尚远而情移心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 ; 就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因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因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 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8 年第 7 期 )10.促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三个先决条件是什么?应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难?(6 分)先决条件:如何克服困难:11. “每天进步一点点”具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 (4 分 )12.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是如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的?(4 分 )( 三 ) 阅读下文,完成13— 17 题 (26 分 )父子的母校韦如辉①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楂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②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 那家伙,那个高啊! 那个美啊 !③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④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⑤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 ?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⑥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 !⑦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⑧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⑨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⑩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11 父亲夸,好儿子!12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13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 14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15 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16 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17 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18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19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20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21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 ?爸驮你一会儿22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 ! 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23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24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25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26 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27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个门,看见了没有?28儿子当然看到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29 父亲嘴里还在说,信不信?那家伙 !30 从县城回来,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31 后来,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的母校,那家伙!32再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33儿子什么都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来的34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 ?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 ?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11 期)13.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6 分 )→ → → 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14.⑧12 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父子的母校”看似无关,实则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5 分)15.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5分)16.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 分 )①“那个大啊 ! 那家伙,那个高啊! 那个美啊 !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③“信不信 ?那家伙 ! ”( 符合 ) 第句( 不符合 ) 第句17.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 写出两点 )(6 分)三、作文 (60 分 )18.题目:如果没有他们⋯⋯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不少于600 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8 年福建省泉州市初巾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35 分)1.(6 分每小题 2 分 )(1)C (2)D(3)第②句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来表达自己深刻的感受,语气更加强烈( 或“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势,表达深刻的感受”)( 句式 1 分,效果 1 分) 2.(10 分每空 1 分,错、漏、添字的,每字扣0.5 分,扣完该空分为止) ①心远地自偏②人生自古谁无死③江春入旧年④会挽雕弓如满月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群臣进谏分每空 3.(4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 分 ) 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 或“从事科学研究所具备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 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实验精神不轻言放弃( 或“不灰心丧气” ) ,努力把握成功的机会爱情的真谛 ( 或“什么是真正的爱情”)4.(7 分 )(1)(2 分每空 0.5 分) ①石拱桥②立交桥③鹊桥④人间天上的桥(2)(3 分每点 1 分 ) 气势恢宏桥长无与伦比诗情画意( 或“桥上桥下景物融为一体” ) (3)(2 分 ) 略 ( 意思对即可 )5.(8 分 )(1)(2 分)D (2)(6 分) ①b(1 分 ) 鲁滨孙在巴西经营种植园,当上了庄园主(1 分) 因缺乏劳力,他再次与人合伙远航,去非洲贩卖黑奴(1 分) ②他以艰辛的付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超人的智慧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3 分答出其中 3 点满分 )二、阅读 (55 分 )( 一 )(15 分 )6.(3 分 )B7.(4 分) ①通“桡” ( 携,带. 拿) 非常,十分等到客居,寓居8.(5 分 )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 ( 意思对,略有文采满分; 其余答案酌情扣分 ) 9.(3 分 )C( 二 )(14 分 )10.(6 分 ) 有目标能努力重积累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抗得住干扰 ( 或“要有韧劲要有勇气要有定力”亦可)11.(4 分 ) 要点提示:①创造奇迹,酝酿神话( 或“享受胜利喜悦,达到理想高峰” ) ②使人生厚重、充实 ( 每点 2 分 )12.(4 分 ) 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处再次强化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更是处处紧扣中心论点反复强调 ( 或“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假设推理和引用诗句来证明论点,从而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若仅答“通过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扣 2 分)( 三 )(26 分 )13.(6 分 ) 父亲对儿子夸“母校”父亲带儿子去看“母校”儿子进了“母校”14.(5 分 ) 示例一: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艰难的生活现状, (2 分) 是父亲希望儿子读“母校”的原因之一( 或“是父子对 ‘ 母校 ’ 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3 分 )示例二: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儿子的孝顺、懂事,(2 分 ) 使下文儿子进“母校”等情节显得真实可信 (3 分)15.(5 分) ①敬佩 ( 羡慕 ) 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 ( 感激 ) 之情他明白了是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 未答出“感激、感恩”要点的,酌情扣分 ) 16.(4 分 )( 符合 ) ①③ 因为父亲是个农民,对虚拟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2 分 )( 不符合 ) ②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 (2 分)17.(6 分 ) 示例: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1 分) 他对儿子的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的上进心(2 分) 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1 分) 他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2 分) ③从“爱子之情”或“任劳任怨”作答亦可 ( 未答出“教子有方”要点的,扣 2 分 )三、作文 (60 分 )18.作文评分标准内一等 (25 — 22 分 )二等 (21 — 18 分 )三等 (17 — 15)四等 (14 — 0)基容25分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 感情较真实基本切题 .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完整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泛、凌乱本一等 (22 — 20 分 ) 二等 (19 — 16 分 ) 三等 (15 — 13)四等 (12 — 0)等级50分表达22分文体规范,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文体较规范 . 结构较完整,语言较通顺,字迹较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不够清楚文体不规范,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模糊标题3分标题书写准确(3 分)未写标题 (0 分)一等 (10 — 8 分) 二等 (7 —4 分)三等 (3 —1 分)发展等级10 分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流畅立意较新颖构思较精巧语言较生动立意正确思路顺畅用语准确。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泉州一中2017---2018年第二学期期中考初三年语文科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达征人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给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5分)怎不忆江南?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江南,那落霞与孤wù()齐飞的江南,那杨柳依依□君子好逑.()的江南,早已超脱了时空的藩lí(),演化成历史哲学意味深长的梦江南。
(1)在文中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瑟.wù逑. lí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常见的有疏表奏章几种。
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C.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与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分别是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
D.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曾巩、陆游等被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主要是针对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而言的。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酝酿(niàng)萌发(méng)娇媚(mèi)绿茵茵(yīn)B . 朗润(rùn)粗犷(Kuàng)嘹亮(liáo)看护妇(kān)C . 花苞(bāo)贮蓄(chǔ)发髻(jì)淅淅沥沥(lì)D . 静谧(bì)棱镜(Iéng)冷冽(liè)咄咄逼人(duō)2. (2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语重心长专心致志养尊处优座无虚席B . 数以千计功无不克行善积德哄堂大笑C . 蜂拥而至肃然起敬和睦相处死的其所D . 轻于鸿毛五湖四海精兵简政千均一发3. (2分)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
擎:举起。
撼:摇动。
)B .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 . “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战略,是我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
(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驶。
)D . 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4. (2分) (2018九上·江都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 . 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 . 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省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若出其里。
⑵,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
⑷,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018年泉州市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查试卷(含答案)
5 c 9 题。
(17 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常枞
①有疾,老子往问.焉。
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
岂非以其软邪?”
“吾齿存乎?”曰“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
者独存。
(吴亮《忍经》)
[注]①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
(4 分)
⑴阅.十余岁阅⑵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
⑶老子往问.焉问⑷常枞张口示.老子曰示。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的考点看考场: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②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交通工具有无隐患。
2、考试前一天晚上: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铅笔盒(不要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钢笔(要灌好蓝黑钢笔水)、圆珠笔(0.5mm黑色笔芯)、铅笔(两头削好)、圆规、三角尺、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②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铅笔盒中)。
③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
3、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
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
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4、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8、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
设法避开聊天。
9、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10、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
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敢于放弃。
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8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泉州市中考语试卷 2018年泉州市中考语试卷
5 c 2018年泉州市中考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7分)
悠久古老的中原化和晋唐遗风,在泉州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那建于唐代的庄严宏伟的千年古寺开元寺和东西双塔,那我国古代桥梁中长度首屈一指的安平桥以及我国最早的梁式跨海长桥洛阳桥,那九日上东西两面的摩崖祈风石刻,那清下的巨大的老君石像,以及南天寺的大石佛……闻名遐迩,有口皆碑。
⑴为加点的同音字组词。
(2分)
宏伟——弘()桥梁——粱()摩崖——摹()遐迩——暇()
⑵下面所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悠久古老”中,“久”字笔画数是3画,义为“时间的长短”。
B“首屈一指”中,“屈”字的起笔是“丿”,义为“弯”。
c“晋唐遗风”中,“遗”字的起笔是“丶”,义为“遗失”。
D“有口皆碑”中,“碑”字笔画数是13画,义为“镌刻功业事迹的石碑”。
⑶指出这段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品味其表达效果。
(3分)
2.诗默写。
(10分)
①烽火连三月,② ,以观沧海。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④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闲垂钓碧溪上,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3.按提示填空。
(任选3处作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