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道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道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集团

欧培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仍然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德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和谐家园的重要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是哺育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养料。诸子百家的大量思想,如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倡导仁义中庸;法家重视法治;墨家强调兼爱交利,尚贤使能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铝公司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发挥今天管理者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并提供有益的启示,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正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体现。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道

近代企业管理思想源于西方,管理理论是纯制度式的。为了追求效率和效益,企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目的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利用规章制度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

管理好一个企业,首先必须有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章立制。但制度建设以后如何用人性的道德力量去执行遵守它,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面对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悠久性,面对“情、理、法”三者并存的情感人文因素,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套管理模式是值得商榷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信念,寓意作事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含义是指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应该遵循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理念,造就一个和谐、自然的发展环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情、理、法”并重。在中国现代企业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这是“法”;但要

用中国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来教育员工,让他们在理解制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自觉主动遵守制度,这是“理”;同时要关心和尊重员工,这是“情”。

如何将这些理学观念与现代管理融合,先讲个“刮金救人”的小故事:

在古代,一个乞丐到庙向主持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人、下有孩童需要照顾,一家人就要饿死了。师父慈悲,救救我们吧”。主持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大旱,庙里也缺粮了,如何救这可怜的人呢?主持突然看到了身旁镀了金的佛像,思索片刻后,他便攀到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下来,用布包好交给乞丐,说道:“这些金子,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乞丐吃惊地说道:“我怎么能够收这样的金子,这是罪过呀。”弟子也忍不住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这是冒犯佛祖,对佛祖的大不敬呀!”主持答道:“我佛慈悲,这正是佛的心愿啊!眼看人就要饿死了,即使把整个佛身都给了他,也是符合佛的愿望的。”

保护佛像是佛家的戒律,但为了救人,佛也是慷慨的,人是第一位的。这就是法和情的转换与融合。这个故事里所折射的哲理,对我们处理企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现代企业管理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具有滞后性。很多时候都是出现了问题,人们才去设计各种制度来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问题、随机性问题的处理,制度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靠的是企业文化理念和社会的公共道德来解决。二、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的诚信之道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社会诚信是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经济。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诚信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既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理念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根深根深蒂固的植入了我们的思维中。在当代,这种诚信理念对建立现代企业的诚信之道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论语》里有个经典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个条件了。孔子回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贡说:老师,三条太多了,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条,你去掉什么?孔子说:去兵。子贡说:老师,如果还要去掉一个,你去掉哪一条?孔子说:去食。

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孔子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论述,社会、家庭无不如此,对企业经营更是至关重要。崇尚信义,重视诚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加强企业信誉建设,是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

现代企业遵守诚信有以下因素:

一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而真正持久的经济效益来自于诚信经营。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更快的开拓市场,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上获得最大利润。

二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由信誉凝聚而成。诚信经营打造的是企业的品牌,提升的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三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广泛获取社会公众的支持。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必然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广泛认同。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用人之道

中华传承传统文化中用人之道,如“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等,

体现了古人对如何用人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 拜管仲为相, 终使齐国九合诸侯;刘玄德三顾茅庐,成三国鼎足之势,都被传为千古佳话。

企业是由人组织而成的,人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意义。现代企业用人之道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人”的思想和艺术,以史为鉴,选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一)选拔人才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 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现代的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挖掘人才, 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伯乐”。选拔人才应不拘一格,不能看什么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学历高低等等,要看他是否德才兼备,既要注重人的品质,又要注重人的才能。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应善于通过点滴积累,辨别人才,把真正有才华、道德素质好,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来。

企业选人首先是注重人的品质,品质是指导行为的内在因素,影响着人的行为准则。品质不好的人,虽然通过制度也可以约束其行为,但如果不是源自内心,就不会达到用人的最佳效果。而品质好的人,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往往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慧眼识人”是现代企业选用人才得关键。

(二)用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