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海岛旅游发展浅析【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舟山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引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而海洋“十二五”规划将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海洋药物开发利用、海洋工程深海采矿、海洋仪器设备制造等。
由此可见,如何科学发展海洋产业对舟山的发展异常重要,舟山依靠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要加快优化海洋产业,尽快形成海洋产业集群。
本文首先界定了海洋产业的内涵,然后从有利于发展海洋产业的各种理论进行综述,基于这些理论,使得海洋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同时,综述了全国及各地区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的发展,以及他们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关于海洋产业内涵的相关研究(一)对海洋产业定义的研究加拿大海洋产业是指以加拿大还去与海区相邻的沿海社区为基地的海洋产业,或其收入与海区活动那个密切相关的产业活动。
海洋产业包括在加拿大海域及与此相连的沿海区域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及依赖于这些产业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不包括内陆水域的产业活动,诸如在加拿大五大湖、运河和河流进行的运输和渔业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海洋水产业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为海洋第二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潘义勇(1993)[1]把海洋产业分为传统海洋产业、现代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等三大类。
传统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运输业;现代海洋产业包括油气资源开发、海水养殖业、海洋娱乐和旅游业;未来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水资源利用,海底矿物开发利用,海能利用等。
叶向东(2009)[2]区别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内涵,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浙江海岛旅游深度开发一、前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海洋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分支,有别于传统的山水游、古迹游、风光民俗游等旅游项目,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十分重大。
浙江是海洋大省,其陆地面积为10.18万km2,拥有26万km2的浅海大陆架,相当于其陆地面积的约2.6倍,海岸线总长达6486km,海域面积22万km2,沿海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占全国岛屿总数的1/3,拥有3061个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其陆域面积有1940.4万km2,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1.6%,90%以上无人居住。
浙江沿海的众多岛屿提供了海洋旅游充足的场地条件,良好的沙滩,碧蓝的海水,纯净的空气都是无可替代的吸引物。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有“千岛之城”的美誉,是浙江海洋旅游的核心地区,也是中国亚热带海洋旅游的核心.二、海岛及海岛旅游的概念界定海岛是海陆的岛桥、海洋开发的基地,是海洋旅游开的前言和海洋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上海岛的面积约为1000万km2,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6%。
大的岛屿可以容纳几个中等国家,而小的岛屿甚至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小。
通俗讲海岛,就是指比大陆面积小,并且完全被海洋包围了的陆地。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八部分第121条岛屿制度中有明确的对海岛的定义:海岛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海岛旅游在理论上包括海滨、海面、海底、海空各种空间的活动。
山东青岛大学卢昆提出海岛旅游是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了。
三、国外有关海岛旅游研究的进展目前,国外海岛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与管理,可持续旅游以及旅游业与海洋综合管理一体化发展等方面。
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基本形成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开发研究
舟山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岛屿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自然景观。
随着人们对
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基于产
业融合理论,探讨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研究。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应该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现有的资源,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可以充分利用丰
富的海洋资源,开发海上游乐设施和水上运动项目,吸引喜爱海洋休闲的游客。
也可以开
发海岛旅游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海岛文化品牌,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
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还应该注重产业的协同发展。
舟山拥有丰富的渔业资
源和海洋养殖业,可以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海鲜美食和渔民体验项目,增加游客的
观光和参与度。
舟山还可以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医疗等高端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提升
综合体的竞争力。
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还应该注重行业间的合作与创新。
舟山可以与航空公司、酒店集团等旅游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海岛旅游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也可以引入创新技术和理念,例如智慧旅游、互联网平台等,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
舟山海岛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
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确保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品质和素质,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舟山海洋旅游业开发与保护一、海洋旅游综述所谓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海洋旅游业的前景光明是依据它的发展总趋势而言的,它完全是植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需求这块土地上,是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居民的享受、发展需求相联系的,这就在整体上确保了海洋旅游业确是一个朝阳产业,据统计,全世界已有上千个海上娱乐和旅游中心,其中有200多个海洋公园。
我国海洋旅游胜景很多,具有“滩、海、景、特”四大特点。
我国的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近年来接待的游客人次以每年高达20~30%的速度递增。
从世界范围来看,海洋旅游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现代海洋旅游业蒸蒸日上,发展潜力很大。
二、舟山海洋旅游业开发案例当今世界海洋旅游的两大热点,一是赤道热带,二是区位优势明显的海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群岛的舟山便属后者。
舟山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口,背靠沪杭甬等大中城市和中国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是全国唯一的群岛型地级市。
舟山旅游资源丰富,集海岛自然风光和海洋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拥有普陀山和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岱山和桃花岛两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以及唯一位于海岛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但是受交通、气候、生态、资金、体制、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舟山在发展海洋旅游业上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因此,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扩大客源市场是实现舟山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
为此,我们应特别关注青年旅游市场。
之所以把舟山海岛旅游市场定位于青年这一阶层,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客源市场人数众多,舟山地处浙江省东部,其周围遍布着众多的高校,而目前我国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人数占全国人数比例的34%,无疑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青年旅游产品可分为古朴风雅型和人文旅游资源型产品、探险猎奇型旅游产品、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海岛运动型旅游产品、观海型旅游产品和教育性旅游产品。
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包括了舟山市全境以及距舟山市最近的苏州湾桥头堡。
由于地处东海、长江口海域,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舟山群岛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
然而,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却相对滞缓。
本文将探究舟山群岛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一、现状分析1. 舟山群岛旅游业总体发展较为落后舟山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旅游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等。
目前,舟山旅游业的发展还停留在景区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更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也没有形成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品牌。
2. 没有形成旅游特色和文化内涵舟山旅游业的景区资源虽然丰富,但缺乏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瓶颈。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加大旅游文化建设,推广和传承舟山的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
3. 旅游交通不便,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舟山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集中在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而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不便已经成为旅游业的瓶颈之一。
未来,应加快交通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设施配套的完善程度,依托公路、高速铁路、海上航线等多种方式,畅通舟山旅游主要客源地之间的交通路线。
二、发展策略1. 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应从旅游创意设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接待、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演绎、旅游营销和技术支持七大方面来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从而使舟山旅游产业链更加完整。
2. 注重文化内涵的打造和传承舟山旅游业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打造和传承。
通过打造舟山特色文化,并加强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广舟山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艺术实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增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美誉度。
3. 加强旅游创新设计旅游创意设计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应加大舟山旅游创意设计的力度,结合舟山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文化内涵,研究和探索新的旅游产品和模式,为舟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4. 打造完善的交通体系交通的便捷度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国拥有丰富的岛屿资源,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
其中,舟山群岛在我国是第一大群岛,具有独有的地理特点和景色,人们为了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都会选择去海岛旅游。
舟山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客,所以旅游业是舟山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虽然海岛旅游有着很大的开发前景,但是目前我国海岛旅游的开发仅仅是处于以资源为驱动的类型阶段,还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探究出可以使得海岛旅游更好的发展的策略。
笔者在此就分析一下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
一、舟山群岛概况各项资源丰富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在长江入海口以南,拥有1390多个岛屿。
其中建设成的旅游景区有1000多处。
同时舟山还拥有丰富的鱼虾蟹类的资源,潮汐能、风能资源富足,盐田和矿产资源也极其丰富。
旅游资源舟山的岛屿分布比较集中,以大岛为中心,小岛屿分布于周围。
舟山群岛的自然景观独特,极具观赏价值。
由于海水的长期冲蚀,形成了大量的海蚀岩和海蚀洞;同时有名的沙滩岛屿也有一些,如普陀山的千步沙,朱家尖岛的南沙沙滩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风景,舟山还具有很浓的文化氛围,有历史遗留的军事文化景观和海岛渔俗景观等,还有很浓厚的佛教文化资源。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都为舟山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舟山群岛有着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是就舟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旅游景区商业化,影响景区持续发展现在,舟山的旅游景点都是靠自然风光吸引游客,以短期的旅行度假为主。
所以景点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建立了大量的宾馆、客栈、餐馆等商业场所,还有许多摆摊设点的临时摊位,与景点的整个风格格格不入,破坏了景区的生态氛围和文化气氛,容易使游客产生游览厌倦感,影响景区的后续发展和游客的再次光临。
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舟山群岛旅游业也在不断壮大。
作为我国最美的海岛之一,舟山群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
舟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 旅游业口碑逐渐提升舟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口碑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舟山群岛的旅游口碑和知名度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朋友的推荐、社交平台和线上搜索等途径了解舟山,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2. 假日旅游成为主要消费方式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假日旅游成为了众多城镇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也逐渐提升,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 旅游业多元化发展舟山群岛以海岛旅游为主导,同时也陆续推出了众多的旅游项目,如民俗文化节、水上运动、海岛探险等,旨在将旅游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舟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策略1. 注重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是一个地区最具有特色的标志之一,在旅游活动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舟山群岛有着丰富独特的岛屿文化和海洋文化,可以在旅游中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通过设计岛屿文化体验、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来吸引游客。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提升服务质量是吸引更多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舟山群岛可以通过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优化旅游服务流程和标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旅游宣传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舟山群岛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活动,例如:互动营销、微信朋友圈推广等。
加强口碑营销和社交媒体推广将有利于宣传,增强知名度。
4.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海洋生态的代表,舟山群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拥有着一定的优势,并在近年来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为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高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舟山群岛可在宣传和体验中注重生态保护理念,引导游客爱护海洋环境。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2011年全国两会给浙江舟山带来了喜讯,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这是舟山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海岛乡镇旅游发展新的重大契机。
为此,笔者走访了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了解并分析当地海岛乡镇旅游发展现状。
衢山岛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节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特点,是东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衢山以岛建镇,是岱山的第二大岛,是浙江省第七大岛。
衢山岛位于舟山群岛的东北部,杭州湾的外缘,东北距嵊泗列岛27海里,西北距上海芦潮港34海里,距洋山深水港区16海里。
2005年东海大桥建成后,衢山将纳入上海的两小时经济圈,是舟山群岛通往上海的最捷径的岛屿。
南距岱山27海里,距定海三江口34海里,距宁波镇海44海里。
由此可见,衢山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衢山岛旅游资源概况衢山岛特点之一:历史悠久。
在衢山岛上,相继发现过孙家山、蛤巴山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但从现有的文史资料看,唐宋时期较为昌盛,明清两代,岛民们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而且渔盐为利的岛域经济也极为繁荣。
历史上宗教文化在衢山格外兴盛,有史记载的最早佛教圣地“蓬莱院”在衢山岛上,1065年,朝廷赐名“祖印寺”;观音山是在舟山仅次于普陀山的宗教圣地。
之二:地貌奇特。
首先,衢山地貌有两大怪相:一是“半港清水半港混”。
在衢山港,能看到西南半港是混水,东北半港是清水。
钱塘江、长江的洪水径流到此把洪水径流与太平洋海水断开,形成混水与清水的分隔。
二是一列长岛分两半。
衢山是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长形岛,岛的两侧群山环立,中间是盆地。
北面群峰是形成于7亿年前的浅变质岩,并且裸露着大量的花岗岩;南面的群峰都是火山岩系。
另外,在大岛周围环立着168个岛礁,形成了许多肖形山、肖形礁、海蚀岩、风蚀岩,不少自然奇观。
之三:岛上物产极为丰富。
直至今,还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叫得响的五大产物:大黄鱼、金头蜈蚣、花岗岩、大麦和编织品。
毕业论文幵题报告旅游管理浙江舟山海岛旅游浅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背景:人类将21世纪称作为海洋时代,海洋旅游业与海洋石油、海洋工程并列为海洋经济的三大新兴产业,海洋旅游将成为世界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
海岛是海陆的岛桥,海洋开发的基地。
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海洋旅游开发的前沿和海洋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1]。
目前,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就全世界各国的海岛旅游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和东南亚相对比较成熟如地屮海、爱琴海、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巴厘岛和普吉岛等,因起步吋间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巩固,目前无论从功能层次、发展理念、组织经营形式还是服务质量水帄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我国海岛旅游因起步较晚,现正处在发展增长阶段,不仅旅游产品功能层次结构高低不帄衡、发展理念和组织经营形式等较落后,而且有许多海岛景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还奋许多岛屿至今处于原始状态,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预测,未来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海岛旅游在H前的发展状态下,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功能层次结构都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2]。
而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是海岛旅游的核心地区。
舟山市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來,在20余年的发展屮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日臻成熟,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已初步形成了普陀山朝圣游、朱家尖沙雕之旅、桃花岛逍遥游、东极海钓游,嵊泗列岛渔家乐等海岛特色旅游。
普陀山更是享誉中外。
但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国内的海南岛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更遑论国外发展较完善的海岛。
但随着舟山连岛大桥的开通以及舟山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建立为舟山的海岛旅游发展带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
舟山群岛的海岛旅游正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把握时机,迎接舟山海岛旅游业的大跃进。
选题意义:人类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观光之旅,也不再局限于大陆之旅。
浙江海岛现状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浙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众多美丽的海岛。
海岛资源是浙江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本报告通过对浙江海岛现状的分析,将全面了解当下浙江海岛旅游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浙江海岛景区浙江的海岛景区主要集中于舟山群岛、象山、温州、舟山等地。
其中,舟山群岛位于浙江东部,是中国海岛的重要代表之一。
舟山群岛被人们称为“东海明珠”,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资源。
象山是浙江省的一座海岛县,以其独特的海岛风光而闻名。
象山的海岛景区被誉为“东南第一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此外,温州和舟山等地也拥有一些知名的海岛景区,如金塘岛、洞头岛、大麦屿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海岛度假的乐趣。
三、浙江海岛旅游的发展情况浙江海岛旅游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官方数据显示,浙江海岛旅游业的年接待游客量已经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这得益于浙江省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海岛景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浙江海岛旅游的发展还得益于交通的便利化。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加大了海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其中包括港口的改造与升级、海上巡游线路的增加等。
这使得游客前往浙江海岛更为便捷,也提升了海岛旅游的吸引力。
此外,浙江海岛旅游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海岛旅游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四、浙江海岛旅游存在的问题尽管浙江海岛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有些海岛景区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虽然浙江海岛旅游业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部分景区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包括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条件等。
3. 游客规模过大: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浙江海岛的游客规模庞大,导致交通拥堵、环境卫生恶化等问题。
浅析舟山海洋旅游的发展作者:王慧哲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12期【摘要】文章剖析了舟山群岛旅游开发的优劣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阐述海洋旅游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地分析了海洋旅游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结合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业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舟山海洋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且指出舟山旅游的发展问题,对舟山海洋开发提出了开发策略,开发设计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海洋旅游产品,为浙江舟山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海洋旅游;舟山群岛;开发策略引言我国海岛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最大的渔场,也是我国唯一的群岛型地级市,区位优势明显,海洋文化、岛礁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舟山跨海连岛大桥的开通,全市港口、航运、造船、海洋化工、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为海洋经济主题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舟山海洋旅游的发展。
2011年国家旅游局和浙江省政府确定舟山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从而使舟山旅游有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更是将2013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这对促进海洋旅游发展将大有裨益。
一、舟山海洋旅游的现状舟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舟山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的旅游舒适时间长,非常适合海洋休闲旅游的开发。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气候资源是舟山发展休闲旅游不可或缺以及不可取代的优势。
舟山有二个国家级(普陀山、嵊泗列岛)和二个省级旅游风景区(岱山岛、桃花岛)。
浙江舟山海岛旅游发展浅析【文献综述】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浙江舟山海岛旅游发展浅析一、前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发达国家的海洋旅游业产值占到了旅游业总产值的2/3左右。
这足以说明海洋旅游在旅游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众所周知的美国夏威夷的海洋旅游业成为该州第二大海洋经济产业;西班牙的海洋旅游业也是该国国民经济最大的经济支柱。
这是在欧美国家,让我们再着眼于我们的亚洲,亚洲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经过不断的提升与发展,已经涌现出许多知名的海岛旅游地。
如泰国的普吉岛,韩国的济州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日本的冲绳岛,当然还有马尔代夫。
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产业都逐渐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而我国的海南岛也渐渐在世界的海岛旅游胜地中展露头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我国岛屿众多,许多岛屿都有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所谓的海岛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岛作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求而进行的海岛的游览、休闲、娱乐及度假。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也是唯一一个由海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市,有着1390过个岛屿。
现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岛、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海岛旅游资源和海岛文化资源。
虽然近几年旅游业迅猛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也并没能像上述岛屿那样被全世界所熟知。
二、国内外海岛旅游现状和发展趋势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就全世界各国的海岛旅游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和东南亚相对比较成熟,如地中海、爱琴海、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巴厘岛和普吉岛等,因起步时间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巩固,目前无论从功能层次、发展理念、组织经营形式还是服务质量水平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海岛旅游也正在蓬勃发展,初具规模,如海南岛。
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由于我国海岛旅游因起步较晚,现正处在发展增长阶段,不仅旅游产品功能层次结构高低不平衡、发展理念和组织经营形式等较落后,而且有许多海岛景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还有许多岛屿至今处于原始状态,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预测,未来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海岛旅游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下,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功能层次结构都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1]。
毕业论文2011届题目浅析舟山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专业旅游管理学生姓名张三学号指导教师李四论文字数11082完成日期2011年4月目录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1)一、舟山海洋文化的概况 (2)二、舟山海洋文化的旅游开发现状 (3)(一)舟山海洋文化的旅游开发现状 (3)(二)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4)三、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5)(一)开发优势 (5)(二)开发劣势 (6)(三)开发机遇 (6)(四)开发挑战 (6)四、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7)(一)开发原则 (7)(二)市场定位 (8)(三)品牌建设 (9)参考文献 (11)致谢辞 (12)浅析舟山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09012802张三摘要:近几年,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
舟山是我国唯一一个由群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城市,它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
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舟山海洋旅游业发展亮点频频闪光,海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旅游格局。
本文分析了舟山目前海洋文化旅游的状况,概括了本地不同的海洋文化内涵,如海洋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交流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以及军事文化。
本文也分析了舟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海洋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阐述其开发的价值,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海洋旅游Analysis of Zhoushan Marine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urism in the marine tourism as a major form of practic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ne of which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 Zhoushan is China's only an archipelagic island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t has a deep ocean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arine economy,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tourism in Zhoushan frequent flash, marine tourism products to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tourist patter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tourism in Zhoushan sea current situation, outlines the different local marine culture, such as marine history, culture, Buddhism, exchange culture, folk culture, food culture and military cultu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marine culture status and problems, and marine cultural tourism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xplained the valu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made possible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Zhoushan, marine culture,tourism development,marine tourism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陆地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把目光转向“蓝色国土”——海洋,并加快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文献综述旅游管理舟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一、引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令人惊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开始寻求放松的途径,在现代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下,农村地区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恬静的田园风光以及农村居民质朴的热情都成为了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逐渐兴起,并且发展势头迅猛。
在众多的发展案例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供参考,当然也不乏失败的例子,这些失败的原因大多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的系统的研究。
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生产机制、供求关系、规划与开发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个方面的专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而国外的乡村旅游研究开始较早,并且缺的较为显著的成果。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研究的侧重点与我国国内是有多差异的,主要焦点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等方面,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为主。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及现有成果。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定义:姚素英认为,是在农村地域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加工,把观、赏、游、习、购融为一体,使游客领略到大城市领略不到的大自然意趣和现代新型农村的一种特殊旅游产品。
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类型。
王兵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概念:从中外乡村旅游对比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事生产活动和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浅析海岛军旅文化对海岛旅游的影响一.引言海岛旅游是指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范围,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促进海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全球性海岛旅游蓬勃发展。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向海洋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海岛旅游开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中文化型海岛旅游更是凭借它深邃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海洋旅游行业新兴崛起的主力军。
在舟山市,海洋旅游业也已占据了舟山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如何进一步弘扬舟山市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海洋文化,丰富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舟山海洋文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二是浩气长存的海疆军旅文化;三是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四是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五是丰富多彩的海洋民间文化。
舟山群岛是祖国东大门的国防要塞,具有重要的国防地位。
在长期军事活动中,驻舟部队和舟山人民一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洋军旅文化。
随着舟山海洋文化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域特色鲜明的舟山海洋军旅文化成为舟山海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关于文化型海岛、海岛旅游发展和军旅文化等相关方面的。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在海岛文化产业中,王海壮的《浅析我国的海岛文化产业》中指出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强进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大城市尤为迅猛。
然而,对同为沿海地区的海岛来说,尽管与大陆分离且经济总体实力不足,但有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条件,并呈现产业雏形的海岛特征。
文献综述市场营销舟山国际性海洋旅游综合试验区体验旅游开发及其营销推广研究一、引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的基本需求实现后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转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更寻求一种体验所带来的满足感。
在这种潮流和趋势下,体验经济应运而生。
而旅游其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购买有特殊含义的纪念品、工艺品和礼物,品尝精美的佳食,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更是一种体验式旅游。
要做好旅游产业必须做好体验旅游,要做好旅游体验必须做好体验营销策略。
体验营销是不同于以往的旅游营销,它强调的是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舟山是一个海岛城市,更是一个旅游城市。
舟山是拥有1300多个岛屿的中国第一大群岛,也是中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享有“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之美誉,要把舟山建设成为舟山国际性海洋旅游综合试验区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体验营销策略。
二、主题(一)国内外对体验经济的研究及发展1970年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体验创造价值的说法,他提出旅游和教育等产业的“体验性”将凸显出来,并且成为一种经济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几千年人类经济发展的总的历史将表现为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时代。
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 公司的创始人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当年的《哈佛商业评论》7 / 8号期刊上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指出,经济价值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商品、货币、服务和体验。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浙江舟山海岛旅游发展浅析一、前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发达国家的海洋旅游业产值占到了旅游业总产值的2/3左右。
这足以说明海洋旅游在旅游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众所周知的美国夏威夷的海洋旅游业成为该州第二大海洋经济产业;西班牙的海洋旅游业也是该国国民经济最大的经济支柱。
这是在欧美国家,让我们再着眼于我们的亚洲,亚洲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经过不断的提升与发展,已经涌现出许多知名的海岛旅游地。
如泰国的普吉岛,韩国的济州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日本的冲绳岛,当然还有马尔代夫。
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产业都逐渐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而我国的海南岛也渐渐在世界的海岛旅游胜地中展露头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我国岛屿众多,许多岛屿都有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所谓的海岛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岛作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求而进行的海岛的游览、休闲、娱乐及度假。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也是唯一一个由海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市,有着1390过个岛屿。
现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岛、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海岛旅游资源和海岛文化资源。
虽然近几年旅游业迅猛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也并没能像上述岛屿那样被全世界所熟知。
二、国内外海岛旅游现状和发展趋势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就全世界各国的海岛旅游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和东南亚相对比较成熟,如地中海、爱琴海、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巴厘岛和普吉岛等,因起步时间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巩固,目前无论从功能层次、发展理念、组织经营形式还是服务质量水平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海岛旅游也正在蓬勃发展,初具规模,如海南岛。
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由于我国海岛旅游因起步较晚,现正处在发展增长阶段,不仅旅游产品功能层次结构高低不平衡、发展理念和组织经营形式等较落后,而且有许多海岛景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还有许多岛屿至今处于原始状态,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预测,未来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海岛旅游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下,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功能层次结构都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1]。
三、舟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的优势(一)、优越的区域位置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交汇处。
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
临近上海、杭州、宁波等经济发达的城市。
随着杭州湾大桥和舟山连岛大桥的相继建成,实现了沪杭甬3小时交通圈。
这又极大地缩短了与这些地区的空间距离,使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二)、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舟山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境内海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普陀山和“嵊泗列岛”2个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东海蓬莱岱山岛和“海外仙境”桃花岛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1个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除了碧海、沙滩、港湾等海山风光,还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
[2]特别是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文化。
普陀山作为四大道场之一的观音的道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完美融合成享誉中外的海天佛国。
(三)、良好的发展环境旅游业是舟山的支柱产业之一。
舟山政府也是大力支持,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岛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近几年来,依托着普陀山佛教文化的名声,陆续举办了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观音文化节等,带热了许多新的景点,如朱家尖的南沙,沈家门的夜排档以及金庸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拍摄基地——桃花岛。
舟山旅游业已集佛教参拜、海鲜美食、山海观光、海滨运动、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
四、舟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劣势(一)、气候因素舟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秋季和冬季气温较低,难以开展海滨旅游,而舟山旅游尤以海滨游览为主,这就意味着有明显的淡旺季。
而夏秋季节的台风更是增加了旅游的不定因素。
(二)、交通因素舟山已经开通了连岛大桥,告别了轮渡时代,但是交通方式还是比较单一。
没有火车,虽有飞机场,但往返的城市有限,每周的航班也不多。
岛与岛之间没有通桥的还是需要依靠快艇、渡轮。
五、舟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的不足(一)、粗放型产业经济模式舟山群岛现如今的旅游模式任然停留在观光游览阶段。
因为景点与景点间比较分散,若要全面游览,而时间又有限,免不了要走马观花。
所以一番游览下来,游客不免感到疲劳,没能真正体会到海岛所带来的安逸和放松。
并且虽然游览了多个景点,却未能有印象深刻的地方,因为有些景点虽然名字不同,但游览的看点大多大同小异。
这主要是舟山的旅游相关部门在开发景点时的定位不明确,一味追求高效率、高利润,走“先经济”的发展道路。
使所推出的景点虽数目众多,但大多雷同,并没有什么特色鲜明之处,让游客记忆深刻的景点不多。
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而舟山旅游淡旺季明显,使得舟山景点在旺季超负荷运作,加之景区管理力度不够,游客留下的废弃物等破坏了海洋环境,这都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题形象不明确,品牌意识不强舟山群岛中最为著名的景点当属普陀山,普陀山是观音大士的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朝圣膜拜。
但早前除了一些上海、浙江的游客,很多游客都并不知道普陀山是属于舟山市。
虽然普陀山的名气足够,但是却未能和舟山群岛的海岛旅游捆绑在一起。
后来随着国内首创的朱家尖南沙的沙雕节的开展,舟山的海岛旅游才逐渐热火起来。
初步形成了普陀山朝圣游、朱家尖沙雕之旅、桃花岛逍遥武侠之旅、东极极地探秘海钓游、嵊泗列岛渔家乐特色游、环岛游等精品线路。
但这些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上不集中,各地在线路开发、组合等方面缺乏合作,而使舟山群岛的主题形象不明确,在游客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显得零散。
在品牌建设上面,虽有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之乡——朱家尖这些高知名度的品牌,其他多是小项目品牌,相似度高,竞争力弱。
也提出了很多旅游口号,开展了很多节庆活动,开发了一些新的旅游项目,但总体上知名度不高,更不用说走向世界。
(三)、旅游行业整体实力不强舟山的旅游行业存在的“小、弱、散”的特点,缺少综合实力强的旅行社,对海岛旅游的认识不够。
海岛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现阶段,舟山海岛旅游人力资源匮乏,有关部门的行政及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游员、饭店从业人员的服务意思及宣传作用都不能与旅游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拟。
这都难以实现舟山旅游之都的建设。
六、总结舟山的海岛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2010年又迎来了大桥时代,使舟山群岛的交通更加便利。
又有普陀山、朱家尖这两张享誉中外的名片,舟山群岛的海岛旅游业已进入迅猛发展的时代。
但在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而我认为想要发展舟山群岛的海岛旅游,必须有合理的规划、科学的思想指导。
舟山的旅游名气之所以不能走出国门,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发展认知上的偏差。
马尔代夫和舟山一样都位于群岛中,为什么马尔代夫被世界熟知,而舟山却仍是籍籍无名呢?马尔代夫在海岛旅游开发上推行“四个一”模式和“三低一高”的原则,可见马尔代夫政府在开发旅游中有着一套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不盲目求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舟山群岛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思路,各自为政,思想混乱。
致使出现了许多景点,但都竞争力不强,知名度不高。
舟山群岛要发展必须有一套科学的长久的规划,完善自己的主题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将各自为政的景点整合起来,实行大一统的管理。
适时地将舟山的传统文化和旅游景点很好地结合起来,如舟山锣鼓、翁州走书、渔民文化等,当然还有最主要的佛教文化,相信“印象普陀”将会成为舟山的新名片。
再美的自然风光也是需要文化的烘托的。
对于政府,如果确定了旅游业将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那么就不应该再引进那些高污染的产业,保证宜人健康的海天风光。
总得来说,发展海岛旅游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高举科学的旗帜,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1]王树欣,张耀光.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03-108[2]王湖滨,胡卫伟.舟山市海洋旅游品牌战略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4(3):74-77[1]王雪莲,吴忠军,赵耀.大连海洋旅游开发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109-116[2]朱淑琴,席玲玲.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5):50-51[3]彭超,文艳.海岛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5:25-33[4]胡镜荣,鲁智礼,石凤英.海岛旅游海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1):76-77[5]魏成元.海岛型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探讨[G]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10[6]伍鹏.马尔代夫群岛和舟山群岛旅游开发比较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6:19-23[7]王大悟.海洋旅游开发研究——兼论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和谐发展的策略[J]旅游科学,2005,19(5):68-72[8]王湖滨,胡卫伟.舟山市海洋旅游品牌战略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4(3):74-77[9]陈展之.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与旅游开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3):78-82[10]董玉明.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与地位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4):109-115[11]陈娟,杨敏.中国海洋旅游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济问题,2009,12:113-115[12]李植斌.浙江省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3):298-301[13]卢昆.海岛旅游开发的特殊性及策略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0,7:89-96[14]Lawal Mohammed Marafa.Integrating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nd Marine Zone Enviroment[J]Études caribéennes.2008[15]Samira Dasgupta,Krishna Mondal and Krishna Basu.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mpact of Pilgrim Tourism at Gangasagar Island[J]Kamla-Raj.2006,8(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