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14.54 MB
- 文档页数:46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1. 通信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电通信阶段;电子信息时代。
2. 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
3.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通信内容: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
按信号特征: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短波、微波、卫星)。
4. 信息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
5. 信号的分类: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6. 最简单的数字信号是二元码或二进制码。
从信号电压是否占满整个符号持续期分为归零码和不归零码。
7. 信息处理的主要目的有:提高有效性;提高抗干扰性;改善主观感觉效果;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分离和选择信息。
8. 信息处理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
9. 信道是指以介质传输为基础的信号通路。
10.噪声的分类:按照来源分: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
按性质来分:脉冲噪声、窄带噪声、起伏噪声。
11.信道的分类:传输介质: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同步方式:异步传输、同步传输;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
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两个: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3.构成通信网组成的基本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
14.通信网的拓扑结构:星形网、树形网、网状网、环形网、总线形网、复合形网。
15.传统通信网络由传输、交换、终端3大部分组成。
16.通信协议有以下三个要素: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协议以及作出何种应答,通俗地说是“讲什么”。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等,“怎么讲”。
同步: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嘿,咱今天就来聊聊这现代通信技术哈!你知道不,就前几天我遇到一件特好玩的事儿,和这通信技术还大有关系呢!
那天我和我一好哥们约好了去看电影,我都快到电影院门口了,这哥们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临时有点事儿,来不了啦!哎呀呀,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还好有手机呀,能让他及时通知我。
我就站在那电影院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就想啊,这要是没有手机,他还不知道咋找到我告诉我这事儿呢,我可能就得傻乎乎地在那等半天。
就这么个小小的手机,让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这么简单快捷。
咱随时都能打电话、发消息,就算相隔再远也感觉近在咫尺。
想想以前啊,通信可没这么方便,写信得等好久才能收到回信,要是有啥急事,那可真就耽误事儿了。
现在呢,有了各种现代通信技术,我们的生活变得大不一样啦!视频通话能让我们面对面聊天,就跟在眼前似的。
还有那网络,啥信息都能查到,简直太方便了。
你看哈,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现代通信技术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咱得感谢这些技术呀,让我们的沟通变得如此顺畅。
以后呀,肯定还会有更厉害的通信技术出现,咱就等着享受更多的便利吧!这就是我对现代通信技术的一点小感受,嘿嘿,你们觉得咋样呢?。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南邮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脉冲编码调制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P33开放系统互连OSI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126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AN)P150码分多址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243下一代网络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P323无源光网络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P351第一章1、“光纤之父”——高锟(P5)2、★信息量的公式:计算要有过程。
(P7)例:设中文电报中4出现的概率P(x)为1/4,5出现的概率为1/8,分别求出4和5的信息量。
3、★平均信息量(信息熵)公式,看作业。
(P8)例:某信息源符号集由A、B、C、D、E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5/16,求该符号平均信息量。
4、按照传输信号的时空顺序分类,通信的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P19)串行传输:信号在一条信道上按位依次传输的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信号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的传输方式。
5、★传输速率:符号速率与信息速率之间的换算关系(P20)符号速率(RB)又叫信号速率单位:波特(baud)信息速率(Rb)简称传信率单位:bit/s N :符号进制传输速率中符号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三种指标用来衡量系统有效性(有多快)。
差错率中平均误码率、平均误字率、平均误码组率、误信率等指标用来衡量网络可靠性。
6、水平描述:水平描述是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可分为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
(P22)第二章1、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转换):经过抽样、量化、编码3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