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物质的比热容》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9
比热容(specificheat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编辑本段定义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或J/(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E(Q)/m△T△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比热容测试仪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编辑本段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一、使用教材北师大出版社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第三节二、实验器材定值电阻丝、双层玻璃杯、固定好接线柱的隔热杯盖、数字温度计、计时器、学生电源、电子秤、水、色拉油、烧杯、导线三、实验创新要点1.研究思路的改进本节课在教材中的设计是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不能为比热容的定义奠定实验基础,也无法类比密度的定义。
改进实验的目的是想为比热容的定义提供实验支持,能够类比密度的定义,使学生体会建立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比热容定义的合理性,利于完善学生的物质观。
2.实验器材的改进要想定量的进行探究,如何测量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原来的实验器材不太容易测量,因为如果使用加热棒,很容易接触烧杯底,会导致散热比较严重,而且加热棒的功率较大,学生操作不太安全。
如果是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和杯中液体吸收的热量都不太稳定,也不能准确的测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改进的器材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使用定值电阻丝来加热,这样的好处一是功率比较小,学生可以操作,因此可以进行学生实验,二是电阻丝在液体中的位置也方便固定,最重要的一点是电阻丝的发热功率稳定,方便利用加热时间和电阻丝的功率,计算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也就近似等于液体吸收的热量。
为了使热量测量更加准确,在散热方面也要进行改进,采用双层玻璃杯和隔热材料切割成的杯盖,来减少热量的散失。
为了使温度的测量更准确,还将液体温度计换成了数字温度计。
(如图1所示)图 1四、实验设计思路为了对比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特性,分别对水和色拉油进行了探究,分别探究它们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和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以探究水吸收的热量Q和升高的温度Δt的关系为例来说明设计实验的思路,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图 2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思考四个问题:一是如何改变变化的温度Δt,二是如何测量Δt,三是如何控制质量m,四是如何测量水吸收的热量Q。
苏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目录设计合理,系统地涵盖了物理学的多个重要领域。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这一节介绍声音的产生,让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2 声音的特征学习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这三个特征,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探索超声和次声,以及它们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认识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2 汽化和液化掌握汽化(蒸发和沸腾)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23 熔化和凝固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4 升华和凝华学习升华和凝华现象,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例。
第三章光现象31 光的色彩颜色了解光的色散,明白物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33 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现象。
34 平面镜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
35 光的反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41 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42 透镜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对光线的作用。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52 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53 直线运动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4 世界是运动的认识运动的相对性。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61 物体的质量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62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3 物质的比热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12.3 物质的比热容一、单选题1.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热量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
关于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及比热容c甲、c乙,下列关系式中可能成立的是()A.m甲>m乙,c甲>c乙B.m甲=m乙,c甲>c乙C.m甲>m乙,c甲=c乙D.m甲>m乙,c甲<c乙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C.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分别升高10℃和5℃,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质量不相等的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3.初温与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出相同热量后再相互接触,热量从乙传递到甲。
若两物体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则()A.c甲一定大于c乙B.c甲一定小于c乙C.c甲一定等于c乙D.c甲可能等于c乙4.0℃的水变成0℃的冰,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增大B.比热容不变C.内能不变D.内能减小5.关于比热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温度、同质量的不同物体,比热容小的物体含热量少B.同样条件下,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C.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冰和水属于同种物质,所以比热容相同6.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B.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C.建人工湖,能调节周围的气候D.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D.比热容是物质特性之一,它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8.一桶汽油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汽油的质量、密度和比热容变化情况是()A.质量、密度和比热容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C.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都不变二、填空题9.一杯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