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的对策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39.46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锡山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的思考

水乡小桥多,人家尽枕河。锡山区地处江南水乡,桥梁众多,且大都分布在镇村道路上,是支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顺应民意,把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提上重要日程,今年又把危桥改造工程列为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投资2000万元改造了区内40座危桥,生动诠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区农村公路危桥的现状、成因,并对进一步的改造和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我区农村公路危桥的现状

2007年,锡山区先后两次对区内农村公路桥梁运营状况进行了检查。

第一次于6月初展开,由锡山交通局组织,交通局工程科、公路处和各镇交管所调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养护专职人员,对区、镇、村三级主要道路上的桥梁逐桥评定等级,共检查桥梁511座。评定等级分为五类(见图1),其中一类桥梁121座,占总量的23.7%,为正常养护桥梁;二类桥梁92座,占总量的18%,需进行小修;三类桥梁159座,占总量的31.1%,需进行中修,酌情进行交通管制;四类桥梁114座,占总量的22.3%,需进行大修或改造,严重时应关闭交通;五类桥梁25座,占总量的4.9%,

需进行改建或重建,及时关闭交通。四类、五类桥梁属危桥范畴。

第二次于8月中旬展开,由区政府组织,各镇(开发区)自行检查,检查范围在第一次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村内道路桥梁,检查总数达738座。共分为三类(见图2),其中正常养护桥梁(即一类、二类桥梁)306座,占总量的41.5%;需加固、维修桥梁(即三类桥梁)249座,占总量的33.7%;危桥(即四类、五类桥梁)183座,占总量的24.8%。

图2

检查结果显示:锡山区农村公路桥梁有一半以上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有四分之一的桥梁严重威胁着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区内如此众多的危桥,成为制约我区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和交通通达工程深入推进的一个个“拦路虎”,在当前锡山优化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难堪重负。

二、出现大量危桥的原因分析

(一)年久失修,自然老化。

从检查情况看,桥梁病害主要集中在桥面破损、裂缝、栏杆损坏、露筋、钢筋锈蚀等疲劳性损伤,这些都是长期运营后产生的。

以第一次检查为例,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修建桥梁93座,占总量的18.2%,其中80%都是四类、五类危桥,另20%为三类需加固桥梁;80年代修建桥梁145座,占总量的28.4%,其中38%是四类、五类危桥,60.7%为三类需加固桥梁,只有 1.3%的桥勉强列入二类小修保养桥梁;90年代修建桥梁101座,占总量的19.8%,其中51.5%为一类、二类正常使用桥梁,39.6%为三类需加固桥梁,8.9%为四类危桥;2000年及以后建设桥梁172座,占总量的33.6%,其中61.6%为一类桥梁,30.8%为二类桥,7%为三类桥,0.6%为四类危桥,且这部分三类、四类桥梁都是七、八十年代老桥翻修、加固类型。

数据表明:区内有46.6%的桥梁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修建的,那个时期包括九十年代初期、中期的道路通行

能力都比较低,以行人桥为主,机耕桥为辅,车流量少,相对应的桥梁荷载也低。随着锡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车流量和大吨位货车剧增,这些桥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再加上“超龄服役”,出现桥面破损、裂缝、栏杆损坏、露筋、钢筋锈蚀等而沦为危桥。

(二)桥型不适,负载能力不足。

检查统计结果表明,区内农村公路桥梁主要桥型有双曲拱、砖拱、简支梁和少部分连续箱梁、桁架桥、系杆拱桥及预制T梁桥。

仍以第一次检查为例,双曲拱桥228座,占总量的44.6%,其中60%为三类桥梁,40%为四类、五类危桥;简支梁桥228座,占总量的44.6%,其中90%为一类、二类正常使用桥梁,7.4%为三类需加固桥梁,2.6%为四类、五类危桥;砖拱桥47座,占总量的9.2%,其中8.5%为三类待加固桥梁,91.5%为四类、五类危桥;其它8座,占总量的1.6%,均为大中型航道桥,其中一类桥37.5%,二类桥6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区桥梁以简支梁和双曲拱两种桥型为主。简支梁桥正常使用率达90%中,只有少部分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桥梁存在问题。而占同样比例的双曲拱桥非正常使用率为100%,其中危桥率高达40%。原因是由于这种桥型本身受力特征的限制,整体性能差,加上长时间超负荷运营,桥拱承载能力迅速下降。目前,这种桥型在我国境内已被淘汰,不再提倡新建,

而这种危险桥型在锡山区差不多占到一半,均为三类及三类桥以下,且正在进一步恶化中,所以必须全部尽快改造到位。对于无法一下子改造到位的,需设置相应的限载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群众的出行安全。

除上述两种桥型外,砖拱桥是七十年代以前修建的,县、乡主要道路上已经全部改造完毕,仅存在于一些村道中,这些桥由于修建时间长,使用材料抗震系数差,都属于危桥,需要改造或拆除。此外,在第一次普查时存在的其它几种桥型中,连续箱梁桥(2座)、预制T梁桥(1座),均为近几年建造的大中桥,经过检测,属一类桥;系杆拱桥和桁架桥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改建,这些桥很难以现用技术方式鉴定,虽然外部损坏并不严重,初步被评为二类桥,但其受力方式,承载强度必须由专业机构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定,且此类桥跨度大,通行重车较多,原荷载不明,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值得一提的是,邻区惠山区专门聘请了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士对区内几座大桥进行检查,发现这类桥梁普遍出现钢护筒、钢绞线锈蚀、锚具脱锚、振动剧烈等病害,情况不容乐观。锡山的几座大桥到底情况如何,也需要全面检测后再做最后的评定。

(三)“超载”“超限”致使桥梁严重损害。

也是减少桥梁坍塌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关键。

(四)航运损坏,污水腐蚀。

再从航运的角度看,由于河道长时间没有疏浚,导致河底淤

泥严重,加上船舶化改造后,船型越来越大,大部分航道桥梁净空高已经达不到航运需求,船只与桥梁碰撞事故屡有发生。第一次检查期间,位于锡山双泾河航道上的安镇芙蓉桥被撞,肇事船只为200余吨货船,空载强行通过桥梁时,与桥梁大梁相撞,造成大梁跨塌,桥体开裂,船只卡在桥洞中无法动弹。此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水环境变差,桥梁基础不断受到腐蚀,承载能力也随之下降。

三、危桥改造与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全面完成危桥改造任务。

按照无锡市计划,三年内要完成所有危桥的改造。虽然今年锡山区对第一批40座危桥进行了改造,但要如期完成计划压力很大。以第二次检查结果推算,明、后年需要每年改造近80座,这些尚不包括本文上面提到的双曲拱桥型中另外60%暂未列入四、五类危桥的桥梁。如果加上这类桥梁,明、后年我区需每年改造数将达150余座,这就意味着今后两年,每年需投入桥梁改造经费1亿余元,对区级财政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开支,必须多方位、多渠道进行筹集。

(二)规范桥梁设计审批,严格各项桥梁建设程序。

目前,区内桥梁由于建设单位不同,设计方案审批事宜规范程度高低不一,特别是农村公路桥梁,大部分为乡镇或村自行建造,设计方案随意性大,对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缺乏长期、科学的估计,尤其是一些航道桥梁,其跨度、净空必须与规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