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引礼法师个人简历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90 KB
- 文档页数:1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21年第1期法显(约317—420),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杰出的历史学家、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西行求法,陆去海回,并带回大量梵本文献的第一位中国僧人。
舍身求法辟荒途法显有兄三人,都在童年夭亡了,父母唯恐“祸以次及”,他刚满三岁,就被送到佛寺做了沙弥。
法显从小对佛教就很虔诚,青年受了大戒,行为更是严谨,史称“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青少年时期的法显生活在南北分裂、兵荒马乱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当时的统治阶层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大力提倡佛教;加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艰难困苦的生活幻想得到“神佛保佑”,也希望找到救星,于是,讲求行善罚恶、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佛教,在山西境内便迅速传播并兴盛起来。
当时寺院占有土地日多,大批僧尼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上层僧侣穷奢极欲,引起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忧患,他们想通过传译印度戒律,建立、健全僧伽制度,以矫正时弊。
法显正是出于长期在佛教界的感同身受,出于对佛教现状的不满,慨然出国,寻求戒律。
对此,他在《佛国记》里写道:“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东晋隆安三年(399),已六十余岁高龄的法显与慧景等五人自长安(今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求法,开始了长达十五年艰苦卓绝、几经风险的漫长求法历程。
他们西涉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古印度),再由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航行印度洋,从耶婆提国(今一说印尼苏门答腊,一说爪哇岛)北上,飘流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最后抵达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外的十五年里,法显途经三十多个古国和地区,包括了我国的西北与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此行规模为中外交通史上前所未见。
少林寺历届住持1.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
北魏时期人。
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
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槃》、《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
年老后跋陀迁居少林寺外,直到圆寂。
2.僧稠(480~560)先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实为师,后到少林寺拜跋陀为师。
他后来在嵩岳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
3.慧光(487~536)长卢人,俗姓杨。
十三岁时随父入洛阳,后被跋陀收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
他为跋陀所译佛经注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学佛心领神会,向人传授讲解透彻,被称为圣沙弥。
4.菩提达摩(?~536)天竺(印度)人。
5.慧可(487年-593年),洛阳虎牢人,俗姓颐。
他幼年出家,通晓佛典。
四十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
为表求道决心,慧可竟用刀自断左臂,奉献达摩座前。
感其赤诚,达摩授法器、赐法名,收他为传法弟子。
慧可是为禅宗二祖。
6.洪遵(530~608)相州人,俗姓时。
他八岁到少林寺出家,跟从师父资云。
后被北齐朝庭封为断事沙门,负责处理僧人违反佛教戒律之事。
隋时,文帝也封洪遵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内。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洪遵被举召赴京,与印度僧人一起译经。
7.法如(638~689),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市),俗姓王,唐初北方禅宗领袖。
幼年随舅父到丰阳,先事青布明为师,十九岁时出家。
经青布明指点,他又投禅宗五祖弘忍为师,深得其旨,为弘忍高足。
侍奉前后共十六年,直至弘忍灭度。
8.慧安(?~709)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
为挖大运河,隋大业年间追集丁夫,饿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济饥民。
9.同光(700~770)山西人。
弱冠出家,二十六岁受其足戒。
他投会善寺普寂为师,后入少林寺,宣法开示二十余年,震动遐迩。
安史之乱时,他似避祸于荆州。
唐大历五年(770年)圆寂于少林寺。
10.法玩(715~790)山西人,俗姓张。
西普陀寺简介:贵阳西普陀寺,原名白云寺,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前,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史载,临济正宗密云圆悟大师,嗣法弟子灵药慧安禅师传黔中,度化甚广,其法嗣西识老和尚开山创建贵阳白云寺,而密云圆悟大师法嗣破山海明禅师之再传弟子赤松老和尚开山创建了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成为康熙年间贵州弘法的两段佳话。
清末民初,白云寺毁于战火。
公元2005年秋,藏青法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及十方大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动工恢复这一著名的古寺。
藏青法师系当代第一比丘尼上隆下莲上人之得意门生,亦嗣上本下焕恩师临济宗法,为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也嗣上佛下源恩师云门宗法,为禅宗云门正宗第十四代传人。
为彰显观音菩萨之大慈大悲,使观音菩萨东、南、西、北四大道场得以圆满,征得政府领导及广大信众同意,将白云古刹定为观音菩萨道场——并定名为西普陀寺,黔中四众踊跃欢喜地址:西普陀寺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云峰大道龙井路占地面积:3911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797.88平方米业态:寺院座北朝南,前有广场、牌坊,后依青山绿水而建造的天然石壁雕刻塑像,中轴线上主建筑有天王殿、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卧佛殿,左右两侧钟楼、鼓楼、地藏殿、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禅堂、佛学研究所、方丈院、贵宾楼、荷花池、菩提桥、办公楼、龙井瀑布、普陀花园、送子观音阁、石窟滴水观音洞、石窟财神洞、斋堂、素斋楼、弘法楼、喫茶坊、园林古树建筑艺术群文化:分为佛教文化和素食文化。
佛学文化方面收集有基础佛学、佛学常识、佛学健康、佛学文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素食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煲仔、汤类、特色菜等寺庙常见食物菜谱活动:2016年10月4日西普陀寺举行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法会为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强化四众弟子的自身修养,提高在家居士的修学层次,加强道风建设,并感恩护法居士多年来对常住三宝的护持,使在家居士能够圆满积聚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
4日,正值国庆节期间,西普陀寺举行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法会,来自全省各地的居士近200人在西普陀寺众师父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法会。
20 年 月 日A4打印 / 可编辑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附件3浙江省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证书延期审核工作相关答疑汇总1、对于触犯国家法律的教职人员,如有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等以上情况,该如何对照处理?答:若申请延审的教职人员在近5年内因故意伤害人身安全、破坏公共安全且社会影响恶劣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办理。
2、部分设区市需要办理延审的教职人员数较多,收集资料耗时长,工作量大,能否改成分批次办理?答:允许分批办理,但原则上须在本年度内完成。
3、建议省佛协制定全省延审工作时间表,集中、限期、限次办理。
所需提交的表格、资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审核时间不宜过长,反馈要及时。
答:省佛协根据申报情况随时办理,各地佛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4、部分2015年之前认定的教职人员,存在受戒和离婚时间不合要求的情况,且在申请延审过程中不愿意提供新的离婚证和戒牒。
答:存在上述情况的教职人员申请延审需提供离婚证和戒牒,且户口簿信息需及时更新(两年内有效);如在审核过程中发现2015年时未婚,2020年户口本显示“离异”的教职人员,则不予办理延审。
5、备案过程中存在先受戒后离婚情况的教职人员,在增戒后再次申请认定备案;部分教职人员虽无法律婚姻,但有事实婚姻。
答:由所在地佛协查证核实,确有事实婚姻的,不予办理延审。
6、户口本婚姻状况栏不能证明实际婚姻情况,建议进一步规范“单身”认定标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
请以户口本信息为准。
7、部分教职人员提供的延审材料中存在先出家、后离婚、再受戒的情况。
答:由当事人提供情况说明,常住寺院及当地佛协盖章,作为补充材料,视情为其办理延审。
8、对于宗教活动场所的负责人或者法人代表,在延审过程中存在婚姻情况有变或者其他不符延审规定的如何处理?当地佛协能否提出变更场所负责人或法人代表?答:材料不符要求,不予以延审;变更场所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同当地宗教管理部门协商处理。
东汉至詹代汉馋怖教僧人名4的演变高强(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原,由此至东晋十六国早期,传法译经僧主要是外国人,东晋之 前外僧的汉语名号采取“以国为姓,音译或意译其名”的方式;东晋之后随着“佛法僧”三宝思想 的深入,外僧大多以佛法僧为姓,音译其名。
后赵政权允许汉人出家为僧后,汉僧规模大幅增加,在僧姓统一为“释”之前,汉僧主要以师为姓,采用三宝“佛法僧”或三学“戒定慧”中一字搭配别 字为法名,前秦道安将僧姓统一为“释”,字和简化法名也逐步得到使用。
僧姓统一后,僧人重名 现象时有发生,为示区别,在唐代佛门逐步确立了以山名、地名、寺名、俗姓、尊号和法名混合使用 命名僧人的方式,这些方式以禅宗表现最明显,其他各宗受到巨大影响,这也奠定了唐之后僧人命 名的基本形式。
在唐代的基础上,后世又进一步出现了号以及以字或号加法名命名僧人的方式。
关键词:佛教;僧人;名称;演变中图分类号:B949文献标识码:A僧人名号是佛门及俗世对僧人的称谓,以 对广大僧众有所区分,同时其所承载的文化历 史意涵又远大于其识别区分的功用本身。
佛教 于东汉初年传人中原后,在其思想精神义理不 断发展演变的同时,传法僧人由外国僧人为主,到汉僧为主,其名号也经历了诸多变化,这种变 化不仅反映了佛教在僧人构成、组织及称谓层 面的变迁,在相当程度上也映射着佛教逐步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对于僧人名号的演 变,前辈学人如陈垣、汤用彤、任继愈等在其著 述中皆有所探及,当代学者如周裕锴、鲁先进、释妙智等亦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定的 研究。
本文在继承和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对东汉至唐代汉传佛教僧人名号的发展演 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在还原史实的同时,窥 佛教中国化历程之一斑。
文章编号:1000-6176 (2021 ) 01-0045-09一、外国僧人名号演变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原,此后一直到魏、西晋及东晋十六国早期,主要的传法和译经僧人绝大部分都是外国人,来自今印度、中亚和当 时的西域地区。
佛教规章制度【篇一: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议通过)前言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
寺院须保持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道风学风,正常开展法务活动,运用其多方面职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加强寺院管理,维护寺院的合法权益,保证佛教活动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遵照佛教的教制教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管理体制与寺院组织第一条寺院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僧人自己管理;在教内,寺院受佛教协会的领导。
第二条重点寺院,须按十方丛林制度建立和健全僧团组织。
第三条寺院住持,须根据选贤任能原则,由当地或上级佛教协会主持,经本寺两序大众民主协商推举礼请之;凡全国重点寺院,同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住持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年老体弱不能主持寺务、领众熏修者,亦可创造条件提前退居。
除特殊情况外,住持一般不宜兼任。
住持在任期内如道风严重不正或有重大失职,经上一级佛教协会核实后予以免职;免除全国重点寺院住持职务,须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
任免寺院住持,均须报相应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住持退位后,寺院应按传统办法,妥善安置照料。
僧团序职如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班首,列职如监院、知客、维那、僧值等执事,由住持按照丛林请职制度和协商原则,定期任命、晋升序职人员,任免列职人员。
住持、班首、执事人选的条件是:爱国守法,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戒行清净,作风正派,有一定的佛学水平和组织办事能力。
担任住持、班首,戒腊须十夏以上;担任主要执事,戒腊须三夏以上。
住持对外代表本寺,对内综理寺务。
班首、执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扬六和精神,实行民主集中,管理寺院各方面工作。
凡重大问题(包括撤免错误严重或极不称职的班首、执事职务),由住持召集班首和主要执事及有关负责人员举行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寺庙庆典活动致辞范文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诸山长老、檀越居士和嘉宾:今天是****大和尚晋院升座的大喜日子,是我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以来迎来的一件喜事和大事。
诸上善人前来参加庆典法会,这不仅是对南台祖庭事业的支持和关心,也是对**佛教事业的支持和关心。
在此,我代表_ _佛教协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_ _ 寺是_ _佛教之千年古刹。
是国务院确定的汉传佛教重点寺院,**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天监年间(公元502-419),海印和尚创建此寺。
唐天宝2年(公元743年)希迁和尚自江西青原山来_ _,结庵寺东大石上,故称石头和尚,自后大阐宗风。
先后写下著名的《草庵歌》、《参同契》,后世广为流传。
他的弟子们先后创立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大宗派影响全国。
历史上有着临济临天下,曹洞半边天的美誉。
南宋时,日本僧人道元来中国求法,受戒于曹洞宗十三代孙如静。
因此,至今的日本曹洞宗一脉僧人,一直视_ _ 寺为祖庭,光绪29年(公元1903年)来南台礼祖塔。
四年后,他又来_ _ 寺,赠铁根眼《大藏经》全部和贝叶佛像;1929年灵涛法师在此创办佛教讲习所;1981年旅居泰国华侨黄彰任,欧阳愚捐赠钢佛像一尊,至今供奉于殿。
1989年,台湾省台北市嵩山寺放灵根法师向_ _ 寺赠大藏经一部和大量佛学著作。
1990年,日本泰国寺管长泽大道为团长的日本佛教临济宗国泰寺派礼祖观光团来_ _ 寺礼祖。
_ _ 寺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还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南宋时,理学大师朱熹与张栻游_ _,拜南台,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诗曰:相望几兰若,胜处是南台;阁廻规模稳,门空书页开;回风时浩荡,高岭更崔嵬;漫说石头滑,支筇得往来。
明代曾朝节亦有_ _ 寺即事诗:峰头霁色山山见,树杪风声日日闻;傍寺花开每寂寂,隔窗鸟语自云云。
为滋灵药常飞雨,欲护禅床每驻云;灯火秋高群籁息,月明天净坐霄分。
光绪三十三年著名学者王闿运撰《日本僧赠_ _ 寺藏经记》。
中国民族报/2011年/12月/27日/第007版宗教周刊・大事2011年宗教界大事记2011年,我国宗教界在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的带领下,在加强自身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拓展社会服务、开拓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绝非一枝独秀,而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五大宗教健康发展之时,我国民间信仰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也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佛教为日本地震灾区举办超荐祈福法会3月16日,中国佛教界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为日本“3・11”特大地震死难者举办了超荐祈福法会,体现了中日两国佛教界深厚的法宜亲情,对维系和发展两国佛教界的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举办以“清净・和谐”为主题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巡讲活动3月25日至4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以“清净・和谐”为主题,组织汉传佛教巡讲团,分别在广州光孝寺、上海玉佛寺、苏州崇源寺、西安大慈恩寺进行讲经交流。
此次讲经交流会是中国佛协组织的第四届全国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以巡讲团的形式组织讲经交流活动,既是对以往3届交流会成果的总结,也是佛教界在讲经弘法的形式和途径上所做的探索。
传印长老为印顺法师荣膺尼泊尔中华寺方丈送座3月27日至30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率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尼泊尔并为印顺法师荣膺尼泊尔中华寺第二任方丈送座。
尼泊尔蓝毗尼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是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此次为传印长老当选会长以来首次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尼泊尔,并为尼泊尔中华寺方丈印顺法师送座,标志着尼泊尔中华寺新的发展篇章已经翻开。
举办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7月22日至25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浙江舟山市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举办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这是中国佛协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此类研讨班。
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的举办,对进一步加强佛教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积极做好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工作,规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活动,确保传戒法会如法如律进行,不断提升出家僧众的整体素质,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及佛教教义教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汉传佛教教职人员(以下简称教职人员),是指汉传佛教的比丘、比丘尼。
第三条成为比丘、比丘尼,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并圆具三坛大戒。
(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信仰纯正,勤修三学,遵守教义教规,品行端正;(三)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六根具足,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四)剃度后男众在寺院修学1年以上,女众在寺院修学2年以上;(五)有一定佛教学识,能独立完成日常课诵和具备基本佛事法务活动能力。
第四条申请求受三坛大戒需履行以下程序:(一)申请受戒者经剃度师同意后,向所在寺院提出书面申请;(二)所在寺院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佛教协会;(三)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进行甄别鉴定,符合条件的,同意其受戒,并预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交备案要求的相关材料。
第五条传授三坛大戒事宜,由中国佛教协会按照《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统筹安排。
第六条新戒圆具三坛大戒后,由传戒寺院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向原同意该新戒受戒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通报新戒受戒情况;由原同意该新戒受戒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完成备案后,发给戒牒。
第七条在中国佛教协会直属寺院常住的申请受戒者,经剃度师同意后,向所在寺院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寺院审核同意后,报中国佛教协会审定,符合条件的,同意其受戒。
圆具三坛大戒后,由中国佛教协会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八条戒牒是教职人员的资格证明,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制作、颁发。
学诚法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第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
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1年被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博士学位。
学诚法师与恩师圆拙老法师合影生,都将产生独特意义与深远影响。
经过一番辛勤努力,改扩建工程后的龙泉寺焕然一新,兼收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充满时代气息和学修便利。
佛堂、讲堂宽敞明亮,现代化设备齐全,学习教室安静雅致,图书馆典藏丰富。
当新貌逐一呈现在眼前时,体现出学诚法师一向注重的人文修行理念。
从入驻龙泉寺开始,学诚法师就十分重视僧团建设。
他沉思于新时代、新时空因缘下,如何组建僧团、完成人才培养这一佛教界当前首要任务?在他的严格把关下,龙泉寺新型僧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着重选拔在信心、道心和组织观念等方面的优秀者。
谈及此,他语调轻柔:“人能弘道。
唯有培养‘志、道、德、才、学’兼备的优良僧众,才能建立清净、和合、增上的正法僧团,产生具备大愿力、大慈悲、大智慧、大行为的高僧大德。
”话语回荡耳畔,记者的脚步随学诚法师引领轻稳向前。
整个龙泉寺几乎是通体建筑,不论怎样在廊下穿来踱去,头顶是同一方屋檐,仿佛身处坛城,又或让人在现实中体味轮回之道。
为使采访更加深入,止语行堂,打板起床,记者跟佛教信众一起在凌晨四时半的黎明前黯中上早课。
见行堂,是龙泉寺最高建筑,依地势建于熬狱沟北岸,是寺内僧人最重要的修行场所。
楼顶禅堂清静素雅,景观极佳,外有供经行散步的露台,能沐山风晨露,可睹明月星辰。
山路没有灯光,脚步声纷杂而过。
天色在一小时早课的念诵声中泛白、染青、渐蓝、透亮,伴随钟、鼓、磬、木鱼与梵音,新的一天徐徐开启。
披袈裟的学诚法师学诚法师与赵朴初老先生合影学诚法师与斯里兰卡总理贾亚拉特纳握手致敬跟青年人交流时,常以自身经历和所思所悟与其分享,共同讨论人生价值之所在,不止讲佛教伦理,更讲社会道德。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二——重庆忠州之聚云法系高僧传(2010-10-28 23:26:46)转载▼标签:分类:道坚法师--论文杂谈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二——重庆忠州之聚云法系高僧传临济宗大鉴下第二十九世明代忠州聚云吹万禅师忠州三目山聚云寺吹万广真禅师(1582~1639),一般多称聚云吹万,为明末著名禅宗大师。
四川宜宾人李氏子,父祖世籍婆罗门。
师生惟慕事佛,初登少峨峰浩山老人,后返乡得大慧祖师录四册及《正法眼藏》一录,苦参力究。
遇一僧提撕有省,入的叙州朱提山参月明联池和尚,苦修三载,终得印可。
于是策杖风尘,涉海入吴,过闽踵粤旋楚,至潇湘湖东一带。
万历戊午年,开法于潇湘衡州湖东禅院。
次迁忠州聚云寺、夔州府万县宝峰山云来寺、万县兴龙寺、巴台寺诸剎,阐扬大慧宗风。
崇祯己卯七月三十日圆寂,世寿五十八。
嗣法门人铁壁慧机、三目慧芝、铁眉三巴掌慧丽等,依法阇维,遍地荷香袭人。
烟至松羃,结为五彩。
火后收舍利三百余颗,黄金锁子骨三茎,当门二齿变为紫色。
建墖于三目山之阳,丰都地藏寺迎舍利十二颗建塔。
四川观察使田华国为墖上之铭,署师为大慧十四世之孙,懒庵鼎需禅师之裔。
有《正录》十卷《广录》三十种,共六十六卷。
铁壁慧机在家弟子属水部尚书郎熊汝学月崖捐俸刊行,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系法孙三山灯来编次。
师著作宏富,如悯学者难入幽微,著作有《石室禅议》,《一贯别传》,《原易说》,《太极图》,《大明御制》,《显佛集》,《乐正论》,《九辩》,《内篇》,《规矩》,《佛教三字经》,《古音王传》,《文字禅那》五卷,《楞严梦释》二十卷,《言语纪》一卷,《恣夏草》一卷,《心经诠注》一卷,《禅林雅训》一卷,《正观录》二卷,《问答录》四卷,《居士颂》一卷,《本行录》二卷,《维摩诊脉》三卷,《圆觉解》一卷,《楞伽三昧》一卷,《金刚点眼》一卷,《宗门正眼》一卷,《正录》二十卷,为明季一代大家。
聚云吹万禅师的资料载入《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续灯正统》卷十六、《野云映禅师宗统颂》卷一、《忠州直隶州志》卷八《人物·仙释》有传。
還「虛雲」一個本來面目:他的年紀與事蹟新論王 見 川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摘 要以往,大家大都透過岑學呂等人編的《虛雲自述年譜》,認識虛雲這一位禪門高僧。
不過,早在該年譜出版之初,胡適即指出年譜中有誇大不實之處,並對虛雲一二○歲高齡,有所懷疑。
最近的研究與新史料的出現,證明胡適的懷疑是對的,《虛雲自述年譜》是有問題的,而虛雲的年紀也非一百二十歲。
著名的佛教學問僧印順法師,在其晚年的文集《永光集》即運用《聯芳集》等資料,考證虛雲應是一百一十歲,而《虛雲法彙》所收詩文,有經過修改!本文在印老等人研究的基礎上,使用虛雲編的《增校鼓山列祖聯芳集》、《星燈集》以及《名山遊訪記》、《佛學叢報》等民國時期佛教資料,考證出虛雲大約生於同治中末期,活了九十歲左右,並指出《虛雲年譜》、《虛雲法彙》中有誇大、虛構、篡改等錯誤。
關鍵詞:虛雲、胡適、妙蓮、名山游訪記、鼓山- 170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三期近代中國佛教界,龍象輩出,知名者有寄禪、諦閒、圓瑛、印光、太虛等。
其中虛雲以禪定工夫與高壽聞名於世。
以往,大家大都透過岑學呂等人編的《虛雲自述年譜》1,認識這一位禪門高僧。
不過,早在該年譜出版之初,胡適即指出年譜中有誇大不實之處,並對虛雲一二○歲高齡,有所懷疑2。
胡適的質疑,惹來漢傳佛教界的撻伐,當時的法師們甚至將這些批評集結出版,名為《闢胡說集》3。
表面上,佛教界佔了上風,然而,最近的研究與新史料的出現4,卻逐漸證明胡適的懷疑是對的,《虛雲自述年譜》是有問題的,而虛雲的年紀也非一百二十歲。
著名的佛教學問僧印順法師,在其晚年的文集《永光集》即運用《聯芳集》等資料,考證虛雲應是一百一十歲,而《虛雲法彙》所收詩文,有經過修改5!本文在印老等人研究的基礎上,使用虛雲編的《增校鼓山列祖聯芳集》、《星燈集》以及高鶴年《名山遊訪記》、《佛學叢報》等民國時期佛教資料6,對虛雲的年紀及其主要活動事蹟作一探討,兼談《虛雲年譜》、《虛雲法彙》中的錯誤。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佛教协会•【公布日期】2019.07.24•【文号】•【施行日期】2019.07.24•【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宗教正文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汉传佛教传戒工作如法如律,促进中国佛教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和《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举办传戒法会,须经中国佛教协会统筹安排、审批。
未获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批准,不得发布与传戒法会相关的公告。
第三条中国佛教协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为传戒法会的主办单位,寺院为传戒法会的承办单位。
第四条全国汉传佛教传授三坛大戒,每年安排十次左右。
原则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一年只能申请主办一次传戒法会。
第五条传授三坛大戒的新戒人数,每期在三百五十人以内(同期传授二部僧戒的二座寺院,每寺不超过三百五十人)。
第六条传授比丘尼戒一律实行二部僧授戒制度,传授本法尼戒应在尼众寺院进行。
第七条受戒人员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和主办传戒法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应按照《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做好相应的佛教教职人员备案材料提交和受戒情况告知工作。
第八条传戒寺院所需戒牒一律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编号、颁发。
第九条传戒期间,必须分别讲授戒本,组织新戒学习戒相律仪,不得举办与传戒法会无关的其他活动。
戒期不得少于一个月。
传戒仪轨中烫香疤的习俗,应予废止。
第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须在传戒法会结束后一月内,将传戒工作总结上报中国佛教协会。
二、传戒寺院的条件和资格认定第十一条寺院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可提出传戒申请:(一)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二)纲领执事健全,有一人以上具备十师资格,常住比丘或比丘尼二十人以上;(三)僧团道风纯正,僧众戒行清净,早晚功课、过堂用斋、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坐禅念佛等修学活动运作正常;(四)大殿、戒堂、斋堂、僧寮等法务、生活设施可供三百五十名戒子需用,戒坛的设立与布置,须如法如律,清净庄严;(五)同期传授二部僧戒应有二座寺院作为传戒场所,分别为男众寺院和尼众寺院。
北京白云观传戒(建国后第一次)北京白云观传戒(建国后第一次)(文)陈真福田诚启初冬季节,北国晴爽,北京白云观内彩旗迎风招展,一派喜悦景象。
来自全国各地的全真派道士,鹤集祖庭,准备受戒。
白云观山门上挂起了“热烈欢迎各地名山宫观道长来祖庭受戒”的巨大横幅。
山门内大旗杆上升起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两面龙旗。
东西两侧也悬挂着“六根清净”、“道果圆成”,“修真有份”、“进道无魔”等条幅标语,使白云观充溢着庄严的宗教气氛。
凡来京受戒弟子,在农历十月十五日前均来到白云观。
他们都按张贴在老律堂东西两侧的“告诸戒子榜文”和“戒坛清规”进行挂单。
戒一子们一个个认真回答“知客”提出的问题,接受考核。
老律堂的大门正中悬挂着“全真戒坛”几个醒目的大字。
殿内地面铺着地毯,拜垫摆得整整齐齐。
戒坛上的供桌上摆好了供品,供奉着十八位戒坛大神。
农历十月十五日清晨,天还没有亮,一阵清脆而有节奏的敲击木板声把道友们从熟睡中唤醒,这是十方丛林的“夜巡板”,由夜巡绕白云观各处一周敲击。
紧接着又是一阵击板声,这是“摧板”,催促道众速临执事岗位准备“开清”。
巡察接催板于大殿前击板“起二清”、“落四御”交报钟,报钟“接三清”、“落四御”交大钟。
这时钟楼上的大钟敲响了,紧接着对而楼上的大鼓也敲响了。
在戒坛外排班站立的戒子们身着黄色戒衣,手中提“规”.捧“简”,依次迸入大殿,朝上打一躬分左右就位班立。
这时经师也搭好经衣,待律师在八大师引道陪同进殿后,经师起韵诵《一旱坛功课经》和祝寿仪式。
“早课”结束,律师和八大师列队走出殿门网“迎请堂”,戒子也依次列队出殿。
传戒活动历时二十天,除“戊日”外,每天早上要按时上殿念诵《一早坛功课经》,中午要念《几官经》,晚上要念《晚坛功课经》。
十五日中午,戒子们从戒坛出来,在经师的带领下,列队到“迎请堂”,举行了隆重的请“五师”(即演礼、引礼、纠仪、纠察、道值等五师),并由为泞戒子进人“迎请堂”,宣读了迎请启文。
戒子就地二拜之后各自回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