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大观:血液故事(组图)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6
人类认识血液的历程也是人类自身获得救助的历史,因为人类对血液的认知和体验不仅是科学探索的一部分,而且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进了人类的健康。
一当科学还不能有效和合理地解释血液现象时,人类对血液的认知更多的是想像、传说,甚至是宗教的理解。
血液是鲜红的,而且又与人的生命相关,因此人类最早认为血液是神秘的,并对其充满崇拜。
例如,人类认为血液具有巨大的能量,吸食自己或他人的血液有助于自身的强壮。
根据历史学家的记载,古罗马公开表演的格斗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和勇敢而吮吸战败者的鲜血,而其他一些民族在较早阶段也有类似的做法,如印尼的托拉拉基人割取战俘人头吸人血等。
显然,这种生活中对血液的认知和做法是源于神话传说的。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与美丽仙女的私生子叫阿斯克勒庇俄斯,后者被阿波罗送到半人半马的怪物喀迈拉那里抚养,并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如配药、动手术等。
阿斯克勒庇俄斯还从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那姑姑那里得到了威力最大的一剂药——来自墨杜萨血管里的鲜血。
墨杜萨是双翼蛇发女妖,她的血液有两面作用,要么置人于死地,要么解除人的病痛。
这取决于血液来自她体内的何方。
来自她身体左侧的一滴血会让人立刻毙命,而来自其身体右边的一滴血则可以奇迹般地让人死而复活。
神话中对血液两面性的认知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得到揭示,血液的确具有两面作用。
一是血液可能传播疾病,如今天的埃博拉和艾滋病,而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输血和研制许多疫苗以防御疾病,如流感、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从神话到人类文化,例如语言的词汇,同样记载了人们对血液认识的历史。
例如,血液加速流动(bloodruns),表明达到情绪的高峰;而血液凝固(bloodcurdle),则表明过度惊恐;热血(hot-blooded)表示难以控制的强烈情绪,如愤怒或热爱。
当然这只是英语语义的体现,在汉语中同样有相似的语义。
例如,血脉贲张、热血沸腾、脸红筋(静脉)涨和冷血动物等。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人们生活的一些与血液相关的基本事实:一个人平均有5680毫升的血液,有96540千米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每个人都从血泊中降生,男性成年的割礼和刮胡子出血,女性的成熟来初潮等等。
精选作文:血液的探秘(350字)作文今年1月,《南京晨报》组织小记者走进血液中心活动。
接到通知时我非常兴奋!太好啦,我终于可以参加这个期待已久的活动了,我向往着能对奇妙的血液一探究竟。
伴随着省血液中心阿姨轻声细雨的讲解,我开始了我的血液探索之旅。
哇!原来人是有四种不同血型的,有a型、b型、ab型和o型。
血液不仅可以运输人体所需的营养和氧气,它自身还含有白细胞和一些免疫物质来保护人体,难怪人们把它称为生命之河。
我还知道了什么是无偿献血,一小袋新鲜的血液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真是太神奇、太伟大了!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生命可贵,血液无价。
以前一提到献血我就觉得好恐怖啊,那可是从身体里放出血啊!现在知道体内的血液是不断更新的,献血是安全的,也就没什么恐怖了。
我吵着要献血,可阿姨说18岁后才可以。
真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啊!江苏南京鼓楼区财大附小三年级:钱书安篇一:作文:生命中的探索六、写作点拨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梯子,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苹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
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
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苹果也不算晚。
其实,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请以“生命中的探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写作此文应分四步走。
昆仑。
”革命者说:“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发明者说:“至少我发现这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要探索就要有逆风飞扬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眼光,就要有贯通古今的学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探索可以点亮一个人一生,赋予生命以精彩。
让我们做一个旅人,去寻找群山后的星星,让生命从此精彩。
血液的故事血液的故事一个健康人身体内的血液重量约占人体的8%左右,血液作为我们身体的运输队、平衡杆、防卫队和信号员,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人们也一直致力于对它的研究,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已经完全揭开了它们的秘密。
血型的由来红细胞血型是根据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来划分的,根据抗原种类的不同,常见的有20多个分类系统,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的几个,只不过由于发现得最早,而且与输血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广为人知。
在20世纪之前,西方医生已尝试过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输血,但往往导致死亡。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病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兰特斯坦纳(K·Landsteiner)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聚,但在某些组合中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二年,他从各位同事那里采集了血样,对红细胞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存在两类抗原,他分别命名为A抗原和B抗原。
有A抗原的血他称之为A型,有B抗原的他称之为B型,两种抗原都没有的,称之为C 型或零型(后来改称O型)。
又过了一年,他的两名学生采集了更多的血样,发现有的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即AB型。
植物、微生物也存在A、B抗原,如果人体内原先没有某一种抗原,从食物中吸入或受微生物感染后,就会在血清中出现对抗这种抗原的抗体。
因此,A 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有抗A抗体,O型血清同时存在这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没有这两种抗体。
输血出现凝聚的原因,就是一种血清中的抗体(抗A或抗B)与另一种不同血型的红细胞的抗原(A或B抗原)相遇造成的。
由此可知,A型可以输给A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可以输给B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B型和O型;O型可以输给任何型,但只能接受O型;AB型只能输给AB型,但可以接受任何型。
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血型鉴定,并在体外检测二者相混不发生凝聚,就可以避免因输血凝聚反应导致的生命危险。
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大姨妈的10个神话传说在世界各地文化中,大姨妈历来被视为女性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人们有时害怕它,有时又崇拜它。
纵观历史,我们来看看以下10种对大姨妈的不同观点。
10. 石头怪鲜血是切罗基人(Cherokee)传统信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象征着生命。
关于生育的信仰,他们断言,新生儿的血肉是由母亲提供的,而父亲的精子则成为了骨架的主要部分。
他们认为经血是特别强大的,象征着女性力量,并能在巫术、战争以及球赛中用来对付敌人。
切罗基人有个传说,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叫做奴尤诺维(Nun’yunu’wi)或者石头怪(Stoneclad)的食人怪物。
由于这个怪物拥有岩石般坚硬的皮肤,所以他几乎是无懈可击的,没有任何一个勇士有希望能够打败他。
他隐居深山,有一根专属魔杖,这魔杖拥有像狗一样灵敏的嗅觉,引导他追踪、杀害并吃掉那些被他绊倒的倒霉猎人们。
这个怪物唯一的弱点就是无法忍受看到一个来“大姨妈”的女性。
尽管没有一个切罗基族勇士可以打败他,但面对7个处于经期的处女时,这个“石头人”却能被瓦解。
这7个处女一个接一个地站在怪物所处的道路上,削弱他的力量,使他碎成粉末。
9. 布须曼少女的初潮仪式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Kung people)认为,经血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女孩的初潮也被认为是牵制敌军的有力武器,或者精神能量。
女孩第一次来“大姨妈”时,她必须经历初潮仪式,其中包括与他人隔离及避免某些活动。
当一个女孩意识到她的初潮到来,她必须蹲下,低垂双眼,直到有一个女性导师来帮助她。
该导师不能是这个女孩的母亲,因为初潮和分娩两者精神能量的结合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少女初潮的精神能量具有高风险,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为她们建的隔离场所离部落不远但又是完全隔开的。
如果正处于初潮期的女孩看了太阳,太阳就会变得更热,地球上的植物也会因此遭到毁坏;如果她看了云层,就不会下雨了。
她也不能接触地面或雨水。
此外,她还必须离猎人们远远的,因为她强大的能量会降低他们武器和毒箭的力量,让猎人们变得懒惰、昏昏欲睡。
血液循环和它被发现的小故事17世纪早期,威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在身体内部是如何流动的。
他的发现与盖仑提出的血液流动理论相互矛盾,而盖仑的理论已经向医生们讲授了几个世纪。
盖仑认为:心脏和肝脏产生血液,并将它们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那里,血液很快被耗尽并被新鲜血液所替代。
哈维的实验表明,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一个人一天要制造550磅(250千克)的血液!或许是受当时已经为人所用的蒸汽泵的启发,哈维认为心脏是一个由4个腔组成的泵。
随着血液流遍全身,它所携带的氧气被耗尽。
这种血叫做缺氧血(图中显示为蓝色),之后它进入右心房。
血液从这里被泵入右心室,之后进入肺部,在此吸收更多的氧气。
携带氧气的血(红色部分)随后回流至心脏,进入左心房,流进左心室,这是最有力量的腔,它将血液又泵回到身体的各个组织。
向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叫静脉,而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叫动脉。
静脉瓣和心脏中的瓣膜起到阻止血液流错方向的作用。
血液循环示意图血液循环的分类一、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
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
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右心房,从右心房再到右心室,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心脏各部分名称二、肺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
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生命之河长流不息——输血医学的故事之一血液又被称作生命之河,它不仅承载着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也蕴含了我们人类共同的进化史。
关于血液的种种故事与传说可以上溯至史前时期,那时人类的原始祖先还住在洞穴之中,靠捕猎为生。
他们不懂血液是什么,但他们看到血液从猎物乃至自己身上的创口流出,生命也随着血液的流出而逐渐衰竭,生死之大使得红色的血液蒙上了一层神秘与魔幻的色彩。
古代关于血液有着种种离奇荒诞的传说,古罗马人会饮用被杀的角斗士的血以使自己强壮;为了让自己更美丽,古埃及皇后杀死奴隶,用他们的血沐浴。
把血液当作崇拜对象或祭祀符号,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中都能找到其文化踪迹,比如圣经中基督之血使得耶稣完成救赎,上帝与人的新约得以生效。
在许多文化中,血液被认为不仅承载着生命与活力,甚至还可以决定个体的性格与命运。
在一些有名的吸血鬼电影中,如惊情四百年、暮光之城、黑暗传说等,被吸血鬼所咬伤吸血的人不会中毒死亡,而是成为吸血鬼,通过血液的交汇,改变了机体的生理,具备了超自然能力,超越了生死。
历史上最早对于血液的医学相关的描述见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记载,他们认为血液是生命的基石,由肝脏所控制。
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的巴比伦祭师则把人体内的血液分为两种:白昼血与黑夜血,显然,这是古人对于动脉血与静脉血初步认识。
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医生们对血液、心脏及脉搏都有所描述,赫赫有名的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认为人体有两个相互独立且功能不同的血液系统:鲜红色的血液(动脉血)与暗红色的血液(静脉血)。
静脉血由肝脏合成,提供机体生长所需的能量;动脉血由心脏产生,给予机体活力。
肝脏产生的部分静脉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室,继而穿过室间隔进入左心室,在那里被心脏利用来自肺的空气“合成”为动脉血。
血流的动力来自血管本身的收缩,血液由肝脏或心脏流至全身各处并随之消失,被来自肝脏的新生血液所更换。
显然,盖伦关于血液系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但在盖伦的盛名之下,这种错误理论在西方领域延续长达1400年,这个时期其实也就是被称为“黑暗时期”的中世纪。
人类早期的恐怖输血史利维坦按:把羊羔和小牛的血液输送到人体里——早期欧洲人的确是这么干的。
起码,那些科学怪人对血液的循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以至于波义尔会问:“受体动物的毛发或羽毛……是否会变成供血动物的颜色呢?”另外,昨天的文章,很多同志回复成了“震动棒”,敲“振动棒”试试运气吧。
---------------------------文/Paul Collins译/rubbishbear早期的输血都非常残忍,上图为英格兰最早的输血受体叫阿瑟·科加(图中可以看到他的左臂正在接受一条狗的血液),以及当时的输血工具在《血型拼图》一书中,霍莉·塔克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故事里充满了怪诞的试验和令人不安的罪恶感。
霍莉·塔克的《血型拼图》可能你还记得2006年,时任总统的乔治·布什警告世人小心可怕的人羊混血怪物:“他身上长满了羊毛,之后从肛门里,或者说从他那人类的臀部上,长出一条北安普顿羊的尾巴。
”你不信?嘿嘿,好吧。
这句话是出自托马斯·沙德韦尔在1676年完成的喜剧《学者》。
剧中讲述一位科学怪人尼古拉斯·吉姆克莱克想象创造出“一群”人羊。
(“我将用它们的皮来做衣衫,”他宣告,“那将比海狸皮还要精美。
”)看来,霍莉·塔克在《血型拼图》中想象的景象,还有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真正强调支持的要禁止“滥用医学研究……(包括)人兽混体研究”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传说中的狗头人(dog-headed man)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兽之间输血试验的出现,总统和小说家所害怕的事情开始显得异常紧迫。
“在早期欧洲人看来,通过输血来使物种发生变异是真实可怕的。
”田纳西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药学、健康和社会中心的医学史家塔克写道。
威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开始尝试输血的实验最初的试验很幸运:在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之后,伦敦和巴黎的外科医生开始进行输血试验,他们把小牛和羊血输给狗,把狗血输给牛,把山羊血输给马,当然还将羊血输到人身体里。
关于血液的神话故事
在许多文化中,血液都被视为生命的象征。
以下是一些关于血液的神话故事:
1. 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太阳神和医药之神,他用自己的血液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名叫亚洲。
这个故事象征着生命的创造和再生。
2. 罗马神话:在罗马神话中,维纳斯(爱与美的女神)的血液被用来创造人类的第一对夫妇,罗穆卢斯和雷穆斯。
这个故事也象征着生命的创造。
3. 中国神话:在中国神话中,女娲用黄土塑造了人类,然后用自己的血液赋予了他们生命。
这个故事象征着生命的创造和人类的诞生。
4. 北欧神话:在北欧神话中,奥丁为了获得智慧和知识,牺牲了自己的一只眼睛。
他从自己的伤口中流出的血变成了鲁纳文字,这些文字包含了所有的知识和智慧。
这个故事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5. 美洲原住民神话:在一些美洲原住民的神话中,血液被视为连接人类和神灵的桥梁。
例如,在霍皮人的神话中,血液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象征,它连接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第12章血型的发现自从1628年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来,人类就不断进行着输血的尝试。
1667年,法国的哲学家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累兹第一次将250毫升羊羔的血输给了人,接着就有重复他们的实验,但往往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所以输血的尝试慢慢停顿下来。
一个世纪后,输血试验又被人们再次尝试。
1819年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
但总的来说,输血的结果还是令人失望的。
输了血有时使人康复,有时使人死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怪呢?奥地利学者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研究了这一问题,他把自体的红细胞和血清在试管内混合后,不会发生凝集,但从不同个体采集来的红细胞和血清混合以后,在试管中就发生凝集与不凝集两种情况。
这种现象虽然很多人都观察到过,但只有兰德斯坦纳做出了解释:红细胞上有两种特异的结构,它们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
在血清中有这种特异结构的抗体-凝集素,如果它与红细胞上特异结构相遇,就会产生凝集反应,给人输血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危险。
接着,他又推断出:人的血型是可以遗传的。
他的理论为输血奠定了基础。
由于历史上输血尝试屡遭失败,一般医学家已把输血视若畏途,但仍有很多科学家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
让人预想不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居然促进了输血的发展。
由于战争中救护伤员的迫切需要,大量输血成为保障伤员性命的手段。
奥登堡第一次将凝集反应应用于输血前的配血试验,只有红细胞和血清混合后不凝集的人之间才能进行输血,居然大获成功,挽救了大量伤员。
以后随着输血实践的积累,输血的安全性逐渐提高,到了20年代末,在欧洲、北美的大城市已普及输血这一医疗措施。
为什么兰德斯坦纳1900年研究血型,直到1930年才获奖呢?因为诺贝尔奖的发放是经过仔细考查的。
一项新成果从发现到应用,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证明是确实可行的,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才能颁奖,这样才能体现诺贝尔奖的价值所在。
其次,血型的发现及其完善,应用于实践的一系列辅助技术的解决是很多学者共同智慧的结晶,而兰德斯坦纳在这个课题上仅是一个先驱者。
血液解码:血液的千年史话
余风
【期刊名称】《大众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希腊神话中,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从他的姑姑智慧女神雅典娜那里得到一种威力巨大的药:蛇发女妖美杜莎的血。
据说,美杜莎身体右侧血管里的血,有让人死而复活的神奇功效:而她身体左侧血管里的血则是致命毒药,能让人瞬间毙命。
【总页数】6页(P11-16)
【作者】余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92.1
【相关文献】
1.血液分析:解开千年之谜
2.血液循环:沉睡千年的真理
3.血液史话
4.血液史话
5.血液史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类认识血液的历程也是人类自身获得救助的历史,因为人类对血液的认知和体验不仅是科学探索的一部分,而且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进了人类的健康。
一
当科学还不能有效和合理地解释血液现象时,人类对血液的认知更多的是想像、传说,甚至是宗教的理解。
血液是鲜红的,而且又与人的生命相关,因此人类最早认为血液是神秘的,并对其充满崇拜。
例如,人类认为血液具有巨大的能量,吸食自己或他人的血液有助于自身的强壮。
根据历史学家的记载,古罗马公开表演的格斗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和勇敢而吮吸战败者的鲜血,而其他一些民族在较早阶段也有类似的做法,如印尼的托拉拉基人割取战俘人头吸人血等。
显然,这种生活中对血液的认知和做法是源于神话传说的。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与美丽仙女的私生子叫阿斯克勒庇俄斯,后者被阿波罗送到半人半马的怪物喀迈拉那里抚养,并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如配药、动手术等。
阿斯克勒庇俄斯还从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那姑姑那里得到了威力最大的一剂药——来自墨杜萨血管里的鲜血。
墨杜萨是双翼蛇发女妖,她的血液有两面作用,要么置人于死地,要么解除人的病痛。
这取决于血液来自她体内的何方。
来自她身体左侧的一滴血会让人立刻毙命,而来自其身体右边的一滴血则可以奇迹般地让人死而复活。
神话中对血液两面性的认知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得到揭示,血液的确具有两面作用。
一是血液可能传播疾病,如今天的埃博拉和艾滋病,而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输血和研制许多疫苗以防御疾病,如流感、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从神话到人类文化,例如语言的词汇,同样记载了人们对血液认识的历史。
例如,血液加速流动(bloodruns),表明达到情绪的高峰;而血液凝固(bloodcurdle),则表明过度惊恐;热血(hot-blooded)表示难以控制的强烈情绪,如愤怒或热爱。
当然这只是英语语义的体现,在汉语中同样有相似的语义。
例如,血脉贲张、热血沸腾、脸红筋(静脉)涨和冷血动物等。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人们生活的一些与血液相关的基本事实:一个人平均有5680毫升的
血液,有96540千米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每个人都从血泊中降生,男性成年的割礼和刮胡子出血,女性的成熟来初潮等等。
二
当然,仅仅是靠文化和宗教来解释血液是不够的,人类对血液认识走上科学和理性的道路后才发挥了重大作用。
过去,人们认为放血疗法能治好许多疾病。
正是从这种行为开始,盖伦对血管有了新的发现,他认为,动脉并非是原来人们所认为的是空的或贮存空气,而是装有和流动着鲜血。
因为盖伦是外科医生,有接触活体伤口的机会,能更准确和客观地描述和认识血液,因此修
正了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对人体结构、血液的种种误解。
所以,盖伦的观点被视为医学界的真理长达1400年。
同时盖伦进一步精细地观察到了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通过肺和肺动脉回流到心脏左侧的循环路线。
但是,盖伦的发现也并不完全符合真实的血液循环情况,直到17世纪60年代人类才发现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动、静脉和心脏共同构成的。
这是血液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发现。
1628年哈维在其著作《动物心血管运动的解剖研究》中提出了血液循环的原理。
这个发现也许在今天人们都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血液和血液循环对一些人来说似乎太具常识了,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又太过平凡了,但未必人人准确懂得其中的原理。
所以,当代史学家认为,哈维的著作是17世纪最伟大的三部英文著作之一,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
而其他两部书则是1611年由英格兰国王詹姆斯完成的钦定版《圣经》和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第一版对开本。
在人类对血液的认识过程中当然还有其他具有经典的划时代发现,例如列文虎克借助自己设计的显微镜,发现了人类唾液中“非常微小的动物”(微生物)、精液中的精子和血液中的红细胞。
红细胞的发现让人类对血液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改变了过去把血液认为是一种简单的蕴含着看不见的精神和人性的液体,而让人知道血液是一种快速生长的物质。
列文虎克不仅向公众演示和展现观察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与红细胞,而且进一步向英国皇家协会报告他的血液发现。
他在1674年4月7日写给皇家协会的一封信中说,他发现和了解到血液是由含有非常小的圆形球状物的水晶体般雾状的水组成。
列文虎克提到的水就是血浆,血细胞就悬浮在这种液体内。
两个月后,列文虎克不仅详尽描述了血液中的红色球状物,而且测量了它们的大小。
为了测量那些非常小的红细胞,他必须用一种新的对比的方法,例如用一根头发或者一粒沙子作为参照物。
当时,他测得红细胞的直径大约为0.0079375毫米,体积是一颗细沙粒的1/2.5万。
这和今天测得的红细胞平均直径7.2微米,平均体积83立方微米是相似的。
更为重要的是,列文虎克对无论是鲤鱼科的小鱼还是巨大的鲸鱼的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测量发现,它们的体积是大致一样的,而且发现了血液的凝固性(血小板的功能)以及对白细胞有初步的描述。
三
今天,人类对血液有了更多的和更新认识。
例如,对血液中白细胞的研究和发现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今天生物医学的面貌,并为病人带来了极大福音。
白细胞表面抗原和分型的发现为器官移植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扩大了成功率,并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
同样是白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为人类认识暂时还不能攻克的艾滋病提供了线索,也展现了疫苗研发的前景。
例如,HIV就是通过特定的T细胞,即CD4细胞来入侵人的免疫系统的。
就连血液是否年轻也是血液最新研究的成果。
美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脏手术病人如果接受的输血是超过两周以上的,他们就很可能死亡或患病,而输入贮存两周以下的血液,就较少死亡和患病。
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的科克等人检查了6000多名心脏搭桥手术或心脏瓣膜手术,或同时进行两种手术,并在手术中输血的病人的医疗记录,这些人都是在克利夫兰医院治疗的病人,时间从1998年6月30日至2006年1月30日。
病人的中位年龄是70岁,而且有些人除了心脏病还有其他疾病。
2872 名病人接受了贮存了14天或少于14天的血液(“年轻血液”),
共8802单位:而3130名病人接受的输血贮存期则超过14天(“年老血液”),共10782单位。
因此,这两组病人所输的血液量是相似。
“年轻血液”贮存的中位期是11天,而“年老血液”贮存的中位期为20天。
结果发现,那些接受“年老血液”的病人的住院死亡率高于输入“年轻血液”的病人,为2.8%比1.7%。
接受“年老血液”的病人在1年中死亡率为11%,而接受“年轻血液”的病人死亡率为7.4%。
同时,接受“年老血液”病人的并发症也较高。
例如,接受“年老血液”和“年轻血液”者的肾衰竭出现率为2.7%比1.6%:血液感染或败血症出现率为4.0%比2.8%;术后需要超过72小时使用呼吸器之比为9.7%比5.6%。
至于多种(混合)并发症,接受“年老血液”者的发生率为25.9%,而接受“年轻血液”者的发生率则为22.4%。
另一方面,丹麦小规模的对直肠癌病人手术、西班牙对癌症手术病人、加拿大的败血症病人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创伤病人的输血治疗,也都得出了与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研究相似的结论。
在这些研究中,每一种都发现,那些接受了“年老”血液的病人比输进了“年轻”血液的病人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都高。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为何血液保存的时间较长会有较大的危险,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贮存的血液耗尽了携带的氧气,而且红细胞在贮存中也可能变得坚硬,阻碍了它们流向全身各处。
有鉴于此,很多医院已经在重新评估血液贮存和使用的老规矩,并采取步骤减少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