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2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在基层电视台从事采编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本人认为民生报道应该做到三贴近,也就是说要用平民化的视角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身边的人和事。
只有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新闻调查,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才能让基层媒体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下面是我个人对基层民生新闻的几点认识和见解,仅供同行参考,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民生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县级电视台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作为基层媒体开办的民生新闻要紧紧围绕百姓生活,重点在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和传递致富信息等方面下功夫。
1.全面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惠民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民生报道的采编工作中,栏目组要科学制定采编计划,编辑、记者和主持人要时刻职责,不怕苦,不怕累,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采访最底层的人和事,用平民化的视角及时准确地反映新农合、安全饮水、村村通、沼气建设等优惠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更多实惠。
2.搭建公众信息平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老百姓之所以爱看民生新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民生栏目中报道的内容大多数是农民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例如,丁集镇索庄行政村是温家宝总理视察过的蔬菜专业村,这里不仅是河南省生态蔬菜生产基地,而且也是当地首家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社的示范村,该村村民田作立是受到温总理接见的一位蔬菜种植专业户,温总理在这里调研时曾对他始终坚持棚菜生产和人才培养两手抓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尽管田作立今年已90岁高龄,但他仍然坚持棚菜生产不放松,并经常手把手地给村民传授种菜技术。
田作立的典型经验通过民生栏目报道后,众多周边乡镇的蔬菜种植户纷纷向他请教生态蔬菜种植技术。
在禽流感高发期,许多养殖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惊慌失措,民生栏目通过访谈高级畜牧师任永进,请他解答了群众在防治禽流感时遇到的技术难题。
2010年春,当地和部分周边县市的农民从《民生报道》中看到项城市付集镇黄庙村村民徐志刚利用废旧坑塘从事生态黄鳝养殖的消息后,纷纷到其养殖场参观学习,徐志刚先后免费为这些渴求养殖技术的农民举办了十多期生态黄鳝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兄弟找到了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门路。
一、接地气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过去,电视新闻中常充斥着时政消息、会议报道等内容,导致电视新闻收视率逐年下滑。
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才能重新回到老百姓生活中呢?在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的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老百姓日常生活切入,探索出一条突围之路。
于是,过去只是小打小闹,以碎片化形式出现的民生新闻就以“集团军”形式进行新闻集成,通过普通百姓视角报道发生在他们周边的大小事,让广大受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在这一电视新闻形式的蜕变中,《第一时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从新闻本地化出发,主打普通市民喜闻乐见的“柴米油盐”新闻并取得了成功。
现以《第一时间》3月12日的报道内容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节目和寻常百姓生活的贴近性。
该期节目共播出了15条省内外新闻,其中民生新闻10条,法制新闻2条,教育新闻1条,社会趣闻2条。
10条民生新闻中关注老百姓居住问题的就有2条,即《滁州:卧室变‘阳台’,○喻寒松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路径——以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为样本【摘要】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是该台于2003年7月创办的直播式、时间长达1小时的电视新闻节目。
十八年来,这一立足省会合肥、面向全省的新闻资讯服务类节目从百姓视角为目标受众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已成为该台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栏目。
本文以2021年3月12日《第一时间》所播出的内容为样本,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板块设置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第一时间;民生新闻;三贴近入,地方党报要开门办报,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跨区域合作内容广泛,本文探讨的跨区域新闻报道只是其中之一,如人才共育、新媒体技术交流、内部管理合作、市场资源共享等都是地方党报跨区域合作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随着地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促进媒体间跨区域的合作交流,地方党报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1]张国政,胡珊珊.新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理念的三个转变[J].中国出版,2019(22):78-79.[2]喻国明.互联网逻辑与传媒产业区域化发展关键[J].南方电视学刊,2019(03):34-36.[3]张曙红.新闻报道的大局观[J].新闻采编,2019(02):78-79.[4]马国营.跨区域报道新闻策划的先导性和前瞻性[J].新闻战线,2019(07):89-90.[5]张朝阳.党报新闻的分众化、区域化传播解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9(14):89-90.(作者:北京日报记者)责编:姚少宝新闻实务27业主拒收房》;《合肥:五百多万赔偿款该怎么花?》,充分体现出《第一时间》“说百姓话,为百姓说”的新闻报道风格。
地方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摘要民生新闻的创作与兴起,既与它的基本内涵有关,也与它的基本经验有关。
做好民生新闻必须要注意做到以下四点:一突出民生新闻的时效性;二是深度报道显现新闻魅力;三是加强策划让新闻更耐看;四是播报形式有创新。
关键词民生新闻;突出时效性;增强新闻性;加强策划;创新形式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0-0006-01民生新闻是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立台”的成功模式,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模式。
那么,如何认识民生新闻?特别是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如何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呢?做民生新闻就要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
那么什么是看得见的民生新闻呢?简言之就是对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件的报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路难、停车难、教育乱收费、下岗失业、外来民工等一系列更带有时代特征的民生新问题随之而来。
这也就是民生新闻何以生存的意义和土壤之所在。
民生新闻的创作与兴起,既与它的基本内涵有关,也与它的基本经验有关。
要想从根本上对民生新闻有所解释,自然少不了与民生新闻相近的一种体裁——社会新闻作一个对比。
社会新闻是一种在对象之外的“他者”报道;民生新闻是一种百姓民生的感同身受的直接参与。
一般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告知”。
只要将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传达清楚,使命就完结。
民生新闻却不行,还必须将问题加以解决,必须“为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办事”。
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是“立竿见影”,其基本功能是“直接参与”。
1 要突出民生新闻的时效性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时效性和新闻性都是不变的原则。
尤其是民生新闻,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记者的反映速度要快,要在得知新闻线索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拍摄记录最为真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与事后补拍一些空镜头来叙述事件过程相比,电视新闻如果记者能够抓拍到第一现场自然就更具看点。
2011年3月天祝县发生雪灾,作为我国北部内陆河和南部外流河分水岭的乌鞘岭出现严重堵车和旅客滞留。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摘要】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一直是传播社会关注焦点的重要平台。
本文从加强主题设置、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互动体验、优化内容策划和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
加强主题设置可以更好地贴合当下社会热点,引起观众共鸣。
在报道形式上可以多元化,通过图文并茂、视频直播等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提升互动体验,让观众参与进来,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优化内容策划,注重策划和把握新闻价值点,引发更多关注和讨论。
整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新闻制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些创新思考,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传递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信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创新思考、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加强主题设置、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互动体验、优化内容策划、整合资源、结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建议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市级电视台作为地方重要的传媒平台,承担着向公众传递新闻资讯、服务民生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在内容传播和受众互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对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进行创新思考,提升节目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需求。
在传统电视新闻栏目中,往往以新闻报道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性,容易导致受众的疲劳和流失。
加之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台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和口味。
通过对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可以实现节目内容多元化,丰富节目形式,增强互动体验,提高受众参与度,进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不仅有助于电视台稳固观众基础,增加收视率,也有利于提升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1.2 研究意义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在传播时事新闻的更应关注民生热点、社会民生问题,为广大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一、节目策划1.主题定位:民生新闻节目的主题应该紧贴着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在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2.新闻内容:民生新闻的内容应该是涉及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服务、教育、工作等。
要注意新闻的及时性、真实性、新鲜感和亲和力。
3.节目风格: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以传递信息、解决问题为主旨。
要求其风格亲切、接地气,符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
4.节目形式: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不宜过于华丽和炫目,反而应该注重其实际效果和信息内容的传递。
建议采用短片、采访报道、专题调查等形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内容。
二、节目运营1. 编制团队:民生新闻节目的编制团队需要包括记者、制片人、主持人等多元化角色。
要对每个职位进行专业和素质方面的要求,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团队。
2.摄制设备:需要拥有一定的摄制设备,以满足采访、拍摄、编辑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稳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3. 采访报道:在采访过程中,要严谨、客观、全面地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切实维护新闻事实性和中立性,防范各种可能的谣言和误导。
4. 节目制作:要合理规划各个环节的界面设计、音效、字幕等制作要素,力求使节目的呈现更加生动、鲜明、易懂,做到信息的正确、及时和有价值性。
5. 宣传推广:适时进行广告宣传和推广,在各个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和分享。
可以把相关的热点话题和宣传信息灵活结合,营造出更强的品牌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6.用户反馈:要及时关注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完善的意见反馈机制,积极回应观众反馈和需求,争取建立良好的用户口碑。
综上所述,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需要合理规划节目的主题、内容、形式,并注重各个环节的细节和质量管理。
上述运营方式和技巧,能有效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表现,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地百姓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浅析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传媒也取得了非常快发展成果,这一现象对电视新闻在信息的传播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个重大的成果被社会各界称作中国电视信息传播领域的第三次重要的改革。
从它代表性节目“南京零距离”的产生到现在为止,很多该行业的期刊在有关民生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在持续的进行,这个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这篇论文立足于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联系了社会学、政治学、等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联系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民生信息,想要更深层次的增加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增加报道的类型,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它与传统新闻存在的本质差异以及独特的特殊性,从而立足于整体对民生新闻的具体的含义做出了明显的规定和区分,对它在知识层面存在的偏差以及实际过程中出现的农民没有发言权、不符合新闻要求、同质化等弊端和缺陷进行更深层的激烈和把握,努力探索更好的处理方法。
民生新闻的情况包含着非常多的新奇、喜悦、悲伤、同情等多种因素,都能够在主播身上充分的反应出来完美的呈现在大众的眼中,他们不仅仅是不同节目之间的串联者,而且也是节目内容的讲述者,同时还是节目理念和精神的叙述者。
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情况来讲,充分激发和培养高素质的主持人,创造独特的“金字招牌”,是保障电视节目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
本篇论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推动地方民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快速良好发展。
关键字: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V media have also made very fast development, the phenomenon of television new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has a very big influence, the great resul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call Chinese TV third important reform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rom its representative program \"nanjing zero distance\" up to now, a lot of periodicals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in the industry and the research on continuous,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paper base on the research basis, many researchers contacted of many aspects, such as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contact a lo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formation in real life, want to increas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at a deeper level, increase the types of reports, reflected i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the essence of the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news and unique particular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whole for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has made the obvious rules and distinguish, the deviation of it in the knowledge level and practical in the process of farmers have no voice, do not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s, homogeneity deeper on the malpractice and the defects such as intense and grasp, trying to explore a better treatment method. The situa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contains a lot of novel, the joy, sadness, sympathy, and other factors, can be fully reflected in the host in present perfect in the eyes of the public, they are not just the ser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programs, and also is the narrator of the content, concept and spirit of the narrator and show.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V livelihood news, fully stimulate and cultivate highly qualified host, creating a unique \"golden signboard\", is the guarantee of television can has a long history ofimportant factor.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V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goo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television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column.Key words: Local TV station;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Development目录摘要............................................................... Abstract . (I)引言 0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特点 (1)(一)信息维度不断扩展 (1)(二)具备新闻报道的三性特点 (1)(三)民生新闻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1)二、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3)(一)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 (3)(二)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 (3)(三)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抬头 (4)三、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5)(一)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 (5)(二)强化地方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5)1.地域文化 (5)2.缩小与观众的距离 (6)(三)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 (6)四、我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对策 (8)(一)发挥电视优势,做好民生新闻 (8)1.立足本土,坚持接近性,深挖独家新闻 (8)2.加强电视媒体间的资源共享 (8)3.加快城市台网站建设 (8)(二)打造品牌走市场化规模发展之路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引言伴随着中国电视传媒领域的水平的持续进步,现阶段中国不同区域的地方电视台都存在着对电视新闻的调整和完善的一系列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直是电视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观众关注度较高的栏目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体格局的变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困境分析1. 受众需求下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观众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逐渐下降。
许多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获取新闻信息,而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降低。
2. 缺乏亮点和创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大多采取传统的报道形式,缺乏足够的亮点和创新,内容同质化严重。
这些节目缺乏吸引观众的特色,难以吸引更多的收视率。
3. 缺乏深度报道和调查受制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往往只能进行表面报道,缺乏深度和调查性报道,难以满足观众对真实、全面信息的需求。
4. 资源投入不足由于电视台的资源有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往往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节目品质无法得到提升,制作水平相对较低。
二、对策分析1. 多样化内容,提升品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增加内容的多样性,通过深度报道、专题策划等方式提升节目品质,增强吸引力。
节目还应该注重调查性报道,为观众呈现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
2. 创新节目形式,吸引受众新闻节目制作者需要不断改进节目的形式,增加节目的亮点和吸引力。
可以借鉴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的制作手法,使新闻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观众。
3. 注重互联网传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
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设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将节目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
4. 加大资源投入电视台应该增加对民生新闻节目的资源投入,提高制作水平和节目品质。
还需要加强节目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观众对新闻节目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5.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专业素养新闻节目制作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不断引进新的人才和技术,使节目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编号 091602105毕业论文( 2013 届本科)题目: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作者姓名:郭兰指导教师:王玉明职称:教授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26 日二○一三年五月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O 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3)一、电视民生新闻的由来 (3)(一)民生新闻的概念 (3)(二)民生新闻的由来 (3)(三)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发展 (3)二、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4)(一)地方电视台的特点和优势 (4)(二)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5)三、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6)(一)报道内容的创新 (7)(二)节目报道形式的变革 (7)(三)重视新闻策划 (10)(四)抓住细节,增强故事性 (11)(五)加强互动性 (12)结语 (13)参考考献 (14)致谢 (15)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摘要】近年来, 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也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了平民百姓。
然而,在媒介大发展、大竞争的时代,处于行业“劣势”的地方电视台,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与其他同行竞争,办好民生新闻的方法,往往是复制、模仿有余,创新不足,导致民生新闻节目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缺少地方特色,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地方台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立足本土出发,从民生新闻的内容、形式以及新闻策划各方面详细阐述了地方台做好民生新闻的措施,从而将地方电视台的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民生新闻。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平民化;地域优势Local television stations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Abstract:TV livelihood news in recent years, popular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insisting civilian perspective,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for the common people and also gave more power to civilians. However, in the media era of great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Disadvantage" local TV stations in industry, due to a shortage of "nature" for itself, and at a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in order to compete with others, Righ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method, often is copying,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Lead to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bulletin, homogeneityphenomenon serious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lack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se problems has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stations. So, local TV stati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has been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region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local television stations, based on the local TV station based on local, from content, form, and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news planning aspects in detail elaborated the local stations do measur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which will develop local TV disadvantage into advantage, to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Keywords:Local television stations;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common;Geographical advantage引言近年来,“民生新闻”浪潮席卷我国的电视荧屏,直接冲击着人们对新闻节目内容的固有印象。
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报道方式有了新的变革,民生新闻栏目的创办为各新闻媒体提供了发展机遇。
民生新闻立足反映百姓生活,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也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的生产与发布的技术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流通的渠道也更加多元、便捷。
作为最基层的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与生存,面临着中央和省级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以及受众流失等因素,地方电视台办好民生新闻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由来(一)民生新闻的概念“民生”一词最早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现的。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文关怀的词语,表现出了一种大众的情怀。
对于民生新闻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被较多人认可的一种定义是: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其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1]民生新闻是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关注普通百姓,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新闻形式,通过具体的事情和微小的细节来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
在内容上,民生新闻注重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普通市民,关注普通市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空间,是从百姓平常生活中发现、采集的新闻;在形式上采用演播室直播的形式和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传播的快速性,加强新闻的互动性,有着很强的现场感。
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更容易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从而使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提高民生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1]姚伟,《对民生新闻现象的微观分析》,2005-7-7,紫金网。
/get/xueshu/2005_07_07_3640.shtml(二)民生新闻的由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内市场呈现多元化,市场竞争的发展引起新闻行业报道方式的变革。
特别是在大城市,在日报、党报的基础上,纷纷开发出都市报,提升发行量,抢占市场份额,其中,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民生新闻成为了各大城市都市报报道的重头内容,都市类报纸对民生新的日益关注,也引起了电视业的变革。
各大电视台在做好时政新闻栏目的同时,也纷纷增设民生类新闻栏目。
如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民生大参考》等栏目,郑州电视台的《郑州大民生》、《有啥说啥》等栏目。
这些新闻栏目都是由记者自采,报道的内容有社会新闻、生活常识、热线直播等。
(三)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发展电视的大量普及以及电视频道的增多,使得广大电视受众对以前电视台的以国家大事为主的严肃性新闻产生了视觉疲劳,电视台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就必须站在受众的角度,改变原来的节目形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2002年的新闻直播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诞生,给受众带来了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力,开播后收视率一直在当地省市电视台各栏目中排名第一,引起了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纷纷效仿,民生新闻栏目逐渐成为新闻的主打栏目。
民生新闻的接近性要求民生新闻必须要立足本土,发挥地域优势,并发挥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将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报道出来,这也是地方电视台与中央、省级电视台竞争的最大的优势。
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信息生产与发布的技术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流通渠道也更加多元、便捷。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开始的“零距离”系列,到《北京全接触》开始的“全接触”系列,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从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卫视的《都市一时间》,不管是中央、省级电视台,还是地方市县台,都纷纷开设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各地方电视台的电视民生新闻也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1]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许多新闻栏目纷纷走上了民生化路线:从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并机直播的《朝闻天下》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电视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1]关德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提升[J].新闻知识,2013.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
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积极利用当前先进的传播方式来发送报道新闻,很大的提高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又非常注重现场的互动来拉近电视民生新闻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二、地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一)地方电视台的特点和优势民生新闻报道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做好民生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贴近老百姓,走到他们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