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全新一代A8
- 格式:pdf
- 大小:422.27 KB
- 文档页数:2
奥迪a8的空气动力学分析摘要:汽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汽车与空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空气动力学对汽车各方面性能的影响。
它研究的重点是对以阻力形式作用于汽车的气流加以有效管理。
汽车四周的空气流动可以影响汽车的加速、转弯、冷却、舒适性和能见度,而尤其重要的是其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一辆轿车的气动效率是由其阻力系数所决定的而阻力系数与面积无关,它仅仅是反映出物体的形状对于气动阻力的影响。
汽车空气动力学已经快速发展为一门重要学科,本文以奥迪a8为例,分析其在造型设计方面所体现的空气动力学。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扰流器风险系数气流正文1奥迪A8全铝车身框架结构和永久全时四驱是奥迪独有的技术。
asf技术可以使整车重量减轻50%,而强度提高60%。
quattro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集两项“独门绝招”于一身的奥迪a8,堪称豪华车队伍中的骄子(如图1)。
奥迪Q5的风阻系数达到了同级别车型最佳的0.33,这得益于出色的车身和底盘的细节设计。
尤其是底盘、轮毂和轮拱,其产生的空气阻力是车辆总风阻的40%-50%。
奥迪的底盘几乎是一块完整的合成材料板,只有在后轴和排气装置的地方留有空隙,因此风阻系数可以减少到大约0.022。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发动机舱的空间布局。
在新一代奥迪A8中,栅板周围的空间被密封起来,这样流入的空气就可以毫无损失地进入冷却系统,而不是在空隙中旋转流动。
散热器叶片和风扇叶轮的设计也相应优化,以尽量减少空气灌入。
整个冷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经过精心的布局设计,以实现最低的风阻效果。
下面会详细介绍奥迪A8所体现的空气动力学。
图(1)奥迪A82 奥迪A8的空气动力学2.1整体造型奥迪A8是奥迪车系中最高档的豪华车,市场定位是用以跟奔驰的S600及宝马的7系列竞争的。
奥迪A8率先使用了全铝车身,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减轻了车身重量,为汽车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表现。
自适应空气悬架-运动版,包括自适应避震器和铝合金底盘部件,比普通版空气悬架更轻、更坚固,操控更为灵活。
2020/07·汽车维修与保养61(接上期)二、香味和空气质量系统1.香氛系统嗅觉的意思是闻到气味。
气味与鼻粘膜中的气味传感器接触并被这些传感器感受到。
新奥迪A8(型号4N)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香氛,可以在夏季和冬季香氛之间进行选择。
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MINI显示屏、前部信息显示和操作系统控制单元的显示单元J685设置香氛选择以及香氛强度,同时显示了相应香氛的当前液位。
香气是由香氛系统功能单元GX43中的2个圆柱形小玻璃瓶提供,在小玻璃瓶上粘贴了带有相应香氛的标签。
这个功能单元位于方向盘右侧,仪表板下面,通过一个小鼓风机将小玻璃瓶中溢出的香气输送到外侧前部的出风口中如图13所示。
此外可以选择不同的香味强度。
维修保养时若需更换小玻璃瓶,为了避免小玻璃瓶的混淆,应依次进行更换,并注意旋转方向,小玻璃瓶采用左旋螺纹。
更换后,必须通过车辆诊断测试仪将改变的液位告知香氛系统控制单元J1101。
图13 香氛系统2.空气质量改善系统在新奥迪A8(型号4N)中采用了用于改善空气质量的离子发生器如图14所示。
通过离子发生器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原理是利◆文/广东 崔冠乔全新奥迪A8空调系统结构特点分析(下)用空气颗粒中有限的负电荷通过前部外侧的出风口进入车内,通过空气中的负离子有助于提高乘员的健康和注意力。
通过电离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病菌并因此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
两个离子发生器即驾驶员侧离子发生器J1105和副驾驶员侧离子发生器J1106,可单独更换。
离子发生器中的电极也可单独更换且不得损坏,在安装新电极时,必须注意电缆的颜色代码。
三、拓扑图及前、后排区域的空调操作元件1.拓扑图拓扑图如图15所示。
2.前、后排区域的空调操作元件及鼓风机强度的设置(1)前排区域的空调操作元件从图15可知在奥迪A8(型号4N)上取消了全自动空调控制单元J255,因此不再有自己的空调控制单元。
空调的控制功能被移植到车载电网控制单元J519中。
AUDI A8我,即未来李君【期刊名称】《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8页(P30-37)【作者】李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我,是一辆汽车,我,不仅仅是一辆汽车。
我一身黑科技加持,浓重的德式外形让我成为了工业设计的典范;有人说我出身名门“灯厂”,这使我拥有了激光大灯与高清矩阵式LED远光束;有人说坐进我就穿越到了未来,那是因为我具有虚拟驾驶舱和6块液晶屏;有人夸我操控好,底盘似乎会自己思考,那是我配备的动态四轮转向系统、自适应空气悬架和智能车身平衡控制系统在时刻发挥作用;有人赞我可以解放你的双手和双脚,那是我独步天下的本领,具备AI技术的L3阶段自动驾驶功能是全球首创。
我是全新奥迪A8!我,即未来,未来,即我!最近女儿所在的小学举办科技节,重点的一个环节就是画出你想象的未来出行蓝图。
身为人父同时又是汽车行业从业者,这一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在我身上。
直到此刻,我才意识到原本在科幻电影中的出行工具正在被实现着,未来已经离我们如此之近,似乎只要伸手就能触及,而带给我这种强烈探知欲望的,正是一款来自未来的量产车型——全新奥迪A8。
提到奥迪,就不能不说科技,这个来自德意志的豪华汽车品牌,在100多年的发展史中,始终以科技为驱动力,而历代奥迪A8也是人类工业科技的集大成者。
当梦想照进现实时,你会发现原本只有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桥段,现在奥迪的旗舰车型已经轻松帮你实现了。
打开“Bamp;O”音响,聆听一曲自己最爱的电影主题曲,什么?Spider Man出新一集了?赶紧看看最新的预告片!hello,Jakcy,又来王者荣耀?好啊,今天看我怎么制霸天下……你能想象这些看似只能在家享受的娱乐场景,坐在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驾驶席上也能体验么?是的,面前这辆奥迪A8就可以。
L3阶段的奥迪AI技术是这一代奥迪A8的最大亮点。
只要车辆行驶在在公路和物理屏障分离的双向多车道高速公路车速应该不能低于80 km/h上,在车速不超过60 km/h的缓慢交通路况下,通过中控台的AI按钮激活奥迪AI拥堵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就能够被接管驾驶。
奥迪A8是奥迪车系中豪华以及地位的象征,它有着出色的动力与奢侈的内饰配置。
与其竞争的对手也是很有实力的梅赛德斯S级和宝马7系。
虽然奥迪A8只有23年的历史,但是在这23年中奥迪A8都经历过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豪华座驾奥迪A8的年轻历史。
一提到奥迪A8历史,大家都会认为1994年生产的A8为第一代,其实错了,早在19 88年奥迪就推出了一款名为V8的轿车,这款则是奥迪第一代D级车。
奥迪A8在这短短2 3年中共换代4次,改款3次。
下面大家就跟随我来看看奥迪A8的每一代车型。
第一代D1(1988),搭载3.6L与4.2L V8发动机在第一代A8推出前,奥迪推出了一款Audi V8来测试消费者对奥迪豪华车的接受程度,这台奥迪V8搭载了3.6L和4.2L两款V8发动机,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35km/h和249km/ h。
这款车型销量虽然不高,但是评价却还不错。
这也坚定了奥迪推出大型豪华轿车的决心。
第二代D2(1994),增长127mm运用quattro系统奥迪V8的问世标志着奥迪开始重返阔别了近50年的豪华车市场。
1994年3月,作为奥迪V8型轿车的改进车型,全铝车身的奥迪A8首次公开亮相,开创了奥迪旗舰车型的新纪元。
奥迪A8也是首款装备全铝车身的豪华轿车,先进的铝合金车身,在不牺牲结构刚性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了体重。
奥迪A8一开始就提供标准轴距以及“A8L”加长轴距版车型,A 8L增加5 英寸(127 mm)的后排腿部空间,进口到国内销售的车型均为“L版”。
1997年,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成为了奥迪A8的标准配置。
第一代S8(1998),为挑战奔驰的AMG而生第一代S81998年,奥迪推出高性能的奥迪S8quattro挑战奔驰的AMG。
搭载的V8引擎经过调教达到了355 马力,悬架加强装备大尺寸轮毂、高性能轮胎以及刹车系统,装备全新的5速tiptronic 自动变速器为标配。
使用说明书奥迪 A8 | S8AudiVorsprung durch Technik奥迪 A 8 | S 8 C h i n e s i s c h V R C h i n a 11.2012使用说明书奥迪 A8 | S8A8 混合驱动车Chinesisch VR China 11.2012132.561.4H0.741325614H074© 2012 年奥迪股份公司版权所有奥迪股份公司对所有车型都在不断进行后续开发。
公司可能随时改进产品的外形、装备和技术,因此请您谅解。
本操作手册的数据、附图和说明不能作为提出任何要求的依据。
未经奥迪股份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翻印、复制或翻译本说明书。
奥迪股份公司拥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一切权利。
保留修改的权利。
德国印刷。
定稿日期:2012 年 8 月 31 日环境保护提示本说明书用纸系以无氯漂白纸浆制成。
奥迪 A8奥迪 S8奥迪 A8 hybrid 混合驱动车前言您选择奥迪车作为座驾 -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
因为拥有新的奥迪,所以您就可以体验领先的技术和高品质的设备带来的享受。
建议您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以便掌握本车性能并能够在日常驾驶中使用全部功能。
除操控信息外,在本使用说明书中还有使用和保养指南用于保证安全和车辆的保值。
此外,我们还向您提供经济和环保驾驶的宝贵信息。
随车资料还包括简要说明书、信息娱乐系统的操作说明书以及保养手册。
祝您的奥迪给您带来无限愉悦,祝您一路顺风。
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1325614H0742目录关于本使用说明书 . . . . . . . . . .4操作 . . . . . . . . . . . . . . . .5驾驶舱 . . . . . . . . . . . . . . .5一览图 . . . . . . . . . . . . . .5仪表和指示灯 . . . . . . . . . . . .7仪表 . . . . . . . . . . . . . . .7指示灯 . . . . . . . . . . . . . .8驾驶员信息系统 . . . . . . . . . .16驾驶员疲劳提示 . . . . . . . . . .20打开和关闭 . . . . . . . . . . . . .21中央门锁 . . . . . . . . . . . . .21行李箱盖 . . . . . . . . . . . . .26儿童保险功能 . . . . . . . . . . .28电动车窗升降器 . . . . . . . . . .29移动/外翻式天窗 . . . . . . . . .30全景玻璃天窗 . . . . . . . . . . .31车灯和视野 . . . . . . . . . . . . .33外部照明 . . . . . . . . . . . . .33内部照明 . . . . . . . . . . . . .37视野 . . . . . . . . . . . . . . .38车窗雨刮器 . . . . . . . . . . . .40座椅和摆放 . . . . . . . . . . . . .42一般说明 . . . . . . . . . . . . .42前座椅 . . . . . . . . . . . . . .42后座椅 . . . . . . . . . . . . . .43头枕 . . . . . . . . . . . . . . .46记忆功能 . . . . . . . . . . . . .47烟灰缸 . . . . . . . . . . . . . .48雪茄托架及烟灰缸 . . . . . . . . .49点烟器 . . . . . . . . . . . . . .49 12 伏插座 . . . . . . . . . . . .49 230 伏欧洲制式插座 . . . . . . . .50一体式中控台 . . . . . . . . . . .51折叠桌 . . . . . . . . . . . . . .51后座踏脚板 . . . . . . . . . . . .52摆放 . . . . . . . . . . . . . . .52行李箱 . . . . . . . . . . . . . .54带袋子的滑雪板装载装置 . . . . . .55冷藏箱 . . . . . . . . . . . . . .55采暖和制冷 . . . . . . . . . . . . .57舒适自动空调装置 . . . . . . . . .57驻车暖风和通风 . . . . . . . . . .61驾驶 . . . . . . . . . . . . . . . .64转向系统 . . . . . . . . . . . . .64启动和关闭发动机 . . . . . . . . .64电控机械式驻车制动器 . . . . . . .66智能启动/停止系统 . . . . . . . .69行车和环境 . . . . . . . . . . . .70限速警告装置 . . . . . . . . . . .72定速巡航装置 . . . . . . . . . . .73混合动力 . . . . . . . . . . . . . .75混合动力驱动 . . . . . . . . . . .75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 . . . . . . . .82自动变速箱 . . . . . . . . . . . . .85 tiptronic 手动电控换档 . . . . . .85奥迪自适应巡航控制和制动扩展辅助装置90引言 . . . . . . . . . . . . . . .90一般说明 . . . . . . . . . . . . .90自适应巡航控制 . . . . . . . . . .91奥迪制动扩展辅助装置 . . . . . . .95驾驶指南 . . . . . . . . . . . . .96奥迪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 . . . . . . .97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 . . . . . . . .97奥迪侧向辅助系统 . . . . . . . . . .100行驶换道辅助系统 . . . . . . . . .100奥迪驾驶模式选择系统 . . . . . . . .103驾驶设置 . . . . . . . . . . . . .103夜视辅助系统 . . . . . . . . . . . .106夜视辅助系统与识别到的行人的标记 .106以摄像图像为基础的限速显示 . . . . .109说明 . . . . . . . . . . . . . . .109操作 . . . . . . . . . . . . . . .109驾驶指南 . . . . . . . . . . . . .110驻车辅助系统 . . . . . . . . . . . .111概述 . . . . . . . . . . . . . . .111增强版驻车辅助系统 . . . . . . . .111倒车摄像头 . . . . . . . . . . . .112车周摄像头 . . . . . . . . . . . .115调节显示和信号音 . . . . . . . . .1193目录故障报告 . . . . . . . . . . . . .120牵引装置 . . . . . . . . . . . . .120HomeLink . . . . . . . . . . . . . .121通用遥控器 . . . . . . . . . . . .121安全 . . . . . . . . . . . . . . . .123安全驾驶 . . . . . . . . . . . . . .123基本原则 . . . . . . . . . . . . .123乘员的正确坐姿 . . . . . . . . . .124儿童座椅 . . . . . . . . . . . . .126固定儿童座椅 . . . . . . . . . . .128踏板部位 . . . . . . . . . . . . .129正确安放行李件 . . . . . . . . . .130奥迪乘员预防保护系统 . . . . . . . .132乘员预防保护 . . . . . . . . . . .132安全带 . . . . . . . . . . . . . . .134为什么要系带安全带? . . . . . . .134交通事故的基本原理 . . . . . . . .135如何正确系好安全带? . . . . . . .136安全带拉紧器 . . . . . . . . . . .137安全气囊系统 . . . . . . . . . . . .139安全气囊系统说明 . . . . . . . . .139前部安全气囊 . . . . . . . . . . .140侧面安全气囊 . . . . . . . . . . .141头部安全气囊 . . . . . . . . . . .142关闭副驾驶员安全气囊 . . . . . . .143驾驶指南 . . . . . . . . . . . . . .145智能技术 . . . . . . . . . . . . . .145电控行车稳定系统(ESC) . . . . .145制动器 . . . . . . . . . . . . . .146转向助力系统 (servotronic) . . . .147全轮驱动 (quattro) . . . . . . . .147电源管理系统 . . . . . . . . . . .148带拖车行驶 . . . . . . . . . . . . .151带拖车行驶 . . . . . . . . . . . .151拖车牵引装置 . . . . . . . . . . .154维护指南 . . . . . . . . . . . . . .156养护和清洁 . . . . . . . . . . . . .156概述 . . . . . . . . . . . . . . .156外部养护 . . . . . . . . . . . . .156汽车内部养护 . . . . . . . . . . .159检查和添加 . . . . . . . . . . . . .162燃油 . . . . . . . . . . . . . . .162加油 . . . . . . . . . . . . . . .163选择性催化净化还原 . . . . . . . .164发动机舱 . . . . . . . . . . . . .166发动机机油 . . . . . . . . . . . .169冷却系统 . . . . . . . . . . . . .170制动液 . . . . . . . . . . . . . .172蓄电池 . . . . . . . . . . . . . .172车窗玻璃清洗装置 . . . . . . . . .174车轮和轮胎 . . . . . . . . . . . . .175车轮 . . . . . . . . . . . . . . .175应急轮胎 . . . . . . . . . . . . .179轮胎压力监控显示 . . . . . . . . .181附件和技术改装 . . . . . . . . . . .182附件、配件和修理工作 . . . . . . .182技术更改 . . . . . . . . . . . . .182无线发射器和商务设备 . . . . . . .182自助 . . . . . . . . . . . . . . . .184抛锚救助 . . . . . . . . . . . . . .184概述 . . . . . . . . . . . . . . .184装备 . . . . . . . . . . . . . . .184轮胎修理包 . . . . . . . . . . . .185车轮更换 . . . . . . . . . . . . .186备用车轮 . . . . . . . . . . . . .190辅助启动 . . . . . . . . . . . . .191拖车和牵引启动 . . . . . . . . . .192保险丝和灯泡 . . . . . . . . . . . .196电子保险丝 . . . . . . . . . . . .196灯泡 . . . . . . . . . . . . . . .201技术数据 . . . . . . . . . . . . . .204技术数据 . . . . . . . . . . . . . .204汽车特性数据 . . . . . . . . . . .204尺寸 . . . . . . . . . . . . . . .204充填量 . . . . . . . . . . . . . .205技术数据说明 . . . . . . . . . . .205汽油发动机 . . . . . . . . . . . .206柴油发动机 . . . . . . . . . . . .210索引 . . . . . . . . . . . . . . . .2124关于本使用说明书本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包含关于使用本车的重要信息、提示、建议和警告。
奥迪A8 4.28气缸发动机的澎湃动力和卓越品质再一次确立了奥迪A8在运动型豪华轿车领域的最高地位。
正是这款具有顶尖科技的TDI发动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奥迪公司在开发动力强劲、工艺精湛、经济节能的柴油发动机领域具有的无可比拟的领先技术及领导地位。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204KW的动力输出——全新奥迪A8 4.2 TDI quattro再次使奥迪在柴油轿车方面取得了领先。
这个全新开发动力强劲的4.2L八缸涡流增压柴油发动机配上A8的轻型全铝车身,使该车从0到100 公里加速仅为5.9秒,最高时速达到250km/h(电子限速)。
使此款全新发动机也在柴油发动机中树立了最高标准。
全新设计的发动机新奥迪A8 4.2 TDI的前身A8 4.0 TDI早已凭借其4升8缸发动机在豪华柴油轿车市场创下骄人战绩。
A8 4.0 TDI发动机功率达到275马力,扭矩为650牛·米,自2003年夏季上市以来便成为最强劲的V8柴油轿车。
百公里9.6升的油耗也令其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无可匹敌。
这些优异的性能保证了A8 4.0 TDI以71%的市场占有率在欧洲V8豪华型柴油车市场上稳占龙头地位。
根据统计结果制定的新款TDI发动机开发再次向新的目标发出挑战:奥迪公司力求它成为市场上前所未有的最强劲的轿车用柴油发动机,同时拥有最强的动力和极低的油耗,还要保证优化的发动机噪声控制、足够轻的重量以及紧凑简洁的设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奥迪TDI开发小组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发动机。
正如在此之前的3.0 和2.7TDI一样,拥有链传动凸轮轴及辅助设备的4.2升V8 TDI发动机开创了奥迪V型发动机家族的又一新系列。
气缸在发动机体内所占的空间为90毫米,整个发动机结构紧凑,总长仅为520毫米。
发动机气缸体采用GGV铸铁制造,仅重62公斤,使发动机总重降低到255公斤,比4.0 TDI 发动机还要轻15公斤。
4.2 TDI因此成为最轻的V8系列柴油轿车之一,这一点同时得益于为新奥迪A8 4.2 TDI quattro带来强劲动力的两大核心因素——动力重量比和均衡的质量分布。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奥迪A8轿车作为奥迪品牌的顶级车型,配备了新开发的自适应空气悬架(图1)。
它利用电子减振调控装置可以实时跟踪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测得车轮的运动状态(非簧载质量)和车身的运动状态(簧载质量)。
在四个可选模式范围内实现了不同的减振特性曲线。
每个减振器都可单独进行调控。
因此,在设定好的每种模式(舒适型或运动型)下均能够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在设定的模式的框架下,车身高度自动调控程序和减振特性曲线被整合成一个系统。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主要部件及功能1.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采用外部引导式。
它被封装在一个铝制的圆筒内。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圆筒和(空气弹簧)伸缩囊之间,用一个密封圈密封线圈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区域。
密封圈可在维修时更换,空气弹簧伸缩囊不能单独更换。
出现故障时,必须更换整个弹簧/减振支柱。
为了保证行李箱具有尽可能大的可利用空间和最大储物宽度,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空气弹簧的直径。
为了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空气弹簧体积应最小。
此冲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与减振器相连的容器存储额外的空气。
空气弹簧不仅替代了钢制弹簧,而且相对于钢制弹簧还有独特的优点。
空气弹簧使用了铝制气缸的新式外部引导性装置减小了空气弹簧伸缩囊的壁厚。
这样,在路面不平情况下响应更加灵敏。
2.减振器(图3和图4)构造:使用了一个无级电子双管气压减振器(无级减振控制系统=CDC减振器)。
活塞上的主减振阀门通过弹簧机械预紧。
在阀门上方安装有电磁线圈,连接导线经由活塞杆的空腔与外部连接。
功能:减振力主要取决于阀门的通流阻力。
流过的油的通流阻力越大,减振力也就越大。
以弹簧挠度(弹性)跳动(等于压力分段减振)为例从原则上说明工作原理(图5):当电磁线圈上没有电流作用时,减振力达到最大。
减振力最小时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大约为1800mA。
在紧急运行时不对电磁线圈通电。
这样就设定了最大减振力,并通过其来保证车辆行驶时动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