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9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浮燥.(zào)矗.立(chù)震.耳欲聋(zhèn)接踵.而至(zhǒng)B.骤.然(zòu)驰骋.(chéng)名副.其实(fù)穿.流不息(chuān)C.颠簸.(bǒ)虔.诚(qián)怒不可遏.(è)目眩.神迷(xuàn)D.寒噤.(jīn)苍劲.(jìn)纷至踏.来(tà)瞬.息万变(shùn)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如今,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C.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能沉着冷静,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 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就容易造成电梯停梯而等待维修的状态。
②所以,用异物阻挡电梯门时,电梯控制系统感知的是“问题信号”,如果阻挡的时间过长,电梯门多次开合,时间久了,电梯系统就会判断电梯为“有故障”,随即停止工作。
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束缚.(fù)拾.级(shí)狩.猎(shǒu)风雪载.途(zài)B.颠簸(bō)瞭.望(liào)褶.皱(zhé)强.词夺理(qiǎn g)C.闭塞.(sè)脑畔.(pàn)拙.劣(zhuō)悄怆幽邃.(suì)D.斡.旋(wò)腈.纶(qín g)归省.(xĭn)怒不可遏.(è)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狡辩震憾自圆其说周而覆始B.羁绊抉择戛然而止纷至沓来C.巉竣诬蔑相辅相承不修边幅D.绚丽维幕人情事故名副其实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很,插不上嘴便显得很。
A.怀疑指导前卫守旧B.疑惑干扰合群落伍C.疑惑熏陶现代保守D.怀疑影响时髦落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容易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23分)(一)(7分)。
“狡猾”的兰花尹清婉①漂亮的兰花是世界上最多样的开花植物之一。
地球上共有28000多种兰花,几乎是所有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总和。
①兰花能成为“花卉王国”中的霸主,靠的不光是外表,还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①兰花没有花蜜却似有花蜜。
和其他开花植物一样,大多数兰花靠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并传播。
它们经常模仿其他花朵花蜜的形状和颜色来吸引昆虫,但实际上却是骗人的,花朵上根本没有甜甜的蜜汁。
所以,花蜜可不是兰花用来吸引传粉者的主要方式。
①一些兰花经常会伪装成昆虫的“小巢”,吸引昆虫前来产卵,腐生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类兰花不仅有类似腐肉的颜色和外观,还能散发出腐烂的气味,吸引苍蝇来,从而完成授粉。
①不过,假装有蜜和扮“小巢”也不是兰花称霸世界的决胜招式,善于欺骗的兰花的独门秘籍是“性欺骗”,即靠欺骗昆虫与之“成婚”来达到成功授粉的目的。
①许多兰花会把自己装扮成某种雌性昆虫,欺骗雄性昆虫前来约会,雄性昆虫误以为真,并试图与之交配,比如蜜蜂兰。
①其他类型的兰花虽没进化出蜜蜂兰那逼真的昆虫外形,但它们有十分悦目的对比色和紫外线斑点,由于不在可见光范围内,人类看不见,但是昆虫可以感知到,这些也是成功吸引昆虫来访的独有特征。
①兰花散发的气味也是吸引雄性昆虫的重要秘诀。
昆虫会产生一类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防止身体干燥,碳氢化合物混合比例不同使每种昆虫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是昆虫吸引潜在配偶的一种方式,被称为性信息素。
而兰花也能合成碳氢化合物,并在几千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与某类昆虫的气味接近。
八年级语文(上)全书根据拼音写汉字测试卷及答案第一单元1.kuìtuìxièqìdūzhàn yào sài()()()()yèyǐcuīkūlāxiǔruìbùkědāng()()()2.bān fāyízhǔjiàn shùzhòng caí()()()()jùé()3. líng kōng qiáo shǒu kùsìxiāo sǎ()()()()qīng yíng qiǎo rán yóu zhōng()()()xīn xiùbǐng xī liǎn shēng()()yǎn huā liáo luàn rúmèng chū xǐng()()4. hào hàn xián shúpáo xiào juān kè()()()()yìsī bùgǒu bái shǒu qǐ jiā()()dān jīng jiélǜ()5.chū zhōng shā lùcuàn gǎi dǐ lài ()()()()wàng túrǔ mòyi yǔ()()()dùn xíng míng jìzhāng xiǎn()()()cǎn juérén huán zhèn lóng fā kuì()()第二单元1.xiéyīng huāfēi hóng wǎn rú()()()()zhéng gùluòdìjīxíng búxùn ()()()()nìmíng jiézéwūhūqīrán ()()()()jiào huìyóu guāng kějiàn()()yǎo wúyīn xùn yìyáng dùn cuò()()zhèng rén jūn zǐshēn wùtòng jí()()2. nìdiàn nóng láo lùsīshú()()()()zhōu jìkuān hòu rén cílián yè()()()()wèi miǎn búchuòrén láo rèn yuàn()()()wèi fùbùrén()3.jiáyǒu hēi cūcāo qíqū()()()()píng yōng zhìliúyúdùn qìyǔ()()()()méng mèi jiu si jiāng shéng xuān áng()()()()dǎn qiècáng wūnàgòu()()hèlìjīqún zheng jin wei zuo()()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ru mu san fen()()4.wēi miào zào rèlìqīng zhòu yǔ()()()()zhìxīchuīxūyíng guāng()()()jīn pílìjìn héyán yuèsè()()第四单元1.yūshìchān jiāo xièláng jí()()()()()sùsùfùxián yóu guàng chóu chú()()()()mǎguàpán shān tuítáng suo xie ()()()()chùmùshāng huái()2.kāi kěn zhǔzǎi juàn dài yāzhī()()()()juèjiàng pósuōqiúzhīwěi àn ()()()()ào rán wǎn rán xiùxīn bǐshì()()()()miào shǒu ǒu détǎn dàng rúdǐ()()qián zīàn zhǎng yān yān yùshuì()()páng yìxiéchūbùzhébùnáo ()()3.xīng wèi xǐdíbēi wēi niúdú()()()()róng máo xiāo shìfán zhídiāo xiè()()()()èzhìbīn lín shēn yuān xing chen ()()()()4.zhàbìxiéxiān yúlíbā()()()()gédiào yāo he mùnián qíng wèi()()()()tái hén mìzāzālián mián búduàn()()()zhāng mùjiéshé()第五单元1.xióng kuàjìzǎi cán sǔn gǔpǔ()()()()qiáo dūn tuīchóng qīn luèxùmù()()()()qiǎo miào juélún jiāo tóu jiēér()()wéi miào wéi xiào dúyīwúèr()()2.gān yìng chèn bài bǐqiūhè()()()()lei tong lín xún yībàng màn yán ()()()()qiáng wēi bājiāo diāo lòu zhen zhuo ()()()()ming yan yīn dìzhìyízi chu xin cai ()()()chóng luán diézhàng fǔyǎng shēng zī()()3.zhān yǎng jǘhuáng shàng sù()()()xiāo huǐtiǎo xìn jīng qí()()()jùn qiào tiān qiàn yǒng chuíbùxiǔ()()()dǐng tiān lìdìkāng kǎi jīáng()()4.yàqíbào shài suìdào()()()()èlièdào xuán zhézhòu xiān wéi ()()()()fáng yùgùjìlián jiétiào zao ()()()()chēzhénián tǔxún mìxuān xiāo ()()()()huān yúlǎn yáng yáng bùhuái hǎo yì()()()wúdòng yúzhōng()5.juàn tuótán rǒng hàn lín()()()()()tíbáshàn cháng chéng guōkǎo dìng ()()()()tián chóu chàdào cùyōng()()()tàqīng lǚxíng hóng chǎng()()()shèqǔqiújìng chūn hán liào qiào()()()cháng túbáshèmōjiān jiēzhuàng()()luòyìbùjué()答案第一单元1.溃退泄气督战要塞业己摧枯拉朽锐不可当2.颁发遗嘱仲裁巨额3.凌空翘首酷似潇洒轻盈悄然由衷新秀屏息敛声眼花缭乱如梦初醒4.浩瀚娴熟咆哮镌刻一丝不苟白手起家殚精竭虑5.初衷杀戮篡改抵赖妄图辱没呓语遁形铭记彰显惨绝人寰振聋发聩第二单元1.挟樱花绯红宛如掌故落第畸形不逊匿名诘责呜呼凄然教诲油光可鉴杳无音讯抑扬顿挫正人君子深恶痛疾2.溺佃农劳碌私塾周济宽厚仁慈连夜慰勉不辍任劳任怨为富不仁3.颊黝黑粗糙崎岖平庸滞留愚钝器宇蒙昧酒肆缰绳轩昂胆怯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入木三分4.微妙燥热沥青骤雨窒息吹嘘荧光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第四单元1.迂拭搀交卸狼藉簌簌赋图游逛踌躇马褂蹒跚颓唐琐屑触目伤怀2.开垦主宰倦怠丫枝倔强婆娑虬枝伟岸傲然宛然秀欣鄙视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旁逸斜出不折不挠3.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消逝繁殖凋谢遏制濒临深渊星辰4.乍辟邪鲜腴篱笆格调吆喝暮年情味苔痕密匝匝连绵不断张目结舌第五单元第五单元1.雄跨记载残损古朴桥墩推崇侵略序幕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惟妙惟肖独一无二2.竿映衬败笔丘壑雷同嶙峋依傍蔓延蔷薇芭蕉雕镂斟酌明艳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3.瞻仰橘黄上溯销毁挑衅旌旗峻峭天堑永垂不朽顶天立地慷慨激昂4.轧鳍暴晒隧道恶劣倒悬折皱纤维防御顾忌联结跳蚤车辙黏土寻觅喧嚣欢愉懒洋洋不怀好意无动于衷5.绢驮檀冗翰林题跋擅长城郭考订田畴岔道簇拥踏青旅行宏敞摄取遒劲春寒料峭长途跋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得分学号姓名一、积累(20分)802 班将开展主题为“我们的时代”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走近时代名人】他们,记录了过往时代的生活,又是未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为逃避留着小姑娘发髻一般油光可 jiàn( )的辫子的东京“清国留学生”,来到了仙台的课堂。
藤野先生yì( )扬顿挫、仔细认真的讲解,增强了鲁迅学医救国的信心,可那封匿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彩声让他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毫不妥协的斗争。
朱德bá( )涉在人生路上,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托尔斯泰,天才的灵魂却可以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照耀。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1)油光可 jiàn( ) (2) yì( )扬顿挫 (3) bá( )涉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坚毅B.刚毅C.毅然D.猛然【走近玛丽·居里】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3分)4.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感悟。
(3分)【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荣誉还有:会员 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法]玛丽·居里【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
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法]玛丽·居里5.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4分)6.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1)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新课程语文测试卷八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kuì)退要塞(sài)仲(zhòng)裁锐不可当(dāng)B. 颁(bān)发翘(qiào)首悄(qiāo)然殚(dān)精竭虑。
C. 娴(xián)熟畸(qí)形绯(fěi)红深恶(wù)痛疾。
D. 滞(zhì)留不逊(xùn)诘(jí)责杳(yǎo)无消息。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荧光托辞粗制滥造眼花潦乱。
B. 镌刻操纵油光可鉴暗然失色。
C. 聩退窒息和颜悦色震聋发聩。
D. 蒙昧崎岖诚惶诚恐正襟危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
C. 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一提出来,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D. 他平时虽然少言寡语,但只要一谈到自己心爱的专业,就滔滔不绝。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二)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班级正在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2. 你认为身边哪些事物可以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请列举两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殚精竭虑(dān)B. 畸形(jī)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正襟危坐(jīn)C. 镌刻(juàn)应读(juān)翘首(qiào)应读(qiáo)深恶痛疾(wù)D. 佃农(tián)应读(diàn)诘责(jí)应读(jié)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 胆怯燥热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 泻气崎岖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围坐诚惶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④亦是快乐的根源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 ③①⑥⑤②④B. ⑤②①③④⑥C. ③①④②⑥⑤D. ⑤②④⑥①③6.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活动一.草木有情】(30分)1.王同学为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用正楷或行楷临摹它草木且作无声诗草木且作无声诗2.同学们玩起了“飞花令”游戏,规则约定每人背诵的诗句必须包含“花”字请你填补下面空白.小明: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写道“①”.小林:我想到宋代女词人②在《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③" 一句.小刚:宋朝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有“④”是带“花”字的小童:杜甫《春望》一诗的颈联“⑤,恨别鸟惊心”也是带“花”字的小明:小童,这句诗不是颈联,应该是⑥联.小童:哦,是我搞错了.3.下面是小林同学写的一则关于树的片段,请你参与修改家门口这棵高大的梧桐树从从容容地经受了风雨的岁月,它高大起来,繁盛起来你看,这树一傲然挺立在寒风之中,没有丝毫倦dai®.它的qi6②枝旁yi③斜出,抵挡住严霜的侵袭.在喧xiao®的人世间,这样一棵好树,让人佩服. (1)根据读音和语境,填补其中的汉字.①②③④(2)片段开头画线句是病句,请结合所学的句子成分和主干的知识,向小王分析错误并修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3)小童同学说,片段结尾画线句,如改成反问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请你先试着改一改,再比较分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反问句:分析:4.小青同学想要策划一场“人间草木”的知识大赛,她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请你参与她的活动.(1)辨析下面几种说法,有错一项是()A.《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嘲笑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B.《白杨礼赞》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C.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用两D.《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外国诗集,(2)小青搜集到一则咏菊古诗,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人间有味】(40分)小青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两则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请你一起来品读.任务一:品读《兰雪茶》兰雪茶【明】张岱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②,有金石之气.……(余)遂募歙③人入日铸.A拘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培法、藏法,一如松衰.他泉渝⑤之,香气不出用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C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口取清妃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选自《陶庵梦忆》,有删节)【注】①日铸,即日铸岭,位于浙江②棱棱,形容茶叶味道浓厚、清朗.③歙,安徽歙县.④松萝,当时的安徽名茶.⑤瀹yuB,煮.⑥箨tub,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⑦清妃白,一种细瓷、色浅、形曲的杯子⑧越,指浙江一带.5.阅读选文,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三处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6.有同学不理解文中“以旋滚汤冲泻之”中“旋”的意思,查阅了《古汉语字典》,下面四个义项中,符合语境的是().A转动 B.返回 C.随即 D.屡次7.下面是小黄在摘抄时,脱漏了的文字.它应该放在文中处.(在文中A、B、C、D中选择正确的位置.)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8.同学们特别喜欢文中“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这几句话,请你一起来赏析.任务二:品读《寻常茶话》寻常茶话汪曾祺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我们那里原先没有煮干丝,只有烫干丝干丝在一个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状,临吃,堂倌把装在一个茶杯里的佐料一酱油、醋、麻油浇入喝热茶,吃干丝,一■绝!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住了七年,几乎天天泡茶馆.“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泡” 者,长时间地沉溺其中也,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有一位研究生,可称泡茶馆的冠军.此人姓陆,是一怪人.他曾经徒步旅行了半个中国,读书甚多,而无所着述,不爱说话他简直是“长”在茶馆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独自坐着看书.他连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馆里,一起来就到茶馆里洗脸刷牙.听说他后来流落在四川,穷困潦倒而死,悲夫!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无论贫富,皆如此.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馆里有几位看守员,岁数都很大了.他们上班后,都是先把带来的窝头片在炉盘上烤上,然后轮流用水汆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门城楼的展览室里去坐着.他们喝的都是花茶.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我不太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喝茶都是论“顿”的,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不要了.龚定庵以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苏州东山白的“雕花楼”喝过一次新采的碧螺春.“雕花楼”原是一个华侨富商的住宅,楼是进口的硬木造的,到处都雕了花,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龙、凤、牡丹…… 真是集恶俗之大成.但碧螺春真是好.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后来问陆文夫,文夫说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的.茶极细,器极粗,亦怪!我还在湖南桃源喝过一次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茶可入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裘盛戎曾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茶粥是啥样的呢?我曾用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为这便是“茶粥”了.有一阵子,我每天早起喝我所发明的茶粥,自以为很好喝.四川的樟茶鸭子乃以柏树枝、樟树叶及茶叶为熏料,吃起来有茶香而无茶味曾吃过一块龙井茶心的巧克力,这简直是恶作剧!用上海人的话说:巧克力与龙井茶实在完全“弗搭界”.(选自《记忆中的星光:光明日报65年文艺作品选萃》,2014年6月版,有删改)9.同学们发现,作者围绕着“茶”,将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人、事娓娓道来请你按照提示依次概括家乡“喝早茶”的习惯一一——老北京人早起都要喝茶——______________ :——“我”在湖南桃源喝擂茶——:__________10.赏读中,同学们发现有些词语有特定的语境义,请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语境义(1)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2)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3)用上海人的话说:巧克力与龙井茶实在完全“弗搭界”.• • •11.关于选文第②节结尾处画线句,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它与该节内容无关,可以删去对此,你如果同意,请补充理由;你如果不同意,请阐述理由.12.有同学把选文与《昆明的雨》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它们在语言上都充分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平淡有味”.请你从文中摘抄一处,加以品味.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昆虫有灵】(10分)草木有情,昆虫有灵,小曦同学也跟大家分享了他找到几则材料,请你一起来研读探究【材料一】【材料二】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节选自《昆虫记》,中华书局2018年6月版)13.研读中,有同学发现,【材料二】描写蝉的成长变化对应的是【材料一】蝉一生中的“” (用图片中的文字填空)阶段,请你结合材料二给这一阶段下个定义:.(不超过20个字)14.同学们还发现【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说明内容上有明显不同,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15.阅读三则材料,同学们已经感受到法布尔的《昆虫记》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写一段发言稿表达你的读后感受.(80字左右)【活动四•人间草木](30分)16.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八(1)班的语文老师组织大家向学校文学社“人间草木”专刊投稿.该刊下设“草木有情”和“昆虫有灵”两个栏目,请你从植物或动物的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抒情、可说明(2)自拟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左右.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答案与解析【活动一.草木有情】(30分)1.王同学为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用正楷或行楷临摹它草木且作无声诗草木且作无声诗【答案】草木且作无声诗草木且作无声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作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照样书写,不添加、不遗漏,规范格式,标点符号占一格,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每一个字符.2.同学们玩起了“飞花令”游戏,规则约定每人背诵的诗句必须包含“花”字请你填补下面空白.小明: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写道“①”.小林:我想到宋代女词人②在《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③" 一句.小刚:宋朝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有“④”是带“花”字的小童:杜甫《春望》一诗的颈联“⑤,恨别鸟惊心”也是带“花”字的小明:小童,这句诗不是颈联,应该是⑥联.小童:哦,是我搞错了.【答案】(1).霜叶红于二月花⑵.李清照(3).误入藕花深处⑷.无可奈何花落去(5).感时花溅泪(6).颔【解析】【详解】注意“藕花”“溅泪”“颔”等易错字,律诗的第二联应该是颔联3.下面是小林同学写的一则关于树的片段,请你参与修改家门口这棵高大的梧桐树从从容容地经受了风雨的岁月,它高大起来,繁盛起来你看,这树一傲然挺立在寒风之中,没有丝毫倦d%①.它的q迨②枝旁yi③斜出,抵挡住严霜的侵袭.在喧xiao®的人世间,这样一棵好树,让人佩服. (1)根据读音和语境,填补其中的汉字.①②③④(2)片段开头画线句是病句,请结合所学的句子成分和主干的知识,向小王分析错误并修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3)小童同学说,片段结尾画线句,如改成反问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请你先试着改一改,再比较分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答案】(1). (1)怠⑵.虬⑶.逸⑷.嚣⑸.(2)这一句的主干是“梧桐树经受岁月”,谓语中心语“经受”和宾语中心语“岁月”搭配不当;(6).应把“风雨的岁月”改成“岁月的风雨”.另改成“风雨的洗礼”也可. (7). (3)有这样一棵好树,怎能不让人佩服呢?(8).改句是反问句,无疑而问,语气强烈,能表达对梧桐树的强烈的赞美语气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情感共鸣【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虬”和“札”、“嚣”和“器”的辨析(2)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这里属于搭配不当,可使用缩句的方法,先缩句,再分析原句的“梧桐树”是主语,“经受”是谓语,“岁月”是宾语,不能与“经受”搭配把“风雨的岁月”改成“岁月的风雨”.(3)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和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改成“这样一颗好树,难道不让人佩服吗?”反问句能加强语气,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这里强烈地表达了对梧桐树的赞美和敬佩之情4.小青同学想要策划一场“人间草木”的知识大赛,她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请你参与她的活动.(1)辨析下面几种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嘲笑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B.《白杨礼赞》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茅盾的作品,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C.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用两个“一何”,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D.《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外国诗集,其作者是英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2)小青搜集到一则咏菊的古诗,请理解诗中菊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 D (2). (2)形象:菊花盛开在秋天,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从不与百花为伍,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3).象征意义:象征着品行高洁、坚贞自守的君子形象(意近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D.《寂静的春天》是一本激起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选项错误. 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读懂诗歌,分析作答.诗意: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本诗塑造了一个高洁坚贞、真淳自得、不愿屈服的菊花形象,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菊花的形象象征了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君子形象.【活动二•人间有味】(40分)小青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两则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请你一起来品读.任务一:品读《兰雪茶》兰雪茶【明】张岱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②,有金石之气.……(余)遂募歙③人入日铸.A拘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培法、藏法,一如松衰.他泉渝⑤之,香气不出用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C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口取清妃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选自《陶庵梦忆》,有删节)【注】①日铸,即日铸岭,位于浙江②棱棱,形容茶叶味道浓厚、清朗.③歙,安徽歙县.④松萝,当时的安徽名茶.⑤瀹yuB,煮.⑥箨tub,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⑦清妃白,一种细瓷、色浅、形曲的杯子⑧越,指浙江一带.5.阅读选文,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三处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6.有同学不理解文中“以旋滚汤冲泻之”中“旋”的意思,查阅了《古汉语字典》,下面四个义项中,符合语境的是().A.转动B.返回C.随即D.屡次7.下面是小黄在摘抄时,脱漏了的文字.它应该放在文中处.(在文中A、B、C、D中选择正确的位置.)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8.同学们特别喜欢文中“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这几句话,请你一起来赏析.【答案】5.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 6. C7. B 8.作者用了两个精妙的比喻,首先把茶色比作刚剥开的竹笋,呈极其均匀的淡绿色,再把茶色比作面山小窗的窗纸,刚刚透出黎明曙色.这几句话描写兰雪茶刚冲泡后的茶色;形象写出兰雪茶色彩的青绿、清亮的特点,给人以视觉上的独特审美.(其中特点必须答完整)【解析】【5题详解】本体考察句子的断句.做此类题时,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断句方法:读通文段,弄懂大意断句总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再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停顿划分.句意为:后来掺入茉莉花,反复配比,冲淡后放入敞口的瓷瓯中,等待冷却故停顿为: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结合语境,句意为:随即用滚开的水猛冲.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解答时,先要了解句意.句子的意思是用禊泉水煮,装在小罐中,香气又过于浓郁可知这句话讲的是冲泡的方法,“香太浓郁”与“香气不出”形成前后的对比,所以应该放在句子“他泉渝之,香气不出”之后.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此句应用两个比喻,把“茶汤色泽”比作“刚剥开的竹笋”,写出了茶汤色彩青绿的特点,又比作“面山轩窗的窗纸,刚刚透出黎明曙色”,突出了茶汤清亮透明的特点语言优美,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点睛】译文:日铸岭,越王铸剑地方.这里的茶茶味浓厚、清朗,似乎有金石般的气息.……于是我便招募安徽歙县人来到日铸制茶.为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全部遵照松萝茶制作工艺.制成后,用其它泉水冲泡,香气出不来,掺入茉莉花,反复配比,冲淡后放入敞口的瓷瓯中,等待冷却;随即用滚开的水猛冲,这时只见茶汤色泽如同刚剥开的竹笋,呈极其均匀的淡绿色;又如面山轩窗的窗纸,刚刚透出黎明曙色取来清妃白素瓷杯,将茶倾倒进去,犹如一枝枝立在水中的素兰与雪涛一同倾泻而下.……我开玩笑般地把新茶叫做“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哄抬浙江很多喜欢制造事端的消费者不再喝松萝茶,只喝兰雪.任务二:品读《寻常茶话》寻常茶话汪曾祺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我们那里原先没有煮干丝,只有烫干丝干丝在一个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状,临吃,堂倌把装在一个茶杯里的佐料一酱油、醋、麻油浇入喝热茶,吃干丝,一■绝!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住了七年,几乎天天泡茶馆.“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泡” 者,长时间地沉溺其中也,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有一位研究生,可称泡茶馆的冠军.此人姓陆,是一怪人.他曾经徒步旅行了半个中国,读书甚多,而无所着述,不爱说话他简直是“长”在茶馆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独自坐着看书.他连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馆里,一起来就到茶馆里洗脸刷牙.听说他后来流落在四川,穷困潦倒而死,悲夫.!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无论贫富,皆如此.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馆里有几位看守员,岁数都很大了.他们上班后,都是先把带来的窝头片在炉盘上烤上,然后轮流用水汆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门城楼的展览室里去坐着.他们喝的都是花茶.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我不太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喝茶都是论“顿”的,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不要了.龚定庵以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苏州东山白的“雕花楼”喝过一次新采的碧螺春.“雕花楼”原是一个华侨富商的住宅,楼是进口的硬木造的,到处都雕了花,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龙、凤、牡丹…… 真是集恶俗之大成.但碧螺春真是好.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后来问陆文夫,文夫说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的.茶极细,器极粗,亦怪!我还在湖南桃源喝过一次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茶可入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裘盛戎曾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茶粥是啥样的呢?我曾用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为这便是“茶粥”了.有一阵子,我每天早起喝我所发明的茶粥,自以为很好喝.四川的樟茶鸭子乃以柏树枝、樟树叶及茶叶为熏料,吃起来有茶香而无茶味曾吃过一块龙井茶心的巧克力,这简直是恶作剧!用上海人的话说:巧克力与龙井茶实在完全“弗搭界”.(选自《记忆中的星光:光明日报65年文艺作品选萃》,2014年6月版,有删改)9.同学们发现,作者围绕着“茶”,将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人、事娓娓道来请你按照提示依次概括家乡“喝早茶”的习惯一一——老北京人早起都要喝茶——______________ :——“我”在湖南桃源喝擂茶——:___________10.赏读中,同学们发现有些词语有特定的语境义,请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语境义(1)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共14分)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撞向石壁,排排黄浪shà shí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①突然脚下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hán jìn。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②消释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③因为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④罩在红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chěng záB.chéng záC.chěng zháD.chéng zhá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霎时寒噤 B.刹时寒噤 C.刹时寒禁 D.霎时寒禁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万马奔腾前呼后拥 B.千军万马前呼后拥C.万马奔腾前呼后应 D.千军万马前呼后应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①处修改为“脚下突然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蜜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脸庞(________)胡髭(________)yǒu(________)黑(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本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列夫·托尔斯泰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无垠的宇宙。
B.鲁迅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浣(huàn)妆凝(níng)视险峻(jìn)喧嚣(xiāo)B.斑斓(lán)漾(yàng)动眩(xuàn)目参差(cā)C.谛(dì)听丝弦(xuán)璀璨(càn)烙(luò)印D.恬(tián)雅深湛(zhàn)魅(mèi)力潸(shān)然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油然而生娓娓动听超尘脱凡B.五彩斑澜如诉如泣消纵即逝C.分道扬镳掌灯结彩世外桃源D.柳暗花明烩炙人口古褐苍苍3.修改病句。
(2分)(1).这部作品在中学生中很受欢迎,把他看成是难得的好书。
(2).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事件”充分显示了美国政府不尊重生命的本质。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岗上巧施计”,干的一件大事是,这件大事的组织者是。
(3分)5.仿写句子,和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
(2分)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要撑起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湾春水,就要滋润一方沃土;如果,就要。
6.下列句子,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
(3)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的表现。
A 飘落荡漾融洽B 飘飞游荡融会C飘扬浪荡融化D飘荡荡漾融通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②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③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④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经历来写新的东西。
⑤可是我终于放弃的这个企图。
A ③⑤②④①B ①②④③⑤C ③②⑤①④D ①③⑤②④8.按要求填空。
(12分)(1),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2)谁道人生无再少?。
(《浣溪沙》)(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下月色的句子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博大胸怀和理想的句子是,,。
(5)当人们身处逆境,前途渺茫。
进退两难时便自然会想起《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吟咏起来,借以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
这句诗是,。
(6)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山野恬静宜人景色的句子是,。
二.古文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2分)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2.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2分)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埋下伏笔.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2分)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分)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2分)三现代文阅读。
(30分)(一)阅读下面短文(本题满分15分)万里长江第一塔(1)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
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2)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
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
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
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3)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
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
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
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
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
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
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
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
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
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
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
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
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
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
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
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
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5)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
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2分)2.第三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
第一层是按_________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3.文中“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
”这句话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4分)4.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4分)5.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3分)(二)阅读下段文字。
(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父亲的那座山我从山里走来。
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
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
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
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
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
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
”“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
”“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
”“大吗?”“大哩。
”……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
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
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
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
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
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
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
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
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6.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
7.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8.试说明加点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
9.“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10.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
你认为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
四.写作。
你可能游过名山大川,也可能去过偏远的小镇,可能见过汪洋恣肆的大海,也可能领略过大漠孤烟……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游记。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恰当运用修辞方法。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1. D 2.A 3. (1)在“把”前加上主语,如“大家”、“同学们”等。
(2)把“显示”改为“暴露”。
(4)吴用智取生辰纲(花石纲)晁盖 6.A 7.A 8 (1)萧鼓追随春社近(2)门前流水尚能西(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二古文阅读1愣住的样子消失因为离去2.隔篁竹寂寥无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侧面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突出了潭的清澈4.曲折比喻5.作者当时被贬,想借出游来排解,看见小石潭,景色优美很高兴,后因为“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环境,联系到自身和它一样有才却无人识,便抑郁愤懑.三、现代文阅读(一)1.振风塔庄严挺拔、气宇非凡2.……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 空间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