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小学生近五年体质健康状况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6
浅谈辽宁省实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体质一直在下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务院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辽宁省实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主要问题和原因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优质的体育课堂教学,首先必须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上做自己的主人;其次在体育课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目标。
我校在实施的“高效课堂”,就是提倡以学生为本,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实现学习上质的飞跃,从而提高体育课堂“高效课堂”的实效性。
如何实现体育“学本·高效”目标的必要的策略性准备和必做的实质性环节,而在现有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探索教学策略的优化并实践于“学本·高效”课堂的构建,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本课题以1--9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借鉴体育“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对1--9年级年课堂中的内容设计加以优化和创新,大课间的设计加以优化和创新,小型竞赛的设计加以优化和创新,体育俱乐部的设计加以优化和创新,7--9年级体质测试周的设计加以优化和创新,校本课堂的优化和创新,班班运动队的实施和优化,课前三分钟和课课练的有效实施。
我校的集团化办学,学校对体育的重视,有着很好的辐射和引领的作用,好的经验和实践不仅在集团内有助于学生体质的提升,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和影响周边的学校。
帮助其他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体质的总体情况,全面优化学校整体的体育工作。
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大家对于教学设计的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课前三分钟和课课练在“学本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沈阳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分析与研究作者:何柳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07期摘要: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群体的动态分析,是研究人类体质健康状况长期趋势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观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遗传、营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对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一个窗口。
本文对1995年、2005年沈阳市中、小学6~18岁男、女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动态对比分析,为沈阳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学生;体质状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现有一亿六千多万中小学生,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所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希望对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对沈阳市的教育科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象沈阳市50所中小学且年龄为6~18岁的汉族学生13200人,测试者均为身体健康,具有从事体育活动能力者。
2.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1.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特征(1)身高。
2005年与1995年相比,沈阳市中、小学男女生身高呈平均增长之势,12~18岁之间身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调查结果看,男生身高的两个增长高峰出现在14岁和17岁;女生身高的增长在中学阶段只有15岁时出现了一个高峰,这表明,女生的第二次身高发育较男生早1~2年。
(2)体重。
2005年与1995年相比,男、女生体重呈平均增长之势,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女生体重平均增长值为1.0千克左右,男生体重的平均增长值为 2.0千克左右,且女生在13岁时就达到了发育高峰期,男生在15岁时才出现高峰增长期;女生体重增长幅度低于男生。
(3)胸围。
2005年与1995年相比,6~18岁男、女中小学生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女生增长幅度为0.40~1.55厘米,男生增长幅度为0.20~1.65厘米,女生在13~14岁时增长幅度较快,男生在16~18岁时达到增长高峰。
辽宁省7~18岁学生身体发育指数20年变化分析
赵娅莉
【期刊名称】《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7)2
【摘要】以辽宁省7~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指数分析法对1985、1995、2005年3次测试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我省青少年身体指数的发展变化趋势,
为学校体育和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7~18岁学生身体发育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学生发育落后于城市学生,城乡学生身体形态指数呈普遍上升
趋势,肺活量指数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学生机能水平出现持续明显的下降.【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赵娅莉
【作者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辽宁,阜新,1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49
【相关文献】
1.新疆7-18岁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对比分析--基于1985与2010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 [J], 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2.兰州地区10-18岁青少年学生身体BMI指数调查研究 [J], 董峰;魏志真;梅澍;牛继国;李文燕
3.蒙古族7~18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29年动态分析 [J], 付秋南
4.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生20年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J], 程静;娄晓民
5.长安区7—18岁农村学生形态发育10年变化分析 [J], 侯如兰;王维清;赵振平;马越;祝毅;高小雁;高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小学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作者:朱凯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3期摘要:当前背景下,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市的25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体质状况和下降原因,为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生;体质;下降原因一、近10年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不断提高,而肺活量,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力量等指标明显下降,肥胖和超重比例明显提高,而近视率和龋齿率均大幅度提高”。
《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数据显示: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并明确指出缺少体育锻炼是主要原因。
这说明中小学学生体质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困扰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瓶颈性因素依然存在。
上述情况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于2007年5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体育总局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至此,学校体育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也成为影响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二、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1.国家保障政策完善,落实过程梗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截止2012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学校体育政策,以此指导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从近10年下发的系列文件内容可以看出:内容能够反映学生体质下降的核心问题,方案设计也符合学校体育工作实际。
XX省小学生近四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XX省小学生近四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应用访谈调查法为有效提出增强XX省青少年体能素质与健康水平的教学策略服务。
研究认为:近四年XX省城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比农村地区差,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和提高的幅度较小。
提出让家庭体育成为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原动力;让快乐体育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等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体质健康;小学生;XX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科研项目:XX省社科联2012年度XX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增强XX省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作者:X昕(1968~),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测量与评价。
1.前言2006年底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曾强势进入公众视野,小学生作为此项运动开展的重要对象,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小学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重要基础时期,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
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决定着个体的成长甚至是成才,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影响着国民体质的整体水平。
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是基础工程,是义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跟踪研究XX省小学生健康体能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利于系统了解和检验小学体育课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益,有利于从学生的诉求出发倡导“和谐、关爱、自由、平等”的校园氛围,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近四年XX省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城市与农村小学生群体,总体情况详见表1及表2。
表1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表2XX省小学分年级调查对象情况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平台获得近四年XX省小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指标测试结果。
(2)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2003对测试数据进行多次分类处理,制作图表。
辽宁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宁英红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2)011
【摘要】一、体质健康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营养及保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通过四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和每年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营养与卫生状况明显改善,贫血、沙眼、蛔虫等常见病下降。
但学生在体能、视力及肥胖等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总页数】1页(P126)
【作者】宁英红
【作者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沈阳,1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姜丹宁
2.辽宁省与吉林省城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比较与对策研究 [J], 王玉杰
3.辽宁省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殷征辉;郭晓明;
4.辽宁省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殷征辉;郭晓明
5.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J], 刘相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第8卷)第03期学校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18.03.121新常态背景下皇姑区部分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彭帮莉 田英(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摘 要:在当前我国新时期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我们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努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皇姑区部分小学的体质抽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皇姑区的部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从而了解整个皇姑区小学阶段的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效果并针对问题展开一定的对策研究,为整个皇姑区小学阶段体育健康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改进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常态 小学生 体质健康 现状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21-02“新常态”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之后在“新常态”指导思想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新时期《关于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然而研究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逐年持续下降[1]。
不仅仅如此,到2012年发生几起中小学生短跑猝死事件[2],已经造成了中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水平的整体下降现象[3]。
因此,学生体质状况的恶化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文是 2017年体质抽测的结果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测试对象为皇姑区6所小学,分别是岐山一小、泰山小学、陵西小学、雷锋小学、明廉小学和向工小学,每个学校60人,其中男女各30人,共360人。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以我国的研究文献为主,根据研究需要查找相关书籍和资料,从而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
1.2.2 测量法测量项目包括50m跑、坐位体前屈、1m i n跳绳、1m i n仰卧起坐、50×8耐力跑。
测量工具有:秒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仰卧起坐测试仪、短绳。
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报告我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仍十分显著,通过何种运动方式来改善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迫在眉睫。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报告篇1【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敬元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质发展变化状况。
通过对敬元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反映全校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水平。
但也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借此希望能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一起关注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切实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
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一、研究对象、方法、时间1、研究对象:敬元小学全校174名学生。
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庐阳区大杨镇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时间:2012年4月1日—2013年4月1日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的调查和统计。
表1:2012—2013学年全镇小学生不良视力统计表表1:是我校学生不良视力统计表。
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8.5%,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分析,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1、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
2、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3、学生做眼保健操不认真,动作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