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作用下火炮复进机的实际性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29.96 KB
- 文档页数:6
《火炮概论》总复习题1.火炮系统是由弹药、发射装置、瞄准系统组成(火炮总体)。
2.弹药是由带引信的弹丸、带点火具的发射药、药筒的统称。
3.火炮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
a 炮身内膛结构:滑膛—线膛—滑膛,b 炮架:无炮架—刚性炮架—弹性炮架,c 运动部分:人拉—马曳—牵引—自行,d 火炮由简单的火器发展为现代化的武器综合系统,e 火炮设计理论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d 新能源火炮异军突起。
4.火炮战术技术要求:弹丸威力远射性直射距离有效射程射击精度速射性射速(实际、理论射速、突击射速)火炮的寿命(身管寿命、运动部分寿命)机动性5.火炮的组成可概括为四大部分:发射部分、架体部分、瞄准部分、运动部分(车轮、缓冲器、车轮制动器)6.火炮的个工作过程为火炮的射击过程。
射击过程中赋予弹丸初速的过程为发射过程。
7.简述发射整过程:击针击发—底火引燃底火药—点火药燃烧和传火—发射药燃烧—膛压升高—弹带嵌膛线—燃气压力作功—弹丸边旋转边加速向前运动—炮管及其连固部分向后运动—弹丸出炮口8.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可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划分为前期(击发底火到弹带嵌膛线)、第一时期弹丸运动开始到发射药全部燃烧结束)、第二时期(发射药燃烧结束到弹丸底部飞离炮口断面)、后效时期(弹丸飞离炮口)9.后效期对后坐部分和对弹丸的作用从时间上讲是一样的?不一样。
起点相同而结束点不同。
10.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空气阻力由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波动阻力组成。
11.长形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和稳定方式有哪几种?有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两种方式12.射弹散布现象?它与弹道系数、初速、射角确定一条弹道相矛盾吗?不矛盾。
射弹散布的原因—存在各种随机因素使得各发弹之间的弹道系数、初速、射角的确切值存在微小的随机差异,造成了射弹散布现象。
13.身管内膛的组成?线膛内膛由药室部、坡膛和膛线部组成。
滑膛的炮膛由光滑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组成14.缠度缠角的概念.膛线的分类?85加、54-122榴弹炮、57高炮、双-35高炮、83-122、D30-122各采用什么样的膛线?膛线对炮膛轴线的倾斜角叫做缠角,用α表示;膛线绕炮膛旋转一周,在轴向移动的产度,用口径的倍数表示称为膛线的缠度,用η表示。
火炮后坐试验装置冲击参数影响研究狄长春;杨玉良;秦俊奇;崔凯波【摘要】炮口强冲击是一种技术可行的火炮动力后坐模拟试验方法.为保证该试验方法具有与实弹射击相似的后坐动态特性,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及缓冲器的非线性模型,进而建立火炮后坐的运动方程;基于MATLAB软件,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运动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冲击质量、冲击速度、缓冲器的线性刚度、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对炮身后坐加速度的影响.该研究为火炮模拟试验装置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火炮试验装置;龙格库塔法;后坐加速度;缓冲器;运动方程【作者】狄长春;杨玉良;秦俊奇;崔凯波【作者单位】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303+.1足够的实弹射击试验是检验火炮装备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及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1],但是由于研制及试验经费、试验周期的限制,火炮装备难以在研制、生产及定型阶段实施全面、系统、深入的试验考核,致使火炮在列装部队之后,“四性”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了火炮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
鉴于以上原因,国内外开始寻求可靠、等效的火炮模拟试验方法。
通过高速质量块冲击炮口来模拟火炮的射击过程是一种技术可行的后坐模拟试验方法[2-3]。
为保证该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需针对具体型号火炮进行冲击参数的研究。
通过建立某型火炮的简化力学模型和缓冲器的非线性模型,进而建立火炮后坐的运动方程,基于MATLAB,利用龙格库塔法对运动方程进行了求解,并对冲击质量、冲击速度、缓冲器的线性刚度和非线性刚度及阻尼等冲击参数对火炮后坐加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炮口冲击原理实弹射击时,推动火炮后坐的主动力是作用于炮膛轴线方向上的炮膛合力。
舰炮后坐力试验装置强冲击特性仿真分析徐鲲,李维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摘要:舰船后坐力试验装置是用于对舰炮后坐系统进行连续性冲击的验证装置,在不使用实弹的情况下,产生与实弹射击下具有相同动量特性的效果,以验证炮架的刚度、强度及可靠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舰船后坐力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试验装置冲击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以及缓冲器内部超高压力的工作特性。
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该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针对装置关键部件——缓冲器内部超高压力的工作特性,利用多学科仿真软件AMESIM所具有完善的气动学仿真功能,求解了缓冲器内部超高压力与压缩位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完善了试验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最后,对缓冲器的冲击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及试验测试,缓冲器内部超高压力的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吻合程度良好,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为试验装置冲击特性的参数设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舰炮后坐力、射击模拟、缓冲器、压力中图分类号:TJ391文献标识码:A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gun recoil experiment deviceXu Kun , Li Weijia(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 Ocean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Abstract: The gun recoil simulation device is a device used to verify the shipboard artillery recoil system for continuous impact , without the use of ammunition, and it will have the same effect of the momentum in the firing characteristics as artillery. The device is able to verify the stiffness, strength and reliability of the gun mount . In this paper, it describes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recoil simulation device and analysis the process equipment , as well as the status of the extra high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buffer .A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simulation device is built by motion simulation software Adams and use AMESIM to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buffer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rod..Finally,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buffer during the impact of changes was measured. It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ynamic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etting impact test device characteristics.KEYWORDS:gun recoil; shooting simulation; buffer; pressure1 引言舰炮后坐力试验装置是一种有效地替代实弹射击的验证装置。
某火炮输弹机构中的液压冲击仿真分析王新春;董振乐;马大为;乐贵高【摘要】In order to reduce the hydraulic impact on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an artil ery feed mechanism,this paper uses AMESim software to buil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feed mechanism,analyzed the hydraulic impact principle and the parameter variables which have influence on the hydraulic impact. Base on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feed mechanism is analyzed on the condition of only changing one parameter. Then the measures of reducing hydraulic impact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re were presented. The conclusions are of some reference values to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is system.%为尽量减小某火炮输弹机构液压系统中存在的液压冲击问题,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输弹机构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
通过分析液压冲击原理,得出影响液压冲击的参数变量。
基于仿真模型,在单纯改变某一影响参数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参数变量对输弹机构液压冲击的影响,提出了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此结论对输弹机构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冲击实验报告冲击实验报告引言:冲击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通过对物体的冲击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强度、韧性以及破坏模式等重要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
本文将以冲击实验为主题,探讨冲击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冲击实验的原理冲击实验是利用外力对物体进行瞬时冲击,观察物体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冲击实验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冲击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冲击力来推导物体的质量和受力情况。
二、冲击实验的方法1. 实验装置:冲击实验通常使用万能试验机或冲击试验机进行。
试验机上配备有冲击头和冲击传感器,用于施加冲击力和测量冲击力的大小。
2. 实验样品的准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如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复合材料等。
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实验要求,通常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3. 实验过程:将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调整冲击头的位置和速度。
当冲击头与样品接触时,施加冲击力并记录冲击力的大小。
同时,通过传感器测量样品的变形情况。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样品的强度、韧性等重要参数。
可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或力-变形曲线,以便更直观地分析样品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冲击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样品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破坏模式。
通过对冲击力和变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强度:冲击实验可以测量样品在受力下的强度。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通过冲击实验,我们可以确定材料的强度,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韧性: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能力。
通过冲击实验,我们可以观察样品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进而判断材料的韧性。
韧性高的材料能够在受力下延展变形,而韧性低的材料则容易破裂。
3. 破坏模式:冲击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破坏模式。
不同材料在冲击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破坏形态,如塑性变形、断裂破坏等。
1. 了解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2. 掌握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析不同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情况,比较其冲击韧性。
4. 评估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
二、实验原理冲击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测定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力。
在冲击试验中,试样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其内部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试样发生断裂。
通过测定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断裂能,可以评估材料的冲击韧性。
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在冲击试验中,摆锤的势能转化为试样内部的应力能和应变能,以及试样断裂时释放的能量。
试样断裂时释放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它是衡量材料冲击韧性的重要指标。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以下几种材料进行冲击试验:(1)低碳钢:GB/T 229-1994标准规定的10mm×10mm×55mm U形缺口或V形缺口试件。
(2)铸铁:GB/T 229-1994标准规定的10mm×10mm×55mm U形缺口或V形缺口试件。
(3)聚酰亚胺长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10mm×10mm×55mm V 形缺口试件。
2. 实验设备(1)冲击试验机:用于施加冲击载荷,测量冲击吸收功。
(2)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试样尺寸。
(3)扫描电镜:用于观察试样断口形貌。
1. 将试样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确保试样与冲击机摆锤接触良好。
2. 调整冲击试验机,设置合适的冲击速度和能量。
3. 启动冲击试验机,使摆锤冲击试样。
4. 观察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情况,记录试样断裂时的冲击吸收功。
5.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断裂后的尺寸,计算试样断裂时的横截面面积。
6.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断口形貌,分析试样断裂机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低碳钢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断口形貌呈纤维状。
冲击吸收功随冲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低碳钢的冲击韧性较好。
冲击载荷对火炮复进机性能的影响
王成;张培林;傅建平
【期刊名称】《爆炸与冲击》
【年(卷),期】2009(029)004
【摘要】为了研究火炮后坐冲击载荷对复进机性能的影响作用,采用分段处理多变指数方法,将复进机整个瞬变工作过程分为2个压缩子过程和2个膨胀子过程,分析了每个子过程中气体的实际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下,火炮复进机内密闭高压气体在瞬变工作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不同于普通气动装置,其气体多变指数取值并非始终局限于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之间,而这会对复进机性能产生明显影响.与以往处理方法相比,综合考虑了内摩擦与传热作用,使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总页数】5页(P444-448)
【作者】王成;张培林;傅建平
【作者单位】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54
【相关文献】
1.火炮发射冲击载荷对制退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J], 杨玉栋;张培林;郭化平;田铖;吴晓明;王成
2.冲击作用下火炮复进机的实际性能分析 [J], 张培林;王成;任国全
3.基于STC89C51单片机火炮复进机液量检测仪的设计 [J], 吴华强
4.火炮复进机液量检查简化研究 [J], 杜中华
5.火炮发射载荷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 [J], 朱建生;武天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