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例狂犬病暴露门诊病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3.03 KB
- 文档页数:1
553例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海州区板浦镇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3~2014年在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受诊治的被动物咬(抓)伤暴露人群进行分析。
结果:553例暴露接种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12:1;以0~9岁年龄组和10~19岁年龄组居多,分别占27.30%和16.82%;呈现明显的夏季高峰;暴露部位以手部和下肢膝以下居多,分别占37.07%和31.28%;Ⅲ级暴露者中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68%;暴露后伤口自行清洗占18.81%,到乡镇卫生院进行规范清洗消毒者占81.19%;致伤动物以犬最多,占84.09%;伤人动物有兽用狂犬疫苗免疫史仅占8.32%。
结论:开展高危人群的暴露前免疫,加强动物疫苗的接种和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中图分类号】R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73-0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病预后极差。
为了解海州区板浦镇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动物伤人的现状和规律以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状况,为制定狂犬病防治措施提高依据,现对2013~2014年镇卫生院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来源于板浦镇卫生院狂犬病处置门诊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本》。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暴露分级、伤口处理、被动免疫、伤人动物等情况。
1.2 方法用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
2.结果2.1 暴露者的一般情况553例暴露后接种者中,2013年共登记254例,2014年共登记299例,其中男性292例,女性261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年龄最小的13月龄,最大的82岁,其中以0~9岁组最多,占27.30%(151例);其次为10~19岁组占16.82%(93例);40~49岁组占13.20%(73例);70岁以上年龄组最少占2.71%(15例)。
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分析与对策李伟强;黎桂容【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监测以及所采取预防综合性措施的现况调查,为探索狂犬病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新兴县13个预防接种门诊的就诊登记资料与<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该县狂犬病暴露5986例,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4959例,占82.84%),其次为猫类(13.23%),鼠类(1.92%),其它(2.02%),0~15岁组狂犬病暴露率最高,暴露部位以下肢最多,暴露发生以夏季为主.结论犬类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伤口正确处理是关键,及时、全程接种高效价的疫苗是保障,加强犬类的免疫和管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宣教等是控制人狂犬病发生和流行的应对措施.【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0(029)023【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狂犬病;暴露;流行病学;分析【作者】李伟强;黎桂容【作者单位】广东省新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新兴,527400;广东省新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新兴,52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为了解新兴县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动物伤人的现状和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对该县2009年5986例因犬、猫等动物致伤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全县13个预防接种点个案登记及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并结合Microsoft Excel软件对2009年1~12月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暴露强度2009年狂犬病暴露人员共5986例,平均月暴露率为106.92/10万。
6~8月暴露病例最多,占35.91%,1~3月暴露病例较少,占23.87%。
1764例动物咬伤门诊病例分析
朱建勇;严玉明;马道瑞
【期刊名称】《慢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6(0)S2
【摘要】目的探讨人被动物咬伤的现状、发生规律和病人就诊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1764例动物咬伤门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被咬伤者男多于女,10岁以内儿童咬伤较多,季节多发生于7~9月份,咬伤部位主要是四肢,92.29%的人能在24小时内就诊并注射狂犬疫苗。
结论:对家养宠物或与宠物接触时间较多的10岁以内儿童,建议进行狂犬疫苗的暴露前免疫,并组织在每年的3-4月份集中对犬类进行免疫接种,加强家犬的管理,做好健康教育,使被咬伤者能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等。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动物咬伤;流行病学
【作者】朱建勇;严玉明;马道瑞
【作者单位】河南省卫辉市结核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3
【相关文献】
1.龙陵县疾控中心1370例动物咬伤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朱自慧
2.山区53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J], 陈义峰;赵吉珍
3.2006-2007年10月望城县疾控中心门诊3191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J], 黄干权;王献
4.2006-2007年10月望城县疾控中心门诊3191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J], 黄千权; 王献
5.2005年福田区疾控中心门诊2552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J], 田华伟;王家庆;程慧;李波;孙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阴市狂犬病暴露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人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暴露后免疫是主要的预防手段[1]。
随着养犬数量增加,狂犬病也有上升趋势,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
为了解人群对狂犬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暴露后预防狂犬病所采用的预防措施,现将江阴市2012年被哺乳类温血动物伤及而到狂犬病门诊就诊的病人暴露状况及接种狂犬疫苗的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江阴市狂犬病处置门诊2012年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
1.2 方法狂犬病监测月报表项目包括:暴露例数、性别、年龄、伤口部位、伤口数目、暴露分级、伤口处理、狂免使用、疫苗全程接种、致伤动物例数、动物免疫史、动物类别、动物类型;伤者伤口的分类和处理按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暴露分类及处理原则进行。
将有关信息录入Excel2003,核对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2.1 时间分布本监测显示,江阴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共报告暴露病例19649例。
全年均有被哺乳类温血动物咬、抓伤而就诊,7月达高峰(12.21%),2月最低(5.07%),主要集中在4~10月,占总暴露人数的70.42%(13836/19649),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峰。
见图1。
2.2 人群分布男9862例,女9787例,男性稍多于女性,男:女=1.01:1,男女性别暴露有统计学意义(Ⅹ2=14.66,P<0.005)。
年龄上15岁以下儿童4206例,占总人数的21.41%,16~45岁组7795例,占总人数的39.67%,45~岁组7648例,占38.92%,16~45岁组人群是狂犬病暴露的高危人群。
2.3 地区分布暴露人群中城市3903例,占总暴露人数的19.86%,农村15746,占总暴露人数的80.14%,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分布有统计学意义(Ⅹ2=179.40,P<0.005)。
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研究作者:林扬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14期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方法:2012-2017年国家疫情网络报卡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狂犬病患者114例,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现状。
结果:有明确暴露史92例(80.7%),除5例不规范清洗伤口外,其余均未处理伤口,暴露后无一例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多样,均有怕风、恐水表现。
对于“给动物注射疫苗可预防疾病、提升对狂犬病的认识可预防疾病”两项防控观念的认同,大专及以上人群的知晓率高于其他学历人群(P<0.05)。
起病后予以综合治疗,生存期2-14 d,病死率100.O%。
结论:狂犬病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尚且无有效治疗手段,暴露后需正确应对,尽量加强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狂犬病;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其病死率高达100%。
全球每年报告的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多达55000例,我国统计每年死亡的狂犬病人数有3000例之多[1]。
目前,狂犬病疫苗对狂犬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但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狂犬病仍是人们所要面对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与此同时,狂犬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出现了新的流行特征。
因此,做好狂犬病的预防工作,对患者死亡率的控制至关重要[2]。
本研究对2012-2017年发病的狂犬病病例进行调查,通过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狂犬病预防控制的临床依据。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114例狂犬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源于2012-2017年国家疫情网络报卡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其中男60例,女54例,年龄3-68岁,平均(32.4±11.2)岁;其中农民38例,机关职工30例,工人21例,学生15例,其他1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2例,高中专学历52例,大专及以上学历40例。
方法:详细登记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其临床表现,对其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9125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昆明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处置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我中心门诊2012年9125例就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5-8月份较多,青壮年多见,下肢暴露占54.5%,Ⅱ级暴露占76.4%,Ⅲ级暴露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率占26.2%,伤口早期处理及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
结论:加强犬只管理及免疫接种;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增强防病意识;暴露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使用高效、可靠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理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95-0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近年来,市民养犬猫数量快速增加,犬伤事件也逐年增多,引发的狂犬病病例及暴露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暴露后早期正确预防处理,是控制狂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对2012年9125例暴露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2年1-12月就诊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的狂犬病暴露人群。
1.2 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狂犬病暴露分类、处理原则及2009年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要求,对9125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2.1 暴露人群的一般情况9125例暴露者中,男性5123例,占56.14%;女性4002例,占43.86%;男女性别比为1.28:1。
从时间分布来看,5-8月份病例相对较多,11-2月相对较少,有明显的季节性。
全年呈现“春末上升,夏季高峰,秋季回落”的特点。
详见下表1从年龄分布来看,以青壮年为主,10~39岁多见,共4736例,占总数的51.9%,其中年龄最小为一个月,最大84岁(见下表2)。
暴露后843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流行病学分析赵卫东;熊玉兰【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年(卷),期】2010()11【摘要】目的分析上高县动物致伤及暴露处置状况,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7年上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资料,对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及其处置情况作统计分析。
结果 843例暴露后免疫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1.57:1,致伤的高危年龄段为<15岁及30~44岁,以学生和农民居多,7、8月份为致伤高峰。
伤人动物以犬最多,其次为猫。
致伤部位以下肢和上肢为主,Ⅲ度和Ⅱ度暴露者占96.69%。
24h内及时就诊处置占91.10%。
70.34%的暴露者进行了规范的清创消毒,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的占99.05%,7.59%的暴露者使用了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结论暴露后预防处置对预防狂犬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仍需落实暴露人群的规范处置,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页数】2页(P658-659)【关键词】狂犬病;预防;动物致伤;暴露处置【作者】赵卫东;熊玉兰【作者单位】上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6.3【相关文献】1.狂犬病潜伏期及影响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的多因素分析 [J], 谭明杰;谢艺红;莫兆军;董邕辉;李荣成;杨进业2.狂犬病病例暴露后发病风险及疫苗接种的判别分析 [J], 孙建伟;许汴利;陈豪敏3.2013~2017年广州市鳌头镇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分析 [J], 黄伟彬;王萍;何永贵4.狂犬病疫苗接种人群及暴露处置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宋彩花5.砚山县狂犬病暴露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J], 邱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年南县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南县2012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一般情况,分析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在南县城乡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85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85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中男性524例,占61.21%,女性332例,占38.79%,男性多于女性,15-44岁人群最多,共543例,占63.43%,其次为0-15岁,共162例,占18.93%,最后为44岁以上人群,占17.64%。
农村712例,占83.18,城镇144例,占16.82%,以犬伤人最多,受伤部位多在下肢,7-10月的发病率最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大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力度,加强城乡养犬管理,对于狂犬病暴露的重点人群进行重点防控,政府多部门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可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暴露人群狂犬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其具有起病急、潜伏期短、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饲养动物的越来越多。
城镇化现象的同时农村留守人员大量减少,为了保障安全,农村居民大量饲养动物看守房屋或者发财致富[1-2],由于缺乏狂犬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以及对动物看管不严,被动物咬伤的事件时有发生。
本文对85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12月在南县城乡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85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
1.2 方法对85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的相关资料用Excel表录入后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情况2012年南县共接诊被动物咬伤(抓伤)病例856例,其中男性524例,占61.21%,女性332例,占38.79%,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最小的9各月,年龄最大的81岁。
349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为预防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1~2013年来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狂犬病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占83.44%。
來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3496例,年龄最小不到一岁,最大80岁。
人群分布:男性1875人次,占53.63%。
女性1621人次,占46.37 %。
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占60.93 %。
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的74.68%。
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占90.56,Ⅲ级暴露伤口占21.35%,Ⅲ级暴露伤口联合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
结论:需加大力度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规范犬伤等狂犬病暴露者的预防处置,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标签:狂犬病;狂犬病疫苗;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是人蓄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狂犬病控制形势依然十分严重,为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现将4179例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资料来自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2 结果2011~2013年来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3496例,2011年1256 例,2012年1132 例,2013年1108例,未发现狂犬病例。
2.1 时间分布:以5~10月份为暴露高峰期,5月358例(占10.24 %),6月457 例(占13.07%),7月497 例(占14.22 %),8月425 例(占12.16 %),9月369 例(占10.56 %),10月286 例(占8.18 %)。
见表1。
2.3 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占60.93%。
见表2。
2.5 就诊情况:暴露人群到门诊就诊时第一步清洗伤口:20%肥皂水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2%碘酊涂抹伤口,视伤口咬伤程度进行狂犬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349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狂犬疫苗接种率100%。
受动物伤害人群暴露后2805例预防处理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畜都可以感染,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但是外观正常的犬、猫也可引起狂犬病。
狂犬病感染是一种致死性感染,无论人还是动物,目前均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尽管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为了解公众对预防狂犬病知识普及情况,笔者对2805例犬、猫等温血动物咬、抓伤后接种狂犬疫苗患者进行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并依据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对象:收集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在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间所有《山东省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性治疗门诊登记簿》中登记的动物致伤者。
方法:登记表是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山东省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性治疗门诊登记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2007)逐项登记。
流行病学调查: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联系电话、被伤日期、暴露部位、暴露分级、伤口处理情况、接种疫苗的种类及、否被动免疫制剂、伤人动物名称、伤人动物类别、伤人动物的免疫史等;暴露分级参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2007)确定。
流行病学调查后着重进行:①受伤部位的处理情况;②暴露后的免疫;③被动免疫制剂使用;④免疫效果评价,实施质量控制下用酶联免疫法做人血清在狂犬病毒IgG抗体检测;⑤流行病学追综观察预防效果,然后逐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性别:2805例暴露后狂犬病预防,男1664例,女1141例,男:女为1:0.68。
年龄:2805例中<10岁343例,10岁~19岁315例,20岁~30岁530例,30岁~40岁581例,40岁~50岁476例,50岁~60岁269例,60岁~79岁284例,>80岁7例,年龄13个月~82岁。
季节分布:2805例月份分布,在1月份133例,2月份145例,3月份171例,4月份188例,5月份262例,6月份329例,7月份333例,8月份339例,9月份328例,10月份295例,11月份138例,12月份144例,2805例中5~10月份居多。
58591例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及护理干预作者:苏宣红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对狂犬病暴露患者进行预防处置及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8591例狂犬病暴露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接受规范治疗和护理程序,并对接种疫苗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优质的身心护理和立体式卫生健康宣教。
结果试验全程共接种狂犬病疫苗患者58591例,发生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3例,占总病例的0.051‰。
第一年随访未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为2例,第二年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为1例。
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均无狂犬病病例发生。
结论按规范处理狂犬病暴露后伤口,严格控制疫苗接种流程的规范化并提高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依从性。
对疫苗不良反应患者进行身心护理,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狂犬病;处置;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02狂犬病(Rabies)是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侵犯人类中枢神经而致死。
狂犬病发作死亡率极高,基本为100%[1]。
目前治疗狂犬病主要采取预防手段,临床上普遍认为规范、及时的预防处置是预防狂犬病暴露患者发病的唯一可行方式。
本研究基于对本院狂犬门诊收治的58591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的预防处置及护理干预经验,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狂犬门诊共收治的58591例狂犬病暴露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830例,女性患者31761例。
1.2 伤口处理患者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发生后,需在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降低病毒(如狂犬病毒等)进入体内的滴度,从而尽量防止病毒感染概率[2]。
首先用浓度为20%的肥皂水或清水将伤口彻底冲洗15 min以上,清洗干净后用0.9﹪生理盐水和稀碘伏(0.025%~0.005%)对伤口进行涂擦。
3146例狂犬病暴露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纪联;申丽;贺辉;田源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
【年(卷),期】2015(0)1
【摘要】目的了解遵义市就诊狂犬病暴露者特点,为狂犬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份到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根据登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12年门诊共接诊3146例,各年龄组均有病例,以4~9月份居多,占了63.16%;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83.69%:受伤部位以四肢为多,占了87.03%;II级2241例(71.23%),III级887例(28.19%),暴露地点75.05%在家中。
结论及时、规范地处置
狂犬病暴露者,提高伤口处理和狂犬疫苗接种及时性,是科学、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关键。
【总页数】2页(P39-40)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
【作者】李纪联;申丽;贺辉;田源
【作者单位】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9
【相关文献】
1.上海市农村地区狂犬病暴露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王龙艳;潘秀红;沈竞影;闵佩红;张雨薇;闵志均;胡青坡
2.一例暴露因素不明的狂犬病病例的分子流行病学溯源 [J], 李幸乐;李凤丽;李懿;孙建伟;黄学勇;许汴利
3.2011-2013年绵阳市涪城区狂犬病暴露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J], 熊军;张薇;李陶
4.上海市嘉定区35253例狂犬病暴露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J], 张英;印庆华;杨玲玲
5.2014-2017年浙江省常山县狂犬病暴露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伤情分析 [J], 李芳;付美华;陈水芳;王谦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死亡病例分析
曹家琼
【期刊名称】《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年(卷),期】1993(0)S1
【摘要】本文对136例狂犬病死亡统计分析,男性88例占64.7%,女性48例占35.29%,最小3岁,最大68岁;农民最高81例,占59.56%,其次是学生37例,占27.21%,工人最低2例占1.47%;8月份发病最高26例占19.21%;上肢被咬伤占30.15%高于其它部位;潜伏期最短25天,最长356天,头面受伤11例,在30天内发病7例,占63.46%,60天内发病仅4例占36.36%,表明受伤部位接中枢,潜伏期越短;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者仅占4.41%,
【总页数】1页(P126-126)
【关键词】死亡病例分析;肥皂水;统计分析;狂犬疫苗;处理者;综合性防治措施;恐水;疫苗质量
【作者】曹家琼
【作者单位】成都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钢城区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分析 [J], 张俊达;袁丰珍;李家云
2.钢城区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分析 [J], 张俊达;袁丰珍;李家云;
3.食源性伪狂犬病引起多种动物死亡的病例分析 [J], 赵支国
4.8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J], 祁朝霞;黄连章
5.广汉市1例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J], 肖昌华;左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88例狂犬病暴露门诊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4T15:24:11.90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刘秀华程连勤[导读] 夏秋季发生的机率高于冬春季,这可能与动物及人的活动有关,冬春季往往衣着较多,室外活动较少,夏秋季衣着较少,活动量较大,动物与人接触机会增加,容易被动物咬伤刘秀华程连勤(盐城市亭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224000)【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巢老人的增加,独生子女对动物的喜爱,养宠物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需求,居民饲养动物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
掌握人被动物咬伤的发生规律,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现对我中心门诊近两年动物咬伤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2012.10.1~2014.9.30我中心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病例。
1.2方法门诊病例采用统一表格式病历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咬人动物种类、被咬时间及部位、动物有无狂犬疫苗接种史等,根据登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动物咬伤人群分布1588例中,男652例,占41.1%(652/1588);女936例,占58.9%(936/1588)。
男女咬伤比例有显著差异(P"0.01)。
年龄最小1岁,最大82岁。
从1岁~82岁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但各年龄组,有一定差别,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生数最高,老年人其次,中学生和青壮年发生数相对较少。
见表1。
2.3咬伤部位分析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占伤者总数的86.4%(1372/1588),而在四肢中,又以小腿和手部咬伤为多,占71.00%(1127/1588),其次分别为头面部、躯干部。
2.4动物情况伤人动物绝大多数有饲养主,占92.5%(1469/1588),有饲养主动物中免疫接种率为41.9%(616/1469);伤人动物中犬占91.5%(1453/1588),猫占7.7%(123/1588),其它动物0.8%(12/1588)。
3讨论根据我中心门诊158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动物伤人是目前常见的现象,男女老少均有发生,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是家庭主妇,照顾动物日常生活,与动物接触机会较多,因而被咬伤的机会也增加;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发生数较多,这可能与儿童好与动物玩耍有关,而60岁以上老人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做,养宠物人数增加并且反应有些迟钝有关。
分析动物伤人的季节分布不难看出,夏秋季发生的机率高于冬春季,这可能与动物及人的活动有关,冬春季往往衣着较多,室外活动较少,夏秋季衣着较少,活动量较大,动物与人接触机会增加,容易被动物咬伤。
目前伤人的动物主要以犬为主,其次是猫、鼠等。
近十年以来,我区虽未发生过狂犬病例,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居民将有更多空闲时间,把饲养动物作为业余生活的娱乐项目日趋增多,与动物接触机会增多,动物伤人的可能也随之增加。
在周边地区仍然有狂犬病例发生,因此,做好狂犬病的预防仍不可忽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饲养动物的管理,宠物接种疫苗,人被咬伤后及时到疾控中心进行处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