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作者:卞慧

来源:《成才之路》2016年第14期

摘要:在幼儿园的科学角活动中,将幼儿身边的寻常材料作为他们的探究对象,并赋予材料一定的“生命性”“情境性”,之后再做充分的“材情”“学情”预设,分层投放、及时增减材料,可以让幼儿在科学的世界中获得科学的感知,从而建立科学的概念和形成科学技能。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寻常材料;预生成;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68-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材料是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材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概念和形成科学技能。科学区角,是幼儿园为科学活动而专门设置的空间,幼儿可在科学区角中自由选择、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因此,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且科学角中教师的指导又不如课堂上那样及时、有针对性,幼儿的学习、思考都是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直接操作来完成的。由此,在科学角中“投放怎样的材料有利于幼儿的有效探究”“如何投放能持续推动幼儿深入探究”等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反观现今幼儿园科学角材料的投放情况,往往呈现如下几种状态。其一,材料过于精致,抑制了幼儿的兴趣。其二,材料操作步骤过于严谨,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其三,材料过于纷杂,扰乱了幼儿的视线。其四,材料过于单一,影响了幼儿的探究持久性。那么,教师究竟要怎样准备材料,选好材料后如何投放,投放过程中又如何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呢?针对这些问题,围绕科学角的预设与生成开展了近两年的研究,并形成了如下一些研究成果。

一、科学角的预设,让幼儿与身边的寻常材料对话

在纲要的科学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事物产生兴趣;强调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所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强调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见,生活是幼儿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材料是幼儿最直接、感知性最好的事物。因此,尝试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找寻生活中常见的、朴实的、易于取材的事物作为探究物,帮助幼儿从生活、从自然入手,创设科学角,使幼儿在与材料的对话中探究、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在与材料的对话中发展。

1. 让幼儿与寻常材料在“新奇”与“情境”中对话

生活中的材料有很多,但哪些是适合幼儿探索的,哪些是适合哪个年龄段探索的?为进一步了解更多教师的观点,我们制作了一张“科学角材料选择”调查表,在全园89名教师中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9份。试图通过教师的经验认知、观点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初步了解幼儿喜欢的科学探究材料。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认为生活中的自然物,如水(冰)、水果、石头、瓶子、盒子、动物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是幼儿喜欢的探究物。于是,将生活中的这些自然物进行收集后投放到了科学区角。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效果并不如当初预料的好。比如,瓶子和盖子配对,教师只是将瓶子和盖子简单地分开后就直接投放到了科学角,幼儿们有的只是去看了看就走开,有的简单配了几个后感觉无趣就又走开了。于是,教师们开始反思怎样才能让这些材料大变身,吸引幼儿的探究兴趣。

(1)让材料具有“生命性”,让幼儿与“新奇”对话。“新奇”这一概念的推出,源于幼儿园开展的一次头脑风暴活动。针对幼儿们不喜欢简单直白的材料,教师们围绕着“什么是孩子感兴趣,又愿意去玩的”“如何让这些普通的常见的材料变得让孩子想玩、喜欢玩”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想到了“新奇”这一关键词,因为幼儿越小越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经过讨论、分析,大家努力创造让这些普通材料变得“新奇”起来的办法,力争使每一个物体都鲜活起来,赋予它“生命”特征,让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眼球。比如,针对幼儿对给瓶子和盖子配对游戏不感兴趣,可将瓶口剪下安在各种小动物身上,设计成让小朋友用瓶盖给小动物们安装眼睛、嘴巴、花纹等,如此赋予材料以“生命”之后,“新奇”就应运而生了,幼儿们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科学角装扮动物。再比如,在大箱子上画果树,同样用瓶口和盖子配对的方式装扮果树,如此,幼儿在一个个“新奇”的事物中探究着,探究兴趣大增,并获得了新知。这样的预设才符合以儿童为本位,才有利于幼儿发展。

(2)让身边的生命物体具有“童化性”,让幼儿与“情境”对话。对于幼儿来说,周围的生物通过自身的变化性吸引着幼儿,幼儿的目光总是会被它们所牵引。因此,选择自然中的植物、动物等投入到科学角,可以通过它们自身的吸引力引发幼儿近距离、经常性、系统性地观察植物、动物,并引发幼儿思考有关生物的各种问题——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它们怎样生存?它们怎样变化……但并不是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幼儿园都有条件养殖,都能让幼儿进行观察。因此,教师在选择自然材料前,应该弄清这些问题。1)这个材料有趣和能吸引幼儿吗?2)这个材料与幼儿的经验相关吗?3)幼儿能够通过操作,对这个材料进行长期的探究吗?4)这个材料涵盖哪些科学概念,它与本年龄段幼儿的适切性如何?教师们通过精心考量,挑选了一些生活在幼儿身边的又适合本地区探究的,能激励幼儿探究的自然界生命体材料:蚯蚓、蚕、乌龟、金鱼、泥鳅、螃蟹、蚂蚁、蜗牛等,将它们作为幼儿的探究对象。让幼儿在与这些生命体的观察、互动、对话中,了解生物的基本需求、生命周期及生物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依赖性,从而使幼儿感悟生命并形成有关生物的科学观念。同时,为帮助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可以联系幼儿自身情况,让动物具有一定的“童化性”,让幼儿的观察带有一定的“情境性”,让幼儿在情境中与生物体对话,激发幼儿观察记录的兴趣。比如,在“观察蚯蚓”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份观察记录表,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情境。如:它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它的外形),它是怎样散步的(运动方式),它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它是怎样睡觉的,等等。如此,用幼儿自身的生

活情境来帮助幼儿观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让幼儿在情境中通过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让幼儿在教师做足“材情”“学情”预设后与材料对话

精心预设是幼儿有效探究乃至精彩生成的有效保证,精心预设离不开教师对材料、幼儿双方面的分析,唯有全面了解、把握好这两者,才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链接的桥梁。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经验。

(1)材料的预设需考虑“材情”。这里的“材情”指探究对象即材料的探究可能性。真正的、好的探究活动是以教师的前期准备和“预操作”为前提及基础的。很多教师不具备牢固的科学知识背景,他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为探究做准备。阅读书籍、浏览网页以及与他人交谈,都是获得背景知识并将一个主题中的系列特定目标加以归类的有效方式。然而,对于科学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是直接对幼儿将使用的材料进行预操作。教师在活动前的亲自考察与亲身实践,能充分了解并挖掘探究对象的一切潜在特质,能更有针对性地应对探究活动中的诸多不确定和可能性,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水的流动”活动中,为了做好探究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操作前花费了很多时间对“水是怎样流动的”“水管的高低对水的流动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水的流动”等问题做足了实验。再如,在“冰气球”活动中,教师们从如何制作冰气球到冻成冰后的一些特征,都做了充分的观察探究。同时还对冰气球做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冰气球从冰箱里取出后给人什么感觉”“刚取出时和取出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气球打开露出冰块后又能观察、探究到什么”……然后将实验中出现的一切现象都记录在案。这些充分的前期准备与“预操作”,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冰气球探究活动中,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2)材料的预设需考虑“学情”。佐藤学教授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圈,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的学习的机会。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源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深入了解以及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普遍发展情况。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个幼儿,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前预设他们对探究内容的能、会、有,对他们的发展可能性做充分的预设,预设他们的态度、想法、探究能力,再为之后的活动开展贮备物资。比如,在中班的“水稻”活动中,老师考虑到幼儿主要生活在城市,对于水稻是非常陌生的,虽然他们在小班时种过麦子,可能对麦子会有些许的经验,但外观上水稻与麦子有些相似,所以幼儿们有可能会分不清水稻和麦子。因此,活动开始时,有幼儿将水稻说成是麦子,老师并不做回应和纠正,而是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调查,收集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证据的过程中,使幼儿初步认识了稻子。同时,还要考虑中班幼儿拿到稻子后会做些什么,对于稻子幼儿能探究到怎样一个程度。教师如果能提前了解幼儿,并充分预设他们的科学技能、科学态度和科学想法,那么在实际开展活动时,将会更加游刃有余,从而点燃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热情。

二、科学角生成,让幼儿与身边的寻常材料长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