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1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文言文

1.【答案】晓驾炭车辗冰辙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2.【答案】盈盈一水间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3.【答案】晴川历历汉阳树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4.【答案】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5.【答案】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渴望登上泰山。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6.【答案】渴望建功立业。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7.【答案】D

【解析】【甲】句的题目《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只是点明了写作的地点,与词句内容无直接关联。

【考点】对古诗词的理解。

8.【答案】(1)苏轼

(2)起

(3)(王叔远)曾经赠给我一只核舟

【解析】(1)结合自己掌握的文学常识和文中“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来判断是苏轼。

(2)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兴”应该是“起”的意思。

(3)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这句话要注意“舟一”翻译时要把顺序调过来。

9.【答案】C

【解析】“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没有提到其雕刻技艺,更谈不上精巧。

【考点】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10.【答案】他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

【解析】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翻译时要注意“坐”“观”的意思。

11.【答案】AE

【解析】文章开端部分是写陆象山年少常观棋,发展部分是写陆象山悬棋感悟,善于联想《河图》等知识,并有所成,结尾部分写棋工称赞陆象山棋艺天下无敌。A、E两项于文无据。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判断能力。

12.【答案】①(贏棋后)得意②笑棋工自大

【解析】结合文章的内容,根据人物陆象山的行为活动即“观棋”——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思棋”——卧而仰视之者两日;“下棋”——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从这三个行为的结果来理解其收获,分析其心情

二、现代文

13.【答案】跋涉

【解析】首先在文中找到还有这两个拼音的句子即“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根据句意,先推测词语,再读准拼音,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跋”与“拔”两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判断。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14.【答案】面条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解析】抓住划线句中“粘合剂”的含义,理解其比喻意义,阅读所示文段,根据几个语句的内容抓住其中关键词语即“饮食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来理解划线句子的几层意义。

15.【答案】①与商贸密切相关。②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相关。③与面条食用便捷的特点相关。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答点“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根据“普及与发展”一词抓住各段段首句梳理内容,如第三段“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和第四段“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等即可概括“原因”作答。

16.【答案】C

【解析】A.“世界上最早”错,原文是“迄今为止”;B.“最早发明干面条”于文无据;D.原文是“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选项扩大了范围。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判断能力。

17.【答案】第②段。这段文字写的是面条在欧洲问世的时间,与第②段面条“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的说明中心一致,也与第③段首句照应。

18.【答案】(1)“我”因误读老师的评语受到鼓励,不断进步,一学期后得知了真相。

(2)“我”当了老师,用评语鼓励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的评语。

【解析】本题根据题目中的,按照时间顺序提示,抓住“小学三年级时”“十多年后”,从我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情方面来概括事件即可。

19.【答案】疑问疑惑高兴

【解析】“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三个句子结构、内容、语气相同,所以是排比句式。结合上文具体情节可体会此时我急切、疑惑的心情。

20.【答案】本句中的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阿益对“我”所说话语的不满。

【解析】通读文章可知“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是本文的主题。

21.【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来思考。本题要结合第一题解答的内容了解本文的中心内容,再比较选项内容。显然,本文是写了一个学生误读了老师的评语而有所努力终有进步并对自己今后的事业有良好的影响这一件事,一切都源于“误会”。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2.【答案】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读”则不能;“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

【解析】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三、综合运用

23.【答案】(1)种类繁多

(2)集体完成

(3)“道具”大多可自制(写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

【解析】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各材料内容,再明确问题,从相应的材料里获取答案。此题要认真分析材料二,可从中提取信息“弄堂游戏种类繁多”、“一般游戏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游戏道具大多可以自制”、“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24.【答案】示例一:跳皮筋的女孩子如雏燕展翅,轻盈起跳,周围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快乐。

示例二:两个男孩如两头竖起犄角的小牛犊,展开角斗,旁观的孩子们欢呼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