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蒸汽热力采油
- 格式:ppt
- 大小:8.95 MB
- 文档页数:53
摘要蒸汽吞吐(huff——puff)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成为热力采油的主要方法。
蒸汽吞吐又称循环注入蒸汽方法(cyclic steam injection),它是周期性地向油井中注入蒸汽,将大量热能带入油层的一种稠油增产措施,注入的热能使原油粘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油层和油井中原油的流动能力,起到增产作用。
关键词:稠油;热采技术;蒸汽吞吐目录摘要 0目录 (1)第1章稠油的定义及分类 (2)1.1 稠油的定义 (2)1.2 分类标准 (2)1.3 稠油与常规轻质原油相比主要所具有的特点 (3)第2章蒸汽吞吐开采方法 (4)2.1 注汽阶段 (4)2.2 焖井阶段 (5)2.3 回采阶段 (5)2.4 蒸汽吞吐采油的主要生产特征 (6)第3章蒸汽吞吐机理 (8)3.1 蒸汽吞吐的传热机理 (8)3.2 蒸汽吞吐采油机理 (8)3.3 稠油油藏进行蒸汽吞吐的增产机理 (10)第4章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 (12)4.1 油藏地质条件对蒸汽吞吐开采的影响 (12)4.2 注汽工艺参数对蒸汽吞吐开采的影响 (17)4.3 注汽工艺参数的选择 (22)第5章蒸汽吞吐实例 (23)5.1 深井注蒸汽采油技术 (23)5.2 优化注汽工艺参数,规范施工作业,改善吞吐效果 (24)第六章结论 (25)第1章稠油的定义及分类1.1 稠油的定义稠油(重质原油)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00~10000mPa.s 或者在15.6℃及大气压条件下密度为0.9340~1.0000g/cm3。
1.2 分类标准我国稠油沥青质含量低、胶质含量高、金属含量高,稠油粘度偏高,相对密度则较低。
根据我国稠油的特点分类标准列入表1-1。
在分类标准中,以原油粘度作为主要指标,相对密度作为其辅助指标,当两个指标发生矛盾时则按粘度进行分类。
以粘度为主的分类方法有利于指明原油在油藏中的流动性及产能潜力。
将此原油分类标准以外的原油成为中质原油及轻质原油。
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研究稠油(heavy oil)是一种具有较高粘度的原油,常常存在于油田开采中。
为了提高稠油的开采效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CSS)被广泛应用于稠油开采过程中。
本文将对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工艺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
一、工艺原理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是通过向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使得稠油在地层中升温、降粘和减压,从而改善流动性,最终实现油藏的开采。
该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蒸汽吞吐阶段,通过向井底注入蒸汽,使得稠油在地层中被蒸汽吞吐,从而提高其流动性;其次是蒸汽驱替阶段,通过注入蒸汽将稠油驱替到井口,并采出地面;最后是注汽阶段,向油层注入蒸汽以维持驱油层的温度和压力,保持驱替的效果。
二、应用场景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主要应用于煤矿稠油和油砂矿稠油的开采过程中。
由于煤矿稠油和油砂矿稠油具有高粘度、低渗透率和高密度等特点,传统的采油工艺很难实现有效开采。
而蒸汽吞吐注汽工艺通过提高油藏温度和降低油粘度,提高了稠油的流动性,从而成功实现了大规模稠油开采。
三、工艺优势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具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有效提高稠油的采收率和开采速度,提高了稠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工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采油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还可以减少水和化学品的使用量,降低了开采成本,对于油田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展趋势目前,随着人们对于环保和能源利用的重视,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正逐渐成为稠油开采的主流工艺。
未来,该工艺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环境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蒸汽吞吐注汽工艺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为稠油开采提供更多可能性。
稠油开采蒸汽吞吐注汽工艺是一项重要的油田开采工艺,对于加快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该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它将为稠油开采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注汽与增产技术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对于提高石油产量和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至关重要。
油藏注汽与增产技术在石油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注汽与增产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其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注汽技术概述油藏注汽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汽加热需开采的油藏,提高油藏温度,改善油藏物理性质,降低油粘度,从而增加原油流动性,促进油藏中的油液向井口运移,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注汽技术的实施需要依赖注汽设备,包括注汽井、注汽管网和注汽装置等。
注汽井是将注汽直接注入到油藏中,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注汽管网是将注汽井与油井通过管道连接起来,以实现对油藏的注汽作用。
注汽装置则用于生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汽,供给注汽井使用。
二、注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注汽技术是利用水蒸汽的热量改变油藏中的温度,从而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
具体来说,水蒸汽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岩石和油层中的水和原油,使其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粘度降低,油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下降,从而增加了原油流动性,提高了采掘效率。
注汽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中。
在已经开采一段时间的老油田中,注汽技术可以起到改善采出条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同时,注汽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初期开发的低渗透油田,通过提高油藏温度,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改善采收条件。
注汽技术还可用于提高低温油藏的开发效率,例如寒冷地区的含油凝析气田,通过注汽处理,可以使气体凝析油变得易于开采。
三、注汽技术的发展及前景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注汽设备方面,研发出更加高效、节能的注汽井和注汽装置,提高了注汽技术的实施效果。
在注汽管理方面,注汽工艺的优化和完善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高了注汽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注汽技术将继续在石油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随着我国原油开采难度的增加,包括低渗透油藏、高粘度油藏和含油页岩等在内的复杂储层将成为主要的勘探和开发对象。
稠油开采方案1. 引言稠油是指黏度较高的原油,由于其黏度高,相比于常规原油,开采过程更加复杂且困难。
本文将介绍稠油开采的方案,涵盖一些常用的稠油开采技术和方法。
2. 稠油开采技术2.1 热蒸汽注入法热蒸汽注入法是常用于稠油开采的技术之一。
该方法通过注入高温的蒸汽来减低油藏中的原油粘度,降低黏度后,使得原油更易于抽采。
热蒸汽注入法可以分为直接蒸汽驱和蒸汽辅助重力排油两种。
直接蒸汽驱是将高温蒸汽注入到油藏中,通过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作用,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得原油流动性得到改善,从而提高采收率。
蒸汽辅助重力排油是通过注入蒸汽从而提高油温,使得原油流动性增加,同时借助地层的自然排水能力,将原油通过重力驱出。
2.2 转矩驱油技术转矩驱油技术是一种基于转子引动原理的稠油开采技术。
该方法通过在井下安装转子设备,利用转子的运动来产生剪切力和推动力,使得原油流动起来。
转矩驱油技术主要用于黏度较高的胶体状原油开采。
2.3 溶剂驱油技术溶剂驱油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稠油开采方法,通过注入特定的溶剂来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
常用的溶剂包括丙酮、苯和二甲苯等。
该方法可以与蒸汽驱、转矩驱油技术等相结合,提高稠油开采效果。
3. 稠油开采方法3.1 增注增注是指向油层注入特定的驱油剂以改善油层的流动性。
这是一种常用的稠油开采方法,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增注方法包括水驱、聚合物驱、碱驱、聚合物-碱联合驱等。
水驱是指注入水来增加原油流动性和驱出原油。
聚合物驱是指注入具有降低粘度的聚合物溶液来改善原油流动性。
碱驱是指注入具有碱性的溶液来降低油藏中的黏土含量,改善原油流动性。
聚合物-碱联合驱是将聚合物驱和碱驱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稠油开采效果。
3.2 高压气体驱油高压气体驱油是指通过注入高压气体来提高砂岩孔隙中的压力,从而驱使原油流动。
常用的高压气体包括天然气和二氧化碳。
该方法可以提高原油流动性,增加采收率。
3.3 超声波驱油技术超声波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稠油开采方法,通过在井下注入超声波来改变原油的流变性质,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稠油热采技术探析或者浅谈稠油热采技术摘要:依据稠油油田的特点,采取加热的方式,降低稠油的粘度,提高油流的温度,满足稠油油藏开发的条件。
热力采油技术措施是针对稠油油藏的最佳开采技术措施,经过油田生产的实践研究,采取注蒸汽开采,蒸汽吞吐采油等方式,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关键词: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探讨前言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解决稠油油藏开发的技术难题,达到稠油开采的技术要求。
稠油热采可以将热的流体注入到地层中,提高稠油的温度,降低了稠油的粘度,达到开采的条件。
也可以在油层内燃烧,形成一个燃烧带,而提高油层的温度,实现对稠油的开发。
为了满足油田生产节能降耗的技术要求,因此,稠油开采过程中,优先采取注入热流体的方式,达到预期的开采效率。
1稠油热采概述稠油具有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
采取化学降粘开采技术措施,应用化学药剂的作用,降低了油流的粘度,同时也会导致油流的化学变化,影响到原油的品质,因此,在优选稠油开采技术措施时,选择最佳热采技术措施,进行蒸汽驱、蒸汽吞吐等采油方式,并不断研究热力采油配套技术措施,节约稠油开发的成本,才能达到预期的开采效率。
2稠油的基本特点2.1稠油中胶质与沥青含量比较高,轻质馏分含量少稠油含有比例极高的胶质组分及沥青,轻质馏分比较少,稠油的黏度和密度在其中胶质组分及沥青质的成分增长的同时也会随之增加。
由此可见,黏度高并且密度高是稠油比较突出的特征,稠油的密度越大,其黏度越高。
2.2稠油对温度非常敏感稠油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增长反而降低。
在ASTM黏度-温度坐标图上做出的黏度-温度曲线,大部分稠油油田的降黏曲线均显现出斜直线状,这也验证了稠油对温度敏感性的一致性。
2.3稠油中含蜡量低。
2.4同一油藏原油性质差异较大。
3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针对稠油对温度极其敏感这一特征,热力采油成为当前稠油开采的主要开采体系。
热力采油能够提升油层的温度,稠油的黏度和流动阻力得到了降低,增加稠油的流动性,实现降黏效果,从而使稠油的采收率变高。
2018年04月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李光林(辽河油田国际事业部,辽宁盘锦124000)摘要: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提供热能,提高油层岩石和流体的温度,从而增大油藏驱油动力,防止油层中的结蜡现象,降低油层流体的黏度,减少油层渗流阻力,达到更好地开采稠油和高凝油的目的。
常用的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主要有注热流体和火烧油层两类方法。
其中注热蒸汽处理油层采油方法根据其采油工艺特点,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动两种方式。
关键词:稠油开采;稠油特点;注蒸汽;热力采油全球稠油储量十分丰富,稠油储量是常规油的三倍以上,占全球石油剩余资源的70%。
全球范围内稠油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中国、前苏联,印尼等地区。
在国内1982年蒸汽吞吐在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首次试验成功,之后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稠油开发技术,自85年起我国陆续建成了辽河、胜利、新疆、河南四个稠油开发基地,开发总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1稠油特点1.1稠油油藏特征[1]油藏埋藏埋深一般在1800米以上,虽埋深在3000米以下的稠油油藏也有,但为数较少。
我国稠油油藏有的为砂砾岩,多数为砂岩,储层胶结疏松,成岩作用低,固结性能差,其沉积类型一般为河流相或河流三角洲相,生产中油井易出砂。
1.2稠油与普通原油的区别(1)稠油中含蜡量少、凝固点低含蜡量的多少是决定原油凝固点高低的主要因素,含蜡量高,则凝固点也高。
稠油含蜡量一般小于10%,其凝固点一般低于20℃。
(2)稠油组分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轻质馏分含量低稠油与轻质油不同之处在于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质含量小。
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一般大于30%~50%,烷烃、芳烃含量则小于60%~50%。
(3)稠油的粘温特点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着温度的增加,稠油粘度迅速下降,世界各地的稠油粘度对温度的曲线几乎是一致的,这就为稠油的热力开采提供了可行条件。
2蒸汽吞吐技术蒸汽吞吐技术又叫周期性注汽或循环注汽方法,是指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高温蒸汽,焖井一段时间,带高温蒸汽跟底层流体彻底进行热量交换后再开井生产的技术。
稠油热采注蒸汽参数优化摘要: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的有效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蒸汽注入量、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焖井时间和蒸汽吞吐周期次数等,对稠油开发以及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稠油热采蒸汽吞吐影响因素一、引言蒸汽吞吐是一种使油井产能提高的有效强化采油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改变油层及流体性质,从而使油层温度、压力和饱和度三者发生综合变化。
蒸汽吞吐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各种油层因素和作业因素。
二、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1.第一周期注汽强度注汽强度即单位油层厚度的周期注汽量。
注入量在整个吞吐阶段对开发效果都有重大影响,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加热半径增大,增产效果变好。
由于吞吐阶段的主要能量来自地层压实作用,周期注入量的大小是实际地层孔隙体积和上覆地层压力来确定的,当注入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增产效果不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吞吐周期增加,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增加,注进的蒸汽大部分热量用来加热近井地带的水,加热半径难以继续扩大,采油越来越少,采水越来越多。
设定一个注汽速度值,在井底干度一定的条件下,分别对第一周期的几个注汽强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从产油指标看,随着注汽强度增加,周期产油量增加。
当注汽强度大于一定值以后,周期产油量增幅变小,曲线趋于平缓。
从油气比指标看,注汽强度为一个值时,油气比最高,注入强度再增加,油气比反而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第一周期注汽强度,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得出。
根据稠油热采开发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注汽强度直接影响到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
在一定范围内,任一周期的产油量与蒸汽注入量成正比。
对于具体的稠油油藏来说,蒸汽注入量有一个最优的范围。
注汽量太小,周期累积产油量低;注入量越大,加热范围越大,原油产量越高。
但注入量过高,使得油井停产作业时间延长,可能造成地层中原油被推向远离井底的地方,导致油汽比下降。
2.注汽速度当蒸汽注入油层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加热半径的扩展,其中蒸汽注入速度的影响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