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知识讲解

责编:薛燕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一些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根据各诸侯国史料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左传》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和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开始把它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表,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左传》篇名,都是后人所加。

齐鲁长勺之战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返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干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威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高清课堂:《曹刿论战》ppt2-10】

知识积累

【高清课堂:《曹刿论战》ppt15-17】

重点实词

1.师:军队。

2.伐.(fá):讨伐,攻打。

3.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4.间.(jiàn):参与。

5.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6.见:拜见。

7.安:有“养”的意思。

8.专,个人专有。

9.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10.徧.(biàn):通“遍”,遍及,普遍。

11.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12.玉帛:玉器和丝织品。

13.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14.信:实情。

15.孚.(fú):为人所信服。

16.福:赐福,保佑。

17.狱:案件。

18.察:明察。

19.情:(以)实情判断。

20.忠:尽力做分内的事。

21.属,一类。

22.鼓: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即击三次鼓;最后一段中“一鼓”指第一次击鼓,“再”指第二次击鼓,“三”指第三次击鼓。

23.败绩:大败。

24.驰:驱车(追赶)。

25.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26.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扶手用。

27.逐:追赶、追击。

28.克:战胜。

29.故:原因,缘故。

30.作:振作。

31.再:第二次。

32.竭:(士气)竭尽。

33.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4.测:估计,推测。

35.伏:埋伏。

36.靡.(mǐ):倒下。

37.长勺.(sháo) 38.曹刿.(guì)

重点虚词

1.乃:副词,于是,就。(乃.入见)

2.弗.(fú):不。(弗.敢专也)

3.既:副词,已经。(既.克,公问其故)

4.于:介词,在。(战于.长勺)

5.何以:即“以何”,凭什么。以:介词,凭,靠。何:表示疑问,什么,怎么。(何以

..战)

6.虽:即使。(虽.不能察)

7.夫.(fú):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夫.战,勇气也/夫.大国)

通假字

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

古今异义

1.间

古义:参与。(又何间.焉)

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2.鄙

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今义:轻视,看不起。

3.牺牲

古义:名词,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牺牲

..玉帛)

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4.忠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之属也)

今义:忠诚。

5.狱

古义:诉讼案件、罪案。(小大之狱.)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6.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可以

..一战)

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7.情

古义:(以)实情判断。(必以情.)

今义:感情。

8.再

古义:第二次。(再.而衰)

今义:又一次。

一词多义

1.故

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所以。(彼竭我盈,故.克之)

2.之

代词,这件事,代“齐师伐我,公将战”这件事。(肉食者谋之.)代词,他,本文中指曹刿。(公与之.乘)

代词,指齐军。(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

助词,“的”。(小大之.狱)

助词,补足音节,无义。(公将鼓之.)

3.以

凭借。(何以.战)

把。(必以.分人)

按照,根据。(必以.情)

4.从

听从。(民弗从.也)

跟随。(战则请从.)

5.其

代词,他的,本文指曹刿的。(其.乡人曰)

代词,代曹刿在打仗时所用的种种做法。(公问其.故)

代词,他们的,本文中指齐军的。(吾视其.辙乱)

6.加

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7.请

请求。(曹刿请.见)

请允许(我)。(战则请.从)

8.间

参与。(又何间.焉)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