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读后感)读《生之爱》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生之喜悦读后感500字《生之喜悦》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故事所感动,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男孩,他患有罕见的疾病,生活在医院里。
然而,尽管面临着病痛和困难,小明却依然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用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面对病痛,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也不放弃对爱的渴望。
在医院里,小明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用彼此的陪伴和支持,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一起享受生命的喜悦。
通过小明的故事,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珍惜。
在小明的身边,有一位叫做护士小芳的女孩,她是小明生命中的一束光芒,用她的温暖和关怀,给小明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小芳不仅是小明的护士,更是他的朋友和知己,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爱和关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它能够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也能够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小芳的形象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对生命中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小明和小芳的故事,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生命的喜悦和温情,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用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享受生命的喜悦。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温情和爱意,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通过阅读《生之喜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价值,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温情的小说,更是一本关于生命的启示录,它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温情和爱意,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生之歌读后感7篇生之歌读后感篇1这是个勇敢的小男孩向小男子汉成长蜕变的故事。
因纽特少年罗素很烦恼,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纽特少年罗素十四岁了,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极为不满,离家出走时有发生。
罗素常常深感苦恼,在与父亲达成默契后,他找到村子里唯一熟知那些古老传统的老人沃格鲁克。
只有沃格鲁克---拥有村里最后一支雪橇犬队的老人,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老人,他有着一双奶白色的眼睛和一肚子古老的故事,他为因纽特人丢弃了祖先的生活习惯而难过,因此他把自己的皮衣、雪橇和狗都送给了罗素,并且鼓励这个少年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他能不能解罗素内心的渴望,知道他想追寻古老的生活方式。
通过与这位盲眼老人的交谈,罗素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生活。
罗素是一个勇敢而倔强的因纽特少年,为追寻心中的梦,他命令自己按照祖先的方式生活:穿上鹿皮大衣和熊皮裤、吃生肉、指挥雪橇犬猎捕驯鹿和小鸟,在冰天雪地中宿营。
对他而言,没有什么能比带着雪橇犬在北极大地上自由驰骋更美妙的事了。
驾驭着雪橇犬,唱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歌谣,在茫茫无际的北极冰原上打猎,历险。
在一个奇怪而有力的梦的指导下,罗素带上一支雪橇犬队,踏上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奇幻冒险之旅。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在阅读过程中,好像你置身于故事情节当中,驱赶着狗,在雪地上拉着雪橇,故事情节匠心独运,主角们似曾相识。
能学到一些生活方式,非常棒。
阅读此书,你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阅读体验,一旦尝试阅读,就再也放不下的好书,这里有你一直在寻找的作品,它的出现充满惊喜。
我们总要长大,不管是增强现实中的力量,还是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都要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谣。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发现,每一次发现,都是一种提升,每一次提升都是一种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需要一些经典的书与我们相伴。
生之歌读后感篇2暑假,我迷上了红色经典系列丛书,如《红岩》,《铁道游击队》,《红军不怕远征难》……几乎天天和她们约会在一个个静谧的下午。
观《生之欲》有感学了个讲人生意义的选修课,第二节刚进教室,发现在放电影。
刚入教室坐定,映入眼帘的镜头是一个暮垂老人在那里如死尸般的在机械的盖着印章(死尸跟机械貌似有点儿重复,但是我觉得这样会更好的表达他当时的那种神态)——慢慢的看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本影片的主人公:一个得胃癌晚期的模范公务员老人渡边。
然后看到我们的渡边先生突然发现他的印章好像出了点问题,就从抽屉里撕了一份文件的封面拿来擦,镜头特意给那个封面一个特写——促进办公室效率方案(当然这是看字幕才知道的,封面上写得貌似是中国繁体字,但还是看不懂),紧接着,一帮中年妇女到政府的土木科咨询因为污水影响要建造公园的事,然后土木科推脱建造公园是公园科的事,中年妇女们到了公园科之后,又被推脱说污水问题应该属于卫生科的事,让她们卫生科,然后接下来一连串的各个部门都以各种奇葩的理由来推卸责任让中年妇女们往其它的部门,最后中年妇女们到了我们的渡边先生所在的科——市民科(哦,我们的渡边先生可是市民科的科长),镜头将中年妇女们在各个科之间的场景进行迅速的切换,以及各个科的那些推脱理由让人有一种无厘头的感觉,加上先前看到的渡边将”促进办公室效率方案“的文件拿来擦印章,我便开始猜想这个影片应该是讽刺政府部门的臃肿的办事效率及其丑恶自私的本质的吧(开始我还不知道影片的名字),那老师为啥放这样的影片,我突然又嘎登一想:晕,不会是走错教室了吧!紧接着,我们的渡边先生由于胃痛医院检查,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胃癌,看到这儿,我就放下心来:嗯,看来我没有走错教室。
渡边先生在得知自己命不远已之后,身影很是落寞,加上无意间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一心觊觎自己的存折和退休金而丝毫不关系自己的生活很让自己痛心,往事浮上心头:渡边先生的妻子很早就已经世了,而自己为了自己的儿子下定决心终生不再娶妻,没想到儿子竟然这样不孝。
渡边先生看着自己已妻子的照片,不禁老泪纵横,这一幕甚是感人。
后来,渡边偶然间遇到了一个自称是“庸俗小说家”的一个很喜感的哥们,在渡边跟他吐露自己命不久矣之后,想让这位哥们帮他想想怎么花掉刚刚提出来的5万块钱来享受生活,然后这哥们就带这渡边各种疯各种玩,玩街边游戏机、歌舞厅,这其中有一节甚是感人,老渡边随着钢琴伴奏声情不自禁的唱起了一首日本江户时代的民歌”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谈恋爱吧。
精心整理
我读《生之歌》有感初一作文400字
我读《生之歌》有感初一作文400字
《生之歌》一书,是杏林子为六十岁大寿的母亲写的,书中百篇精致短文蕴含了许多生命的大道理。
读“生之歌”彷佛有股潺潺清泉流过心中,能抚平心中的焦躁,让人平静下来。
此书共有九十七篇散文,而“春”则是我在这书中最喜欢的其中一篇。
一开头的“我是一个长期卧病在床,足不出户的人。
”点明作者的行动范围,而后段就详细描述作者只能在那丁点地方生活着,屋外的一切也因自己的病而与自己隔绝了。
春天,是大家最喜爱的季节,百花怒放,春光明媚,风景是那么,那么的美。
但作者又看不到,又嗅不到,春天对她来说彷佛就是潮湿的天气,透。
生之喜悦读后感《生之喜悦》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非常感人的小说。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喜悦与挫折。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人生中那些微小而珍贵的瞬间。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名叫李明。
他的生活并不出彩,但却充满了喜悦。
他有一个平凡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温馨的小家。
在他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时刻,但正是这些时刻构成了他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在他和儿子一起玩耍的时候,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喜悦;在他和妻子共度温馨时光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瞬间,也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喜悦。
然而,生活中不免也有挫折和困难。
在小说中,李明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他总是能够从中找到喜悦。
比如,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克服,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种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总会找到生命中的喜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珍惜的,无论是喜悦还是挫折,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生命中的喜悦,同时也要学会从困难和挫折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乐观的态度,学会了从困难中找到喜悦。
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生命中的喜悦,同时也会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生命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生命的喜悦。
生之喜悦读后感300字
《生之喜悦》是一本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的书。
作者通过描写
主人公的成长故事,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坚韧。
读完这本书,
我深深被书中的情感所触动,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困难
和挫折,但她却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的态度。
她用自
己的努力和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是要不断地战
胜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书中,作者也描绘了很多温馨和感人的场景,比如主人公和
家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的力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这
些情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和事物。
通过阅读《生之喜悦》,我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生命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就
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用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总的来说,读完《生之喜悦》,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勇敢、坚强,用心去体验生命的喜悦。
生之痛苦与爱之艰难的读后感篇一生之痛苦与爱之艰难最近读了一本让人深思的书,叫《生之痛苦与爱之艰难》。
这本书啊,真的让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书里描绘的那些人生的痛苦,就好像一把把尖锐的刀,直戳心窝。
我就在想,为啥生活里有这么多让人难受的事儿呢?也许是命运在故意捉弄我们,又也许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了太多麻烦。
就说爱情吧,那简直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
有时候你拼命地跑啊跑,可就是看不到终点线。
你全心全意地付出,可能换来的却是满心的伤痕。
这到底是为啥呢?难道爱一个人就这么难吗?我觉得吧,生活中的痛苦就像路上的绊脚石,一不小心就会把你绊倒。
可你要是能勇敢地跨过去,说不定前面就是一片光明。
但话说回来,跨过去哪有那么容易啊!有时候我自己遇到点小挫折,都觉得天都要塌了,还谈什么跨越那些巨大的痛苦呢?爱也是一样,你为对方掏心掏肺,可能人家根本不领情。
这难道不可悲吗?难道真心就这么容易被辜负吗?可是,就算爱这么艰难,我们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到底是傻还是勇敢呢?这本书让我又困惑又感慨,我不停地问自己,生活为啥要这样折磨我们?难道就不能让我们轻松点吗?不过,也许正是这些痛苦和艰难,才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幸福和爱吧。
你们说呢?篇二生之痛苦与爱之艰难读了《生之痛苦与爱之艰难》,我这心里头乱糟糟的,跟缠了一团乱麻似的。
你说这人生,咋就有那么多痛苦呢?就好像老天爷专门跟咱过不去似的。
有时候辛辛苦苦打拼一场,结果啥也没捞着,这不是让人崩溃吗?我就在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也许是吧,可我偏不信命!凭啥我就得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再说说这爱,哎呀,简直是让人头疼。
喜欢一个人,为他(她)付出一切,可人家说不定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这不是让人寒心吗?我就问了,爱情难道不应该是相互的吗?凭啥我就得单方面付出还不落好?不过呢,反过来想想,要是生活一帆风顺,爱情甜甜蜜蜜,那还有啥意思?也许正是这些痛苦和艰难,才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珍惜。
读阿尔贝加缪短篇小说生之爱有感
读阿尔贝加缪短篇小说生之爱有感
生命的个体是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人也因此显得纷繁复杂。
加缪以诗人锐利的目光,在孤独中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两种状态是:一种在咖啡馆里充满的存在,一种在修道院里充满精神的存在,并引领我们思考这些。
在昏暗的咖啡馆里,为观察人群,加缪选择了一个角落。
低矮的咖啡馆被酒气、喊叫、音乐和跺脚声塞满了。
喧闹的人群、搔首弄姿的跳舞女郎爆发出动物性的激情的.生命。
生命如此的旺盛,同时从精神层面上看,又如此被摧残着、被无谓的消耗着。
这些让加缪感到一切都被放在表层上的生命,没有任何精神和思考,却让人激动、困惑难以忘却而又厌恶。
在修道院里,加缪体会到了存在的另一种纯粹精神。
宁静而自然,又充满了飞升的欲望,人们在修道院中体会到精神的激动。
但是对于加缪来说,扭结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两种矛盾的生存状态都是真实的。
正像加缪在两种状态中都体会到了激情,但是同时又想到了逃离。
生活是矛盾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到给人的还是绝望,但是正如加缪所相信的那样:“我对生活的全部爱就在于此”,“就像在巴马的小咖啡馆和旧金山的修道院度过的激动时刻那样,我静止而紧张,没有力量反抗要把世界放在我双手中的巨大激情”。
正是对生命的热爱,使得所有可以勇敢地面对这世界上一切矛盾而又荒谬的东西以及绝
望的东西的人和作者,生活便也将和西弗斯一样坚强。
生之喜悦读后感450字
《生之喜悦》是一本充满温暖和力量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和奇迹。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和感恩。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面对生命的困境时是如何坚强和乐观的。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要被困难击倒。
在生命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和感恩。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生命,还是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态。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刻,对生命怀有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也要用爱和善待。
在读完《生之喜悦》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奇迹,都应该珍惜和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强和乐观地面对,
相信生命中总会有希望和美好。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爱和感恩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一切,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用爱和善待每一个生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美好。
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感恩和爱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之喜悦。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也让我对待生命和他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我会将这些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用爱和感恩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一切,珍惜和感恩每一个生命,让生命充满喜悦和温暖。
爱生有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亘古不变的师德规范要求中,道理很简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什么是师爱,师爱究竟如何构建,是我们平时很少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于师爱,学者们有许多论述。
最近我读了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得到不少新的启示。
他是这样将不同的爱加以区别并分析爱的历程的:首先,他谈到母爱,认为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对无依无靠者的爱。
孩子获得母爱不需要其他条件,只要是她的孩子。
母爱无私而伟大,人们称母爱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是安宁、是无忧无虑。
但母爱的无条件也有消极意义,孩子可能因此无所作为,从而推动自己的主体性。
其次,他分析了父爱,认为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父亲讲,我爱你是因为你尽了义务。
父爱与母爱不同,母爱是存在的爱,父爱是应得的爱,代表理性的爱。
这就迫使孩子为了获得它而更加努力,这就有利于主体的发展。
再次,他分析了爱的第三发展阶段--自爱。
经过母爱、父爱之后,人成熟起来,使自己既成为自己的母亲又成为自己的父亲,扬弃了父爱和母爱,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具母爱施爱的本性,又具父爱获爱的能力,有了自我尊重、热爱和对人尊重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良心。
弗洛姆把爱的发展历程表述为:接受母爱--寻找父爱--表现自爱的过程。
他认为,作为教师,这三种爱是凝聚在自己整体人格中的,并指出:会爱孩子的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它零售给孩子,在零售中体现出教育目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艺术。
那么,教师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呢?首先,教师要像母爱那样无条件,对任何一个学生,不管其长相、个性、家庭背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如何,都给予爱护。
教师爱学生应是无条件的给予,认识到“我爱学生无条件,只因为他是我的学生”。
这种师爱会使学生感到母性的温暖,他失败时可从母亲怀抱中得到支撑,焦虑时可得到勇气,成功时可获得鼓励。
学生在“母爱”中不必胆战心惊,而可以毫无顾忌地表现自我,从而为班级创设家园的气氛。
其次,教师在广博母爱的基础上又扮演着父爱的角色。
读《生之爱》有感
生命的个体是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人也因此显得纷繁复杂。
加缪以诗人锐利的目光,在孤独中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两种状态是:一种在咖啡馆里充满肉欲的存在,一种在修道院里充满精神的存在,并引领我们思考这些。
在昏暗的咖啡馆里,为观察人群,加缪选择了一个角落。
低矮的咖啡馆被酒气、喊叫、音乐和跺脚声塞满了。
喧闹的人群、搔首弄姿的跳舞女郎爆发出动物性的激情的生命。
生命如此的旺盛,同时从精神层面上看,又如此被摧残着、被无谓的消耗着。
这些让加缪感到一切都被放在表层上的生命,没有任何精神和思考,却让人激动、困惑难以忘却而又厌恶。
在修道院里,加缪体会到了存在的另一种纯粹精神。
宁静而自然,又充满了飞升的欲望,人们在修道院中体会到精神的激动。
但是对于加缪来说,扭结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两种矛盾的生存状态都是真实的。
正像加缪在两种状态中都体会到了激情,但是同时又想到了逃离。
生活是矛盾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到给人的还是绝望,但是正如加缪所相信的那样:“我对生活的全部爱就在于此”,“就像在巴马的小咖啡馆和旧金山的修道院度过的激动时刻那样,我静止而紧张,没有力量反抗要把世界放在我双手中的巨大激情”。
正是对生命的热爱,使得所有可以勇敢地面对这世界上一切矛盾而又荒谬的东西以及绝望的东西的人和作者,生活便也将和西弗斯一样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