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德江一小六年级数学终端模拟测试卷(2)
- 格式:doc
- 大小:93.10 KB
- 文档页数:2
2015年春德江一小六年级数学终端模拟测试卷(五)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吕文平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1. 七十亿五千零六万四千写作( ),这个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记作( )。
2. 一本书的最后两页的页码和是367,这本书有( )页。
3. 找规律填得数。
21,65,1211,2019,( ), 4241 。
4. 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七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
如果从一层走到四层要48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七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5. 甲的43等于乙的53,甲就相当于乙的( )。
6.小明做一道加法试题时,把个位上5看作9,把十位上8看作3,结果和是123,那么正确答案是( )。
7. 汽车从A 城到B 城共用2天时间,第一天行了全程的53多90千米,第二天行了全程的31。
A 、B 两城相距( )千米。
8. 一个池塘要种睡莲,睡莲每天成一倍生长,已知30天能长满全池,( )天能长满半池。
9. 将71化为小数,小数点后第100个数字是( )。
10.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3a,还剩下97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共有( )页。
11.有一个分数,将它的分母加上2,得到97;如果将它的分母加上3,则得到43。
那么原来的这个分数是( )。
12. 有一个数,它既是45的因数,又是45的倍数,这个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4分)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这两个数都是2、3、5的倍数。
( )2.123、153、183中只有一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3. 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4. 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厘米。
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一小六年级数学终端模拟考试卷(3)解析(六年级)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2分)(2011•秀屿区)2010年“十一”黄金周,我市共接待游客466000人次,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十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4000000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答案】46.6,2亿元【解析】试题分析:把466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从个位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添上一个“万”字;将194000000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根据此数千万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同时添上一个“亿”字即可.解:466000=46.6万,194000000元≈2亿元;故答案为:46.6,2亿元.点评:此题考查了:①整数的改写,②运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值.注意改写时数的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应用“≈”连接.【题文】(2分)(2007•云梦县)时= 时分 2400毫升= 升.【答案】3,24,2.4【解析】试题分析:把3时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3时,把时换算成分数,用乘进率60;把2400毫升换算成升数,用2400除以进率1000.解:时=3时24分;2400毫升=2.4升.故答案为:3,24,2.4.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单位间的进率.【题文】(2分)(2007•江阴市)0.56是由5个和6个组成的;也可以看作是由个组成的.【答案】0.1,0.01,56【解析】试题分析:0.56中的5在十分位上,6在百分位上,利用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填空即可.解:0.56中的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0.1,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也可看作是56个(或0.01).故答案为:0.1,0.01,56.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要分清在什么数位上.(2007•江阴市)0.125=5:= %== ÷.【题文】(2分)【答案】40,12.5,10,1,8【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0.125,0.125可化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125可化成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10可化成;0.1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可化成12.5%;用分子1做比的前项,分母8做比的后项转化成比1:8,1:8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5可化成5:40;也可以用分子1做被除数,分母8做除数可转化成除法算式1÷8;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0.125=5:40=12.5%==1÷8.故答案为:40,12.5,10,1,8.点评:此题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题文】(2分)(2007•江阴市)30米比米长;千克比20千克重20%.【答案】24,24【解析】试题分析:(1)的单位“1”是要求的结果,30米是单位“1”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决问题;(2)20%的单位“1”是20千克,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决问题.解:(1)30÷(1+),=30,=30×,=24(米);答:30米比24米长.(2)20+20×20%,=20+4,=24(千克);答:24千克比20千克重20%.故答案为:24,24.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除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题文】(2分)(201l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带分数、奇数、质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题文】(2分)(2007•江阴市)把1.2米:80厘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3、2;1.5【解析】试题分析:(1)先把1.2米化为120厘米,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2)先把1.2米化为120厘米,再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解:(1)1.2米:80厘米,=120厘米:80厘米,=120:80,=(120÷40):(80÷40),=3:2;(2)1.2米:80厘米,=120厘米:80厘米,=120÷80,=1.5;故答案为:3、2;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注意不论是化简比还是求比值,比的两项的单位要统一;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题文】(2分)(2013•宜昌)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如图所示几何图形,阴影部分周长是厘米.【答案】答:阴影部分周长是16厘米【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因为下边是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的图形,所以BF=AB,CF=AC,所以,CF+BD+BF+CD=(3+5)×2=16(厘米).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5)×2=16(厘米).答:阴影部分周长是16厘米.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可以亲自动手折一折,很容易得出结果.【题文】(2分)(2008•金坛市)如图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86【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以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为半径的圆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已知,从而可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20×20﹣3.14×,=400﹣3.14×100,=400﹣314,=86(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6.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白阴影部分的面积需要通过拼凑直接求出.【题文】(2分)(2007•江阴市)a和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答案】1;a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为质数,故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从而易求答案.解:a、b为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1,所以a、b的最小公倍数为ab.故答案为1;ab.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相邻两个自然数互为质数的知识点,由此可以解决.【题文】(2分)(2012•威宁县)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第五段占全长的,长米.【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绳子的长度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则每份占全长的1÷7=,所以第五段占全长的,长为5×=米.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第五段占全长的:,长为:5×=(米).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是求第五段占全长的分率,而不是其中的五段占全长的分率.【题文】(2分)(2007•江阴市)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0,差与减数比是1:4,减数是.【答案】4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20”,又因为在减法里“减数+差=被减数”,所以可分别求出减数与差的和以及被减数的数值,又已知差与减数的比,由此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得减数即可.解:被减数(差加减数):120÷2=60,减数与差的总份数:1+4=5(份),减数:60×=48;故答案为:48.点评:此题重在根据被减数=减数+差,求出减数与差的和以及被减数的数值,再由减数与差的比,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得减数.【题文】(1分)(2007•江阴市)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由此解答.解:根据合数的意义,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所以这种说法是对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合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能据此解决有关的问题.【题文】(1分)(2011•淮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判断即可.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正方形、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题文】(1分)(2007•江阴市)学校植树102棵,全部成活,那么这些树的成活率是102%..【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成活率,成活率是指活的棵数占植树的总棵数的百分之几,成活率=成活的棵数除以植树的总棵数×100%,就此计算即可.解:×100%=100%,答:成活率100%,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成活率的计算方法,成活率=成活的棵数除以植树的总棵数×100%,解题的时候不要被表面数字困惑.【题文】(1分)(2007•江阴市)全班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成反比例..(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中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全班人数一定,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一定,不是“比值”或“乘积”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由此即可判断.解:因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全班人数一定,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对应的“和”一定,不是“比值”或“乘积”一定,所以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不成反比例;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利用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关键是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符合=k (一定),就成正比例,符合xy=k(一定),则成反比例.【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一年有12个月分为4个季度,一个季度3个月,第一季度有:1、2、3月,要求第一季度有多少天,只要知道第一季度的三个月各有多少天即可,1月和3月是大月有31天,二月是个特殊月,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因此还要判定的一下2008是闰年还是平年,然后把各月天数加起来即可.解:2008是4的倍数,2008年是闰年,二月有29天,所以2008年的第一季度有:31×2+29=91天;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判断闰年的办法:是4的倍数的年份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年份就是平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题文】(1分)(2007•江阴市)一个圆锥和圆柱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那么这个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3倍..【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圆柱的底面积×高=圆锥的底面积×高×,已知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那么由此可求得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几分之几.解:由题意得:圆柱的底面积×高=圆锥的底面积×高×;已知它们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高=圆锥的高×,即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是考查圆柱、圆锥的关系,在等底等体积的情况下,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题文】(1分)(2007•江阴市)在,,,中,有()个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A.1B.2C.3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先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为最简分数,然后运用规律找出即可.解:(1)的分母24除了有质因数2外,还有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2)化为最简分数是,5只含有质因数5,所以可以化成有限小数;(3)的分母7含有质因数7,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的分母16只含有质因数2,所以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所以和这两个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故选:B.点评:此题关键是知道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不用计算,按规律求解.【题文】(1分)(2007•江阴市)估算7.098×2.935,应选()较合适.A.8×2B.7×2C.7×3D.8×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算式7.098×2.935中,由于7.098比较接近于整数7,2.935比较接近于整数3,为了使做算结果尽量按近于精确值,所以估算7.098×2.935时,按7×3做算比较合适.解:由于7.098比较接近于整数7,2.935比较接近于整数3,所以估算7.098×2.935时,按7×3做算比较合适.故选:C.点评:取近似值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去尾法,取整法,进一法等,在估算时,要根据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题文】(1分)(2007•闽侯县)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成的角是()A.100°B.105°C.1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副三角尺中有这样几种角,30°、45°、60°、90°,由此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解:A,由一副三角板中四种角的度数拼不成100°的角;B,45°+60°=105°,所以由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105°的角;C,由一副三角板中四种角的度数拼不成110°的角;故选:B.点评:抓住一副三角板中四种角的度数的特点即可解决问题.【题文】(1分)(2008•资中县)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到圆柱形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柱体展开图的特点可知,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由此特点可以解决问题.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可以做出无数条高,并且这些高都相等,而且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只有长方形沿直线旋转一周才能得到圆柱体,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展开图的特征.【题文】(1分)(2007•江阴市)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32B.60C.80D.4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可知:8厘米的高对应的底边是6厘米,于是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解.解:6×8=48(平方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确定出已知高所对应的底边.【题文】(5分)(2007•江阴市)直接写出得数.402﹣139= 0.48÷0.3= 2.5×40= 3.7×1000=×(15+)= 684+198= 12×1%=×=7÷19=×9÷=【答案】402﹣139=263, 0.48÷0.3=1.6, 2.5×40=100, 3.7×1000=3700,×(15+)=5, 684+198=882, 12×1%=0.12,×=,7÷19=,×9÷=9.【解析】试题分析:402﹣139,684+198运用凑整法简算;×(1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9÷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其它题目根据运算法则直接求解.解:402﹣139=263, 0.48÷0.3=1.6, 2.5×40=100, 3.7×1000=3700,×(15+)=5, 684+198=882, 12×1%=0.12,×=,7÷19=,×9÷=9.点评:本题属于简单的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简算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题文】(18分)(2007•江阴市)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3618÷18﹣145)×20 6÷﹣÷6÷[×(+)]125×25×32 3.5×9.8+3.5×0.2×﹣÷13.【答案】(3618÷18﹣145)×20,=(201﹣145)×20,=56×20,=1120;6÷﹣÷6,=6×﹣×,=10﹣,=9;÷[×(+)],=÷[×],=÷,=×,=;125×25×32,=125×25×(4×8),=(125×8)×(25×4),=1000×100,=100000;3.5×9.8+3.5×0.2,=3.5×(9.8+0.2),=3.5×10,=35;×﹣÷13,=×﹣×,=(﹣)×,=×,=.【解析】试题分析:(3618÷18﹣145)×20,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乘法;6÷﹣÷6,先计算除法,最后计算减法;÷[×(+)],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的乘法,最后计算除法;125×25×32,把32看作4×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3.5×9.8+3.5×0.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1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解:(3618÷18﹣145)×20,=(201﹣145l=1000×100,=100000;3.5×9.8+3.5×0.2,=3.5×(9.8+0.2),=3.5×10,=35;×﹣÷13,=×﹣×,=(﹣)×,=×,=.点评: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能简算的要进行简便计算.【题文】(6分)(2007•江阴市)求未知数χ的值14×3+7x=56=.【答案】(1)x=2;(2)x=0.24.【解析】试题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42,再同时除以7求解,(2)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5求解.解:(1)14×3+7x=56,42+7x﹣42=56﹣42,7x÷7=14÷7,x=2;(2),25x=0.75×8,25x÷25=6÷25,x=0.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题文】(3分)(2003•常州)下图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1)请你在这个方格中画出一个底是高2倍的平行四边形.(2)请你再画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至少画两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使平行四边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3厘米,所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就是符合要求的平行四边形.(2)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确定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从而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解:(1)平行四边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3厘米,所画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2)三角形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则其底和高为4厘米和3厘米或者6厘米和2厘米,于是画出的三角形如下图所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值,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题文】(3分)(2007•江阴市)小红读一本故事书,前5天每天读18页,后9天共读210页才把这本书读完,小红平均每天读书多少页?【答案】答:小红平均每天读书21.43页【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平均每天看到页数×看的天数=看书的总页数”求出前五天共看了多少页,进而根据“前五天看到页数+后9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然后根据“这本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进行解答.解:(18×5+210)÷(5+9),=300÷14,≈21.43(页);答:小红平均每天读书21.43页.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天数和看的页数之间的关系求出前五天共看了多少页,进而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然后根据这本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和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题文】(3分)(2007•江阴市)食堂有大米840千克,大米和面粉的重量比是5:2,面粉有多少千克?.【答案】840÷【解析】试题分析:大米和面粉的重量比是5:2,换句话说是大米占面粉的,再根据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要用除法求出即可.解:840÷;故答案为:840÷.点评:此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大米的重量除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出即可.【题文】(3分)(2007•江阴市)一根铁丝长5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又用去米,这根铁丝被用去多少米?.【答案】答:这根铁丝被用去1米【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用去它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又用去米,根据加法的意义,将两次用的米数相加即得这根铁丝被用去多少米.解:5×+=+,=1(米);答:这根铁丝被用去1米.故答案为:1米.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一次用去的是占总数的分率,第二次用去的是表示具体的数量.【题文】(3分)(2007•江阴市)菜场有黄瓜250千克,黄瓜的重量比西红柿少.菜场有西红柿多少千克?【答案】答:菜场有西红柿300千克【解析】试题分析:把西红柿的重量看作单位“1”,由题意可知:西红柿重量的(1﹣)是250千克,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解:250÷(1﹣),=250÷,=250×,=300(千克);答:菜场有西红柿300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题文】(3分)(2007•江阴市)用10千克的黄豆可以榨油1.3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32.5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用比例知识解答)【答案】答:要榨32.5千克油需要黄豆250千克【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每千克黄豆的榨油量是一定的,则黄豆的重量和榨油的量的比值是一定的,即黄豆的重量和榨油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设要榨32.5千克油需要黄豆x千克,10:1.3=x:32.5,1.3x=32.5×10,1.3x=325,x=250;答:要榨32.5千克油需要黄豆250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每千克黄豆的榨油量是一定的,则黄豆的重量和榨油的量成正比例.【题文】(4分)(2007•江阴市)新华机床厂要加工一批机床,原计划每天加工80台,12天完成,由于技术革新,实际每天多加工40台,实际用多少天完成了任务?【答案】答:实际用8天完成任务【解析】试题分析:先用计划每天生产的台数乘计划的天数求出这批机床的总台数,然后再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台数,用总台数除以实际每天生产的台数就是实际要用的天数.解:(80×12)÷(80+40),=960÷120,=8(天);答:实际用8天完成任务.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工作总量,然后用工作总量除以实际的工作效率即可求解.【题文】(4分)(2007•江阴市)快车和慢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1.4小时后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53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答案】答: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137.2千米【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两车每小时的速度和是53+45=98(千米),那么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解答即可.解:(53+45)×1.4,=98×1.4,=137.2(千米);答: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137.2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题文】(10分)(2008•大同)妈妈的茶杯,这样放在桌上.(如图)(1)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2)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的,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长至少有多少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3)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答: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28.26平方厘米.(2)答:这条装饰带的长是18.84厘米.(3)答: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423.9立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1)求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就是求圆柱体茶杯底面的面积,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2)要求这条装饰带的长,就是求圆柱的底面周长;(3)求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根据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答即可.解:(1)3.14×(6÷2)2,=3.14×32,=3.14×9,=28.26(平方厘米);答: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28.26平方厘米.(2)这条装饰带的长:3.14×6=18.84(厘米);答:这条装饰带的长是18.84厘米.(3)28.26×15=423.9(立方厘米);答: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423.9立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的底面积、底面周长以及体积计算公式的运用情况.。
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一小六年级数学终端模拟考试卷(2)解析(六年级)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6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750毫升= 升;6.2公顷= 平方米;8.09立方分米= 升毫升;1.2小时= 小时分.【答案】0.75,62000,8,90,1,12【解析】试题分析:(1)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2)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3)8.09立方分米看作8立方分米与0.09立方分米之和,立方分米与升是同一级单位,二者互化数值不变,把0.09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化成90毫升.(4)1.2小时看作1小时与0.2小时之和,把0.2小时乘进率60化成12分.解:(1)50毫升=0.75升;(2)6.2公顷=62000平方米;(3)8.09立方分米=8升90毫升;(4)1.2小时=1小时12分.故答案为:0.75,62000,8,90,1,12.点评:本题是考查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时间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题文】(5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20=5:=0.2== %【答案】4,25,,20【解析】试题分析:把0.2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4就是4:20;都乘5就是5:25;把0.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20%.解:4:20=5:25=0.2==20%.故答案为:4,25,,2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2,根据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即可解答.【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的分数单位是,至少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能成为假分数.【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在分数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假分数≥1.所以分母为5的最小假分数为,至少再加上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能成为假分数.解:的分数单位是,﹣=,所以至少再加上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能成为假分数.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把线段比例尺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答案】1:25000000【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0千米,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将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解: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0千米,且250千米=25000000厘米则1厘米:25000000厘米=1:25000000故答案为:1:250000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以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题文】(2分)(2012•西峡县)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5.8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答案】45.804,45.795【解析】试题分析:(1)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5.80,这个数最大是千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有;1、2、3、4其中最大的是4,据此写出;(2)最小是千分位上的数进一,近一的数有;5、6、7、8、9,其中5是最小的,千分位进一,百分位原来是10﹣1=9,百分位再进一,十分位原来是8﹣1=9,据此写出.解:(1)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5.80,这个数最大是:45.804;(2)最小是:45.795;故答案为:45.804,45.79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这个数最大是千分位上的数舍去,最小是千分位上的数进一,掌握连续进一.【题文】(2分)(2012•西峡县)从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答案】条形,扇形【解析】试题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根据条形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从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故答案为:条形,扇形.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题文】(2分)(2012•西峡县)若5a=3b(a、b均不为0)那么b:a= :.【答案】5、3【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写出原比例,问题得解.解:因为5a=3b,则b:a=5:3;故答案为:5、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用.【题文】(2分)(2012•麻章区)把一张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卷成一个最大的最大圆柱形纸筒.它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答案】40、40【解析】试题分析: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已知,从而问题得解.解: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这个最大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即都等于40厘米;故填:40、40.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走同一段路,甲要2小时,乙要3小时,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答案】3,2【解析】试题分析:把这段路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甲和乙的速度,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解答.解:①(1÷2):(1÷3)=:=(×6):(×6)=3:2答: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比是3:2.故答案为:3,2.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题文】(2分)(2012•西峡县)摆马小学六年级(1)班10位同学跳远成绩如表:姓名张兴陈东黄文李军钟强刘娟王升冯明黄琪刘华成绩/m 3.2 3.5 2.8 3.5 2.4 3.5 3.2 3.0 3.52.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又是.【答案】3.2,3.5【解析】试题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的数叫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这组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个,那么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解: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4,2.6,2.8,3.0,3.2,3.2,3.5,3.5,3.5,3.5,中位数为:(3.2+3.2)÷2=3.2,众数为:3.5,故答案为:3.2,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五(1)班有50人,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率是;优秀率达到60%,优秀人数有人.【答案】96%,30【解析】试题分析:求及格率,根据:及格率=×100%,进行解答即可;求优秀的人数,把五(1)班参加考试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50的60%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及格率:×100%=96%;优秀的人数:50×60%=30(人);答:及格率是96%,优秀率达到60%,优秀人数有30人.故答案为:96%,30.点评:明确及格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答案】4、8【解析】试题分析:由正方体的特征可知:正方体有12条棱长,且每条棱长都相等,再据“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即可求出这个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面一个面的面积和体积.解:正方体的棱长:24÷12=2(厘米),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2×2=4(平方厘米)体积:2×2×2=4×2=8(立方厘米)答: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体积是8立方厘米.故答案为:4、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面积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依据正方体的特征先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进而逐步求解.【题文】(2分)(2011•清原县)A=2×3×5,B=3×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答案】15,90【解析】试题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它们独有的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解:A=2×3×5,B=3×3×5,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最小公倍数是2×3×3×5=90.故答案为15,90.点评:此题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20倍.(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可知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0倍,据此解答即可.解: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把两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2平方米.(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2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答.解: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2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即减少:1×1×2=2(平方米);故答案为:√.点评:抓住两个正方体拼组长方体的方法,得出表面积中,正方体的面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根据直径的定义可知,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的说法是错误的,它缺少了“通过圆心”这个条件.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故答案为:×.点评:熟练掌握直径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文】(1分)(2011•商州区)x、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若3x=5y,则x、y成反比例..(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因为3x=5y,所以x÷y=(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x、y成正比例,不成反比例;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题文】(1分)(2014•芜湖县)李师傅做100个零件,合格率是95%,如果再做2个合格零件,那么合格率就达到了97%..(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先用“100×95%”求出原来合格零件的个数,进而求出后来合格零件个数和零件总个数,进而根据公式:×100%;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100×95%+2)÷(100+2)×100%,=97÷102×100%,≈0.951×100%,=95.1%.答:合格率是95.1%.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题文】(1分)(2012•西峡县)在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A.2.00B.200C.0.05【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进而选择即可.解: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2.00的去掉0,该数的大小不变;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性质.【题文】(1分)(2012•西峡县)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A.1:20B.20:21C.1: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要求盐和盐水的比,必须知道求盐和盐水的重量,盐水的重量=盐+水=5+100=105(克),根据盐:盐水=5:105,再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解:盐水的重量:5+100=105(克),盐:盐水=5:105,=1:21.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主要要先求出盐水的重量,并且要前后项的单位一致,再化成最简整数比.【题文】(1分)(2012•西峡县)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80B.40C.6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也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由此列式解答.解:8×8=64(平方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直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题文】(1分)(2012•天柱县)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题文】(1分)(2012•湛河区)在任意的37个人中,至少有()人的属相相同.A.2B.4C.6【答案】B试题分析:把12个属相看做12个抽屉,37人看做37个元素,利用抽屉原理最差情况:要使属相相同的人数最少,只要使每个抽屉的元素数尽量平均即可解答.解:37÷12=3…1,3+1=4(人);答:至少有4人的属相相同.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本体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米.A. B. C.【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多少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即可.解:7÷8=(米)答:每段是米;故选:C.点评:明确除法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如果用□表示一个立方体,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解:从正前方观察,应看到下层一行有三个立方体,且中间的为三个立方体叠加;上层中间有两个立方体叠加;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那么()A.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3倍B.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C.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据此解答.解:如果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题文】(1分)(2014•芜湖县)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A.330° B.300° C.150° D.12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了一周,即360度,时针转过一个大格,即30度,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之差就很容易算出来了.解:360°﹣30°=330°;答: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33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钟面上的知识,即在钟面上,分针或时针转动一圈是360度,转动一个小格是6度,转动一个大格是30度.【题文】(1分)(2012•平凉)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商品的原价是1,先把原价看成单位“1”,提价20%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20%,由此用乘法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提价后的1+20%,再用乘法求出现价,然后现价和原价比较即可判断.解:设商品的原价是1,现价是:1×(1+20%)×(1﹣20%),=1×120%×80%,=0.96;0.96<1,现价比原价降低了;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对两个不同单位“1”的理解,进一步发现比单位“1”多或少百分之几,由此解决问题.【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直接写出得数.10×85%=8.1÷0.03=3﹣=200×3.6=217﹣18= 134﹣18= 1.5×4= 7.45+8.55=【答案】10×85%=8.5 8.1÷0.03=270 3﹣=2 200×3.6=720217﹣18=199 134﹣18=116 1.5×4=6 7.45+8.55=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乘法、小数除法、整数乘法、整数减法及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解:10×85%=8.58.1÷0.03=2703﹣=2200×3.6=720217﹣18=199 134﹣18=116 1.5×4=6 7.45+8.55=16点评:明确小数乘法、小数除法、整数乘法、整数减法及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文】(6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解方程、解比例.x+0.5x=1.62; 4x:6=3:8; 2:7=16:x.【答案】①x=1.8②x=③x=56【解析】试题分析:①原式变形为0.4x+0.5x=1.62,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变形为0.9x=1.62,最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9即可得解;②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原式变形为32x=18,然后两边同时除以32即可得解;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原式变形为2x=112,然后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得解.解:①x+0.5x=1.62原式变形为0.4x+0.5x=1.620.9x=1.620.9x÷0.9=1.62÷0.9x=1.8②4x:6=3:84x×8=6×332x=1832x÷32=18÷32x=③2:7=16:x2x=7×162x=1122x÷2=112÷2l【答案】(1)370;(2)2086;(3)7;(4)2;(5)﹣;(6)24.【解析】试题分析:(1)(5)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3)(4)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1)3.7×99+3.7=3.7×(99+1)=3.7×100=370;(2)144÷24+104×20=6+2080=2086;(3)5.93+0.64+0.07+0.36=(l点评:混合运算的关键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适当利用运算定律简算.【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下面是一个病人的提问记录折线图.(1)护士每隔小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2)该病人这几天的最高体温是摄氏度,最低体温是摄氏度,相差摄氏度.【答案】(1)6;(2)39.5,36.8,2.7【解析】试题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折线图中最高的点表示温度最高,最低的点表示温度最低;则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解:(1)12﹣6=6(小时),答: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39.5﹣36.8=2.7(摄氏度)故答案为:(1)6;(2)39.5,36.8,2.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200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存期利率(%)三个月 3.33半年 3.78一年 4.14两年 4.68三年 5.40【答案】答:一年后我可以取回5175.95元【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用5000×4.14%×1×(1﹣15%)求出税后利息,再加上本金即可.解:5000×4.14%×1×(1﹣15%)+5000=207×0.85+5000=175.95+5000=5175.95(元)答:一年后我可以取回5175.95元.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息的计算方法,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进行计算,别忘记扣除利息税.【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小太阳服装厂生产一批儿童服装,计划每小时生产120套,25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生产80套,实际多少小时完成?【答案】答:实际15小时完成【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生产儿童服装总套数,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即可解答.解:120×25÷(120+80)=3000÷200=15(小时),答:实际15小时完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题文】(4分)(2012•西峡县)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1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头两小时行驶了68千米,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答案】答:5小时可以到达乙地【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解:设x小时可以到达乙地;68:2=170:x,68x=170×2,x=,x=5;答:5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及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先判断哪两种量成何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题文】(4分)(2013•浙江)王大妈家的柜式空调长0.4米,宽0.2米,高1.7米,为了防灰尘,王大妈准备用布做一只l=2.32(平方米);答:做这只套子至少需用2.32平方米的布.点评:这是一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从而列式解答即可.【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甲乙挖一个山洞,甲队单独挖了全长的30%后,乙队接着单独挖,乙队挖了210千米时,剩下路程正好是挖好的路程,这条山洞全长有多少千米?【答案】答:这条山洞全长有105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把这条山洞全长看作单位“1”,剩下路程正好是挖好的路程,即挖好的路程分率为50%,则210千米对应的分率为50%﹣30%,运用除法即可求出这条山洞的全长.解:210÷(50%﹣30%)=210÷20%=1050(千米)答:这条山洞全长有1050千米.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求出210千米对应的分率,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题文】(5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有一批零件,原计划按8:5分配给师徒两人加工.实际师傅加工了1600个,超过分配任务的25%,徒弟因有事只完成分配任务的60%,徒弟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答案】答:徒弟实际加工零件480个【解析】试题分析:先把计划分配给师傅的数量看成单位“1”,它的(1+25%)对应的数量是1600个,由此用除法求出师傅分配到的个数;再根据计划分配给师傅的数量与徒弟的数量比是8:5,求出徒弟计划分配的数量;再把徒弟计划分配的数量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60%,就是徒弟实际加工的个数.解:1600÷(1+25%)=1600÷125%=1280(个);1280×5÷8=6400÷8=800(个)800×60%=480(个)答:徒弟实际加工零件480个.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
2015年小学数学升学模拟试卷(1)亲爱的同学们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本领,这儿将为你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请你考试中耐心审题、用心思考、精心作答、细心检查。
相信你一定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第一部分:加深理解,打好基础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0%)1.把(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9567.8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把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6次,每段占全长的( )( ) ,每段长( )米。
如果锯成两段需2分钟,锯成6段共需( )分钟。
3.观察与思考:(1)算式中的 □和△各代表一个数。
已知:(△+□)×0.3=4.2, □÷0.4=12。
那么,△ =( ), □ =( )。
(2)观察右图,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一个字母,使等式成立。
前面面积( ) = 上面面积( )4.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 统计图。
请看图填空。
① 甲、乙合作这项工程,( )天可以完成。
② 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还需要( )天完成。
5.a =2×3×m ,b =3×5×m (m 是自然数且m ≠0),如果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21,则m 是(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 。
6.把一条绳子分别等分折成5股和6股,如果折成5股比折成6股长20厘米,那么这根绳子的长度是( )米。
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甲:乙=2:3,乙:丙=4:5,乙数( )。
8.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三位,所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少34.65,原数是( )。
9.以“万”为单位,准确数5万与近似数5万比较最多相差( )。
10.小明新买一瓶净量45立方厘米的牙膏,牙膏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abc祝你考出 好成绩! 姓名: 毕业学校: 联系电话: 成绩: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6毫米。
他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0毫米。
2015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题附答案2015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题一、轻松完成下列试题(本大题共26分)1、直接写得数:(共10分,每小题1分)1.2+8=9.24×3=121.1-0.11=0.994+3)×24=16811-78=-671÷2×3=1.52÷1/5=1012.5×8=100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共12分,每小题2分)4296-1296÷12+812=51167×18+7÷5=127.4解方程:x/4+1/2=9/6x=2x-25%x=12.6x=16.8二、填空。
(本大题共18分,每小题1.5分)1、到2011年底,我国的移动用户达到了xxxxxxxx0户,这个数读作“五亿四千四百一十九万七千户”,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5.44亿。
2、1.05立方分米=1050立方厘米,2时20分=2.3333小时3、把3块饼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7块,每人分得0.4286块。
4、在照片上XXX的身高是5厘米,他的实际身高是2.29米。
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1:458.5、学校把植树180棵的任务交给六年级(1)班、六(2)班两个班。
六(1)班46人,六(2)班44人,请你合理分配,六(2)应植树80棵。
6、在3、33.3%、10、3.3中,最大的是33.3,最小的是3.7、12.5×0.32×25/7÷(6+3)×10=255.1÷0.17+2.6×6/3×10÷6+6=578、0.4米:35厘米的比值是8:7,化简比是16:14或8:7.9、在一幅1:xxxxxxxx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840千米。
10、六1班今天出勤50人,请假2人,缺勤率是4%。
11、一串数按1,1,2,2,3,3,4,4,5,5,……从左面第一个数起,第35个数是7,前35个数中共有17个奇数。
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一小六年级数学终端模拟考试卷(1)解析(六年级)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每空xx 分,共xx 分)【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0.123中的“1”表示 ,“3”表示 .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答案】1个0.1,3个0.001,0.001,123 【解析】试题分析:0.123中的“1”在十分位上,表示1个0.1(或十分之一),“3”在千分位上,表示3个0.001(千分之一),这个数是三位小数,所以计数单位是0.001,有123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0.123中的“1”表示1个0.1,“3”表示3个0.001.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123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故答案为:1个0.1,3个0.001,0.001,123.点评:此题应根据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大于0.2而小于0.3的最小两位小数是 ,最大两位小数是 . 【答案】0.21,0.29 【解析】试题分析:只要找出大于0.2而小于0.3的两位小数就可以判断写出.解:大于0.2而小于0.3两位小数有: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 其中最小的是:0.21,最大的是:0.29; 故答案为:0.21,0.2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位小数的意义及大小比较.【题文】(2分)(2012•临沂)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 【答案】990,120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得出:该三位数的最高位(百位)最大是9,个位是0;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得出:十位上的数是9; (2)同理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得出:该三位数的最高位(百位)最小是1,个位是0;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得出:十位上的数是2; 解:由分析知: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三位数是9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故答案为:990,12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出个位数,进而根据题意判断出百位,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推断出十位上的数,继而得出结论.【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小军有m本课外书,如果分给小明4本,两人的书就一样多,小明原来有本.【答案】m﹣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道两人相差4×2本,因为是小军给小明,所以小明的书的本数比小军少,由此算出小明原有的本数.解:m﹣4×2=m﹣8(本),故答案为:m﹣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题文】(8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25dm= m= cm 4.25吨= 吨千克一头大象重3.5 5L50ml= L教师的身高是168 3公顷25平方米= 平方米.【答案】2.5,250;4,250;吨;5.05;厘米;30025【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用到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质量单位吨、千克,容积单位升、毫升之间的换算,需要用到进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1升=1000毫升,一公顷=10000平方米;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要乘单位间的进率,如果是低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25分米化成米数,要除以进率10,25分米化成厘米数要乘以进率10;(2)4.25吨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4不变是4吨,小数部分0.25吨化成千克乘进率1000;(3)一头大象的体重选吨作单位;(4)5升50毫升化成单名数,50毫升除以进率1000,得数加上5;(5)教师的身高要选厘米作单位;(6)3公顷25平方米化成平方米,3乘进率10000,得数加上25即可.解:25md=2.5m=250cm;(2)4.25吨=4吨250千克;(3)一头大象重3.5吨;(4)5l50ml=5.05L;(6)教师的身高168厘米;(7)3公顷25平方米=30025平方米.故答案为:2.5,250;4,250;吨;5.05;厘米;30025.点评:此题考查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要熟记如果是低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乘.【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用、、18和12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答案】:=18:12或:=12:18【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也就是找出两个数让它们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从而可以写出符合要求的比例.解:因为×12=6,×18=6,所以:=18:12或:=12:18;故答案为::=18:12或:=12:1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用.【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度,顶角是度.【答案】80【解析】试题分析: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两个底角的度数即得顶角度数.解:解:180°﹣50°﹣50°=80°答: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度,顶角是 80度;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主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答案】4、1【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正方形沿对边的中线以及对角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沿底边的中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等腰三角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故答案为:4、1.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对称轴的条数.【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根据旋转或平移的定义,分别判断、解答即可.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平移、旋转的性质.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题文】(6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1)长方形的四个角是90度.(2)离开了水,金鱼就存活.(3)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50%,张老师抽了2张奖券,他中奖.【答案】一定,不可能,可能【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结合题意,进行依次分析,解答即可.解:(1)长方形的四个角一定是90度;属于确定事件中的必然事件;(2)离开了水,金鱼就不可能存活;属于确定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3)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50%,只是有中奖的可能,属于不确定事件;故答案为:一定,不可能,可能.点评:此题应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解答.【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1小时15分就是1.15小时..(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时间单位时、分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小时=60分,如果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1小时15分化成小时,1小时不变,15分化成小时数,用15除以进率60,得数加上1即可.解:15÷60=0.25(小时),1+0.25=1.25(小时).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单位:小时、分之间的换算,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如果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2004年2月下旬是10天..【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判定2004年是不是闰年,再根据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进一步推出二月下旬的天数即可.解:2004正好是4的倍数,说明2004年是闰年,二月有29天,下旬从21日﹣﹣29日共9天,所以2004年2月下旬是10天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闰年的判定方法为:四年一润,百年不润,四百年又润.【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5x﹣64=0,不是方程..(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此解答.解:根据方程的意义,5x﹣64=0,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它具备了方程的所有条件,因此它是方程.所以5x﹣64=0,不是方程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根据方程的意义进行解答判断.【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3.70中“0”所在的数位没有计数单位..【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3.70中“0”所在的数位为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位0.01,由此判定即可.解:3.70中“0”在百分位上,表示0个0.01,不是没有计数单位,所以3.70中“0”所在的数位没有计数单位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注意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及0在书中的作用.【题文】(1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一百零一点二写作10001.2..【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即可.解:一百零一点二写作101.2.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写法.【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若规定向东为正,则小明走了﹣15米表示()A.向西走15米B.向东走15米C.向北走15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东记为正,则向西就记为负,由此得出﹣15米是向西走15米,直接得出结论即可.解:若规定向东为正,则小明走了﹣15米表示向西走15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如图,平行四边形底边的中点是A,阴影部分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A. B. C. D.无选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a,高为b,则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的底为底,高为b,将这些数据分别代入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再用阴影三角形的面积除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可求出答案.解: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a,高为b,则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的底为底,高为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b,阴影三角形的面积=ab×=ab,ab÷ab=;答:阴影部分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二者的面积,即可求解.【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着对称轴剪开,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A.90B.360C.18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作出正确选择.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且这个数值是固定不变的,不管三角形是大还是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题文】(2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甲、乙两人做掷骰子游戏,下面()游戏规则是公平的.A.质数甲赢,合数乙赢 B.奇数甲赢,偶数乙赢C.小于4的甲赢,大于4的乙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骰子有六个面,标有六个数字:1、2、3、4、5、6;其中质数有2、3、5;合数有4、6;奇数有1、3、5;偶数有2、4、6;小于4的数有:1、2、3;大于4的数有:5、6;然后根据可能性的求法逐项判断即可.解:根据上面的分析:A、甲赢的可能性为:3÷6=,乙赢的可能性为:2,,所以游戏规则不公平;B、甲赢的可能性为:3÷6=,乙赢的可能性为:3÷6=,所以游戏规则公平;C、甲赢的可能性为:3÷6=,乙赢的可能性为:2÷6=,,所以游戏规则是不公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意义以及可能性的求解.【题文】(2分)(2010•当涂县)()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众数的含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然后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解:在一组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的含义.【题文】(10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直接写出得数.+0.125= 2÷×= 3.9÷10%= 32÷1000=×= 1÷= 0.7:0.25=+=1.03+0.07= 402=【答案】,2,39,0.032,,,2.8,,1.1,1600【解析】试题分析:2÷×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简算;0.7:0.25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0.7÷0.25即可;402表示40×40;其它题目根据运算法则直接求解.解:+0.125=, 2÷×=2, 3.9÷10%=39, 32÷1000=0.032,×=, 1÷=, 0.7:0.25=2.8,+=,1.03+0.07=1.1, 402=1600.故答案为:,2,39,0.032,,,2.8,,1.1,1600.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运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运算的结果化成最简分数.【题文】(3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5×281﹣+﹣(2.5×73)×0.46.8﹣1.36﹣0.64.【答案】(1)700;(2)1;(3)73;(4)4.8.【解析】试题分析:(1)把28分成4×7简算;(2)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简算;(4)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据此简算.解:(1)25×28,=25×4×7,=100×7,=700;(2)1﹣+﹣,=(+)﹣(+),=2﹣1,=1;(3)(2.5×73)×0.4,=2.5×0.4×73,=1×73,=73;(4)6.8﹣1.36﹣0.64,=6.8﹣(1.36+0.64),=6.8﹣2,=4.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题文】(3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求未知数X.:14=1x+x=12:7=x:0.3.【答案】(1)x=216;(2)x=;(3)x=.【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解比例.解:(1):14=,:14=12:x,x=14×12,x=14×12×,x=216;(2)1x+x=,=,24x=4,x=;(3)12:7=x:0.3,7x=12×0.3,7x=3.6,x=.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题文】(7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动手操作、填空.(1)学校的位置是(3,2),医院的位置是(3,5),请你标出医院的位置.(2)以学校为观察点,公园在学校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答案】答:以学校为观察点,公园在学校的东偏北约17°方向上,距离为1500米.【解析】试题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2)以学校为观察点,画出方向标,利用量角器和刻度尺以及比例尺即可测量计算得出它们的方向与距离;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以在图中标出医院的位置如图所示:(2)以学校为观察点,公园在学校的东偏北约17°方向上,图上距离为3厘米,所以实际距离为:500×3=1500米.答:以学校为观察点,公园在学校的东偏北约17°方向上,距离为1500米.故答案为:(2)东;北17;15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平面图中方向与距离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如图:(1)量出所需条件,计算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以AB边为直径画一个圆.量出所需条件.【答案】(1)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36平方厘米.(2)【解析】试题分析:(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要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就要量出它的底,再量出作的高.(2)以AB边为直径画一个圆,就要以AB的中点为圆心,以为半径来画圆,据此解答.解:(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4×1.4=3.36(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36平方厘米.(2)画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作图和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题文】(3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5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6千克,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答案】答: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120千克【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每千克甘蔗的榨糖量是一定的,则榨糖的量与甘蔗的量成正比,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设可以榨糖x千克,则有6:50=x:1000,50x=6×1000,50x=6000,x=120;答: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120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若两个量的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可以列比例求解.【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黄华在外地工作,收入较高,他很孝敬自己的妈妈,每月都到邮局汇相等数额的钱给妈妈,汇费是汇款的1%,他一年光是汇费就花了144元.他每月寄多少钱给妈妈?【答案】答:他每月寄1200元钱给妈妈【解析】试题分析:把汇款的总数看成单位“1”,它的1%对应的数量是144元,由此用除法求出汇款的总钱数,再把这些钱平均分到12个月即可.解:1年=12月;144÷1%÷12,=14400÷12,=1200(元);答:他每月寄1200元钱给妈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百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进而求解.【题文】(4分)(2015•铜仁l答: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40千米.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15吨,可以烧80天.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20%,这批煤实际可以烧多少天?【答案】答:这批煤实际可以烧100天【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计划的量求出煤的总重量,再求出实际每天烧的重量,然后用总重量除以实际每天烧的量就是实际可以烧的天数.解:15×80=1200(吨);15×(1﹣20%),=15×80%,=12(吨);1200÷12=100(天);答:这批煤实际可以烧100天.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总量和后来的单一的量,再由此求解.【题文】(5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如图是一个小操场的示意图,如果按1:2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操场的直道长是多少厘米?一条弯道的长是多少厘米?操场的一周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操场的图上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答:操场的直道长是4厘米,一条弯道的长是3.14厘米,操场的一周长是14.28厘米,这个操场的图上面积是11.28平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操场的周长就是这个直径为40米的圆的周长加上80米长的两条直跑道之和;操场的面积就是这个以40米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与长8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根据比例尺可以先求得操场的直跑道的图上距离,和弯跑道的直径的图上距离;由此即可利用圆与长方形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40米=4000厘米,80米=8000厘米,(1)操场的直道长为:8000×=4(厘米),(2)4000×=2(厘米),所以一条弯道的长是:3.14×2÷2=3.14(厘米),(3)操场一周的长度为:3.14×2+4×2=6.28+8=14.28(厘米),(4)操场的面积为:3.14×+2×4=3.14+8=11.14(平方厘米);答:操场的直道长是4厘米,一条弯道的长是3.14厘米,操场的一周长是14.28厘米,这个操场的图上面积是11.28平方厘米.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环形跑道进行分割、平移,得出相等的两个半圆和中间的一个长方形,利用圆和长方形的有关公式进行解答.这里还要注意比例尺的计算方法.【题文】(4分)(2015•铜仁地区模拟)按规定,100克以内的信函所需支付的邮资情况如下表:克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本埠 0.80 1.60 2.40 3.20 4.00外埠 1.20 2.40 3.60 4.80 6.00(1)有2封35克去外埠的信件,要付邮资多少元?(2)有5封80克去本埠的信件,要付邮资多少元?【答案】(1)答:要付邮资4.80元(2)答:要付邮资16.00元【解析】试题分析:(1)35克在21~40克之间,去外埠的信件要按照每封2.40元收取费用,用乘法求出2封的钱数即可;(2)80克在61~80之间,80克去本埠的信件按照每封3.20元收取,用乘法求出5封的钱数即可.解:(1)2.40×2=4.80(元);答:要付邮资4.80元.(2)3.20×5=16.00(元);答:要付邮资16.00元.点评:本题关键是把需要求的数量在统计表中找出按照哪种情况计算,每封的价格是多少,进而求解.。
2015年春季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小学学业水平抽样检测六年级数学模拟试题(检测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学校姓名成绩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4分)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向地震灾区捐款物达五百二十亿七千万元,这个数写作()元,改写成用“亿元”作单位的数是()亿元。
2、 3800米=()千米吨=( )千克 1.25时=( )分 480平方米=( )公顷 3、 4:()==0.4=12÷( ) =( )% 4、把一根7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5段。
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是厘米。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
如果把这个圆柱截成两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小东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全书的一半。
这本故事书有()页。
8、在一张地图上画有一条线段比例尺0 30 60 90千米,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的形式是( ),在这张图上量得宁波到上海的距离为12厘米,宁波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9、在一长方形草地里有一条宽1米的曲折小路,如图所示,草坪的面积是()平方米。
10、买2千克葡萄和3千克芒果,共付40元。
已知2千克葡萄的价钱等于1千克芒果的价钱。
葡萄每千克()元,芒果每千克()元。
11、星期天,六(1)班25位同学到动物园去游玩,右图是动物园门票的收费标准,请你帮助他们计算一下最少需要( )元买门票. 12、欧洲杯足球赛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
(1)小组赛:16支参赛队平均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循环比赛,小组内每两支球队都要比赛一场,每组前两名小组出线,进入淘汰赛。
欧洲杯小组赛阶段共要进行()场比赛。
(2)淘汰赛:出线的球队进行单场淘汰赛(每比一场淘汰一支球队)。
那么,产生冠军队至少还要进行()场比赛。
2015年春德江一小六年级数学终端模拟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吕文平
一、填空。
(2题2分,其余每空1分,28分)
1、750毫升=( )升 6.2公顷 =( )平方米 8.09立方分米=( )升( )毫升 1.2小时 =( )小时( )分
2、( )∶20=5∶( )=0.2=
(
)()
=( )%
3、5
2
的分数单位是( ),至少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能成为假分数。
4
、把线段比例尺0 250 500 750 1000千米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6、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5.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7、从( )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8、若5a=3b(a、b均不为0)那么b:a=( ):( )。
9、把一张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卷成一个最大的最大圆柱形纸筒。
它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11、走同一段路,甲要2小时,乙要3小时,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 : )。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又是( )。
16、五(1)班有50人,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率是( )优秀率达到60%,优秀人数有( )人。
17、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8、A=2×3×5,B=3×3×5,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5分) 1、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20倍。
( )
2、、把两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2平方米。
( )
3、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4、x 、y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若3x=5y ,则x 、y 成反比例。
( )
5、李师傅做100个零件,合格率是95%,如果再做2个合格零件,那么合格率就达到了97% 。
( )
三、选择题(10分) 1、在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A 、2.00 B 、200 C 、0.05
2、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 )。
A 、 1:20 B 、20:21 C 、1:21
3、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80
B 、40
C 、64 4、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5、在任意的37个人中,至少有( )人的属相相同。
A 、2
B 、4
C 、6
6、.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 )米。
A 、81
B 、
71 C 、8
7 7、如果用□表示一个立方体,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8.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那么( )。
A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3倍
B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C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3
1
9、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 )。
A .330° B .300° C .150° D .120° 10、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四、计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分) 8.1÷0.03= 3-3
2
= 200×3.6 = 217-18= 10×85% = 134-18= 1.5×4= 7.45+8.55= 2、解方程、解比例。
(6分) 5
2
X +0.5X =1.62 4χ-6=38 2:7=16:X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装……………………………订……………………………线…………………………………………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8分)
(1)3.7×99+3.7 (2)144 ÷24+104×20 (3)5.93+0.64+0.07+0.36 (4)
81+75+6.875+72 (5)97÷511+92×11
5
(6)1.5÷0.25×4
五、看图解决问题(4分)
下面是一个病人的提问记录折线图。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2)该病人这几天的最高体温是(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摄氏度,相差( )摄氏度。
六、综合运用(25分)
1、200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4分)
2、小太阳服装厂生产一批儿童服装,计划每小时生产120套,25小时完成。
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生产80套,实际多少小时完成?(4分)
3、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170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头两小时行驶了68千米,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4分)
4 王大妈家的柜式空调长0.4米,宽0.2米,高1.7米,为了防灰尘,王大妈准备用布做一只长方体套子把这只空调罩起来,请你帮她算一下,做这只套子至少需用多少平方米的布?(接头处共需用布0.2 平方米)(4分)
5、甲乙挖一个山洞,甲队单独挖了全长的30%后,乙队接着单独挖,乙队挖了210千米时,剩下路程正好是挖好的路程,这条山洞全长有多少千米?(4分)
6、有一批零件,原计划按8:5分配给师徒两人加工。
实际师傅加工了1600个,超过分配任务的25%,徒弟因有事只完成分配任务的60%,徒弟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