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常规试卷A(1)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9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砂石常规)(A卷)(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姓名考试号得分身份证号单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1、砂氯离子含量试验中,所用的指示剂为。
A.甲基红B. 甲基橙C. 铬酸钾D.酚酞2、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区是按分成三个区,且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三个区中的某一区内。
A.0.31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B. 0.630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C.1.2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D.累计筛余百分率3、砂筛分析试验时,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
A.0.5%B.1%C.2%D.5%4、砂子筛分析试验中5.0、2.50、1.25、0.630、0.315、0.160mm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分别是1.5%、17.9%、16.4%、27.0%、10.0%、8.0%,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为。
A.2.65B.2.66C.2.67D.2.685、当砂中含泥量超过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析。
A.2%B.3%C.4%D.5%6、某天然砂含泥量为2.5%,则能够配制最高强度等级为的混凝土。
A.C25B.C30C.C55D.C607、对有抗冻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砂中含泥量应 C 。
A.≤1.0%B.≤2.0%C.≤3.0%D.≤5.0%8、可能产生碱集料反应的前提为同时存在。
A.碱、氧化硅、水B.碱、氧化铁、水C.碱、活性氧化硅、水D.碱、氧化铝、水9、砂吸水率试验时用钢制捣棒的质量为 g。
A.280±10B.280±15C.340±10D.340±1510、公称粒级为5~31.5mm的石子,进行筛分析试验所需的筛子为只。
A.8B.6C.7D.511、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
砂石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质量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强度C.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D2. 砂石的粒径分布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C. 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D3. 砂石的密度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C.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D. 以上都正确答案:B4. 砂石的吸水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C. 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D. 以上都正确5. 砂石的压碎指标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C. 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D6. 砂石的含泥量和含粉量有何区别?A. 含泥量指砂石中泥的重量百分比,含粉量指砂石中粉的重量百分比B. 含泥量指砂石中粉的重量百分比,含粉量指砂石中泥的重量百分比C. 含泥量和含粉量是同一概念D.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A7. 砂石的级配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C. 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D8. 砂石的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C. 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B9. 砂石的含水率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有何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C. 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C10. 砂石的氯离子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C. 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砂石的哪些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A. 含泥量B. 粒径分布C. 密度D. 压碎指标答案:A, B, D2. 砂石的哪些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A. 含泥量B. 粒径分布C. 密度D. 针片状含量答案:B, D3. 砂石的哪些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A. 含泥量B. 吸水率C. 氯离子含量D. 压碎指标答案:A, B, C4. 砂石的哪些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A. 含泥量B. 密度C. 吸水率D. 针片状含量答案:B, C5. 砂石的哪些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A. 含泥量B. 吸水率C. 氯离子含量D. 针片状含量答案:B, C结束语:以上是砂石检测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砂石检测的相关知识。
砂石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砂石骨料的粒径一般分为哪几个等级?A. 粗砂、中砂、细砂B. 大粒径、中粒径、小粒径C. 粗骨料、中骨料、细骨料D. 1-3mm、3-5mm、5-10mm答案:C2. 砂石骨料中,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增加含泥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B. 增加含泥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C. 增加含泥量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D. 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无影响答案:C3. 砂石骨料的级配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级配越好,混凝土强度越低B. 级配越好,混凝土强度越高C. 级配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级配越差,混凝土强度越高答案:B4. 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含水率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B. 含水率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C. 含水率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含水率越高,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B5. 砂石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针片状含量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B. 针片状含量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C. 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针片状含量越高,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B6. 砂石骨料的压碎值指标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压碎值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B. 压碎值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C. 压碎值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压碎值越高,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B7. 砂石骨料的表观密度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表观密度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B. 表观密度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C. 表观密度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表观密度越高,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A8. 砂石骨料的堆积密度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堆积密度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B. 堆积密度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C. 堆积密度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堆积密度越高,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A9. 砂石骨料的吸水率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吸水率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B. 吸水率越高,混凝土强度越低C. 吸水率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吸水率越高,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B10. 砂石骨料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颗粒形状越圆滑,混凝土强度越高B. 颗粒形状越尖锐,混凝土强度越高C. 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D. 颗粒形状越圆滑,混凝土耐久性越好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砂石骨料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哪些?A. 粒径B. 含泥量C. 针片状含量D. 压碎值E. 表观密度答案:ABCDE12. 砂石骨料的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D. 体积稳定性E. 经济性答案:ABCDE13. 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E. 经济性答案:ABCDE14. 砂石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D. 体积稳定性E. 经济性答案:ABCDE15. 砂石骨料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E. 经济性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砂石骨料的粒径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砂石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1、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指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 gm颗粒的含量。
4、表观密度: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部封闭空隙)的质量。
5、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 g 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差大于20kg/m 3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2、砂的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3、砂按0.630 mm筛孔累计筛余量(以重量的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I、"、皿级。
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标准编号为JGJ52-20065、砂中含泥量砼强度等级》C60 <2.0%,C30〜C55 < 3.0 % , <C25<5.0%6、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砼强度等级>C60 <0.5%,C30〜C55 <1.0 %, <C25 <2.0%。
7、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
8、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的测定,首先应进行亚甲蓝试验,通过该实验来评定细粉是石粉还是泥粉,当其值MB V 1.4 时,则判定是石粉;若MB 》1.4 时,则判定为泥粉。
9、碎石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砂、石常规检测〕〔A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号上岗证号得分##号单位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细度模数是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3.7~3.1 、中砂3.0~2.3 、细砂2.2~1.6 、特细砂1.5~0.7 .2.碱集料反应是指水泥、外加剂等砼构成物与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砼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3.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取两组试件<12块>分别测定其垂直和平行于层理的强度值.应将试件置于水中浸泡48小时.试验时加压速度为MPa.4.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 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5.砂中粒径小于80μm 的颗粒作为含泥量.6.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7.石子筛分试验,根据标准规定最大公称粒径16mm最少取样 3.2 kg,最大公称粒径31.5mm,最小取样6.3 kg.8. 石子表观密度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20 kg/m3,徉应重新取进行试验.对颗粒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标规定时,可取4 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9.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 .10. 砂中有机物含量经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11.计算砂的累计筛余时应精确至0.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砂的颗粒级配是根据砂的筛分析试验所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来评定的.<√>2. 砂烘干至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称量之差为零.<×>3. 碎石含水率测定可以采用"炒干法〞.<√>4.500g砂试样,经筛分析试验后,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的总和为495g,则试验有效.<√>5. 公称粒径为5~31.5mm的碎石,其中25~31.5mm的石子中粒径大于67.8mm的属针状颗粒.〔√〕6. 砂的泥块含量指砂中粒径小于0.63mm<600μm>的颗粒含量.<×>7.在进行砂石检验时,可用同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8.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9.在行标中砂中含泥量试验都可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检验.<×>10.石子的泥块含量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依据GB/T14684-2001标准,砂的坚固性试验,其硫酸钠饱和溶液配制为A .A.1000ml水加350gNa2SO4B.1000ml水加700gNa2SO4C.1000ml水加350gNa2SO4·10H2OD.1000ml水加500gNa2SO4 ·10H2O2.颗粒级配区在Ⅲ区的砂,其粗细程度为: C .A.中砂B.细纱C.不能肯定D.粗纱3.砂中轻物质表观密度 D .A. 小于等于2200kg/m3B. 小于2200kg/m3C. 小于等于2000kg/m3D. 小于2000kg/m34.砂在进行泥块含量试验时,应对烘干的试样用 C 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备用.A. 0.08B. 0.63C. 1.255.若配制C30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应C .A. ≤5.0%B. ≤4.0%C. ≤3.0%D. ≤2.0%6.测定砂的堆积密度时,出料口距容量筒的口不应超过B mm.A.100B.50C.80D.607.碎石压碎指标加荷试验后,倒出筒中试样,应用孔径为 C mm的筛,筛除压碎的细粒.A. 0.63B. 1.25C. 2.50D. 5.008.碎石筛分试验所用的天平或案秤精度D .A. 1gB. 5gC. 试样量的1%D. 试样量的0.1%9.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砂中泥块含量应 C .A. ≤0.2%B. ≤0.5%C. ≤1.0%D. ≤1.5%10.可能产生碱集料反应的前题为: C 同时存在.A.碱、氧化硅、水B.碱、氧化铁、水C.碱、活性氧化硅、水D.碱、氧化铝、水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人工砂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①人工砂颗粒形状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光滑,粉末含量较大.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适当增加;②人工砂中当石粉含量较大时,宜配制低流动度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宜采用低砂率.细度模数高的宜采用较高砂率;③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时间延长1min左右;④人工砂混凝土要注意早期养护.养护时间就比天然砂混凝土延长2~3d.2.进行石子碱活性检验时有哪些方法,如何选用?答:①石子碱活性检验有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砂浆长度法、岩石柱法;②岩相法检验碱活性骨料的品种、类型和数量,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时,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碱活性检验,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行碱活性检验.3.试述容量筒的校正方法.答:以温度为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上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重,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m2’-m1’<V ——容量筒体积,L,m1’——容量筒和玻璃板重量,kg, m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kg〕4.砂的坚固性试验是采用什么原理.答: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渗入形成结晶时的裂X力对砂的破坏程度,来间接地判断其坚固性.5.在国标中砂按技术要求是如何分类的,其相应的用途又是什么?答:①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②Ⅰ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与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砂试样按行标进行筛分析试验,每份砂样重500g, 试验数据如下表:试评定该砂的颗粒级配与粗细程度.砂颗粒级配区答:分别计算分次筛余和累计筛余如下:计算两次筛分的细度模数: 计算细度模数:6.2258.261.2221=+=+=f f f μμμ,最后结果为2.6 <3分> 判断试验两次筛分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砂样为Ⅱ区砂,且级配合格. 2.某人工砂按行标进行石粉含量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试计算该砂样的石粉含量并进行判定. 答:①MB 值: ②石粉含量:%5.6%100400374400%1000101=⨯-=⨯-=mm m c ω;%0.72=ωc③判定:根据行标JGJ52-2006标准,MB=1.25<1.4,则判定该人工砂以石粉以主.对照标准中的技术要求,该砂样石粉含量符合配制强度等级为C55~C30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六、综合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方法上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两个标准在结果评定上有什么不同?答:〔一〕试验方法上不同之处:①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的不同:砂的含泥量主要仪器设备中有称量1000g,感量为1g的天平;试验筛为公称直径为80μm与1.25mm的方孔筛.而砂的泥块含量主要仪器设备中除了称量设备有称量1000g,感量为1g的天平外还有称量5000g,感量为5g的天平;试验筛的公称直径为630μm与1.25mm的方孔筛.②试样制备不同:砂的含泥量试验只要将试样缩分、烘干,取400g试样备用即可,而砂泥块含量要将砂经缩分、烘干后用1.25mm的筛子进行筛分,取筛上的砂样进行试验.③试验操作不同:砂的含泥量试验将试样放入饮用水中浸泡2h,用手淘洗试样;而砂泥块含量试验是将试样放入饮用水中浸泡24h,用在水中碾碎泥块.④其它不同:在砂含泥量试验中,如果是特细砂必须采用虹吸管法,如果人工砂与混合砂必须用亚甲蓝法测定石粉含量,而在砂泥块含量试验中只有一种方法.〔二〕结果判定的不同之处:①数据处理的不同:砂含泥量试验最后结果取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而砂泥块含量的结果直接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②在进行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评定的,因泥块比泥的危害大,因此泥块含量指标明显要低于泥含量,当是人工砂或混合砂时,因其中大部分为石粉,因此其泥含量的限量指标更大.2、简述石子表观密度标准法的试验步骤、数据处理与判定方法.答:〔一〕试验步骤如下:①试验前将试样筛除5.00mm以下的颗粒,按标准规定的数量缩分,冲洗干净后分两份备用;②按标准规定称取试样,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50mm;③试样浸水24h后,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排除气泡.测定水温后,用天平称取吊篮与试样在水中的重量〔m2〕;④提起吊篮,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重〔m0〕;⑤称取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重量〔m1〕,称量时盛水的容器的水面高度仍应由溢流口控制. 〔二〕数据处理方法如下:式中:m0——试样的烘干重量〔g〕;m1——吊篮在水中的重量〔g〕;m2——吊篮与试样在水中的重量〔g〕;a 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三〕判定方法如下: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20kg/m3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 时,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砂石内部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物质是常见的砂石原料?()A.水泥B.石灰C.石膏D.沙子答案:D.沙子2、砂石的粒径通常在多少毫米范围内?()A. 1-2B. 1-3C. 1-4D. 1-5答案:D. 1-53、砂石的硬度等级主要分为几级?()A. 1-2B. 1-3C. 1-4D. 1-5答案:C. 1-4二、简答题1、请简述砂石的用途?答:砂石主要用于建筑、道路、园林等方面。
在建筑方面,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用于制作各种混凝土构件;在道路工程中,砂石用于铺设道路基层和面层;在园林方面,砂石可用于制作园林小品和景观置石等。
砂石还可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冶金等工业生产中。
2、请说明砂石的粒级划分标准?答:砂石的粒级划分标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程要求而异。
一般来说,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粗砂(1-2mm)、中砂(0.5-1mm)、细砂(0.25-0.5mm)和特细砂(<0.25mm)等。
不同粒级的砂石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用途,如粗砂主要用于结构层和承重部位,中砂和细砂主要用于装饰和找平层,特细砂主要用于自流平地坪等。
3、请阐述砂石的质量控制要点?答:砂石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砂石原料,确保其粒径、硬度和含泥量等指标符合要求;应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水率,避免因含水率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或路面翻浆等问题;第三,应确保砂石的硬度等级符合要求,避免因硬度不足导致磨损或破碎等问题;应对进场的砂石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对不合格的砂石进行退货或降级使用。
内部控制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内部控制的原则?()A.相互牵制原则B.权责明确原则C.成本效益原则D.无缝连接原则正确答案:D.无缝连接原则2、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下列哪个职位不应由同一人担任?()A.出纳与会计B.审批与执行C.审批与监督D.会计与内部审计正确答案:B.审批与执行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常见的内部控制风险?()A.组织架构风险B.投资决策风险C.人力资源风险D.信息系统风险正确答案:D.信息系统风险二、多项选择题1、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E.内部监督正确答案:ABCDE2、下列哪些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关键岗位?()A.董事长B.总经理C.总会计师D.内部审计负责人E.财务负责人正确答案:ABCDE3、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内部控制原则?()A.未经审批授权进行采购业务B.不相容岗位未实施相互分离C.违规对外担保事项D.对子公司缺乏有效监控E.未经批准擅自改变预算或决算正确答案:ABCDE三、判断题1、内部控制只涉及到公司的日常运营,与高层管理无关。
免费砂石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砂石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常是:A. 直接称重法B. 滴定法C. 原子吸收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砂石检测中常用的筛分方法?A. 干筛法B. 水洗法C. 磁选法D. 湿筛法答案:C3. 砂石的粒径分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D. 所有选项答案:D4. 砂石的含泥量过高会对混凝土的哪些性能产生不利影响?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D. 所有选项答案:D5. 砂石的压碎指标是用来衡量砂石的:A. 粒形B. 粒径C. 强度D. 含泥量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砂石检测中,下列哪些指标是必须检测的?A. 含泥量B. 压碎指标C. 氯离子含量D. 粒径分布答案:A、B、C、D2. 砂石的粒形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强度B. 耐久性C. 工作性D. 外观答案:A、B、C3. 在砂石检测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定砂石的含泥量?A. 筛分法B. 沉降法C. 离心法D. 过滤法答案:A、B、C、D4. 砂石的压碎指标测定时,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A. 试样的粒径B. 试样的含水率C. 试样的含泥量D. 试样的粒形答案:A、B、C5. 砂石的粒径分布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流动性B. 可塑性C. 粘聚性D. 保水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砂石的含泥量越低,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对)2. 砂石的压碎指标越低,表示砂石的强度越低。
(错)3. 砂石的粒径分布均匀,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
(对)4. 砂石的氯离子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对)5. 砂石的粒形对混凝土的外观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砂石检测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的重要性。
答案:砂石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砂石常规检验题库一1、多选(江南博哥)在哪些情况下卵石、碎石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D、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答案:A, B, C, D2、单选碎石或卵石含泥量的试验中将样品缩分至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士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份备用.A、二份B、三份C、四份D、一份正确答案:A3、判断题卵石、碎石碱----硅酸反应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时,当84天龄期的膨胀率小于1%时,判定为无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否则则判定为有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
正确答案:错4、判断题砂石的所检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均应加倍取样进行复检。
正确答案:错5、单选测试压碎值指标时.每装完一层后.在底下面垫放直径()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各()下.A、5mm.25B、10mm.25C、5mm.20D、10mm.20正确答案:B6、单选碎石或卵石坚固性试验,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倍.A、3B、4C、5D、2正确答案:C7、单选在砂石试验中不用的仪器设备是()。
A、电光分析天平B、案称C、试验筛正确答案:A8、单选砂的筛分析试样,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筛。
A、10.0mmB、5.0mmC、10mmD、5mm正确答案:A9、判断题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通常是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加工磨细得到的矿粉水泥等矿物质有时也可作为填料使用。
正确答案:错10、判断题卵石、碎石的坚固性试验试剂中用NaoH溶液进行试验。
正确答案:错11、多选碎石或卵石坚固性试验,对公称粒径大于20.0mm的式样部分,应在前后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描述颗粒的()等情况所占颗粒数量,以作为分析其坚固性时的补充依据。
A、裂缝B、开裂C、剥落D、掉边和掉角答案:A, B, C, D12、多选关于砂样品用分料器缩分的步骤,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砂石内部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砂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硅酸盐B. 碳酸盐C. 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A2. 砂石在建筑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装饰B. 结构支撑C. 隔音D. 保温答案:B3. 砂石的颗粒大小如何影响其用途?A. 颗粒越大,用途越广泛B. 颗粒越小,用途越广泛C. 颗粒大小不影响用途D. 颗粒越大,用途越单一答案:D4. 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质量有何影响?A. 含泥量高,混凝土质量高B. 含泥量低,混凝土质量高C. 含泥量对混凝土质量无影响D. 含泥量高,混凝土质量低答案:D5. 砂石的含水率对施工有何影响?A. 含水率高,施工方便B. 含水率低,施工方便C. 含水率对施工无影响D. 含水率高,施工困难答案:D6. 砂石的抗压强度如何测定?A. 通过目测B. 通过手压C. 通过抗压试验机测定D. 通过水浸答案:C7. 砂石的级配指的是什么?A. 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B. 砂石的颜色分布C. 砂石的硬度分布D. 砂石的含泥量分布答案:A8. 砂石的含泥量测定方法是什么?A. 目测法B. 水洗法C. 手压法D. 风干法答案:B9. 砂石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A. 颗粒形状不规则,混凝土性能好B. 颗粒形状规则,混凝土性能好C. 颗粒形状对混凝土性能无影响D. 颗粒形状不规则,混凝土性能差答案:B10. 砂石的来源对环境有何影响?A. 来源广泛,对环境无影响B. 来源单一,对环境无影响C. 来源广泛,对环境有影响D. 来源单一,对环境有影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砂石在下列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质量检测?A. 用于重要结构工程B. 用于普通民用建筑C. 用于装饰性建筑D. 用于临时性工程答案:A|B2. 砂石的哪些特性会影响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 颗粒大小B. 含泥量C. 含水率D. 颜色答案:A|B|C3. 砂石的哪些指标需要定期检测?A. 抗压强度B. 含泥量C. 含水率D. 颗粒形状答案:A|B|C4. 砂石的哪些特性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得出?A. 颗粒大小B. 颜色C. 含泥量D. 抗压强度答案:A|B5. 砂石的哪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其质量?A. 清洗B. 筛选C. 破碎D. 风干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砂石的颗粒越细,其强度越高。
见证取样类(10.3建筑用砂常规检验)试卷—A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单位:姓名:得分:身份证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人工砂的总压碎指标应小于。
2、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是指密度3、砂石除外,当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进行复试。
4、配制泵送混凝土时,宜选用砂。
5、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筛孔的累积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
6、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分为标准法和。
7、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个级配区。
8、砂的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公称粒径大于㎜,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
9、只有人工砂需测定含量。
10、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m3时,应进行试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砂的细度模数指标为()。
A、3.7~3.1B、3.0~2.3C、2.2~1.6D、1.5~0.72、砂的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的最少数量为()g。
A、10000B、20000C、15000D、50003、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A、0.10B、0.50C、0.40D、0.204、砂的细度模数最后结果应精确到()。
A、0.1B、0.01C、1D、0.55、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A、0.5B、1.0C、2.0D、3.06、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筛孔的累积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
A、5.00㎜B、2.50㎜C、1.25㎜D、630μm7、砂的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公称粒径大于()㎜,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
A、5.00B、2.50C、1.25D、0.6308、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是()g。
A、209.0B、209.5C、210.0D、210.59、砂子的表观密度为ρ,堆积密度为ρl,紧密密度为ρc,则存在下列关系()。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砂、石常规检测)(A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学号上岗证号得分身份证号单位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细度模数是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
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3.7~3.1 、中砂3.0~2.3 、细砂2.2~1.6 、特细砂1.5~0.7 。
2.碱集料反应是指水泥、外加剂等砼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砼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3.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取两组试件(12块)分别测定其垂直和平行于层理的强度值。
应将试件置于水中浸泡48小时。
试验时加压速度为0.5-1.0MPa。
4.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 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
5.砂中粒径小于80μm 的颗粒作为含泥量。
6.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
7.石子筛分试验,根据标准规定最大公称粒径16mm最少取样 3.2 kg,最大公称粒径31.5mm,最小取样6.3 kg。
8. 石子表观密度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20 kg/m3,徉应重新取进行试验。
对颗粒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标规定时,可取4 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9.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 。
10. 砂中有机物含量经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
11.计算砂的累计筛余时应精确至0.1%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砂的颗粒级配是根据砂的筛分析试验所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来评定的。
(√)2. 砂烘干至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称量之差为零。
(×)3. 碎石含水率测定可以采用“炒干法”。
(√)4.500g砂试样,经筛分析试验后,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的总和为495g,则试验有效。
(√)5. 公称粒径为5~31.5mm的碎石,其中25~31.5mm的石子中粒径大于67.8mm的属针状颗粒。
(√)6. 砂的泥块含量指砂中粒径小于0.63mm(600μm)的颗粒含量。
(×)7.在进行砂石检验时,可用同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8.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
(√)9.在行标中砂中含泥量试验都可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检验。
(×)10.石子的泥块含量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依据GB/T14684-2001标准,砂的坚固性试验,其硫酸钠饱和溶液配制为A 。
A.1000ml水加350gNa2SO4B.1000ml水加700gNa2SO4C.1000ml水加350gNa2SO4·10H2OD.1000ml水加500gNa2SO4 ·10H2O2.颗粒级配区在Ⅲ区的砂,其粗细程度为: C 。
A.中砂B.细纱C.不能肯定D.粗纱3.砂中轻物质表观密度 D 。
A. 小于等于2200kg/m3B. 小于2200kg/m3C. 小于等于2000kg/m3D. 小于2000kg/m34.砂在进行泥块含量试验时,应对烘干的试样用 C 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备用。
A. 0.08B. 0.63C. 1.25D.2.505.若配制C30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应C 。
A. ≤5.0%B. ≤4.0%C. ≤3.0%D. ≤2.0%6.测定砂的堆积密度时,出料口距容量筒的口不应超过B mm。
A.100B.50C.80D.607.碎石压碎指标加荷试验后,倒出筒中试样,应用孔径为 C mm的筛,筛除压碎的细粒。
A. 0.63B. 1.25C. 2.50D. 5.008.碎石筛分试验所用的天平或案秤精度D 。
A. 1gB. 5gC. 试样量的1%D. 试样量的0.1%9.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砂中泥块含量应 C 。
A. ≤0.2%B. ≤0.5%C. ≤1.0%D. ≤1.5%10.可能产生碱集料反应的前题为: C 同时存在。
A.碱、氧化硅、水B.碱、氧化铁、水C.碱、活性氧化硅、水D.碱、氧化铝、水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人工砂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①人工砂颗粒形状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光滑,粉末含量较大。
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适当增加;②人工砂中当石粉含量较大时,宜配制低流动度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宜采用低砂率。
细度模数高的宜采用较高砂率;③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时间延长1min左右;④人工砂混凝土要注意早期养护。
养护时间就比天然砂混凝土延长2~3d。
2.进行石子碱活性检验时有哪些方法,如何选用?答:①石子碱活性检验有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砂浆长度法、岩石柱法;②岩相法检验碱活性骨料的品种、类型和数量,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时,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碱活性检验,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行碱活性检验。
3.试述容量筒的校正方法。
答:以温度为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
用玻璃板沿筒上滑移,使其紧贴水面。
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重,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
V=m2’-m1’(V ——容量筒体积,L,m1’——容量筒和玻璃板重量,kg,m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kg)4.砂的坚固性试验是采用什么原理。
答: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渗入形成结晶时的裂张力对砂的破坏程度,来间接地判断其坚固性。
5.在国标中砂按技术要求是如何分类的,其相应的用途又是什么?答:①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②Ⅰ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砂试样按行标进行筛分析试验,每份砂样重500g, 试验数据如下表:试评定该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砂颗粒级配区答:分别计算分次筛余和累计筛余如下:计算两次筛分的细度模数:()()61.22.71002.75996.794.486.2920100511654321=-⨯-++++=--++++=βββββββμf()()58.24.71004.758.98792.488.298.19100511654322=-⨯-++++=--++++=βββββββμf计算细度模数:6.2258.261.2221=+=+=f f f μμμ,最后结果为2.6 (3分) 判断试验两次筛分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砂样为Ⅱ区砂,且级配合格。
2.某人工砂按行标进行石粉含量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试计算该砂样的石粉含量并进行判定。
答:①MB 值:25.1102002510=⨯=⨯=G V MB ②石粉含量:%5.6%100400374400%1000101=⨯-=⨯-=mm m c ω;%0.72=ωc%8.62%0.7%5.6221=+=+=ωωωc c c③判定:根据行标JGJ52-2006标准,MB=1.25<1.4,则判定该人工砂以石粉以主。
对照标准中的技术要求,该砂样石粉含量符合配制强度等级为C55~C30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六、综合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方法上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两个标准在结果评定上有什么不同?答:(一)试验方法上不同之处:①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的不同:砂的含泥量主要仪器设备中有称量1000g ,感量为1g 的天平;试验筛为公称直径为80μm 及1.25mm 的方孔筛。
而砂的泥块含量主要仪器设备中除了称量设备有称量1000g ,感量为1g 的天平外还有称量5000g ,感量为5g 的天平;试验筛的公称直径为630μm 及1.25mm 的方孔筛。
②试样制备不同:砂的含泥量试验只要将试样缩分、烘干,取400g 试样备用即可,而砂泥块含量要将砂经缩分、烘干后用1.25mm 的筛子进行筛分,取筛上的砂样进行试验。
③试验操作不同:砂的含泥量试验将试样放入饮用水中浸泡2h ,用手淘洗试样;而砂泥块含量试验是将试样放入饮用水中浸泡24h ,用在水中碾碎泥块。
④其它不同:在砂含泥量试验中,如果是特细砂必须采用虹吸管法,如果人工砂及混合砂必须用亚甲蓝法测定石粉含量,而在砂泥块含量试验中只有一种方法。
(二)结果判定的不同之处:①数据处理的不同:砂含泥量试验最后结果取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而砂泥块含量的结果直接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②在进行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评定的,因泥块比泥的危害大,因此泥块含量指标明显要低于泥含量,当是人工砂或混合砂时,因其中大部分为石粉,因此其泥含量的限量指标更大。
2、简述石子表观密度标准法的试验步骤、数据处理及判定方法。
答:(一)试验步骤如下:①试验前将试样筛除5.00mm 以下的颗粒,按标准规定的数量缩分,冲洗干净后分两份备用;②按标准规定称取试样,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50mm ;③试样浸水24h 后,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排除气泡。
测定水温后,用天平称取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重量(m 2);④提起吊篮,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重(m 0);⑤称取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重量(m 1),称量时盛水的容器的水面高度仍应由溢流口控制。
(二)数据处理方法如下:)/(1000)(321m kg a mm m mt ⨯--+=ρ式中:m 0——试样的烘干重量(g );m 1——吊篮在水中的重量(g );m 2——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重量(g );a 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三)判定方法如下: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20kg/m 3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 时,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