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 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59
高压直流输电复习第一章绪论§1.1 高压直流输电的构成一、高压直流输电的概念高压直流输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2.高压直流输电线路,3.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
二、高压直流输电的分类1.按不同的换相方式分类:可分为电网换相和器件换相。
2.按不同端子数目分: 可分为两端直流输电和多端直流输电。
3.按交直流连接关系可分为不同的连接方式。
如:交直流并联送电方式(图1-3);交直流叠加送电等方式(图1-4)。
(一)两端输电系统:典型接线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又可分为单极系统、双极系统和背靠背直流系统。
1.单极系统:(1)单极大地回线方式:(2)单极金属回线方式:2. 双极系统:(1)双极两端中性点接地方式:(2)双极一端中性点接地方式:(3)双极金属中线方式:3. 背靠背直流系统(二)多端直流输电系统1. 并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2. 串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三)直流多回线输电:图1-12图1-13熟悉以上各种接线方式的接线图、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1-2 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及适用场合一、直流输电的特点:1.优点:(1). (经济性)输送容量大,造价低,损耗小。
(2). (互联性)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的稳定问题。
(3). (BTB)可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网(4). 具有潮流快速可控的特点。
2.缺点:(1)直流输电换流站比交流变电所的设备多,结构复杂,造价高、损耗大、运行费用高、可靠性也较差。
(2). 换流器的变流,使得交流侧和直流侧,存在谐波。
(3).晶闸管换流器在进行换流时需消耗大量无功(约占直流输送功率的40%~60%)每个换流站均需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4). 直流输电利用大地或海水为回路而带来一系列技术问题,如地极附近直流电流对金属构件,管道、电缆等埋设物的电腐蚀问题,对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的磁饱和问题,对通信系统及航海磁性罗盘盘的干扰。
(5). 直流断路器由于没有过零点,灭弧问题难以解决,给制造带来困难。
《高压直流输电原理与运行》复习提纲第1章(1)高压直流输电的概念和分类概念:高压直流输电由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以及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三部分组成。
高压直流输电是交流-直流-交流形式的电力电子换流电路。
常规高压直流输电:半控型的晶闸管,采取电网换相。
VSC高压直流输电: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采用器件换相。
分类:长距离直流输电(两端直流输电),背靠背(BTB)直流输电方式,交、直流并联输电方式,交、直流叠加输电方式,三级直流输电方式。
(2)直流系统的构成1.直流单级输电:大地或海水回流方式,导体回流方式。
2.直流双极输电:中性点两端接地方式,中性点单端接地方式,中性线方式。
3.直流多回线输电:线路并联多回输电方式,换流器并联的多回线输电方式。
4.多端直流输电:并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串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
(3)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优点:经济性:高压直流输电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体现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
互连性:可实现电网的非同步互连,可实现不同频率交流电网的互连。
控制性:具有潮流快速可控的特点缺点:①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设备多、结构复杂、造价高、损耗大、运行费用高、可靠性也较差。
②换流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处理不当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必须通过设置大量、成组的滤波器消除这些谐波。
③电网换相方式的常规直流输电在传送有功功率的同时,会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可达有功功率的50%~60%,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④直流输电的接地极和直流断路器问题都存在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技术难点。
(4)目前已投运20个直流输电工程(详见p14)2010年,我国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条±800KV的最高直流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五直:天-广工程(±500,2000年),三-广工程(2004年),贵-广I回工程(2004年),贵-广II回工程(2008年),云广特高压工程(±800KV)(5)轻型直流输电特点:1.电压源换流器为无源逆变,对受端系统没有要求,故可用于向小容量系统或不含旋转电机的负荷供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与应用摘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能源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可能对其他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和民用设施产生干扰和损害。
因此,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然后,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电磁感应和电磁耦合等电磁兼容性问题。
接着,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解决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电磁隔离和电磁抑制等措施。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电磁兼容性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磁兼容性,电磁辐射,电磁感应,电磁耦合,电磁隔离,电磁抑制Abstract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nergy transmission. However, du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issues that exist in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interference and damage may be caused to other pow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civil faciliti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MC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working mechanisms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MC issues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Firstly, the basic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EMC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EMC issues such a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in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 analyzed.Subsequently, a series of solutions for EMC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ystem design, electromagnetic isol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suppression measure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EMC solutions is verified through experiments.Keywords: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electromagnetic isolation, electromagnetic suppression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电力市场的日益开放,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电力输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可靠的电能输送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论文旨在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特点1.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起源1.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1.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原理1.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传统交流输电技术的比较1.5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二章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2.1 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背景2.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优势2.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案例2.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问题与挑战第三章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3.1 电力系统运行的挑战与需求3.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优势3.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具体应用案例3.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与挑战第四章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4.1 电力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与挑战4.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优势4.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案例4.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问题与挑战第五章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中的经济性分析5.1 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的需求与挑战5.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中的经济优势5.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中的经济性分析模型5.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中的经济性案例分析结论本论文通过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与传统交流输电技术的比较,探讨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并对其规模化应用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第4章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电4.1 概述如何将大量的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负荷中心一直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
多年来,在努力提高传统电力系统输送能力的同时,电力科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各种新型的输电方式。
多相输电的概念在1972年由美国学者提出。
在输电过程中采用三相输电的整倍数相,如6、9、12相输电以大幅度地提高输送功率极限。
多相输电的主要优点是相间电压较三相输电降低,从而可以减小线间距离,节省输电线路的占地。
紧凑型输电的概念在198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提出。
它从优化输电线和杆塔结构着手,通过增加分裂导线的根数,优化导线排列,尽力使输电线附近的电场均匀,从而减小线路的线间距离,提高线路的自然功率。
分频输电的概念在1995年由中国学者提出,目前仍在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阶段。
其基本思想是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降低频率以缩短输送的电气距离,例如采用三分之一倍工频。
超导现象在1911年由荷兰科学家发现。
超导输电是超导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已能制造小容量的超导发电机、超导变压器和超导电缆,但是距离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无线输电是不用传输导线的输电方式,其概念提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特斯拉的实验。
现代主要研究和有希望在未来实现工业化应用的无线输电方式包括微波输电、激光输电和真空管道输电。
无线输电技术的研究已进行了30多年,但仍有大量而困难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因而离工业应用的距离尚很遥远。
高压直流输电(High V 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与柔性输电(F1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 FACTS)都是电力电子技术介入电能输送的技术。
在电力工业的萌芽阶段,以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为代表的直流派力主整个电力系统从发电到输电都采用直流;以西屋(George Westinghouse.1846—1914)为代表的交流派则主张发电和输电都采用交流。
一、 教学目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依靠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以直流的形式实现 电能的远距离传递的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在实际电能生产系统中的运行特性、 控制特性及其结构和元件等理论知识, 为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联系工程实际,提高 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重点了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概况、基本组成及与交流输电相比较附优缺点.,明确木课程耐性质、枉务、特点。
器设计。
作业:什么是特征谐波?什么是非特征谐波?其抑制方式有哪些? 第四章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和特性(讲课 5学时)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高度可控的, 采用各种控制方式,目的在于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和功率 控制的最大灵活性, 同时保证设备的安全。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控制的基本运行原理、实现以及它们在正常和异常的系统条件下的性能。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4.1、控制的基本原理(讲课 1学时)4.2、控制系统的实现(讲课 1学时)4.3、换流器触发脉冲控制系统(讲课 1学时)4.4、换流器的全数字式控制器(讲课 1 学时)4.5、阀的闭锁和旁路(讲课 0.5学时)第二章换流器理论及特性方程(讲课 4学时) 换流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交-直流转换, 并通过HVDC 联络线来控制潮流, 是直流输电系统中完成电能传递的关键设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换流器的阀特性以及实际换流电路的结构和运行情况,掌握换相、触发延迟角、换相角、熄弧角等基本概念,整流器和逆变器 的工作方式。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2.1、 阀特性(讲课1学时)2.2、 2.3、 换流器电路分析(讲课 1学时) 整流器和逆变器工作方式(讲课1学时)2.4、交流量和直流量之间的关系(讲课0.5学时)2.5、多桥换流器(讲课 0.5学时) 重点:整流器和逆变器工作方式。
《电力系统前沿知识讲座》前言高压直流输电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场合,尤其在我国“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中起着主导作用。
目前世界上重大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要集中在我国,直流输电新技术也主要在这些工程中应用。
高压直流输电的一些技术问题,尤其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问题,不仅是中国电网前所未有的,而且是世界电网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面临一些世界级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展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问题研究,解决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交直流混合电网运行中的难题,不仅对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将为世界电网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目录第一章: 超高压直流输电原理第二章:直流输电的优点第三章:直流输电的缺点第五章:直流输电工程系统构成第六章: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第七章: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第八章:换流变压器的保护措施第一章: 超高压直流输电原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如上图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直流输电的目的是把交流系统A的电能输送到交流系统B中去。
发电和用电系统都是以交流方式进行,只是输电部分是直流方式。
首先,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通过系统A中的变压器,把电压值变换成需要的大小,再送到整流器,通过它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所得到的直流电,通过直流输电线路L输送到用电处的逆变器,由逆变器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最后由变压器把逆变器出来的交流电压变成系统B应用时所需要的交流电压第二章:直流输电的优点与高压交流输电相比较,直流输电具有下列优点:一、输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对于架空线路,交流输电通常采用3根导线,而直流只需1根(单极)或2根(双极)导线。
输送相同功率时,直流输电所用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2/3~l/2。
另外,直流输电在线路走廊、铁塔高度、占地面积等方面,比交流输电优越。
对于电缆线路,直流电缆与交流电缆相比,其投资费和运行费都更为经济,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供电采用地下直流电缆的原因。
二、线路损耗小由于直流架空线路仅用1根或2根导线,所以导线上的有功损耗较小。
第四章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特性
第四章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特性特高压输电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和
特高压直流输电两种形式。
特高压输电中,交流为1000kV;直流为1800kV。
根据我国未来电力流向和负荷中心分布的特点,以及特高压交流输电和特
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在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中,将以1000kV交流特高
压输电为主形成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以实现各大区域电网的同步强联网;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则主要用于远距离、中间无落点、无电压支持
的大功率输电工程特高压电网的系统特性主要反映在技术特点、输电能力
和稳定性三个方
面。
1000kV交流输电中间可落点,具有电网功能,输电容量大,覆
盖范围广,节省架线走廊,有功功率损耗与输送功率的比值小;1000kV
交流输电的能力取决于各线路两端的短路容量比和输电线路距离,输电稳
定性取决于运行点的功1800kV直流输电中间不落点,可将大量电力直送
大负荷中心,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长、节省架线走廊,有功功率损耗与
输送功率的比值较大,其输电稳定性取决于受端电网的结构本章将介绍高
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运行及控制方式、基本特点;介绍特
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接线方式及主要设备的特点;分析比较特高压交流
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