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

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

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
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

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

摘要:基于1990~2015年上证综合指数与宏观经济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冲击进行实证,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就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各变量的敏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利率和汇率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明显;而短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对股票市场冲击较为明显;居民消费水平对股票市场波动最为敏感,国内生产总值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敏感度随着股票市场的完善逐渐增强。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Dynamic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 on Stock Market

LIU Feng-gen, ZHOU Yu-jian

(School of Finance,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2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nd several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this paper uses the Impulse Response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pproach of SVAR model, co-integration test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capture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on stock market. Furthermore, State space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examine the sensibility degree of stock market to each macroeconomic variable. The result shows,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in the long run, while in the short run, GDP and CPI have an evident impact on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CPI is much more sensible to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ock market, the sensibility degree of GDP to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increase.

Key words: Macroconomy; Stock Market; SVAR Model; State Space Model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和 5.4%~6.3% ,增速递减的趋势非常明显。2016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 6.7% 2017 年政府工作报

,《2008 年次贷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告》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 6.5%,足见经济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了―长期停滞‖时期的同增长问题的严峻性。从美国 30 年代的―大危机‖时,中国经济也结束了长达 30 余年的高速增长以来诸多大大小小的经济周期实践来看,本轮的之后进入了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在所难免,但具体冲

据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的击有多大?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的现实问题

。预测,2016~2020 年、 2021~2030 年两个时间区宏观金融理论为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冲击间内,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区间分别为 5.7%~6.6% 机理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宏观经济与资产价

第 2 期刘凤根,周驭舰: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115

格的关系是宏观金融的重要研究主题, Campbell

and Shiller (1988)股利贴现模型可以看出,经济

周期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股利支付会产生很大的影

响,即宏观经济对股票的未预期收益产生冲击并

引起股票价格波动。Constantinides and Duffie

(1996 )的特质风险模型、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9 )的习惯形成模型、Bansal and Yaron (2004 )

及 Bansal, Kiku, and Yaron (2012)的长期风险模型

及 Garleanu and Panageas (2015)的异质性偏好模型

等诸多模型则从不同的视角得出另一个相同的结论是,

经济周期最终对边际效用和贴现率产生

影响并影响了资产价格。

实证方面, Schwert (1989)实证研究发现实际

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

系, Fama and Schwert(1990)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和

股票价格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趋同性,且这种

趋势会随着持有股票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更为显著。

Ferson and Harvey (1991)证明了风险溢价是逆经

济周期的。而且 Morelli (2002)、 Jare?o (2006)

关于英国和美国的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冲击研究,

Abugri(2008),Bekhet(2013),Yu(2011)关于约旦、拉

丁美洲和金砖四国的研究,Montes (2012)关

于巴西的国家风险、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波动之间

关系的研究。 Levine and Zervos(1998)关于 47 个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获得了宏观经济波动

与股票市场会产生冲击这一基本一致的结论。

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股票收益率波动及溢价、

宏观影响因子、宏观经济运行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

的关系。张成思、舒家先(2011) 运用马尔可夫区制

转移模型对 2003~2009 年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

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以后中

国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明显的波动时期,且这种波动

性持续的时间较长。张培源(2013)在格兰杰因果检

验的基础上运用模型对股票市场收益率和宏观经济变

量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检验,郑挺国、尚玉皇

(2014)从整体的宏观角度构建多因子的广义自回归条

件异方差—混频数据抽样模型()

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进行分解和预测,发现

宏观变量对股票收益率及溢价都有影响。然

而在研究股票市场波动的宏观影响因子方面,曾志

坚, 江洲(2007)和顾鹏(2014)的结论并不一致,在

工业增加值对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影响上存在分歧。与

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研究的结论相同,仲崇

文和吴甦(2014)发现在短期,中国的股票市场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但在长期,股

市的波动受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不显著。杨昀(2013)、

杨帆和杨丽歌(2015)也都认为中国的股市并不是宏观

经济的―晴雨表‖,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

说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运行上也存在着明显

的背离。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国家经济结构、发展状况

和证券市场状况之间的差异以及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

和计量模型的不相同,现存研究的实证结论尚存较

大的差异。本文 1990~2015 年为研究样本,运用模

型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动

态关系进行检验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股

票市场波动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敏感度。

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关系

特征事实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国股票价格可作为

该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但从不同学者

的实证结果来看,股票市场晴雨表作用的发挥在不

同的国家表现并不相同,在中国甚至出现了完全的

背离。图 1、图 2 和表 1 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

(上证综指)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年度时间序列趋势及

其描述性统计。其中图 1 为总额与上证综指的折线

图,图 2 为增长速度与上证综指回报率的折线图,

表 1 为两者的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

图 1 反映了中国 1990~2015 年股票市场上证

综合指数与 GDP 总额变动状况,折线图显示中国宏

观经济运行较平稳,并没有出现剧烈波动且保持较

快的增速,这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人

力与资源成本优势以及政府的经济调控有很大关系;

而与之相关的股票市场则出现了大幅波动,

图1中国GDP总额与上证综指波动序列

116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 年

与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2005 年以前,其趋势与 GDP 总额基本一致,波动相对较小,而

2005 年以后则波动加剧,其中 2005—2008 年间股票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且明显超过了GDP的增速,2008年以后则又出现了大幅下跌,背离趋势更加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较大,而对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中国政府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等手段刺激经济发展,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图 2 反映了中国增长速度与上证综指回报率的波动趋势,增速与上证综指回报率的波动相比,波动较大,其中 GDP 增速在 1993 年达到 13.96%,

随后逐渐降低,而在 2007 年达到最高 14.16%,随后不断下降,到 2015 年则只有 6.9%,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的

增速走势体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上证综指回报率基本在之间波动徘徊,且大多数年份回报率为负数,一方面反映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价值不高,与的增长速度偏离过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股票市场在信息披露、交易机制与监管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与宏

观经济状况有较大的偏差。

表 1 是对两者之间波动情况的一般描述性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总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比上证综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的幅度大,且的标准差要比上证综指的标准差大,说

明宏观经济的年际波动要比股票市场年际波动大。

从宏观经济总量看,波动幅度较小,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从增量来看,则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最大增速与最小增速相差 6%,经济

图2中国GDP增长速度与上证指数回报率波动序列有不断下滑的趋势,面临持续增长放缓的压力。股票市场的波动在 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差异较大,改革之前基本与宏观经济运行相一致,波

动较小,股权分置改革以后,释放了资本市场的活力,与宏观经济波动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且波动幅度变大,指数回报率较低,并没有真正体现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晴雨表‖作用。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实证方法、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

的股票市场指标为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指以上海证券市场上全部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重的综合指数,从上市公司规模、行业分布和二级市场交易量来看,上海证券市场是中国证券的典型代表,上证综指波动基本代表了整个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状况。借鉴其他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本文代表性地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年平均汇率。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最主要的指标,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体现各个环节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消费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则

表明居民社会财富越多,经济运行较好;另外,消费水平越高,对理财产品的消费也会增加,消费者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市场的发展。利率作为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其高低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利率的高低也会影响社会闲置资金的流向,利率越高,较多的剩余资金会流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反之则会通过各种途径流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平均汇率则会影响进出口贸易水平,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企业出口,扩展海外市场,也有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中国汇率波动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股票市

场产生冲击。选取的宏观经济指标涵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能较好的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本文首先运用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

表1 GDP 与上证指数描述性统计

Mean Median Maximum Minimum Std.Dev. Skewness Kurtosis GDP 206100.5 121002.0 636138.7 18774.32 189938.9 1.013067 2.729584

DEX 1674.037 1450.415 4163.830 111.7650 1007.233 0.652847 2.978944

第 2 期刘凤根,周驭舰: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117

解实证检验了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进一步验证两者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运用误差修正模型验证是否符合误差修正机制。最后,通过状态空间模型识别了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各个变量敏感度和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所有样本数据的样本区间为为1990~2015 年。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本文对所有数据取对数处理,取对数后的上证综指用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一年期贷款利率、年平均汇率分别用表示,数据来源

于国家统计局和国泰安数据库。

(二)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变化动态影响

的 SVAR 分析

SVAR 模型,即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对传统的VAR模型的改进。由于传统模型无法确定各个变量之间当期相关关系的确切形式,而SVAR模

型则可以捕捉模型系统内各个变量的即时结构关系,可以对不同影响因子结构冲击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其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分析一个变量的冲击对另一个变量的动态影响路径;而方差分解则可以

将 SVAR 模型中一个变量的方差分解到各个扰动项上。本文将 LSZDX 与 LGDP、 LCOM、 LIR、 LER

建立 SVAR 模型,并对宏观经济各变量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短期影响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并在脉冲响应函数的基础上对各个变量进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要求各个变量是平稳的,因此对取对数后的各变量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检验发现, LCOM 序列为平稳序列,而其余的变量一阶差分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可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图 3(a)至(d)分别为宏观经济各变量

波动对股票市场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图 3 (a)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对上证综指的冲击情境,从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对上证综指的冲击波动性较大,有正有负,且正向冲击远远大于负向冲击,冲击的最大值出现在第 5 期,最小值出现在第 2 期,大约在第 11 期以后这种冲击基本稳定且趋向零,说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减反映到股票市场会产生一定的时滞性,且一开始对上证综指的冲击为负,这也验证了学术界关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背离的结论,且滞后期数越长,

国民生产总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越小

图 3(b)显示了居民消费水平对上证综指的冲击情境,居民消费水平对上证综指的冲击在前 12 期为负, 12 期以后为正,这主要是由于居民获得收入会首先满足其基本生活的需要,只有存在多余的货币性收入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进行证券投资消费,且随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从脉冲响应函数图中可以看出,

12期以后,两者呈正向的冲击关系。

图3(c)揭示了贷款利率对股票市场冲击的动态

关系,总体来看,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冲击的影响基本在零上下徘徊,在第 12

期以后基本为零,两者的波动关系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这一方面说明股票市场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货币当局采取的利率等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节只在短期内有效,从长期看,这种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遵循审慎性原则,如果仅针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盲目降低利率,不但不能维稳股市,反而加剧整个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也是货币政策的有

效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学术界诟病的原因。

图 3(d)图为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冲击的影响,冲击体现出一定的波段性和周期性,这与中国政府采取的外汇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有关,期初中国经济增长较大的依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且人民币不断贬值,外资大量进入,对于推动股票价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5 年以后中国实行―以

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冲击较小。

总体而言,宏观经济各变量中对股票市场冲击最大的为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较多的闲置的流动资金会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股票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产生冲击。冲击最小的为贷款利率,说明采取利率工具对股票市场长期波动的影响有限。

方差分解可以有效揭示各个宏观变量随滞后期数的增加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动态贡献度,表 2

为各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市场波动动态影响的方差分解结果。

从表 2 可以看出,滞后一期,各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贡献度为 0,从第二期开始各变量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大,而股票市场波动受自身信息冲击的作用则不断下降。其中居民消费水平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大,且由第 2 期的

118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 年

图3 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冲击脉冲响应函数

0.605%直接增加到第 3 期的 21.63% ,随着滞后期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大约在第 10 期(三)协整检验

数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逐渐增大

以后基本保持在 39%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的高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传统的检验方法

低直接反应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并决定着消费为两步法

但该方法的缺陷是最多只能判断多个变

者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状况,因此,居民消费水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协整关系;而对于多变量的协整平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最大。对股票市场波动分析最常用的是 Johansen 协整检验。Johansen 协整影响最小的宏观经济变量为贷款利率,方差分解检验的前提是要求变量同阶平稳,因此,在进行协的最大的影响值仅为 1%左右,进一步说明了政府整检验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前文已经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来拉动股票市场的能力非常对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一阶差分有限,且其作用的效果具有不可持续性,政府调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为平稳序列。

节利率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抑制股票市场波动,更Johansen 协整检验的迹统计量显示,在 1%的

多的是为整个宏观经济服务。国内生产总值对股显著性水平下,LSZDX 与 LGDP 、LCOM 、LIR

、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并随着滞后期数的LER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居

民消费水平、贷款利率和年平均汇率对股票市场增加而增加,大约在第7 期达到最大值 15.97%

随后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但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的冲击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如下:

响相比明显较弱。这一结论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LSZDX=-0.039LGDP+0.984LCOM+2.789LER 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背离-2.660LIR (1)

第 2 期刘凤根,周驭舰: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119

表2 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方差分解表

period S.E. LSZDX LGDP LCOM LER LIR

1 0.17213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2 0.227885 88.80454 4.295960 0.605235 6.195842 0.098422

3 0.261766 67.69955 4.427967 21.61250 5.936063 0.323922

4 0.299284 52.5876

5 6.726894 35.67468 4.552361 0.458419

5 0.321734 46.2939

6 14.1731

7 34.96431 4.161551 0.407004

6 0.331690 44.87068 16.35703 34.00618 4.377348 0.388763

7 0.336611 43.91224 15.97101 35.28275 4.364065 0.469942

8 0.343460 42.33264 15.54178 37.19222 4.203002 0.730369

9 0.349014 41.13955 15.33605 38.51000 4.110355 0.904042

10 0.351754 40.55562 15.18208 39.13498 4.165726 0.961590

11 0.352613 40.38033 15.11696 39.23544 4.304818 0.962460

12 0.353214 40.29813 15.17605 39.10571 4.454624 0.965490

13 0.354335 40.15659 15.17325 39.11205 4.570984 0.987129

14 0.355581 39.98483 15.07696 39.29362 4.635720 1.008876

15 0.356598 39.82114 14.99811 39.49816 4.659313 1.023279

16 0.357367 39.67780 14.95661 39.66799 4.663712 1.033897

17 0.357956 39.55642 14.91974 39.81626 4.661511 1.046061

从协整方程(1)看,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股票市场的长期关系与预期的并不一致,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对上证综指的影响最小,仅为 0.039,且

出现了偏离,这与杨帆,杨丽歌(2015)的研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背离结论相一致。居民消费水平与上证综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居民消费水平增加 1% ,将会导致上证综指增长0.98%,说明居民的财富水平与股票价格有直接关系;汇率和利率对上证综指的影响最大,但作用方向不同,其中汇率每提高1%(人民币贬值)的水平,将导致上证综指增长2.78%,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的解释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贬值通过刺激出口增加企业的利润并加速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水平,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是利好。贷款利率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即贷款利率提高1%,会导致股票价格波动2.66%,这意味着提高贷款利率不但会使得较多的流动资金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而且存贷利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的借贷成本,降低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对企业发展和利润的增长产生不利冲击,对股票价格甚至整个股票市场都会产生冲击。

(四)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不但可以检验

各个变量之间是

否存在的短期动态关系,二强可以对是否存在误差修正机制进行验证,本文对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各变量建立的模型如式(2)所示:

LSDX=-3.719LGDP+3.042LCOM-0.165LIR

+1.507LER-0.129ECM(-1) (2) 从误差修正方程可以看出,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中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大的为国内生产总值,且两者也为负相关,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背离,且短期的背离趋势与长期相比更为严重。其次为居民消费水平,对股票市场波动呈正相关性,与长期结论一致。其余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对短期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这与协整检验的长期关系的结论相反。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值,符合误差修正机制,说

明短期内各个变量存在自动修复机制。

四、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敏感性

分析

(一)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以上部分主要分析了

各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

市场波动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但各个因素对股票市场波动的作用方向及其大小是不一致的,因

此有必要对各个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动态影响的大小。因此,采用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对该动态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构建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LSZDX=α+β1t×LGDP+β2t×LCOM+β3t×

LIR+β4t×LER+μt (3)

120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 年

β1t=ε1β1t-1+φ1t,β2t=ε2β2t-1+φ2tβ3t=ε3β3t-1+φ3t,

β4t=ε4β4t-1+φ4t(4)

方程(3)为量测方程,反映的是各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关系,其中的β1t,β2t,β3t和β4t 和为状态变量,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贷款利率、年平均汇率对上证综指的弹性大小。方程(4)为状态方程,解释了状态变量的产生机制,μt 为随机扰动项,假定其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不变的正态分布,即μt ~N(0,σ2)。状态变量β1t,β2t,β3t和β4t 为不可观测的变量,我们采用卡尔曼滤波对其进行估计,卡尔曼滤波的作用为:当随机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时,能够通过预测误差分解计算似然函数,可以对模型中的不可观测变量进行估计,并且当得到新值后,就可以利用卡尔曼滤波连续的修正状态向量估计。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 3 可以看出,除贷款利率的状态空间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是显著的,因此可以认为,对

不可观测的状态变量的估计是基本有效的,它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能较好地刻画宏观经济各指标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关系。

从状态变量系数我们发现,从静态角度来看,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年平均汇率、贷款利率,这与在误差修正模型中的各个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的顺序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认为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在短期内是稳定的。

(二)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敏感度

检验

图 4 中分别是对状态变量进行时变参数估计得到的随时间波动的动态敏感图,依次表示上证综指受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贷款利率和年平均汇率影响的动态关系。整体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经济各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基本在 1992~1997 年波动较大,

表3 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量

状态变量最终状态值估计误差均方根Z统计量P 值β1 2.70898 0.80829 3.35152 0.0008

β2 - 2.46712 1.04077 - 2.37049 0.0178

β3 - 0.17272 0.37571 - 0.45972 0.6457

β

4 1.37280 0.41413 3.31487 0.0009 对数似然函数值

3.72682 3.82433 Hannan- Quinn

- 44.5853 主要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刚刚成立,交易制度不健全,且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过热,1997 年又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这一时期波动较剧烈;而从敏感系数来看,上证综指受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系数最大,贷款利率对上证综指的影响最小。

1998 年之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上证综指的冲击逐渐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且国内生产总值的敏感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各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

的影响程度具体分析如下:

(1) 上证综指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敏感度在1990~1997 年之间基本在负区间运行,在 1995 年达到最大值,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状况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从中国 GDP 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水平,有些年份甚至达到14%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股票市场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交易不活跃,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投资者投资热情不高,不能够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负相关关系。1997年之后两者逐渐呈正相关性,且敏感度基本保持在2%的水平不变,2008年以后有逐步增长的趋势,即随着中国股票市场不断完善,交易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的增强,能够与宏观经济波动保持一致,股市晴雨表的功能逐渐凸显。

(2)图 SP2F 反映了上证综指波动对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敏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

对上证综指波动的影响基本为正,说明股票市场波动与居民财富水平有直接相关性,即消费水平越高,财富水平越高,指数波动越剧烈,且在 1994

年影响程度达到最大水平。 1997~2010 年期间影响水平基本在零附近波动,说明这一时期居民消费水平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大量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其交易规模占比逐渐提高,而

居民投资对股票市场波动的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在2011 年以后两者还出现了背离的趋势。

(3)利率高低与股票价格呈负相关,图 SP3F 反映利率波动与上证综指的波动关系也验证了这一理论,且在 1993 年负向关系达到最大值,可以发现1993 年左右的贷款利率水平达到 10%以上的水平,因此对股票市场的冲击较为严重,其后冲击逐渐减小,期间在 1993~1995 年之间也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利率大幅降低导致的。

第 2 期刘凤根,周驭舰: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经验分析121

图4上证综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敏感度分析

1997 年之后利率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的影响逐中国实行汇改,对外贸依存度不断降低

所以出

渐减小,贷款利率在 1998 年以后基本维持在 5% 现了与人民币贬值时相反的趋势。

~6%的水平,没有较大的波动,所以对股票市场的总体来看,股票市场波动对各宏观经济变量运用货币政策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的敏感状况在 1998 年之前波动较大,受国内生产冲击也较小

性,能对股票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受汇率和利并不能对股票市场产生深远影率影响较小。1998 年之后由于股票市场的不断发用持续时间较短

响。展,以及交易机制的完善,总体波动趋于稳定。

(4)图 SP4F 反映的是上证综指波动对年平均汇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在一定时期发生了明显的背

从波动情况看,其波动的敏感度在离,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功能在 1998 年之后才逐渐率的敏感度

宏观经济的四个变量中最为剧烈,且主要集中在显现。

1991~1995 年间,这一期间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

五结论

率不断贬值由1991 年的 1 美元兑 5.32 元到

1995 年的 1 美元兑 8.35 元,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有本文利用 1990~2015 年考察了宏观经济各变力的刺激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水平和投资水平,也量对上证综指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脉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的,由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结果看,在股票市场发展于这一时期股票市场刚刚发展,与过热的宏观经的初级阶段,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济发展不相适应,两者出现了背离,也使得其与的影响较大,随后各个变量的冲击保持稳定;从年平均汇率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关系。在 2005 年上证综指波动的方差分解表中可以发现,居民消之后,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逐渐为正,且费水平对上证综指的波动贡献最大,其次为国内影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主要是由于 2005 年以后生产总值,而影响较小的是利率与汇率;从协整

122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 年

方程的长期动态关系来看,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反而是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动态关系看,各个变量的动态影响程度与 SVAR 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敏感度来看,在 1998

年之前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上证综指的波动都较敏感,敏感度依次为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汇率和存贷款利率。 1998 年之后,各

变量的敏感度都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且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作用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各种制度也不完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实证发现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宏观经济波动与股票市场波动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且短期和长期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小和显著程度都不一致,但从方差分解表和敏感度分解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两者逐渐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且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这也表明了中国股票市场在不断趋于完善,股票市场将更多地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 Abugri B A.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and stock returns: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n

market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08, 17 (2) :396-410.

[ 2] Bansal R, Yaron A. Risks for the long run: A potential resolution of asset pricing puzzles [J].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4, 59 (4) : 1481-1509.

[3] Bansal, Ravi, Dana Kiku, and Amir Yaro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Long-Run Risks Model for Asset Prices

[J]. Critical Finance Review, 2012, 1:183–221.

[4] Bekhet H A, Matar A.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

between stock market prices and their determinates in

Jordan[J]. Economic Modelling, 2013, 35 (5) :508-514. [ 5] Campbell J Y, Cochrane J H. By force of habit: A consumption-based explanation of aggregate stock market

behavior[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107 (2) :

205-251.

[ 6] Campbell J Y, Shiller R J. The dividend -price ratio and expectations of future dividends and discount factors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88, 1 (3) : 195-228. [7] Constantinides G M,Duffie D.Asset pricing with

heterogeneous consumer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6, 104 (2) : 219-240.

[8] Fama E., Schwert G.. Asset returns and infl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 (2) :115-146.

[ 9] Garleanu N, Panageas S. Young, old, conservative, and bold: The implications of heterogeneity and finite lives for asset pricing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5, 123

(3) : 670-685.

[10] Jareno F, Negrut L. US Stock Market and

Macroeconomic Factors [J].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2016, 32 (1) :325-340.

[11] Levine,Zervos. Financial Fragility, Lliquidity and

Asset Prices [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998 (6) :1015-1048.

[ 12] Montes G C, Tiberto B P.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country risk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Evidence for

Brazil[J]. Economic Modelling, 2012, 29 (5) :1666-1678. [ 13] Morelli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itional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conditional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UK data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02, 11 (1) :101-110. [ 14] Schwert G W. Why does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change over tim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9, 44 ( 5) :

1115-1153.

[15] Yu H. The Stock Market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a BRICS Country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 Financial Issues, 2011, 1:12-18. [16] 曾志坚,江洲.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 (1) :40-45.

[17] 顾鹏.宏观冲击与股票收益率—基于日度数据的分析[J].财

经问题研究,2014 (10) :65-71.

[18] 杨帆,杨丽歌.中国实体经济与股价波动的背离关系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5 (7) :36-44.

[19] 杨昀.股票市场有效性及其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 (3) :64-67.

[20] 张成思,舒家先.中国股市波动特征的区制转移研究

[J]. 国际金融研究,2011 (10) :80-87.

[21] 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J]. 经济问题, 2013 (3) :46-50.

[22] 郑挺国,尚玉皇.基于宏观基本面的股市波动度量与预测[J].

世界经济,2014 (12) :118-139.

[23] 仲崇文,吴甦.中国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4 (4) :34-39.

(责任编辑:杨粤芳)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实证分析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以长安汽车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以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作为研究的核心和出发点,运用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建立ARIMA模型。在实证的基础上,分析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和规律,并预测出其下一阶段时期的价格走势,进一步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实证分析ARIMA模型 一、问题提出 股票市场自诞生以来,在资源配置、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信息传导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解决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国有企业改革转制起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居民和公司的资产变动的影响日益扩大,所以当前人们对于股票价格下一段时期的走势是非常关注的。 然而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波动幅度和风险性大大高于国外成熟的市场,尤其是异常波动和超常波动更是频繁出现。长期以来,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已成为学者们和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时间序列分析是根据系统观测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其中,ARIMA模型是应用最广,最重要的模型之一。本文就是要通过建立ARIMA模型来分析万科A的股价,从而把握其价格波动的特征和规律,并预测出其下一阶段时期的价格走势,进一步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回顾 Engle于1982年提出了现在得到广泛应用的ARCH模型,ARCH模型假定收益率随机误差项服从条件期望为零,条件方差为以前若干期收益率随机误差项平方的函数的条件正态分布。1986年,Bollserlev对ARCH模型进行了推广,将收益率随机误差项的条件方差的函数推广为包含了以前若干期收益率随机误差方差的函数,并提出) p GARCH模型。由 , (q 于证券的收益率中包含对证券的风险报酬,所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与该证券的风险程度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证券风险对证券收益率的影响,Engle等人又于1987年引入了M GARCH 模型,在该模型方程中加入证券收益的条件波动作为证券风险的衡量方法。Black于1976年最先发现股价波动的“杠杆效应”,即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对波动的影响是非对称的。针对这一现象Glosten,Jagan.nathan&Runkle(1992),Zakoian(1994),Nelson(1990)对A R C H 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TGARCH和EARCH两个非对称模型。此后研究者利用这些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ARCH,GARCH模型及其扩展形式对描述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Engle and Ng(1993)比较了GARCH,EGARCH,VGARCH等模型解决波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股票基本分析及实例

郑州煤电——600121 龙岩学院课程考核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院系:XXXX院 专业:XXXX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 任课教师:XXX

郑州煤电(600121)投资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 郑州煤电是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煤炭行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能源行业。虽然从宏观来看,从长远来看能源行业必将是新能源的天下:如核能、太阳能等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煤炭行业还将是我国长期依赖的能源。我国也想进出台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安全生产和科技水平,有序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推动现代煤炭产业发展。受到该消息刺激,郑州煤电开盘急冲涨停板,带动煤炭板块全线强劲上扬。 2.行业分析 2.1. 自2010年国庆节后至今,煤炭指数累计涨幅41.78%,这是一个重新修复的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美元贬值引发的通胀预期导致的,我们预计在11月份美国大选之前美元的走势难有起色,导致通胀预期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不稳定,对应到资本市场里,煤炭指数的走势也将维持震荡走势。 2.2 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全球流动性泛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石油价格更是在美元贬值后飞快上涨,推动了煤炭价格的大幅上升国内煤炭价格旺季也提前启动,且上涨势头迅猛,煤炭中转地库存虽然持续高位运行,却没有降低购煤热情,电煤,喷吹煤,无烟煤价格上涨势头持续,炼焦煤,焦炭价格稳步向前。受下游钢材市场节能减排,已经房地产市场调控,新能源汽车推动,造成钢材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焦煤焦炭价格上涨势头放缓维稳。化肥行业的稳步前进,推动无烟煤市场好转,无烟煤价格上涨进一步带动喷吹煤价格上涨。 2.3 冬季是煤炭需求最旺、行情最好的日子,而今年冬天煤炭的涨价比往年来得更早、步伐更快。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火电企业受煤价冲击而处境窘迫。国内煤炭价格的强劲上涨,国际煤炭价格也全面上涨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产业将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大型高效现代化矿井,使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逐步退出生产领域。他预计我国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32亿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36-38亿吨。 2.4风险:现有资源有限,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在煤炭开采中存在瓦斯、顶板、矿井水、发火、煤尘五大自然灾害等不安全因素,公司所属的告成煤矿、超化煤矿都是"双突"矿井,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有可能引起诉讼、赔偿性支出以及停产整顿等处罚。 3.公司分析 3.1公司上市时间1998年01月07日,总股本6.29亿,流通股6.29亿股,每股收益0.15元,每股净资产2.876元,净资产收益率5.52%,主营收入59.31亿,主营收入增长49.01%,每股末分配利润1.27元,净利润9425.42万元,净利润增长20.50%,销售毛利率8.91%,所属煤炭开采行业(截止2010年09月30日) 3.2郑州煤电是一个煤炭不错行业。公司的经营业务:煤炭生产及销售(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判断 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 年1 —2 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 2 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 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 2012年,政府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的GDP增速为8.1%,创3年来新低。可以看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这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过去高耗能上市公司存在不好预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了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为此,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虽然4万亿元的计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但造成的通货膨胀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涨,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自2011年末开始至今,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央行仍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下调幅度有限。就货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可推断近期不会再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全面开放,但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百分比高达一半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地区就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出口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其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而势必影响到我国出口,而国内月度出口数据正说明了这一点。外国经济不景气,尤其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由此,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 综上,未来几年,我们国家股市不具备整体上扬的条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是不会让证券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涨跌。同时,随着“十八大”这一里程碑的日益临近,最终将导致我国证券价格涨不了又不能跌,即在狭小空间振荡(2200点—2400点)。 意见建议:由于以上的若干陈述分析,笔者建议股市“中长线投资者”应该稍作休息,而“短线投资者”要活跃起来,因为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是“短线投资者”的“黄金时间”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卢克群 一、宏观经济决定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场。一是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的货币供应状况影响股市。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货币供应适度宽松,股市资金相对宽裕,股市需求就会增加,交投随之活跃,股价就呈上升态势。二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制约。当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时,社会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企业销售增加,效益上升,公司价值提高,其股价必然上涨;三是在宏观经济向好情况下,经济景气上升,就业面扩大,员工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投资者人数增多,股市人气兴旺,就会呈现强势特征。四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外来投资就会增加,其中一部分外来资金将通过各种形式介入股市,参与投资。这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 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伊始,由于各方面很不成熟,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势的暴涨暴跌现象,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不能发挥出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法规的逐步完善,股市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1996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时的牛市,1998年通货紧缩时的低迷,1999年至2000年经济好转时期的持续走牛,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关关系。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十年发展后,正由原来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走向同步并向超前反应过渡,基本上向着晴雨表的功能演化。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渐规范,经济证券化率的逐渐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以及民营企业的大量上市,宏观经济决定股市基本走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 一、GDP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GDP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预期。GDP的发展对股市的影响意义重大。GDP 呈现良好的增长姿态时,表明宏观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向投资者表明经济的走势是良性的,投资者会产生好的预期,就会加大投资,看好股市,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带来股市市值的上升;相反,GDP增长放慢或下降时,表明宏观经济状况较差,投资者对于经济的预期就会利空,看跌股市或者放慢投资速度,影响股市的市值。 二、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利率的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反向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1.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需的资金,这样,公司就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缩小又势必会减少公司的未来利润。因此,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 2.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据以评估股票价值所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3.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从投向股市转向到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时,储蓄的获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资金就可能回到股市中来,从而扩大对股票的需求,使股票价格上涨。 三、汇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可提高本币的购买力,降低进口成本。汇率变动可以通过资本流动来影响股票价格。宏观层面上,货币大幅度贬值,则投资者在投资预期收益会减少,资金流出,股价下跌。反之,资金流入,股价上扬。同时,本币增值,利率下降。低利率引起的流通性增加,对股市利好。 在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潮流中,汇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国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四、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影响股票市场以及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因素。这一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股票市场的作用。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分不同的阶段来分析: 在良性通货膨胀阶段,温和的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而且由于流通中的货币增多,必然会有一部分货币流入股市,引起股市资金增加需求扩大,从而推动了股市的增长。 如果物价持续上涨,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涨价的影响会转换成为企业的成本压力,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而且与此同时政府也会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出台一些从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有可能引起股市下跌。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作者:————————————————————————————————日期: ?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 “复杂化” 使得决定股市趋势的内外因素更为 “多元化” GDP

反映经济基础变量 货币供应量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我国市场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整体经济状态税率税率反映的是调控政策的变动 汇率 利率 货币 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则反映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环境

前言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开始萌芽。在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欧美成熟市场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并且在经过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更是成为了广大人民生活理财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投资股票市场中掌握好投资机遇,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国股市对宏观政策尤其敏感,中国的股市更是在宏观经济的运作状况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运作展开的。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其中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由此看来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着股市的波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影响力,并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信息,以提高其投资的准确性。

股票名词解释大全

股票名词解释大全 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收益性(股票通常被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流通性,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l)不可偿还性。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卖给第三者。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从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于公司存续的期限。 2)参与性。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行使股东参与权来实现的。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3)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人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人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为例。

如果在1983年底投资1000美元买人该公司股票,到 1994年7月便能以 11 554美元的市场价格卖出,赚取10倍多的利润。在通货膨胀时,股票价格会随着公司原有资产重置价格上升而上涨,从而避免了资产贬值。股票通常被视为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价格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现金。通过股票的流通和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的判断。 那些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人生产经营活动,收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 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例如,称雄于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当其业绩不凡时,每股价格曾高达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战,出现经营失策而招致亏损时,股价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时机地在高价位买进该股,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期货与股票的区别与特点

期货与股票的区别与特点 1、交易方式 股票投资为T+1交易,即当天买进,第二天才可以卖出,有一定的流动性。但盘中即使发现操作失误也只能眼巴巴的看到收盘,而无能为力。 期货投资为T+0交易,即买卖可以当天进出,当日可对冲,发现操作失误可以马上平仓离场,短到数分钟,长至数月,可频繁交易,流动性极强。 交易T+O,保证金制度和涨跌都可做,这是股票高手非常渴望的。更难得的是,股票相对交易成本很高,而期货交易基本上是当天进出只需价格波动最低一个跳动单位,相当于股票跳动一分钱就可满足交易进出的所有成本。如果开通股指期货,可能会相当于投资者买卖股指只跳动一点平仓就可实现盈利,也就没有现在股票投资者的诸多烦恼。 2、操作方式 股票市场的操作是“单程道”,只能是“先买后卖”,只有牛市可以挣钱. 期货市场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即:牛市和熊市都可以挣钱; 股票单向操作,低买高卖。期货双向操作,看涨则可以低买高卖,看跌时可先卖出,后买进平仓对冲,获利机会多。 3、投资金额 股票是全额保证金交易,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钱的股票,100%金额投入。 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可多可少,以小博大,只需用5%----10%的保证金即可以做100%的全额交易,资金放大10----20倍,杠杆作用十分明显。 也就是说一万块钱的股票,得交一万才能买到;一万块钱的期货只需要交10%即一千块钱就能买到。所以一万的资金,可以当十万来投资。 4、交易费用 股票市场的交易费用高,完成一次买卖的费用为交易额的百分之一左右。 期货完成一次买卖的费用为交易额的千分之一左右,且期货盈利暂不收取所得税。 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交易制度使投资者可以“以小搏大”,只要操作得当,就可以获取高额回报;但如果操作失误,损失也就更大,而且资金不足时还需追加保证金,所以期市更强调资金管理;股票市场是全额保证金买卖,无追加保证金之虞。 期货市场的交易结果是“零和搏弈”(交易费用除外),从参与者的亏损面来看,不考虑手续费因素,期货市场始终是一半人赚钱,一半人亏损;股票市场的交易结果是“共赢同赔”,且股市的系统性风险目前无法规避。 5、信息的透明度 股票市场操作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取,大户操纵股价,内幕交易较多,作假的上市公司也较多。 期货每天的成交、持仓情况均对外公布,透明度很高,无内幕交易,大户操纵难于上青天; 期货市场中的持仓总量是变动的,资金流入,持仓总量增加;资金流出,持仓总量减少;股票市场的单只股票的可流通股本是固定的,但总的份额不会变化。 6、价格 股票价格是受庄家拉抬的力度大,波幅大小不好把握。 期货价格围绕现货价格(品种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期价的过度偏离都会被市场所纠正,价格更易于把握。期货遵循季节趋势,更容易预测。期货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 期货价格是大家对未来走势的一种预期,受期货商品成本制约,离近交割月,价格将和现货价格趣于一致。股票价格是受庄家拉抬的力度而定,和大盘的走势密切相关。期货价格仅仅服从供求关系,而股票价格却不总是这样。

对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

对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股票指数走势与宏观经济变化间的变化关系,建立理论模型,来探讨国内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从而为未来经济决策、以及对股票市场走势的判断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2、背景介绍 自1992年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无论从股票市值总值、流通市值,还是从成交金额等指标来看,中国股票市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6年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达到24821.54亿元,流通市值7321亿元,成交金额144.47亿元;与此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分别达到10296.91亿元、4482.56亿元和64.82亿元。中国股票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得到空前提高。但是,自2006年6月起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指数,都发生了与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相背离的局面。沪、深两市综合指数分别从2001年6月2218点和658点降至2006年1月的1258点和307点。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却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至2005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8.3%、9.1%、10.0%、10.1%和9.9%。根据宏观经济的一般规律,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总量的上升将导致更多的资金为了追逐良好的经济收益,进入股票市场,支持股票市场不断走强,从而出现股票指数不断攀升的情况。然而,中国市场的股票指数走势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相同的变化方向,反而出现了相背离现象。那么,中国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成了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如果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什么,是否遵循宏观经济的一般规律----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还是“晴雨表”已经失效。这就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3、指标设计 在指标设计方面,根据实际需要经行选择。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浅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在股票市场的应用

浅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在股票市场的应用本文对股票市场的预测股价方法、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了简要 介绍,以华工科技为例分析了股票预测方法和投资策略。指出在实际股票投资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自身炒股经验及个人财务状况慎重入市。 标签: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应用;投资预测 一、背景介绍 股票市场纷繁复杂,股价变化更是难以捉摸,广大投资者有望通过学习各种股票投资知识以此来指导在股市上的投资决策。单靠一种方法或者投机行为是很难在股票市场上做长线投资而长盈不亏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多种股票分析方法,结合日常在大盘中的操作经验总结规律获得红利和差价,实现在股市的牛气冲天。 股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分析主要研究股价变动的各种因素,预测持股企业的行业动态、公司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及公司财务状况等要素,从而最切实的了解股票实际上涨或者下跌的动态,为股票投资者作出下一步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帮助。与基本分析不同的是,技术分析主要是通过运用以股价、成交量或涨跌指数等指标会城的图表来描述股价和指数的过去变动的历史轨迹,从而寻找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 二、基本分析法 1、基本分析法定义 基本分析又称基本面分析,是指股票投资者根据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经济学和证券投资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影响股票投资价值及价格的相关要素的探究,评定股票的投资价值,判断股票的浮动价位,从而通过预测提出相关投资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分析法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内容 (1)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究相关各经济指标和国家经济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2)行业分析。行业分析主要是根据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业进行的全面分析,包括上市行业所属的不同市场类型、所属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行业的业绩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公司分析。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点,主要分析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相关股利分配政策,从而预测公司股票的价格涨跌幅度。针对上市公司分析

股票的定义与特征

股票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和分享红利等。 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有限责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2)特征 股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不可偿还性。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上转让。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从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于公司存续的期限。 第二,参与性。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行使股东参与权来实现的。 第三,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股票投资的资本收益。

第四,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票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第五,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越大,投资风险也就越大。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3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 “复杂化” 使得决定股市趋势的内外因素更为“多元化” 反映经济 基础变量 GDP 货币供应量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实际利率 汇率与进出口 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我国市场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整体经济状态

税率 税率反映的是调控政策的变动 汇率 利率 货币 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则反映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环境 前言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开始萌芽。在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欧美成熟市场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并且在经过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更是成为了广大人民生活理财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投资股票市场中掌握好投资机遇,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国股市对宏观政策尤其敏感,中国的股市更是在宏观经济的运作状况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运作展开的。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其中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由此看来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着股市的波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影响力,并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信息,以提高其投资的准确性。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国股市流动性特征 1.中国股市流动性特征。 以下内容主要根据上海股票交易所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得到。 (1)买卖价差。 买卖报价差(bid-ask spread),也称为买卖价差,买卖价差分为绝对买卖价差和相对买卖价差两种形式,是度量流动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一般而言,价差越大,流动性越差,价差越小,流动性则越强。 上海股票市场:全部股票的绝对买卖价差和相对买卖价差的年度结果如图1。继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显著降低后,2007年的绝对买卖价差有所上升,而相对买卖价差则进一步下降。2007年的绝对买卖价差是0.03元,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股票单价相比2006年较高造成的。2007年的相对买卖价差是24个基点,比2000年和1995年分别降低了64%和84%,比2006年下降了23%。

深圳股票市场:深市A股的绝对买卖价差和相对买卖价差的年度结果如图2。从2003年到2006年,绝对买卖价差逐年下降,2007年的绝对买卖价差有较大的上升。而相对买卖价差,继2002年到2005年连续四年上升后,2006年和2007年则显著下降。 (2)有效价差。 有效价差也是度量流动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有效价差分为绝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有效价差两种形式,有效价差越大,流动性越差,有效价差越小,流动性则越强。 上海股票市场:上海股市全部股票的绝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有效价差的结果如图3。2000年的有效价差最大,2005年和2006年显著降低,2007年的绝对有效价差又重新增加至接近1995年的水平,而相对有效价差则进一步下降。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

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 股票市场的基本面分析 主要以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的基本面的一些情况。此种分析方法会综合考虑包括上市公司的产品更新、人才策略、市场竞争对手、管理层决策、近期重大经营决策等。以此来分析判 断一家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公司业绩增长等的情况。做为是 否买入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依据。 基本面分析存在的弊端: 1,事实上基本面分析只是客观的告诉你上市公司目前的情况, 以及现在市场价格的体现。而不能以此判断未来。毕竟市场的经营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由于市场的不规范性。上市公司的一些突发的经营性事情会 对上市公司短期的业绩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会在股价上加以体现。但实际上这些会影响到股价波动的事情事先并不会加以告之,例如 上市的公司的重组、特大的业绩订单、或管理层的特大变化、会影 响公司经营的突发事情等。这些消息并不是全流通的,很多消息等 广大散户都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明显的滞后了。即使存在内幕交易也 与散户无关。从而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3,特别要提到的是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 以季度、半年、一年为单位加以公布。一月买的股票的业绩情况要 到四月左右公布一季报的时候才得以知道。如果仅通过基本面来加 以分析,这种滞后性对股票的投资风险则尤其明显。毕竟散户不能 做到实地的去调查去研究,仅通过一些公开的数据来加以分析参考 性实在是不值一提。 股票市场的技术面分析 主要是通过一些K线、形态等技术指标来分析股票的情况以此来判断未来股票趋势的方法。技术面分析存在三大假设前提:(1)市场

行为包含一切信息;(2)价格变化有一定的趋势或规律;(3)历史会重演。 技术面分析存在的弊端: 1,技术面分析只能分析过去,并不能判断未来。其有效的参考 作用还对分析者本人的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不是可以轻易的掌 握的。2,技术面之所以存在就是存在三大假设前提。既然前提是假 设那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市场不会重复,历史更不会重演。 股票市场的政策面分析 通过研究一些会影响股市的政策来发现机会和风险。例如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关于某些行业的管理政策、上市公司的一些管理法 规等等。甚至包括一些直接对股市本身的管理办法都会对股价造成 一定的影响。 政策面分析存在的弊端: 1,股市是政策市场没有错,国家的政策对股票有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很多消息并不是全流通的。等广大散户都知道的时候已经明 显的滞后了。这就要求能有一个可以提前获取政策消息的渠道。这 是广大散户所不具备的。 2,并且更重要的是,即使广大散户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如果 不加以正确的解读也不能很好的从中发现机会和风险。这对股票的 操作来说就没有任何价值。简单的说就是找不到能够受益政策上涨 的股票。 股票市场的资金面分析 对于股票来说,资金面分析就是基于所有股票涨跌的本质是资金的流动的原理。也就是说,股票之所以涨是资金在推动,之所以跌 也同样如此。换句话讲,如果能够知道资金的流动等同于知道了股 票的涨跌。 资金面分析存在的弊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