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模式

  • 格式:docx
  • 大小:33.03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治疗模式在大学生社交恐惧症中的应用

——基于一项个案的研究

【摘要】行为治疗模式是个案工作三大模式之一,它具有很深厚理论基础,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同时,行为治疗模式也十分注重技术的运用,有操作性强、易于测量等优点。社交恐惧症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影响了人

的发展和社会化。本文基于一项个案,对行为治疗模式在大学生社交恐惧症中的应用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行为治疗模式的技术对于改善甚至消除大学生社交恐惧症十分有效。

【关键词】行为治疗模式大学生社交恐惧症

一、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及方法

(一)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

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的反射性条件作用。1913年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主张用条件作用解释人类的各种复杂行为。在三十年代,斯金纳发现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把它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一些不适应的行为进行矫正。七十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他强调人的认知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提出观察学习的方式。行为治疗模式首先被引入到个案工作中是史华哲在其1975年出版的《社会个案工作——一种行为途径》这本书中。

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语言能力,因此就可以建立以语词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强化、消退、泛华、分化和抗条件作用等是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概念。操作性条件作用指的是有机体的某个行为会导致环境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有机体的继后行为。如果影响是消极的,有机体就会倾向于这种行为。这样,有机体就可以根据自己行为的后果调节自己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即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以上这三种理论的基本假设都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是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都是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总的作用;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

(二)行为治疗模式的方法

行为治疗模式是技术性极强的一种理论,方法主要有反映性技巧、操作性技巧和综合性技巧三种。反映性技巧针对反映性行为,主要包括反条件反射、系统脱敏法、休克疗法等。操作性技巧针对操作性行为,主要包括正增强、负增强、消减、差别增强等。综合性技巧是由拉扎鲁斯提出的,他认为对于行为,不应该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应该是多元的系统分析,因为人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综合性技巧主张工作程序上首先对案主七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其次,对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最后根据案主行为特征灵活采用多元化的介入方法。

本案例的治疗主要采用了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让案主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

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方法。系统脱敏法主要用来矫治各种恐惧心理。系统脱敏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步,放松训练。第二步,建立焦虑层次表。让案主依据自己感到害怕的程度,对各种刺激情景排序,产生一份焦虑等级量表。最小的等级排在最下面,最大的等级排在最上面。第三步,实施脱敏。首先进行放松训练,在全身放松之后,再进行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时要将焦虑刺激与放松活动交互配合,一般每次脱敏训练需30~50分钟,每周做2~3次。每次完成2~3个焦虑情景即可,这在大多数情况下,约需15~20分钟。在其余的时间,咨询者则应与当事人交谈,比如共同商讨难以通过某项情境的原因与对策,是否需要修改和补充焦虑等级项目等。当案主完成了等级量表中最后一个情景时,他基本上能够对实际的恐惧情景不再感到害怕了。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1.基本资料

在本文的个案研究中,案主是一位20岁的大三女学生,小玲。小玲是一名独生女,父亲为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母亲在小玲15岁那年去世。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族无精神疾病史。言行拘谨、说话声音低、容易脸红、胆怯,长相较好、发型整齐,体型匀称,衣着比较朴素但干净整洁,在外表上对自己不自信。害怕与人交往,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脸红、心慌,每天都呆在寝室里,不与舍友之外的人交往。不想去教室、食堂等人多的地方。

小玲以前的心理和行为都表现正常,而且成绩一直优秀,是典型的“乖乖女”。但是自从母亲去世后,就越来越不愿与人沟通以至于出现社交恐惧的现象。

2.评估与诊断

通过观察和测试,治疗师对小玲的症状做了评估。小玲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有主动咨询的愿望和行为。根据小玲心慌、脸红、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持续时间两年多,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交往。根据自评量表测验结果,可以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3.目标的制定

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社工与小玲一起制定了咨询目标:

总目标: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案主心理和谐健康与发展,达到人格的完善。

分目标:(1)摆脱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2)增加与同学的交往次数。(3)能与陌生人进行简单交谈,要与陌生人对视。(4)能与人进行正常交往。

(二)介入过程

根据小玲的情况,社工与小玲协商并取得同意为其进行五次咨询。社工采用认知疗法,使小玲认识到自己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运用行为治疗模式的技术中的方法,逐步减轻小玲的症状,并稳固治疗效果。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阶段

第一次见面:

社工运用会谈的方式,与小玲建立专业关系,并向小玲介绍自己将要运用的方法,要求

小玲与社工共同分析问题、制定目标。通过沟通,社工引导小玲回顾影响自己性格的重要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造成小玲目前状况的真正原因。肯定小玲对自己问题的分析,并对其分析不深或不正确的方面进行引导和梳理,让小玲对自己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在引导过程中要肯定小玲的正确分析,真诚的倾听,并且适当的流露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第一次见面,要让案主参与到问题分析过程中来,取得案主的信任并让案主有改变的信心。

社工对案主进行“放松训练”:首先让小玲躺在椅子上,打开轻音乐。然后,从头到脚逐步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之后,放松心情,想象自己置于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之中或者想象令自己愉悦的事情。

向案主布置任务,让案主每天在安静的环境中按要求练习“放松训练”。

第二阶段:治疗阶段

第二次见面:

(1)社工与案主一道,对其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分别在家庭教育、案主的性格特征、生理方面、重要事件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父亲对小玲采取比较传统和严厉的教育,只注重小玲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小玲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关注。在男女交往观念上,禁止小玲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导致其个性中形成比较强的男女交往羞耻感和罪恶心理,使得小玲在大学阶段依然无法习得与异性交往的正常方式,影响了其社会化的发展。

其次,在性格特征方面,小玲生来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不善于通过沟通来获得他人的想法,会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取得自信。一旦遇到挫折,就产生很大的挫败感。

第三,在生理方面,小玲并无重大疾病。但是对自己外在的形象十分自卑,她认为自己很胖、长的也不好看。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玲处在青春期阶段,这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关键人物是同伴,然而小玲却没有亲密的朋友。对于自己外在形象的不肯定,也使得小玲不能卖出建立友谊关系的第一步。

第四,是小玲生命历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第一件是母亲的去世,这给本来就脆弱的小玲带来重大的打击,脆弱的内心加上没有发泄的途径,生活中又与父亲沟通甚少。这是小玲逐步封闭自己的重要事件。第二件便是老师和家长简单粗暴的处理小玲与男同学的正常交往关系。把这种正常的交往贴上“早恋”的标签。这让处在青春期这个内心十分敏感年纪的小玲,内心充满的负罪感,父亲和老师的否定让她更加自卑。

小玲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并且长期累积造成的。理清了问题的缘由,案主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案主宣泄了心中的苦闷,得到了社工的理解,心情好多了。社工让她相信,通过治疗和练习,最终会使症状减轻甚至能克服症状,自己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2)练习任务:首先,找两个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他们对你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然状态有什么反应,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第二,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他们。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分敏感的心理,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

第三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