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归纳一、文艺振兴(时刻:14世纪—17世纪)(“人”的发觉)1.暴发的全然缘故: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或商品经济的进展。
2.第一开展的国家、范围:意大利,后蔓延到整个西欧地域。
3.核心思想(思潮):人文主义(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4.性质(实质):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是创新而不是复古。
)5.代表人物、国别、要紧作品及其成绩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文艺振兴的前驱)达•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上述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精神)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进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线的开辟(时刻:15—17世纪)(“世界”的发觉)1.缘故及条件:(1)经济本源(全然缘故):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或商品经济的进展。
(2)要紧目的(动力):寻觅包括黄金白银在内的财富。
(3)直接缘故: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操纵。
(4)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流行;造船技术提高;航海技术的进展。
2.代表人物、航线哥伦布(西班牙):发觉美洲新大陆(抵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补充:哥伦布发觉美洲新大陆对美洲的阻碍。
(从踊跃和消极两方面考虑。
)迪亚士(葡萄牙):发觉非洲的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抵达印度麦哲伦(西班牙):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麦哲伦本人并无完成环球航行。
)3.阻碍:(最深远的历史意义或把新航线开辟称之为“分水岭”的依据)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欧洲的阻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增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消极阻碍)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域的殖民灾祸。
(补充:文艺振兴和新航线开辟对欧洲的一起阻碍: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进展。
(或: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进展奠定了思想和经济条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知识点北师大版知识点、崛起有人说这是天意注定他要像狮子一样成为欧洲之王,用他狮子座的巨爪在欧洲、非洲的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他的霸气让后来几个世纪的曾经强霸世界的人都相形见绌,那么他是如何崛起的呢?请看课文第一部分“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惊人之举”是什么?雾月政变是拿破仑获取政权的开始。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当年法国的怎样的形势为拿破仑的崛起提供了条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反动势力叛乱,国外反法势力的进攻,内外交困的法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统治者改变这种状况以挽救风雨之中的法国,这为拿破仑提供了上台的机会,但机会是面向法国所有人的,但拿破仑能抓住这一机会是凭借了什么?他的超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华。
拿破仑在平定叛乱和向外征战的过程中显示了他的才能,他的果断和顽强不屈和强硬的性格。
有例为证。
27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的总司令。
因为拿破仑的身材矮小,资历尚浅,部队里的老将军们都瞧不起他,拿破仑被迫采取了强硬的整顿措施来稳定部下。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拿破仑仰头对身材魁梧的奥热罗将军说:“你的身高正好比我高出一头。
但是,如果你再敢对我无礼,我会下令取消这个差距!”他的强硬、不屈服正是当时的法国人所需要的,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
他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正是凭借了这些他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因而能轻而易举地发动政变获取政权。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改造时势,拿破仑并满足于法国第一执政的地位,他要当大权一手抓的皇帝。
2、称帝政治警察就是为其政权服务的警察系统,那么精神警察是什么呢?天主教。
他利用了天主教称帝,在其称帝过程中的几个小插曲见证了与众不同的拿破仑。
804年12月2日清晨,拿破仑登基典礼的日子。
上午9点,教皇庇护七世准时从下榻发出发前往巴黎圣母院为拿破仑加冕。
他乘坐的马车由法国骑兵队护送,按照惯例引领仪仗队的是教皇的使节——但这次的使节却骑在一头驴子的身上。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主讲:蒲城县矿区初级中学教师冯书省一、新课程标准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雾月政变色的时间,内容及结果。
2、理解《拿破仑法典》制定的目的及评价。
3、正确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4、总结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阅读拿破仑的故事,客观评价拿破仑。
四、情感价值与价值观1.从拿破仑一生的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的品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其同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五、教材分析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且颇有争议的重要人物。
本课以四目内容纵向展现拿破仑波澜壮阔的一生,使学生能够对拿破仑的一生有基本的了解。
全课侧重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讨论,力求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1.评价《拿破仑法典》。
2.评价拿破仑本人和对外战争。
七、学情分析学生对拿破仑是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学生对其生平事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创造情境,充分提供资料,在结合本校学情和教学实际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得出开放性的结论。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一生中指挥过无数的战役,五败反法同盟,征服欧洲许多国家。
有人曾说:“他的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在他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日子里,经常不断的谈到滑铁卢,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
如果还没有死去的元帅贝西埃,拉纳。
如果还有谬拉,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会改写。
但最后还是颓然的说道:“这就是命中注定,那场战本来我赢的!”滑铁卢战役是反法同盟给与他最后的致命的一击。
战后,在资产阶级的威逼下,他签署了退位诏书,从而结束了“百日王朝”的第二次统治。
他是谁?他在什么背景下登上法国的政治舞台?为对付危难局势,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最后为什么又兵败滑铁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第六课。
初三历史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试题1.我们时常听人说,“我经历了一次滑铁卢”,“这真是一次滑铁卢式的失败。
”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败比作滑铁卢。
在世界历史上,滑铁卢战役与哪一人物有关( )A.华盛顿B.拿破仑C.克伦威尔D.蒙哥马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滑铁卢的惨败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第四子目滑铁卢的惨败中的内容:“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境内的一个叫滑铁卢的地方,拿破仑最后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并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
”可知,“滑铁卢战役”使拿破仑退出了政治舞台,与这一战役有关的人物是拿破仑,故选B。
A选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C选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
【考点】滑铁卢的惨败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滑铁卢的惨败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滑铁卢战役的时间、结果和影响。
2.“这一历史人物的存在,他的内外政策,他的军事活动,他的经济思想、法学观点和宗教政策对l9世纪的欧洲和欧洲的国际关系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结合下图可判断出“这一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罗伯斯庇尔D.丘吉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活动史实的识记。
从题干中对此人的评价,依据教材内容及插图,可知这一历史人物是拿破仑,故选B。
【考点】拿破仑活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活动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拿破仑活动的影响。
3.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遭到联合抵抗②引发了被占领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③他的连年征战,造成了本国的经济困难④他狂妄自大,迷信武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理解能力。
依据教材内容,可知①②③④都是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原因,故选A。
【考点】拿破仑活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活动史实的识记。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夺权: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2.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资产阶级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3.内外政策:①文韬: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其
文韬的集中体现,本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称之为"火种")《商法典》和《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规范;②武略:发动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4.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积极),后期的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消极),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5.结局:1815年,在滑铁卢会战中大败,拿破仑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说课稿
范例
为大家带来了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说课稿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说内容: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 课。
本课共有: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拿破仑法典》、帝国的铁蹄、滑铁卢的惨败四个子目。
分别讲述拿破仑发动政变”、执掌政权;建立第一帝国、颁布的《法典》;发动战争及第一帝国的鼎盛; 拿破仑时代”最终结束的两次重大战役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
说学情:
优势:
九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思辨能力;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获取渠道多元,在日常生活学生无形地通过多元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九年级的学生虽然较为沉静,但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又在逐步形成;通过前面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人”的被发现)文艺复兴运动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时间:14世纪-17世纪;3、范围: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4、核心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5、实质(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作用:(1)冲破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束缚;(2)解放了人的思想;(3)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7、代表与作品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神曲》(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世界的被发现”)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目的:追求黄金、财富.二、新航路开辟的情况时间:15-17世纪1、哥伦布,1492,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但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印度)2、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3、麦哲伦,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积极影响:(1)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隔绝和孤立状态,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2、消极影响:殖民掠夺、扩张和侵略从此开始。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一、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斗争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三、经过(1640-1688年)1、开始的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2、高潮: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3、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称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五、成果: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2、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规定公民的权利3、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历史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议一议】1、当时欧洲人认为,自然界是没有思想、意志和情感的,而人类是万物的灵长。
今天,人类在这方面的认识有什么变化?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从过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这种至尊地位的信念发展到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认识。
人类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与自然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战胜与被战胜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相处、和谐交融、共同发展的关系。
2、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含义是什么?由于中世纪欧洲长期处在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统治下,画作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生硬呆板,缺乏真实人性的感情。
而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
蒙娜丽莎以和悦的眼神看待世界,以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了人性的光辉。
【自我测评】1、你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在哪些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它对当时社会进步有什么意义?在对神的看法、对人自身的认识、对自然界的认识等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人们去发现真实的人生和现实的世界,促进了欧洲教育文化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
运动中产生了一大批思想界、艺术界、科学界和文化界的“巨人”。
2、弗朗西斯·培根指出:“知识就是力量。
”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当时的人文主义者致力于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对科学、知识、真理的追求,而这一切都需要知识,因而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但要注意:第一,力量不仅仅是知识,力量有多种表现;第二,有渊博的知识,但不会灵活运用,不会产生多大作用,更谈不上有力量了。
第二课探险者的梦想引言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这些探险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①去海外冒险是为了追逐黄金、发财致富。
②随着新航路开辟,一场持续数百年的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开始了。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课程标准〗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拿破仑的资料,自己制作课件,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
并通过课堂上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对拿破仑的评价、对同学的评价,自己总结出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习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拿破仑的一生经历,从他的辉煌成就中体会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条件,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和胆量,还要有非凡的信心与耐心;从他失败的教训中知道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将会使一切成就付诸东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评价拿破仑。
难点通过正确评价拿破仑,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事件,评价身边的人和事,评价自己。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通过书刊、网络搜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
2.教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学生参与教学,展示课件并讲解。
3.启发、讨论、辩论穿插于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名人名言。
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
第一部分:
(1)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3)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学生欣赏名言,回答问题。
生:这个人是非常自信的。
生:非常坚强、勇敢,不怕挫折。
生:也非常好胜。
第二部分:
(1)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生: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光的,能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很不简单。
生:热爱祖国,崇尚文明。
第三部分:
(1)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
(2)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的头脑。
(3)伟大的统帅应该每日自问数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现敌人该怎么办?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称职的。
生:这个人一定是个杰出的军事家。
生: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非凡的指挥能力。
生:谨慎、严格要求自己。
师:很好,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些名言也是出自一人之口,你能猜到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先是惊讶,接着很快猜出是拿破仑)
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了解拿破仑的生平,说说“我眼中的拿破仑”。
一、戎马一生
师:拿破仑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人物,我们对他有一点
了解,更多的还是对未知部分的兴趣。
同学们都按照我的布置分组回去查阅了大量资料,每个组都非常愿意与其他的组分享成果,下面就让每一组的代表给我们做精彩展示。
二、奥斯特里茨战役
师:下面我们请出第二组代表卢宁同学为我们解说“奥斯特里茨战役”。
生: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拿破仑的军事杰作,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这次战役的经过。
(边展示课件边讲解战争经过)
师:谢谢卢宁,请大家对卢宁的展示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在课件的设计上,注意图文并茂,增强了图片的作用,但拿破仑的肖像图用得过多,出现了四次,相反与主题相符的战争图片过少,没有体现出战争的宏大场面。
生:在解说的过程中有些不熟练,有些较长的外国地名念了好几遍才念出来。
师:卢宁你都接受吗?有没有要解释的?
生:我确实准备得不太充分,但外国名字太难念了,我练了好几遍,还是不顺。
师:谁能帮帮卢宁呢?
生:可以把外国名字先转换成英文,念起来就比较顺口。
生:你不应该在图片中把文字设成竖排,那样看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设成横排,符合我们的习惯,读起来也比较顺。
师:非常感谢你们,相信你们的建议会让我们每个人有所收获的。
三、滑铁卢之战
师:我们再请出第三组代表张世洋同学,为我们介绍“滑铁卢之战”。
生: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仑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败涂地,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战争的经过。
(边展示课件边讲解战争经过、原因和拿破仑的遗嘱)
师:感谢张世洋同学,请同学们给予评价。
生:制作比较简单,但内容还是挺精彩的,特别是拿破仑的遗嘱,我是第一次看到,在搜集资料时,一定想了很多办法。
生:图片很少,但很精致,特别是最后一张(拿破仑的遗嘱)很有个性,我很喜欢。
生:图片上的字太多太小,看不清楚,能再清晰一些就更完美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全面,那么你们能从刚才的讲解中看出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吗?
生:恶劣的天气,行动缓慢,联系“失灵”……
师:那么你们都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不同意,气候可能会成为战争失败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拿破仑在远征俄国时就已大伤元气,何况连年的征战给经济造成严重困难。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只是垂死挣扎,他再有超凡的指挥能力与
勇气,也挽救不了败局。
生:拿破仑侵略了很多国家,奴役了当地的人民,必然激起反抗,侵略的国家越多,这种反抗力量越强大。
师:经同学们这一补充,不难看出战争的成败有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指挥者的个人因素,也有整个社会因素,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才能客观公正。
四、科西嘉怪物
师:第四组代表是一个青春组合,他们将再现“科西嘉怪物”的伟业。
三人各有分工,一人负责演示课件,三人分别讲解各自的部分:征服欧洲,成为皇帝;拿破仑的军事思想;拿破仑死亡之谜;傲视群雄(《拿破仑法典》)。
师:感谢三个青春洋溢的小伙子,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生:太精美了,这是我见过最棒的课件,他们三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解说流利,演示恰到好处,非常成功。
生:资料的选取上,既突出了拿破仑的丰功伟绩,又注重了材料的新颖,配以符合题意的题目,设计独特,让我们收获不少。
生:背景图片非常独特、精美,但我觉得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会不会和内容不符。
生:我觉得挺好的,看得出每一幅背景图片都是精心设计,烘托了所要表达的内容,视觉效果很好,给人一种神秘、沧桑、辉煌、悲
壮的感觉。
师:我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地方我真的要向你们学习。
说你说我
师:现在我想采访一下几位同学,希望你们实话实说。
(现场采访)第一部分是刚才被评价的几位学生,谈一下自己被别人评价时的感受。
生:有些紧张,怕自己缺点太多,被大家说出来,很没面子,不过听到别人的表扬,心里还是很高兴、很自豪的。
师:别人给你提的意见,你都能接受吗?
生:有一点不愿意,但还是都能接受的。
师:你觉得别人给你的评价公平吗?
生:我觉得大家说得挺实在的,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很真诚。
(现场采访)第二部分是刚才评价别人的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不太愿意批评别人,怕打击他们。
师:你在评价别人时有没有带着自己的喜好?
生:有一点吧,我觉得还是比较公正的,因为是好是坏大家都看到了,我又不能乱说。
师:你愿意多表扬还是多批评别人?
生:当然是表扬,因为表扬别人,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但不能毫无根据地表扬,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生:我愿意批评,多提意见才能使别人更加进步,光说好话有什么用。
师: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那么根据我们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评价人物?
(分组讨论,小组长代表发言)
生:第一,全面了解人物,不可片面地根据人的一件事给他下定论;第二,要一分为二,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评价时要客观公正;第三,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也就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评价;第四,要看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来评判他的功与过。
生:我们组补充一点,不要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
师:分析得非常好,那么就让我们根据这些原则来评价拿破仑吧!
生: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他聪明、自信、勇敢、勤奋、冷静,他用战争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和成就自己的伟业,同时也用战争践踏了别的国家的权利和人民的自由。
最后的失败也证实了拿破仑狂妄自大、崇尚武力的缺点。
生:从拿破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看,拿破仑虽用战争征服欧洲,但那种荣耀是短暂的,是以别人的牺牲为代价的,而拿破仑真正留给人们的财富是《拿破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国家借鉴和效仿,所以拿破仑是对历史做出贡献的伟大人物。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拿破仑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
对他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你们还要从他叱咤风云的一生中有所收获。
小结
师:让我们一起回过头来,想想这节课,我们一直在一种体验中,
体验评价别人,体验被别人评价,体验评价历史人物,在这种体验中,我们真正理解了应该怎样评价人物,如何去评价传奇人物――拿破仑。
我们做到了,我们不仅掌握了这一方法,还能从拿破仑身上折射出的优秀品质中,思索着怎样让自己成功。
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们能少犯一些错误,多创一些成绩。